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衰弱筛查与干预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
1
作者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与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 +9 位作者 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 保志军 李跃华 陈川 陈洁 高俊岭 彭楠 陈国兵 吴弢 黄一沁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衰弱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现患率,是引起老年人跌倒、住院、共病、功能丧失和死亡风险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1-2])。通过快速筛查方法早期识别衰弱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衰弱造成的老年人独立性丧... 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衰弱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现患率,是引起老年人跌倒、住院、共病、功能丧失和死亡风险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1-2])。通过快速筛查方法早期识别衰弱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衰弱造成的老年人独立性丧失等健康风险,对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增加健康预期寿命具有重要意义~([3-4])。衰弱作为一种涉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老年综合征,目前采用的干预手段多从西医角度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中西医结合 共识 筛查 干预
下载PDF
RAPD在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弢 王义权 +2 位作者 余伯阳 徐珞珊 周开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的4种植物进行研究,并以沿阶草OphiopogonbodlinienLevl.为组外比较,用SPSS3.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图。观察所得结果,发现这5种植物被分为两大类群,短葶山麦冬、阔...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的4种植物进行研究,并以沿阶草OphiopogonbodlinienLevl.为组外比较,用SPSS3.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图。观察所得结果,发现这5种植物被分为两大类群,短葶山麦冬、阔叶山麦冬、山麦冬、湖北山麦冬为一类,沿阶草为另一类,这与经典分类相一致,前4种隶属于山麦冬属,后一种属于沿阶草属;同时,我们发现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结果为阔叶山麦冬是短葶山麦冬的阔叶变种提供分子遗传方面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麦冬属 湖北麦冬 山麦冬 植物药 分类 RAPD
下载PDF
基于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MSn法表征枸骨叶中的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
3
作者 周明哲 冯海燕 吴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31-138,共8页
为寻找枸骨叶的降脂减肥活性成分,本文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筛选其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的成分,再通过原位TLC-EFISI-MSn技术,对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的成分进行快速结构解析。通过对10个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斑... 为寻找枸骨叶的降脂减肥活性成分,本文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筛选其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的成分,再通过原位TLC-EFISI-MSn技术,对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的成分进行快速结构解析。通过对10个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斑点进行快速解析,初步鉴定出15个可能的成分,包括9个熊果烷型三萜、1个齐墩果烷型三萜,以及5个18,19-裂环型三萜,其中有7个活性斑点所包含的12个化合物通过对照品比对得到验证。该方法能够快速从枸骨叶中筛选、表征出具有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从而为确定枸骨叶活性成分的筛选和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MSn 脂肪酶抑制剂 结构表征 三萜皂苷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湖北麦冬中主要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53
4
作者 吴弢 余伯阳 +1 位作者 程志红 徐珞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5-177,共3页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EL SD)测定了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的含量 ,结果表明 ,EL SD是皂苷类化合物较为适宜的检测器。经对不同采收期样品的含量考察 ,认为湖北麦冬的最佳采收期与传统采收期 (清明 )
关键词 湖北麦冬 山麦冬皂苷B ELSD 甾体皂苷
下载PDF
中药枸骨叶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弢 程志红 +3 位作者 刘和平 李颜 侴桂新 王峥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枸骨叶(Ilexcornuta)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寻找可能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I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枸骨叶的氯仿部位分得11个脂溶性成分,其中包括7... 目的研究中药枸骨叶(Ilexcornuta)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寻找可能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I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枸骨叶的氯仿部位分得11个脂溶性成分,其中包括7个三萜类成分即羽扇豆醇(1),11-酮基-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Ⅱ),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Ⅲ),3,28-乌索酸二醇(Ⅳ),熊果酸(Ⅴ),30-醛基羽扇豆醇(Ⅵ),30-酮基降羽扇豆醇(Ⅶ);1个链状倍半萜tanacetene(Ⅷ);1个甾醇β-谷甾醇(Ⅸ),2个有机酸类成分即正二十二烷酸(Ⅹ)和正二十六烷(Ⅺ)。结论化合物Ⅳ,Ⅶ,Ⅷ,Ⅹ和Ⅺ为首此从冬青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Ⅱ,Ⅲ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倍半萜类成分为首此从冬青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 脂溶性成分 三萜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弢 王国艳 +3 位作者 侴桂新 谷丽华 王峥涛 胡之璧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 :测定不同收集地及产地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 ,以期评价紫菀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色谱柱PolarisC1 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流速 1 .0mL·min- 1 ,检测波长 2 0 0nm。结果 :测定了 1 0个地区的商品紫菀 ,紫菀酮含... 目的 :测定不同收集地及产地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 ,以期评价紫菀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色谱柱PolarisC1 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流速 1 .0mL·min- 1 ,检测波长 2 0 0nm。结果 :测定了 1 0个地区的商品紫菀 ,紫菀酮含量在 0 .0 6 %~ 0 .1 8%。结论 :所测样品中紫菀酮含量均低于 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紫菀酮 含量测定 中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菥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7
作者 李英哲 李佳东 +2 位作者 黄梦龙 周明哲 吴弢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目的 建立菥蓂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表征菥蓂药材主要化合物。色谱柱为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SB-C18柱(100 mm×4.6 mm,2.7μm),流... 目的 建立菥蓂配方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表征菥蓂药材主要化合物。色谱柱为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SB-C18柱(10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36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以异牡荆素峰为参照峰,测定12批颗粒样品、1批饮片样品的UPLC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测定异牡荆素的含量。结果 共表征14个化合物,其中10个化合物(柠檬酸、丹参素、原儿茶酸、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当药黄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芹菜素)经对照品验证,柠檬酸、丹参素、原儿茶酸及荭草苷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菥蓂药材中检出。建立以异牡荆素、异肥皂草苷、异荭草苷、木犀草素为特征峰的UPLC指纹图谱,10批颗粒样品(均来自同一公司)相似度为0.998~1.000。异牡荆素质量浓度在2.54~25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小于3%(n=9)。结论 该UPLC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可为菥蓂配方颗粒的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菥蓂 配方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特征图谱 异牡荆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莲须化学成分的研究
8
作者 李玥 吴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87-3994,共8页
目的研究莲须Nelumbinis Stamen的化学成分。方法莲须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C8反相柱、Sephadex LH-20、制备TLC、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根二醇(1... 目的研究莲须Nelumbinis Stamen的化学成分。方法莲须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C8反相柱、Sephadex LH-20、制备TLC、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根二醇(1)、高根二醇-3-醋酸酯(2)、2α-羟基齐墩果酸(3)、齐墩果酸(4)、4-epi-hederagenin(5)、4-epi-hederagenin methyl ester(6)、28α-同-β-香树脂醇乙酯(7)、白桦脂酸(8)、24-ketocholesterol(9)、7β-羟基谷甾醇(10)、7α-羟基谷甾醇(11)、3β-羟基豆甾-5-烯-7-酮(12)、(3β,5α,6β,22 E)-6-甲氧基麦角甾烷-7,22-二烯-3,5-二醇(13)、dankasterone A(14)、demethylincisterol A 3(15)、β-谷甾酮(16)、β-谷甾醇(17)、槲皮素(18)、异鼠李素(19)、山柰酚(20)、木犀草素(21)。结论化合物2、4~15为首次从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须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益气化瘀利水方干预后兔膝骨关节炎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弢 高翔 +5 位作者 王拥军 胡志俊 施杞 瞿佶 李蠡 滕松茂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19,F000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利水方对实验性兔骨关节炎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完成。取雄性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化瘀利水方组、氨糖美辛组。每组5只。...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利水方对实验性兔骨关节炎软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完成。取雄性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化瘀利水方组、氨糖美辛组。每组5只。按Colombo法建立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5~8周给药。益气化瘀利水方组给予益气化瘀利水方0.09g/(kg·d),氨糖美辛组给予氨糖美辛0.09g/(kg·d),正常组及模型组均未给药。各组于术后第9周取材,取右胫骨平台关节软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并利用图象分析测定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积分吸光度。结果:20只白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关节软骨光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和氨糖美辛组,关节软骨损伤严重,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在发生簇集的软骨细胞胞膜和胞浆内表达,益气化瘀利水方组软骨损伤较氨糖美辛组明显减轻。②各组关节软骨切片转化生长因子β1染色强度的积分吸光度图像分析:正常组与益气化瘀利水方组无明显差异(6.64±1.59,5.49±3.09,P>0.05);模型组与氨糖美辛组无明显差异(23.16±9.38,20.09±9.17,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和益气化瘀利水方组明显增高(F=8.96,P<0.01)。结论:益气化瘀利水方可抑制骨质增生,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而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中药疗法 益气化瘀利水方 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益气化瘀利水方对骨关节炎兔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弢 高翔 +6 位作者 王拥军 胡志俊 施杞 瞿佶 李蠡 杨俭英 滕松茂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利水方及复方消炎镇痛药氨糖美辛对实验性骨关节炎兔血浆和局部组织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方法按Colombo法建立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氨糖美辛)和中药组(益气化瘀利水方...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利水方及复方消炎镇痛药氨糖美辛对实验性骨关节炎兔血浆和局部组织前列腺素代谢的影响。方法按Colombo法建立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氨糖美辛)和中药组(益气化瘀利水方)。抽取家兔血清及局部组织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组织匀浆液内PGE2、6-Keto-PGF1α和TXB2含量。结果益气化瘀利水方和氨糖美辛对实验性骨关节炎家兔血清PGE2、6-Keto-PGF1α和TXB2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益气化瘀利水方对局部组织PGE2、6-Keto-PGF1α和TXB2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益气化瘀利水方能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改善关节软骨的微循环,并可能调节缺血区的血管紧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前列腺素/代谢 益气化瘀利水方 补气 祛瘀
下载PDF
湖北麦冬开花后长出小植株或小叶的发育解剖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弢 余伯阳 徐珞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3-455,共3页
从花序形态学和组织学对湖北麦冬开花后长出小植株或小叶进行了发育解剖学观察 ,结果可知 。
关键词 湖北麦冬 发育 解剖 小植株 小叶
下载PDF
针灸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弢 高翔 +1 位作者 施杞 许瑛瑛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隔姜灸颈椎夹脊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 ,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肝肾亏虚类脊髓型颈椎病 30例 ,并分别随机选择 30例以中、西药治疗作对照组 ,进行计分式评定。结果 观察组和...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隔姜灸颈椎夹脊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 ,配合地黄饮子加减方治疗肝肾亏虚类脊髓型颈椎病 30例 ,并分别随机选择 30例以中、西药治疗作对照组 ,进行计分式评定。结果 观察组和中药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治疗后改进率均比西药组有明显增高 ( P<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地黄饮子方 脊髓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肝肾亏虚型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弢 高翔 +1 位作者 叶秀兰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脊髓型颈椎病6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60例西药治疗作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1至3个疗程后观察病情改进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3个疗...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脊髓型颈椎病6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60例西药治疗作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1至3个疗程后观察病情改进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3个疗程后改进率均高于西药对照组(P<0.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血府逐瘀汤 芬必得 T.T.F.D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的紫菀饮片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弢 陈子珺 +2 位作者 胡月娟 修彦凤 程雪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紫菀饮片的祛痰作用。方法:考察了紫菀生品及酒洗、蜜炙、清炒、蒸制、醋炙等不同炮制方法的饮片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和对大鼠气管排痰量的影响。结果:6种不同炮制方法的紫菀饮片均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紫菀饮片的祛痰作用。方法:考察了紫菀生品及酒洗、蜜炙、清炒、蒸制、醋炙等不同炮制方法的饮片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和对大鼠气管排痰量的影响。结果:6种不同炮制方法的紫菀饮片均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增加大鼠气管排痰量,且蜜炙饮片作用最明显,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不同炮制方法的紫菀饮片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且以蜜炙饮片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祛痰 炮制 饮片
下载PDF
石见穿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
15
作者 陈日荣 欧阳丽敏 +1 位作者 杨佩雯 吴弢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石见穿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SAKA SODA CAPCELL PAK C18 MGⅡ色谱柱(150 mm×4.6 mm,3.0µ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 目的建立石见穿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SAKA SODA CAPCELL PAK C18 MGⅡ色谱柱(150 mm×4.6 mm,3.0µ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特征图谱)、330 nm(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石见穿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标定了5个共有特征峰,采用对照品指认了其中的4个色谱峰。13批石见穿配方颗粒样品中有10批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10批石见穿配方颗粒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范围为0.67~0.81 mg/g。结论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可靠,为石见穿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见穿 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迷迭香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弢 高翔 +2 位作者 施杞 叶秀兰 莫文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是由椎节不稳所致.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其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头痛,头晕,颈痛.中医临床多将其纳入"头痛"或&...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是由椎节不稳所致.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其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为:头痛,头晕,颈痛.中医临床多将其纳入"头痛"或"眩晕"范畴.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心得和前人的经验,将其辨证分为痰湿中阻、痰瘀互结、湿热内扰、气血亏虚四类,并以名方加减施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节 临床资料 中医
下载PDF
施杞运用圣愈汤治疗颈椎病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弢 高翔 +1 位作者 叶秀兰 唐德志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
施杞继承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理论,以"益气养血,行气活血"为治则,将圣愈汤作为治疗基本方,从痹分期论治颈椎病。文章通过探讨圣愈汤的组成、历史沿革、临床各科应用,以及分析施杞用圣愈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 施杞继承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理论,以"益气养血,行气活血"为治则,将圣愈汤作为治疗基本方,从痹分期论治颈椎病。文章通过探讨圣愈汤的组成、历史沿革、临床各科应用,以及分析施杞用圣愈汤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辨证要点及加减变化,探析其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圣愈汤 名医经验施杞 医宗金鉴
下载PDF
瘀阻经络从肝论治——施杞临床学术思想撷要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弢 崔全起 +1 位作者 王拥军 万超 《中医文献杂志》 1998年第3期31-32,共2页
外损内伤,气滞血瘀,阻于经络,从肝论治,是施杞临床学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调治原则和推陈出新的治疗方法。胡廷光在《伤科汇纂》中说:“《医宗金鉴》日: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 外损内伤,气滞血瘀,阻于经络,从肝论治,是施杞临床学术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调治原则和推陈出新的治疗方法。胡廷光在《伤科汇纂》中说:“《医宗金鉴》日: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施氏遵古训,以实验验证带动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杞 外损内伤 治法 中医药疗法 瘀阻经络
下载PDF
施杞临床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弢 《中医文献杂志》 1997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医案医话 学术思想 施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