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硬度EPDM/PP热塑性动态硫化胶 Ⅲ.微观相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崇刚 朱玉俊 +3 位作者 孙亚娟 冯予星 刘大煜 陈长会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研究了反应挤出型低硬度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EP-TPV)胶相交联密度和平均胶相粒径对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想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EP-TPV,应通过制备工艺控制,使EP-TPV具有适中的胶相交联密度及适中... 研究了反应挤出型低硬度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EP-TPV)胶相交联密度和平均胶相粒径对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要想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EP-TPV,应通过制备工艺控制,使EP-TPV具有适中的胶相交联密度及适中的平均胶相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反应挤出 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微观相态结构 力学性能 流动性
下载PDF
热塑性弹性体的反应挤出动态硫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崇刚 朱玉俊 +2 位作者 孙亚娟 陈志强 徐从鹏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0-274,共5页
介绍了制备热塑性动态硫化胶的反应挤出动态硫化技术的发展历史 ,系统论述了该技术的特点、工艺条件、硫化速率及硫化过程。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硫化胶 反应挤出动态硫化 相态
下载PDF
低硬度 EPDM/PP热塑性动态硫化胶 Ⅱ .制备工艺条件对微观相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崇刚 朱玉俊 +3 位作者 孙亚娟 冯予星 张飞 郭杰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低硬度 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动态硫化胶的反应挤出动态硫化制备工艺,初步探讨了机筒温度、喂料螺杆驱动电压及主机螺杆转速等主要工艺因素对挤出物微观相态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反应挤出 动态硫化 微观形态学
下载PDF
低硬度EPDM/PP热塑性动态硫化胶Ⅰ.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崇刚 朱玉俊 +2 位作者 孙亚娟 陈志强 徐从鹏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62-365,共4页
通过配方调试和工艺条件探索 ,采用国产双螺杆挤出机对低硬度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动态硫化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 ,阐明了动态硫化速率 (促进剂用量 )对挤出物橡胶相粒径和交联密度的影响。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热塑性动态硫化胶 挤出
下载PDF
EPDM/PP热塑性动态硫化胶的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亚娟 张美珍 +1 位作者 周凯梁 吴崇刚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0,共5页
阐述了 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动态硫化胶的发展历史、制备工艺、微观相态结构、性能、加工技术和应用领域。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动态硫化 热塑性弹性体 综述 硫化胶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成核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马念 曾胜 +3 位作者 胡涛 龚兴厚 胡珍 吴崇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22,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其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刚性苯环而成核慢、结晶度低,从而导致综合力学性能与耐热性较差,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故对PET进行成核改性以提高结晶速率与结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PET的4大类成核剂:无机填...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其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刚性苯环而成核慢、结晶度低,从而导致综合力学性能与耐热性较差,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故对PET进行成核改性以提高结晶速率与结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PET的4大类成核剂:无机填料、有机小分子、有机高分子及复合型成核剂;在此基础上,提出机理上不同于异相成核的"离子簇集诱导成核"的概念,即与离子共价相连的聚合物链段因离子簇集而在离子簇近围紧密堆砌,从而诱导"拥挤"链段结晶成核。无机填料类成核剂包括粘土、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无机盐、Si_3N_4及碳纳米管/石墨等,其成核机理均为异相成核。有机小分子类成核剂涉及羧酸盐、二胺、双酰胺及改性山梨醇等,其中羧酸盐成核机理为离子簇集诱导成核,而其它均属于异相成核。有机高分子类成核剂分为结晶性聚合物、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及离子交联型聚合物等;其中前三者属异相成核,后者为离子簇集诱导成核。复合型成核剂为两种以上成核剂(或成核机理)配合使用协同促进PET结晶成核。对比发现,有机高分子与复合型成核剂效果较好,且不会引起PET的降解,为PET优良成核剂。异相与离子簇集诱导耦合高分子成核剂为PET结晶成核改性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结晶 异相成核 离子簇集诱导成核 改性
下载PDF
高分子物理难点突破:链段概念的教学 被引量:4
7
作者 龚兴厚 胡涛 +1 位作者 刘清亭 吴崇刚 《化工高等教育》 2017年第6期88-90,共3页
链段是高分子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其定义却很模糊,这让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变得非常困难。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将学生熟悉的事物类比为高分子链的方法,结合启发式互动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链段概念的内涵,成功突... 链段是高分子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其定义却很模糊,这让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变得非常困难。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将学生熟悉的事物类比为高分子链的方法,结合启发式互动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链段概念的内涵,成功突破了这个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 链段 高分子物理
下载PDF
PLA/SBS/S-MA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小玲 王博成 +3 位作者 吴首昂 刘番 吴崇刚 龚兴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5,146,共6页
以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填充改性聚乳酸(PLA)共混体系。使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增容剂对PLA/SBS... 以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填充改性聚乳酸(PLA)共混体系。使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增容剂对PLA/SBS共混体系中分散相形貌、基体结晶行为、球晶的成核与生长等的影响。SEM结果表明,在PLA/SBS中加入S-MA后,有效地减小了分散相尺寸,显著地提高了PLA和SBS的界面相容性;DSC和POM结果显示,SBS对PLA的结晶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和增塑效应,在不同降温速率过程中,共混物中PLA的结晶度均达到了纯PLA的5倍以上;加入S-MA后,其提高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共混物中PLA的结晶度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是仍显著高于纯PLA。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S-MA能对PLA/SBS共混体系进行有效的增容,在实现了对PLA基体进行增韧的同时,提高了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 聚乳酸(PLA)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无规共聚物(S-MA) 相容性 结晶行为
原文传递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叶华 王博成 +3 位作者 胡涛 罗锋 龚兴厚 吴崇刚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0,47,共4页
采用"一锅法",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均苯四甲酸酐(PMDA)熔融扩链后生成的羧基与氢氧化锌发生中和反应,生成PET离聚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产物中离子基团进行定量表征;考察了产物中离子基团对其特性黏数与复数... 采用"一锅法",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均苯四甲酸酐(PMDA)熔融扩链后生成的羧基与氢氧化锌发生中和反应,生成PET离聚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产物中离子基团进行定量表征;考察了产物中离子基团对其特性黏数与复数黏度的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结晶性能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均苯四甲酸酐 氢氧化锌 一锅法 离聚物
下载PDF
高分子物理重点和难点突破:高分子溶液热力学性质的教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兴厚 石彪 +2 位作者 胡涛 张高文 吴崇刚 《化工高等教育》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高分子溶液热力学性质是高分子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数学推导多、内容枯燥、学生理解吃力,这使其教学变得非常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设想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并进行类比,结合启发式互动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 高分子溶液热力学性质是高分子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数学推导多、内容枯燥、学生理解吃力,这使其教学变得非常困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设想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物并进行类比,结合启发式互动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理论推导过程,理解了理论推导结果的含义,成功突破了这个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 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物理
下载PDF
液晶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叶华 袁俊杰 +3 位作者 胡涛 罗锋 龚兴厚 吴崇刚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9,共13页
系统介绍了液晶(聚合物)(LCP)的种类与含量对LCP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材料相容性、结晶性、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当LCP为刚性4-羟基苯甲酸-2-羟基萘-6-甲酸共聚物(HBA-HNA)(Vectra)时,由于热塑性PET与向列型HBA-HNA不... 系统介绍了液晶(聚合物)(LCP)的种类与含量对LCP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材料相容性、结晶性、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当LCP为刚性4-羟基苯甲酸-2-羟基萘-6-甲酸共聚物(HBA-HNA)(Vectra)时,由于热塑性PET与向列型HBA-HNA不发生熔融酯交换反应,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差、力学性能弱。而当LCP为商业化、半柔性4-羟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共聚物(PHB-PET)时,因PET与PHB-PET中的PET柔性链段之间发生了酯交换反应,两组分间的相容性增加,但PET基体相与PHB-PET分散相均因分子链规整性的降低而分别导致结晶性与液晶性减弱,因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在酯交换反应程度时最佳。以癸二酸-4,4'-二羟基联苯-4-羟基苯甲酸共聚物(SBH)为代表的LCP与PET进行熔融共混;无论LCP中是否存在柔性链段(如:SBH),其对PET基体的影响都与PHB-PET或HBA-HNA基本类似。虽然可以向不相容PET/LCP复合物中填充无机填料以实现增强,但更多的是引入少量第三组分增容剂对PET/LCP进行增容,从而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探讨了拉伸比、剪切速率、加工温度、超声处理、模具温度与保温时间、共挤出等工艺条件对PET/LCP复合材料流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在PET熔体中引入少量离子基团时,PET的离子与LCP的酯基之间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改善了相容性,同时,离子静电自组装所形成离子簇的诱导成核增加了PET相的结晶度,两者协同提高了PET/LC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该熔融离子化改性技术有望成为LCP增强PET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液晶聚合物 复合材料 相容性 增强
原文传递
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兴厚 刘清亭 +2 位作者 王小涛 张高文 吴崇刚 《化工高等教育》 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
采用金日光编著的《高分子物理》教材教学时,因第五章"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与第六章"橡胶弹性模量随绝对温度的升高呈正比增加"的论点不一致,学生很感困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 采用金日光编著的《高分子物理》教材教学时,因第五章"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与第六章"橡胶弹性模量随绝对温度的升高呈正比增加"的论点不一致,学生很感困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交联聚合物的模量-温度曲线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解答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模量-温度曲线 交联聚合物
下载PDF
碳纳米管分散技术及其与聚合物、硫化镉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罗锋 胡涛 +3 位作者 李佩华 杨叶华 龚兴厚 吴崇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8-296,共9页
作为具有优异机械(强度、模量)与功能(电磁损耗、导热、导电、介电)性质的高比表面积一维纳米碳素材料,碳纳米管(CNTs)通常与聚合物或以硫化镉(CdS)为代表的半导体复合以制得高性能或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当以CNTs为主体、聚合物或CdS为... 作为具有优异机械(强度、模量)与功能(电磁损耗、导热、导电、介电)性质的高比表面积一维纳米碳素材料,碳纳米管(CNTs)通常与聚合物或以硫化镉(CdS)为代表的半导体复合以制得高性能或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当以CNTs为主体、聚合物或CdS为改性剂时,大多制备电磁波吸收或介电复合材料:对于吸波材料,有效的方法为将共轭聚合物或单晶CdS(均为半导体)包覆于CNTs管壁,利用半导体的高传导损耗、偶极极化损耗及CNTs-半导体界面极化损耗三者的耦合来提高CNTs的吸波性能;对于介电材料,一般以低介电损耗极性聚合物基体有效分散CNTs,由此在获得复合材料高介电常数的同时,调控其介电损耗与击穿场强较纯CNTs分别显著降低与升高,从而实现高的电荷储能密度。而当以聚合物或CdS为主体、CNTs为改性剂时:若主体为普通聚合物,则凭借CNTs机械或功能改性剂的体积分数效应,可以制备高强高模、吸波、导热、导电及介电等复合材料;若主体为共轭聚合物或CdS半导体,则由于高比表面积导电CNTs对半导体强烈的光生电子转移效应,有利于制备高效光电(光伏、光致发光、光催化)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分散 聚合物 硫化镉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含准分子级硫化镉量子点的硫化镉/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14
作者 罗锋 郜雪松 +3 位作者 李佩华 胡涛 龚兴厚 吴崇刚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39,共5页
以镉盐离子交联型聚合物为前驱体,利用冷冻干燥法合成含有准分子级硫化镉(Cd S)量子点的Cd S/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MMA-MAA)复合材料,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乙酸镉物理共混后冷冻干燥作对比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以镉盐离子交联型聚合物为前驱体,利用冷冻干燥法合成含有准分子级硫化镉(Cd S)量子点的Cd S/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MMA-MAA)复合材料,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乙酸镉物理共混后冷冻干燥作对比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X射线衍射(XRD)仪、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及光催化反应装置分别对其进行化学结构、纳米团簇形态、光学特性及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 S/MMA-MAA复合材料被成功合成,其准分子级Cd S量子点散射峰无法被XRD探测到,而熔融热压后发现1.1 nm的团簇;Cd S/PMMA参考样品热压前后纳米簇径变化不大,分别为2.3与2.4 nm;Cd S/MMA-MAA复合材料中Cd S的UV-Vis特征吸收带边出现蓝移,归因于Cd S的量子尺寸效应。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Cd S/MMA-MAA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高于Cd S/PMMA参考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量子点 复合材料 离子交联型聚合物 冷冻干燥
下载PDF
碳钢CO_(2)腐蚀的缓蚀剂策略及缓蚀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莎莎 韩新福 +3 位作者 赖喜祥 龚兴厚 吴崇刚 岑宏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129,共13页
从新型CO_(2)缓蚀剂合成制备、绿色动植物成分作为CO_(2)缓蚀剂开发、CO_(2)缓蚀剂协同效应研究、苛刻环境下的缓蚀剂性能探究、缓蚀剂构效分析及影响因素评价等5个部分对CO_(2)缓蚀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针对现有部分缓蚀剂... 从新型CO_(2)缓蚀剂合成制备、绿色动植物成分作为CO_(2)缓蚀剂开发、CO_(2)缓蚀剂协同效应研究、苛刻环境下的缓蚀剂性能探究、缓蚀剂构效分析及影响因素评价等5个部分对CO_(2)缓蚀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针对现有部分缓蚀剂存在性能不足、污染大等问题,CO_(2)缓蚀剂的增效思路主要包括新型缓蚀剂分子合成、绿色缓蚀剂提取和缓蚀剂复配研究。新型缓蚀剂合成是通过有机化学反应,以杂环分子为原料进行结构设计、官能团接枝或修饰得到新型缓蚀剂分子。该部分同时介绍了纳米缓蚀剂的前沿发展及面临的瓶颈问题。绿色缓蚀剂提取是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料,改善缓蚀剂的生态安全性,针对绿色缓蚀剂的快速发展提出“全流程”绿色控制理念,建议确立绿色定义标准。缓蚀剂协同效应研究旨在阐明不同缓蚀剂间复配增效的本质机理,当前需要建立快速评价体系,健全探寻最佳复配比的指导理论。另外,缓蚀剂在复杂或极端工况下的结构稳定性、缓蚀性能持久性和缓蚀机理变化对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油气田开发苛刻环境下“防腐+”一体化试剂的需求增大。除上述制备与应用外,缓蚀剂的科学体系也得到一定完善,例如温度、CO_(2)分压、流速等工况条件改变对缓蚀剂界面吸附规律的影响机制,腐蚀产物膜的生成时间及状态、缓蚀剂链长引起的临界胶束浓度变化等对缓蚀性能影响方式的研究皆取得重要进展。最后对CO_(2)缓蚀剂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CO_(2)腐蚀 缓蚀机理 协同效应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对聚苯乙烯/聚乳酸共混物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翔 王敏 +4 位作者 陈业煌 胡涛 王小涛 吴崇刚 龚兴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5,共7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MA)(n(St)∶n(MA)=75∶25),将PSMA与聚苯乙烯(PS)和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了PSMA含量不同的PS/PLA共混物(m(PS)∶m(PLA)=1∶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拉力机和转矩流变仪对共...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MA)(n(St)∶n(MA)=75∶25),将PSMA与聚苯乙烯(PS)和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了PSMA含量不同的PS/PLA共混物(m(PS)∶m(PLA)=1∶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拉力机和转矩流变仪对共混物的相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流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PSMA即能有效提高PLA与PS的相容性,减小PS/PLA共混物中分散相的相尺寸,提高PLA与PS两相间粘接作用;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PSMA时,PS/P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未加PSMA时,PS/PLA共混物在高剪切速率下剪切变稀显著,甚至低于纯PS,加入PSMA后,在高剪切速率下的剪切变稀程度与纯PLA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聚乳酸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流变行为
下载PDF
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柏枫 胡珍 +3 位作者 马念 何柳 龚兴厚 吴崇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4-29,共6页
钯纳米材料由于在汽车尾气处理、燃料电池催化电极、储氢材料及各类有机无机化学催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被大量研究。制备方法决定了钯纳米材料的使用性能,而还原驱动力则是制备方法的关键。以还原驱动力为线索对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 钯纳米材料由于在汽车尾气处理、燃料电池催化电极、储氢材料及各类有机无机化学催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被大量研究。制备方法决定了钯纳米材料的使用性能,而还原驱动力则是制备方法的关键。以还原驱动力为线索对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行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钯 还原 催化
下载PDF
二氧化硅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诚 张志杰 +4 位作者 胡涛 戴丽娜 王浩宇 吴崇刚 龚兴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1-205,共5页
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的纳米SiO2与氯铂酸(H2PtCl6·6H2O)反应,通过乙烯基与Pt的络合作用制备SiO2负载Pt催化剂。对催化剂的Pt负载量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VTES与纳米SiO2质量比对催化剂Pt负载量的影响,并通过硅氢加成反... 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的纳米SiO2与氯铂酸(H2PtCl6·6H2O)反应,通过乙烯基与Pt的络合作用制备SiO2负载Pt催化剂。对催化剂的Pt负载量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VTES与纳米SiO2质量比对催化剂Pt负载量的影响,并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通过VTES改性的SiO2可以负载更多、更稳定的Pt催化剂。所制备的Pt/SiO2-Vi5催化剂Pt负载量为0.504%。将其用于二氯甲基硅烷与1-辛烯的硅氢加成反应中,当反应温度为80℃、反应5h时,转化率可达95.22%,β-加成产物的产率为95.11%,且催化剂至少可进行4次循环反应而催化活性无明显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硅氢加成反应 铂催化剂
原文传递
无机粒子填充硅橡胶基介电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飞 张子靖 +4 位作者 盛玲艳 吴崇刚 龚兴厚 隋刚 胡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37,45,共6页
硅橡胶具有模量低、弹性好、响应快,且其模量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恒定的优点,受到了介电弹性体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硅橡胶介电常数低,用于驱动器时驱动电压高、电致应变小,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无机粒子填充硅橡胶... 硅橡胶具有模量低、弹性好、响应快,且其模量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恒定的优点,受到了介电弹性体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硅橡胶介电常数低,用于驱动器时驱动电压高、电致应变小,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无机粒子填充硅橡胶是提高其介电常数的有效手段之一。综述了常用的高介电无机粒子填充硅橡胶基介电弹性体的研究进展、电致应变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复合介电弹性体的模量增大、介电损耗升高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弹性体 硅橡胶 无机粒子 模量 介电损耗
原文传递
杂多酸掺杂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20
作者 郜雪松 罗锋 +3 位作者 杨叶华 龚兴厚 胡涛 吴崇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42,共13页
作为含有多金属氧酸Keggin分子构型的固体强酸,杂多酸(HPAs)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质子传导性(cp)、机械、热及化学稳定性。HPA掺杂陶瓷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PEMs)可以有效提高复合PEMs的亲水性、cp、燃料阻隔性、机械、热及化学稳定性,同... 作为含有多金属氧酸Keggin分子构型的固体强酸,杂多酸(HPAs)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质子传导性(cp)、机械、热及化学稳定性。HPA掺杂陶瓷或聚合物质子交换膜(PEMs)可以有效提高复合PEMs的亲水性、cp、燃料阻隔性、机械、热及化学稳定性,同时显著降低其cp及燃料阻隔性的温度与湿度依赖性。当HPA掺杂陶瓷时,两者之间的氢键作用导致HPA在基体中的流失率低、分散性强且掺杂量高,此时复合PEMs的cp(10^(-1) S/cm数量级)较基体PEMs(10^(-3)~10^(-2) S/cm)大幅升高;而当HPA掺杂磺化聚合物时,两者之间的静电排斥力造成HPA在基体中的流失率高、分散性差且掺杂量低,此时复合PEMs的cp(10^(-1) S/cm数量级)较基体PEMs(10^(-2)~10^(-1) S/cm)仅小幅升高。为了有效降低HPA在聚合物基体中的流失率,可以采用聚合物膜"三明治"状包覆复合PEMs、盐化HPA、改性基体或通过第三组分负载HPA以分别在HPA与基体或负载之间形成氢键或静电引力等手段;对于HPA的负载改性,由于陶瓷或聚合物负载在基体中易团簇,相应地HPA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与掺杂量并未提高。有时采用HPA与吸水性较强的磷酸共掺杂陶瓷基体或负载,以协同提高复合PEMs的cp,然而效果并不显著。以上各种结构的HPA掺杂PEMs通常由溶液浇铸法、自组装法、溶胶-凝胶法及浸润法等制备;不同方法往往相互关联,即制备过程可能涉及两种或3种方法的耦合使用。改性HPA或其负载以显著提高HPA在磺化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与掺杂量,借此构建全新、高效的质子传输通道形态以实现复合PEMs的超高cp(100S/cm数量级),是今后PEMs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杂多酸 掺杂 质子传导性 流失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