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瓜McPDS基因克隆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1
作者 韩鑫 郭金菊 +2 位作者 张惠尧 吴廷全 张长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以苦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为靶标,构建其特异gRNA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以期为建立苦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以苦瓜自交系B07叶片cDNA为模板,同源克隆苦瓜McPDS基因CDS序列。结... 以苦瓜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为靶标,构建其特异gRNA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以期为建立苦瓜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以苦瓜自交系B07叶片cDNA为模板,同源克隆苦瓜McPDS基因CDS序列。结果表明,McPDS基因CDS序列全长1731 bp,编码576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4.44 kD,理论等电点(PI)为7.09。跨膜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cPDS与黄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中的PDS蛋白同源性较高。此外,以McPDS为靶标基因,在5’端筛选2个高特异性靶点,经设计引物,成功构建1个双靶点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为苦瓜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McPDS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基因编辑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粤秀3号’黄瓜杂交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
2
作者 金庆敏 林毓娥 +2 位作者 王瑞 钟玉娟 吴廷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49-58,共10页
【目的】‘粤秀3号’黄瓜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抗病及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华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多的品种,本研究以期为其建立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200对SSR引物,根据杂种带为父母本互补带型的原则,对‘粤... 【目的】‘粤秀3号’黄瓜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抗病及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华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多的品种,本研究以期为其建立一套快速、准确、有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200对SSR引物,根据杂种带为父母本互补带型的原则,对‘粤秀3号’黄瓜及其亲本进行特异性SSR标记物的筛选。将种子纯度鉴定结果与田间生物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鉴定所筛选SSR引物的准确性。选取‘中农108’‘园丰6号’‘津绿5号’‘中农8号’‘津研四号’5个黄瓜品种种子及其他49份黄瓜种质材料,与‘粤秀3号’黄瓜品种同时检测,对所筛选的SSR引物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从200对引物中筛选出符合父母带间成互补带要求的两对SSR引物(3B-10和2B-41)。3B-10引物经PCR扩增后产生160 bp的母本特异条带(P1-A)及190 bp的父本特异条带(P2-B),测序比对这两条特异性条带,发现P2-B在49~79 bp处比P1-A多了5个6碱基的简单重复序列。2B-41引物经PCR扩增后产生218 bp的母本特异条带(P1-C)和206 bp的父本特异条带(P2-D),经测序比对后发现,与P2-D相比,P1-C在120~131 bp处有12个碱基的缺失。表明两对SSR引物均可有效区分‘粤秀3号’杂交种子及其父母本,可快速准确地鉴定‘粤秀3号’黄瓜种子纯度。此外,两对SSR引物的种子纯度鉴定结果均与田间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两对引物均可有效区分‘粤秀3号’黄瓜种子与‘中农108’‘园丰6号’‘津绿5号’‘中农8号’‘津研四号’5个黄瓜品种种子及其他49份黄瓜种质资源。但3B-10在49份种质资源中多态性较高,故SSR标记2B-41更适用于‘粤秀3号’的真实性鉴定。【结论】3B-10和2B-41两对SSR引物可快速、准确、有效地对‘粤秀3号’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鉴定操作较简单、成本较低,可替代传统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的方法,其商业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粤秀3号’ 种子纯度 SSR分子标记 真实性鉴定 田间性状鉴定
下载PDF
50份黄瓜核心种质的SSR标记筛选与聚类分析
3
作者 金庆敏 林毓娥 +2 位作者 吴廷全 钟玉娟 王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39-48,共10页
【目的】分析5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黄瓜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50份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重要外观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并利用全基因组设计66对SSR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5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黄瓜育种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对50份黄瓜核心种质资源的重要外观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并利用全基因组设计66对SSR引物对其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供试50份黄瓜核心种质材料的瓜皮颜色、刺瘤、瓜皮斑纹具有多样性。66对引物中有32对引物能够在不同黄瓜种质间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这3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80个等位基因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16个、占片段总数的77.1%,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32对SSR引物遗传多态性较高,适用于黄瓜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结果与所调查的种质资源性状表现结果较为一致。50份黄瓜核心种质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62、最高达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754处,50份黄瓜种质材料聚为7类,即9份华南型材料聚为6类:Ⅰ类、Ⅲ类、Ⅳ类、Ⅴ类、Ⅵ类、Ⅶ类,其中Ⅳ类包含1份中间材料与9号华南型材料;40份华北型黄瓜材料聚为1类:Ⅱ类。表明华北型黄瓜材料和华南型黄瓜材料间相似系数低、亲缘关系远;华北型黄瓜材料间相似系数高、亲缘关系近、遗传背景窄、遗传多样性差;而华南型黄瓜材料间相似系数较低、亲缘关系较远、遗传背景宽、遗传多样性丰富。【结论】筛选出32对SSR引物可有效对50份黄瓜核心种质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754处50份黄瓜材料聚为7类,其结果与性状调查结果相吻合;华北型黄瓜遗传背景窄、遗传多样性差,华南型黄瓜遗传背景相对较宽,遗传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核心种质 SSR标记 多态性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4
作者 谭德龙 李艳红 +4 位作者 聂俊 张长远 吴廷全 郑锦荣 李正刚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8期46-49,共4页
种植樱桃番茄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设施种植,樱桃番茄产量可比露地栽培提高50%以上,如果搭配周年生产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广东省气候温暖潮湿,设施环境下的樱桃番茄... 种植樱桃番茄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约1万公顷,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采用设施种植,樱桃番茄产量可比露地栽培提高50%以上,如果搭配周年生产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广东省气候温暖潮湿,设施环境下的樱桃番茄易发生多种病虫害,例如番茄黄化曲叶病、青枯病、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且部分病虫害甚至无越冬情况,可全年发生,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技术不到位,易导致病虫害短时间内在整个棚室暴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研究,探索出广东地区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并在广东茂名、湛江、清远、惠州等多地设施棚室推广应用,防控效果显著。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以供设施农业企业、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美洲斑潜蝇 主要病虫害 露地栽培 青枯病 农业产业 设施种植 防控效果
下载PDF
5-氮杂胞苷对苦瓜果实成熟及转录表达谱的影响
5
作者 郭金菊 吴廷全 +4 位作者 王茹芳 谭德龙 曹海顺 王瑞 张长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研究5-氮杂胞苷(5-azaC)对苦瓜果实成熟和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为解析苦瓜果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高世代自交系E12201-e1为材料,利用50 mmol/L 5-azaC处理绿熟期(授粉后18... 【目的】研究5-氮杂胞苷(5-azaC)对苦瓜果实成熟和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为解析苦瓜果实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高世代自交系E12201-e1为材料,利用50 mmol/L 5-azaC处理绿熟期(授粉后18 d)苦瓜果实,以ddH2O处理为对照,观察处理组(TR)和对照组(CK)果实的表型变化,并利用RNA-seq技术比较TR和CK苦瓜果肉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差异。【结果】50 mmol/L 5-azaC处理能明显延迟苦瓜果实成熟。RNA-seq获得的数据质量较高,可满足后续分析需求。通过筛选共获得177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007个上调基因,766个下调基因。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模块,217个DEGs共富集到93条代谢通路中,其中30个DEGs显著富集到光合作用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8个DEGs参与细胞壁代谢过程,其中6个基因在5-azaC处理中下调表达。共获得681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TFs),分属于220个TF家族。12个DEGs的qRT-PCR结果与RNA-seq结果变化趋势一致。【结论】5-azaC处理抑制苦瓜果实成熟,并影响果实成熟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5-氮杂胞苷 转录组测序 果实成熟
下载PDF
快灵和米螨防治烟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6
作者 吴廷全 雷艳丽 +1 位作者 周本国 高正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285-285,共1页
试验结果表明  :,快灵 90 %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在施药后 1、3、8天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米螨 2 4 %悬浮剂 1 50 0倍液 ;在施药后 3天防效达到最大(1 0 0 % ) ;在施药后 8天药效仍接近 90 % ;施药后 1 6天 2种药剂对烟青虫的... 试验结果表明  :,快灵 90 %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在施药后 1、3、8天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米螨 2 4 %悬浮剂 1 50 0倍液 ;在施药后 3天防效达到最大(1 0 0 % ) ;在施药后 8天药效仍接近 90 % ;施药后 1 6天 2种药剂对烟青虫的防效相当 ,均在 70 %左右。米螨 2 4 %悬浮剂 1 50 0倍液在施药后 1、3、8、1 6天 ,防效呈上升趋势 ,施药后 8天达到最大(74.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青虫 烟草害虫 快灵 米螨 田间药效试验
下载PDF
烟草与TMV不同互作体系中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孔凡明 彭怀俊 +2 位作者 吴廷全 韦学平 王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6-371,共6页
测定了烟草与 TMV强毒株系的亲和性互作以及与 TMV弱毒株系的非亲和性互作体系中部分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 1 )两种互作体系的 SOD活性均明显升高 ,后者活性变化高于前者 ;在互作的早期 ,接种叶 SOD活性明显高于非接种的上、下部邻位... 测定了烟草与 TMV强毒株系的亲和性互作以及与 TMV弱毒株系的非亲和性互作体系中部分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 1 )两种互作体系的 SOD活性均明显升高 ,后者活性变化高于前者 ;在互作的早期 ,接种叶 SOD活性明显高于非接种的上、下部邻位叶 ,然而非亲和性互作的后期 ,上部叶 SOD活性上升更快 ,活性值反而超过接种叶。 ( 2 )两种互作体系 CAT活性均升高 ,在非亲和性互作的早期 ,CAT活性显著高于亲和性互作 ,但在互作的 3d后 ,前者活性反而低于后者 ;两种互作体系中的接种叶 CAT活性在互作的前 3d均高于上、下部叶 ,然而在亲和性互作的后期 ,上部叶 CAT活性反而明显高于接种叶和下部叶。 ( 3)两种互作体系中的 POD活性均升高 ,非亲和性互作 POD活性变化亦大于亲和性互作 ;互作早期的接种叶 POD活性高于上、下部叶 ,然而非亲和性互作的上部叶 POD活性很快就反超接种叶。( 4)亲和性互作的后期 ,随着病害症状的显现 ,3种酶活性均再次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TMV 互作体系 超氧化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花叶病毒 系统获得抗性
下载PDF
烟草蚜传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正良 李桐 +4 位作者 周本国 王大洲 雷艳丽 韩永镜 吴廷全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通过研究,明确了安徽省烟草蚜传病毒毒源主要为烟田及田边杂草,以及烟田周边菜地、中草药田等;明确了安徽省烟田发生的主要病毒病为PVY、CMV,其次为TMV、TEV、TRSV和PVX;探索了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物理阻断蚜虫法... 通过研究,明确了安徽省烟草蚜传病毒毒源主要为烟田及田边杂草,以及烟田周边菜地、中草药田等;明确了安徽省烟田发生的主要病毒病为PVY、CMV,其次为TMV、TEV、TRSV和PVX;探索了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物理阻断蚜虫法基本可以控制烟草病毒病的为害。研究开发了烟草病毒病抑制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蚜传病毒病 防治方法 发病原因 物理阻断蚜虫法
下载PDF
烟草托盘育苗技术改进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正良 周本国 +1 位作者 雷艳丽 吴廷全 《烟草科技》 EI CAS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通过对托盘育苗技术的改进 ,使托盘育苗无土化 ,解决了托盘育苗用工量大的不足。同时也吸收了漂浮育苗的优点 ,克服了漂浮育苗成本高、不易管理、炼苗困难的不足 ,培育的烟苗根系发达 ,达到壮苗的标准。
关键词 烟草 托盘育苗 技术改进 无土化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药剂防治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孔凡明 彭怀俊 +1 位作者 吴廷全 韦学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研究了复方氨基酸等 10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其防治机理。结果表明 :(1)复方氨基酸、抗毒增产剂、植物生理平衡剂、水杨酸和硫酸锌等 5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其中以前两种药剂预防效果最好 ,防效达 5 ... 本文研究了复方氨基酸等 10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其防治机理。结果表明 :(1)复方氨基酸、抗毒增产剂、植物生理平衡剂、水杨酸和硫酸锌等 5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其中以前两种药剂预防效果最好 ,防效达 5 8.3%。此外 ,复方氨基酸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治疗效果亦达 5 2 .1% ;(2 )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烟株矮化和减轻个体发病程度 ,抗毒增产剂、硫酸锌、5 %菌毒清和复方氨基酸等 4种药剂效果明显 ,尤以前两种药剂刺激烟株生长效果最为明显 ,株高反而超过无病的健株 ;(3)药剂处理可使烟草叶片内 SOD和 POD活性上升 ,而 CAT活性下降 ,其中复方氨基酸等 5种防病效果较好的药剂对酶的活性影响也最大。药剂防治效果与烟叶内 SOD、POD活性呈正相关 ,而与 CAT活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 药剂防治 防治机理
下载PDF
中国南瓜果皮颜色基因连锁的SN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洋洋 黄河勋 +3 位作者 李俊星 罗少波 吴廷全 钟玉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0-1059,共10页
为了解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筛选与皮色性状紧密连锁的SNP分子标记,本试验以中国南瓜墨绿无斑果皮自交系CMO-1(P1)和浅绿有斑果皮自交系CMO-97(P2)为试验材料构建F_2遗传群体,对果皮颜色pc(perica... 为了解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筛选与皮色性状紧密连锁的SNP分子标记,本试验以中国南瓜墨绿无斑果皮自交系CMO-1(P1)和浅绿有斑果皮自交系CMO-97(P2)为试验材料构建F_2遗传群体,对果皮颜色pc(pericarp color)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研究,将定位区间内的SNP分子标记转化为dCAPS分子标记进行开发及应用。结果表明,浅绿有斑果皮对墨绿无斑果皮表现为显性,由1个显性单基因控制。此外,利用前期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在8号连锁群上检测到了1个与中国南瓜果皮颜色性状和斑纹性状连锁的基因位点,2个性状可能由同1个基因控制。将此基因定位在具有最高表型解释概率的标记R1_47757附近,两侧翼标记为R2_47028和R2_63809,遗传距离为1.86 c M,物理距离为145.13 kb。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区段存在32个预测候选基因。同时,根据检测到的与皮色性状相关基因位点内的SNP分子标记信息,设计dCAPS分子标记引物,经过PCR扩增及酶切验证,开发出2个扩增效率高、稳定性好的dCAPS分子标记,根据酶切带型可以准确的将F_2群体中的墨绿无斑表型和浅绿有斑表型区分开,且可以用于鉴定中国南瓜自交系材料的果皮颜色。本研究结果为南瓜果皮颜色的形成机理及开展南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果皮颜色 基因定位 SNP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下载PDF
广东栗味南瓜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河勋 林毓娥 +2 位作者 梁肇均 王瑞 吴廷全 《中国瓜菜》 CAS 2012年第6期55-56,共2页
栗味南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 curbita)中印度南瓜(C. maxima Duch.)类型的品种。由于栗味南瓜大小适中、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3] 。栗味南瓜性喜冷凉, 耐湿耐热性稍差,在广东高温... 栗味南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 curbita)中印度南瓜(C. maxima Duch.)类型的品种。由于栗味南瓜大小适中、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3] 。栗味南瓜性喜冷凉, 耐湿耐热性稍差,在广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且产量不稳定,只有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促进栗味南瓜生产的发展。 1 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耐热性较好的品种,确保果实商品性,如龙鑫丹、丹红 3 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关键技术 南瓜属 广东 品种选择 果实商品性 印度南瓜 品质优良
下载PDF
不同土壤消毒剂防除烟草苗床杂草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本国 高正良 +1 位作者 雷艳丽 吴廷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435-2435,2492,共2页
对不同土壤消毒剂防除烟草苗床杂草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壤消毒剂对苗床杂草均具有极强的防除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溴甲烷。综合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等因素,以32.7%斯美地水剂和35%线克水剂效果理想,可在安徽省烟区推广... 对不同土壤消毒剂防除烟草苗床杂草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土壤消毒剂对苗床杂草均具有极强的防除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溴甲烷。综合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等因素,以32.7%斯美地水剂和35%线克水剂效果理想,可在安徽省烟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消毒剂 防治 烟草 苗床杂草
下载PDF
广东设施樱桃番茄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德龙 李正刚 +4 位作者 李艳红 聂俊 张长远 吴廷全 郑锦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番茄黄化曲叶病、青枯病、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是广东设施樱桃番茄的主要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技术不当易造成整个棚室暴发,生产中应采用优化棚室、消毒预防、准确识别、对症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美洲斑潜蝇 主要病虫害 青枯病 番茄黄化曲叶病 烟粉虱 棚室 综合防控技术
下载PDF
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瑞 金庆敏 +1 位作者 杨晓珊 吴廷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9期133-141,共9页
疫病是蔬菜生产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以茄果类、瓜类、芋类等受害最为严重。该病害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各部位均可发病,尤以幼茎、嫩果部位受害最为严重。疫病属卵菌病害,化学药剂难以防治,给蔬菜生产和育种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疫病是蔬菜生产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病害,以茄果类、瓜类、芋类等受害最为严重。该病害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且各部位均可发病,尤以幼茎、嫩果部位受害最为严重。疫病属卵菌病害,化学药剂难以防治,给蔬菜生产和育种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根本途径之一,而抗病性鉴定、筛选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筛选抗性种质,有利于亲本选择、缩短育种进程和提高抗病育种效率。为深入了解蔬菜对疫病的抗性情况和高效种质资源鉴定、筛选方法,对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主要蔬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进行比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蔬菜抗疫病育种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抗性鉴定 茄果类 瓜类 芋头
下载PDF
华南型黄瓜全雌基因的AFLP连锁标记开发及定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瑞 吴廷全 +2 位作者 黄河勋 梁肇均 林毓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6-441,共6页
以华南型全雌黄瓜B36为母本,弱雌黄瓜S6为父本,构建F2群体,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64对引物在F2群体上进行筛选,结果发现1条AFLP分子标记与全雌性状紧密连锁,且该连锁标记在F2代群体中呈3∶1质量性状分离。经生物学软件JoinMapV3.0分析... 以华南型全雌黄瓜B36为母本,弱雌黄瓜S6为父本,构建F2群体,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64对引物在F2群体上进行筛选,结果发现1条AFLP分子标记与全雌性状紧密连锁,且该连锁标记在F2代群体中呈3∶1质量性状分离。经生物学软件JoinMapV3.0分析显示,该标记与全雌基因的遗传距离为4.9 cM。此外,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标记位于黄瓜基因组第6号染色体末端。同时,在CsACS1G基因的远启动子区域设计1对引物,分别在B36和S6的F2代群体中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扩增片段与全雌性状无连锁关系。说明华南型全雌黄瓜B36的全雌性状受控于1个新的全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型 黄瓜 全雌基因 AFLP 连锁标记
下载PDF
95份南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瑞 吴廷全 +1 位作者 钟玉娟 黄河勋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4期135-142,共8页
为研究9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关系,提高南瓜育种效率,应用15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及聚类分析方法对95份核心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有32对引物能够在不同南瓜种质间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利用MEGA 4.0统计软件中UP... 为研究9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关系,提高南瓜育种效率,应用15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及聚类分析方法对95份核心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有32对引物能够在不同南瓜种质间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利用MEGA 4.0统计软件中UPGMA聚类分析,95份南瓜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83,最大为0.9412,最小为0;分支总长度SBL=10.3384。在分支距离为0.39时,32对SSR引物可以将95份资源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为印度南瓜,第Ⅱ类群为中国南瓜,第Ⅲ类群71号为美洲南瓜。本研究为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良种质的挖掘以及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对瓜类疫霉菌诱导响应的黄瓜WRKY转录因子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晓美 王瑞 +2 位作者 吴廷全 何晓明 林毓娥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6-383,共8页
以黄瓜感病品种‘B80’为材料并通过RT-qPCR技术,针对黄瓜全基因组54个CsWRKYs基因,在瓜类疫霉菌侵染后对其进行表达分析,并在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下对受瓜类疫霉菌诱导(或抑制)基因进行表达检测,分析其可能参与的抗病相... 以黄瓜感病品种‘B80’为材料并通过RT-qPCR技术,针对黄瓜全基因组54个CsWRKYs基因,在瓜类疫霉菌侵染后对其进行表达分析,并在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下对受瓜类疫霉菌诱导(或抑制)基因进行表达检测,分析其可能参与的抗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结果表明:15个CsWRKYs基因(CsWRKY3、11、13、21、22、23、26、31、34、41、44、46、48、52和56)受瓜类疫霉菌诱导上调表达,仅CsWRKY6受瓜类疫霉菌抑制下调表达。在SA和MeJA处理下,7个Cs WRKYs基因(Cs WRKY26、34、41、46、48、52和56)受SA诱导,CsWRKY44同时受SA和MeJA诱导,CsWRKY6受Me JA抑制下调表达,推测7个基因(CsWRKY26、34、41、46、48、52和56)可能通过SA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植物对病原菌的响应;CsWRKY6可能通过JA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植物防御反应过程;CsWRKY44则可能同时参与SA和JA介导的抗病相关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WRKY转录因子 疫病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快速鉴定瓜类疫病抗性方法的建立及黄瓜种质资源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瑞 林毓娥 +3 位作者 杜虎 金庆敏 杨晓珊 吴廷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3-18,共6页
【目的】为方便研究瓜类疫病,快速筛选抗疫病的瓜类材料,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瓜类疫病抗性鉴定体系。【方法】通过灌根、喷雾、浸根、菌块离体接种等4种接种方法对黄瓜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幼苗进行接种,通过比较发病率、发病时间及操作程... 【目的】为方便研究瓜类疫病,快速筛选抗疫病的瓜类材料,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瓜类疫病抗性鉴定体系。【方法】通过灌根、喷雾、浸根、菌块离体接种等4种接种方法对黄瓜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幼苗进行接种,通过比较发病率、发病时间及操作程序等确定最简便有效的鉴定方法。【结果】4种接种方法均能鉴定黄瓜疫病抗感情况,但是鉴定效果差异显著。浸根法、喷雾法、灌根法接种合适浓度均为10~2个孢子/mL,操作复杂,接种效率低。菌块离体接种方法利用2 mm直径菌块直接接种于离体子叶背面,放置于有润湿滤纸的培养皿中,保湿24 h即可观察表型,通过计算病斑大小快速鉴定瓜类材料的抗性;利用该方法对40份不同抗性的黄瓜材料进行鉴定,发现栽培黄瓜抗疫病材料极少,只有PE40、PE119、PE120、PE185等4份材料具有抗性,90%的材料均为感病或高感。【结论】菌块子叶离体接种法是瓜类疫病鉴定的快捷有效方法,该方法无需诱孢,能够一次性鉴定数百份材料,且能够保存感病材料或中间材料,大大提高鉴定效率,为瓜类疫病抗性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蔬菜 疫病 抗性鉴定 瓜类疫霉 离体接种
下载PDF
皖北烟区烟草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艳丽 高正良 +1 位作者 周本国 吴廷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研究表明 :导致皖北烟区病毒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广泛存在的毒源和移栽到团棵期大量的蚜虫迁飞 ,同时也与栽培品种、田间管理措施。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病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