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构造‒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黄沁怡 李增华 +7 位作者 许德如 郭福生 邓腾 吴志春 周万蓬 韦晓艳 郭世超 张衡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51,共14页
相山铀矿床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但构造对流体运移的具体影响,以及对成矿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基于FLAC3D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山地区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总结分... 相山铀矿床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但构造对流体运移的具体影响,以及对成矿的控制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基于FLAC3D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山地区的构造‒流体‒成矿系统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总结分析前人研究资料得到模拟所需的地质模型,然后设置模型中的物性参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山铀矿床成矿过程数值模拟中应力场和流体场的耦合模拟计算,最后得到了不同构造背景下的体积应变率、流体流速和流动模式等。模拟结果显示,坡度的存在为浅部流体下渗提供了一定的驱动力,在挤压构造环境下,流体趋向于通过断层向上流入红层,体积应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红层中;在拉张构造环境下,流体趋向于通过断层向下流入基底,体积应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火山岩层中的断层内。因此,构造拉张作用有利于浅部氧化性流体的下渗,并且构造拉张环境下的断层活化能够形成有利于成矿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构造作用 流体运移机制
下载PDF
江西相山居隆庵铀矿床隐式三维地质建模
2
作者 马粉玲 吴志春 +4 位作者 刘平华 李华亮 李斌 国振 祝一丹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目前铀矿床的三维地质建模主要采用显式建模方法,但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存在大量人机交互操作,且数据变化后模型难以快速更新。为提高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效率,探索运用快速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进行三维地质建模,该方法可直接运用钻孔分层数... 目前铀矿床的三维地质建模主要采用显式建模方法,但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存在大量人机交互操作,且数据变化后模型难以快速更新。为提高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效率,探索运用快速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进行三维地质建模,该方法可直接运用钻孔分层数据进行空间数据插值快速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文章选用Leapfrog Geo软件为建模平台,运用35个钻孔数据和隐式函数快速、自动、高精度构建了居隆庵铀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并运用后增的3个钻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快速动态更新。结果表明,隐式三维地质建模具有速度快、操作简单、精度高、模型可快速更新等特点,可为其他地区的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提供技术借鉴。构建的居隆庵铀矿床三维地质模型立体呈现了矿区深部各地质体的三维形态特征,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三维地质建模 快速径向基函数 居隆庵铀矿床 Leapfrog Geo软件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陈良珍 吴志春 《循证护理》 2024年第9期1634-1636,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1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健康知识考核试卷进...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1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健康知识考核试卷进行调查,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49.89±8.29)分,得分率为64.79%,不同性别、年龄、居住方式的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家庭关怀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居住方式、家庭关怀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是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对男性、独居、家庭关怀程度低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的病人要给予更多关注,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做好病人监督,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 性别 居住方式 家庭关怀度 健康知识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景观控制因素与景观类型研究
4
作者 郭福生 凌媛媛 +7 位作者 陈留勤 周万蓬 李宏卫 程亮开 吴志春 黎广荣 国振 李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5-1679,共15页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典型的湿润气候型丹霞地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体地貌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而对整个丹霞盆地范围内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少涉及,尤其缺乏对断裂体系与丹霞山体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根据丹霞盆地野外考察...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典型的湿润气候型丹霞地貌,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对单体地貌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而对整个丹霞盆地范围内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较少涉及,尤其缺乏对断裂体系与丹霞山体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本文根据丹霞盆地野外考察、岩石硬度测量、线性构造遥感解译以及岩石样品实验分析,阐明岩性、沉积相、构造抬升、断裂切割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在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丹霞地貌景观的成因和形态分类方案。丹霞盆地上白垩统由长坝组和丹霞组构成,前者出露面积更大,形成了周边低缓山丘;而后者分布区集中且发育具有绝壁陡崖的丹霞地貌。丹霞组发育冲积扇相粗粒碎屑岩和风成砂岩,单层厚度大,胶结致密,密度和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长坝组岩性主要为河湖相细粒碎屑岩,泥质含量高,抗风化能力弱,风化剥蚀后不能形成有陡崖坡的丹霞地貌。在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影响下,丹霞盆地呈整体抬升,地层倾角平缓,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层及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节理,使红层形成网状断块。这些构造破裂面为随后的风化剥蚀作用提供条件,最终形成悬崖峭壁、网状沟谷和奇峰怪石。丹霞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风化、崩塌、流水侵蚀和岩溶作用等都是塑造该区地貌的主要外营力,根据外营力的差异将丹霞地貌分为崩塌冲刷型、崩塌堆积型、风化剥蚀型、河流侵蚀型和岩溶沉淀型5种成因类型。绝壁陡崖是构成丹霞地貌景观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崖壁组合成山峰和峡谷,据此将丹霞山地貌形态类型划分为6大类22个类型。本文加深了对湿润气候丹霞地貌演化过程的理解,同时为丹霞山申报国家公园、打造科学名山以及开展地学研学旅行提供基本素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景观类型 红层岩性 构造切割 风化
下载PDF
华南鹿井铀矿田NE向QF_(2)断裂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谱林 唐湘生 +7 位作者 郭福生 党飞鹏 黎广荣 吕川 黄迪 徐勋胜 吴志春 李志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14,共17页
鹿井铀矿田处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南西部,已探明鹿井、黄峰岭、高昔等10个铀矿床,是我国主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区内NE向QF2断裂是鹿井铀矿田主断裂之一,黄蜂岭、下洞子、高昔矿床分布于其两侧,是重要的导矿、控矿断裂。本文通过... 鹿井铀矿田处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南西部,已探明鹿井、黄峰岭、高昔等10个铀矿床,是我国主要的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区内NE向QF2断裂是鹿井铀矿田主断裂之一,黄蜂岭、下洞子、高昔矿床分布于其两侧,是重要的导矿、控矿断裂。本文通过分析该断裂地表特征,解剖钻孔揭露的断裂分带,查明该断裂地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新思路。研究表明:(1)该断裂存在五期活动,第一期为早白垩世早期在张性应力环境下形成块状石英;第二期为深部地幔物质沿着断裂上涌形成煌斑岩脉;第三期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强烈挤压环境促使岩石发生挤压破碎,形成硅化角砾岩、断层泥等;第四期为晚白垩世在拉张环境下深部流体上升形成赤铁矿化花岗碎裂岩、碎裂花岗岩;第五期为新近纪及后期张性环境下形成松散构造角砾岩。(2)区内存在至少两期铀成矿阶段,早期铀成矿形成于QF2断裂第一期往第二期的伸展拉张过程;晚期铀成矿形成于第四期拉张活动过程。(3)第三期的构造产物对晚期铀成矿热液运移起屏蔽作用,对下一步找矿具有较好指示意义,断裂下盘200 m范围是重要找矿部位,第五期构造活动错动矿体,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F2断裂 活动期次 找矿方向 鹿井铀矿田 桃山-诸广成矿带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证据权法的江西相山盆地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潜力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鑫怀 李红利 +5 位作者 李增华 曾皓轩 郭福生 吴志春 邓腾 刘嘉炜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江西相山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产地,已经开展多年的铀矿勘查工作,发现大、中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上百处,积累了大量地质找矿资料。文章利用模糊证据权法从盆地尺度建立预测模型,综合多种数据,包括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解译... 江西相山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产地,已经开展多年的铀矿勘查工作,发现大、中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上百处,积累了大量地质找矿资料。文章利用模糊证据权法从盆地尺度建立预测模型,综合多种数据,包括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解译等提取证据图层,并结合已知铀矿床和矿点的分布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相山盆地铀矿床预测模型,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结果的优度,并进行铀成矿潜力评价。通过该模型得到的相山铀成矿潜力预测后验概率图,发现相山盆地最有利的成矿潜力区主要位于其北部及西北部,与已知矿床点吻合度较高。根据预测结果,该区的下一步铀矿勘查工作重点仍是北部和西北部区域;其次,在东南部的少数区域也有成矿的可能性,可作为次级勘查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证据权 成矿潜力评价 ROC曲线 相山盆地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两类流纹英安岩的岩浆演化特征——来自长石和黑云母化学成分证据
7
作者 欧阳军勇 张树明 +4 位作者 张鑫 刘龙 夏寅初 吴志春 万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5-1512,共18页
【研究目的】长石、黑云母等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矿物可以作为寄主岩石岩浆演化的指示剂。相山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两者在形成时代、成因归属、物质来源和地幔物质参与等方面存在争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电子探针技术对相山两类... 【研究目的】长石、黑云母等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矿物可以作为寄主岩石岩浆演化的指示剂。相山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两者在形成时代、成因归属、物质来源和地幔物质参与等方面存在争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电子探针技术对相山两类流纹英安岩中的长石、黑云母进行定量分析,对两者间的成分、物质来源、形成温度、氧逸度和岩石性质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类流纹英安岩的岩浆演化特征。【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山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可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喷溢相的流纹英安岩(K_(1)d^(2a)),另一类是侵入相的流纹英安斑岩(K_(1)d^(2b))。流纹英安岩的长石类型较流纹英安斑岩多,其中流纹英安岩的长石类型包括钠长石、钾长石、钾-透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流纹英安斑岩长石类型主要有钠长石、钾长石和钾-透长石。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的黑云母形成温度基本相同(750±20℃),均具有高氧逸度,同属钙碱性岩;岩浆物质来源相同,均有幔源物质加入。【结论】流纹英安岩与流纹英安斑岩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长石类型相似、物质来源相同、结晶温度相同、氧逸度一致、岩石性质相同,说明两者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 黑云母 岩浆演化 流纹英安岩 流纹英安斑岩 相山铀矿田 矿产勘查工程 江西
下载PDF
水力压裂构造及其识别标志:以相山铀矿田为例
8
作者 张万良 郭福生 +5 位作者 陈志平 吴志春 李余亮 周万蓬 许谱林 罗建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9-1194,共16页
水力压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机制。相山铀矿田发育大量水力压裂构造,且与铀矿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有关。本文以相山矿田为例,通过野外调研,包括邹家山采场... 水力压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金属、非金属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机制。相山铀矿田发育大量水力压裂构造,且与铀矿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和沉淀富集有关。本文以相山矿田为例,通过野外调研,包括邹家山采场残留矿体的补充观察,对充填于控矿裂隙中的夹持体进行了采样分析和镜下鉴定,疏理了水力压裂构造的主要特点,即水力压裂构造具有规模不大,以张性破裂为主,呈弧形、分叉形态,发育热液隐爆角砾岩筒、热液隐爆角砾岩脉、热液脉体等特点。通过与应力致裂构造的对比分析,凝炼出了水力压裂构造两个主要识别标志,即:弧形或分叉的裂隙形态和热液隐爆角砾岩;此外,热液脉体和对称的蚀变分带可作为辅助识别标志。文中还对热液隐爆角砾岩与岩浆隐爆角砾岩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构造 裂隙形态 热液隐爆角砾岩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基于探采对比的邹家山铀矿床4号带矿体特征研究
9
作者 庞文静 孙远强 +6 位作者 章传超 丁昊 张运涛 姚亦军 何德宝 吴志春 周万蓬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为查明邹家山矿床4号带深部铀成矿特征,在系统收集资料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构建矿体三维模型,开展探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铀成矿位置对岩性没有选择性,鹅湖岭组碎斑熔岩的底部、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的上部以及组间界面均有矿体发育。... 为查明邹家山矿床4号带深部铀成矿特征,在系统收集资料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构建矿体三维模型,开展探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铀成矿位置对岩性没有选择性,鹅湖岭组碎斑熔岩的底部、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的上部以及组间界面均有矿体发育。邹家山矿床成矿构造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其中-130 m以上矿体受北东向邹家山-石洞断裂控制,矿体整体呈北东向;-130 m以下矿体以北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南北向,矿体受北西向、北东向构造联合控制,且两者连通的情况对成矿更加有利。深部铀矿体赋存在组间界面附近,组间界面滑塌部位与邹家山-石洞断裂构造复合部位是深部铀矿的重要富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SURPAC软件 探采对比 邹家山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地质学课程思政——以中国大地构造学说为例
10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7 位作者 郭福生 吴志春 韩世礼 王正庆 刘珊 贺海洋 隋清霖 冯鹏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我国广阔的土地上蕴藏着大量的地学天然博物馆和地学科研教学基地,也诞生了“李四光”和“黄大年”等优秀地球科学家,涌现出了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说、断块构造说、地洼构造说和波浪镶嵌构造说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地构造学说。在... 我国广阔的土地上蕴藏着大量的地学天然博物馆和地学科研教学基地,也诞生了“李四光”和“黄大年”等优秀地球科学家,涌现出了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说、断块构造说、地洼构造说和波浪镶嵌构造说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地构造学说。在这个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伟大时代,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肩负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历史使命的高等教育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地学类专业课程在教学中融入哲学思维、国家力量、科学精神、大国担当、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等思政教学元素,是大地构造学教学和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地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助力文化自信,体现大国担当的自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地学 中国大地构造学说
下载PDF
江西石竹山硅灰石矿床X号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量估算
11
作者 李雪娣 李满根 +3 位作者 秦耀祖 吴志春 王先广 刘少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77-285,共9页
为开展石竹山硅灰石矿床X号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量估算,使用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等多源数据进行研究并建成地层和矿体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克里金插值算法进行资源量估算。结果显示,建立的矿体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矿体的空... 为开展石竹山硅灰石矿床X号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量估算,使用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等多源数据进行研究并建成地层和矿体的三维模型,然后采用克里金插值算法进行资源量估算。结果显示,建立的矿体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矿体的空间形态分布;基于矿体三维模型,经过克里金插值法估算X号矿体的硅灰石资源量约为252.25万t。本次资源量估算全程使用Micromine软件进行分析,相比传统方法效率更高,三维矿体可视化对矿体进行分析能更加清晰、快速,而且效率高、出错率低。三维模型还可动态更新矿体,为后续探明矿体随时提供新的储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资源量估算 硅灰石矿 石竹山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63
12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林子瑜 侯曼青 罗建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95-1913,共19页
建模数据多源性是三维地质建模最大的特点,模型构建的关键是将这些数据有效地融合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统一地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采矿等建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然后运用等高线数据构... 建模数据多源性是三维地质建模最大的特点,模型构建的关键是将这些数据有效地融合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统一地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采矿等建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然后运用等高线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面,以DEM面为载体实现了地表填图路线PRB(point-routing-boundary)数据、矢量地质图、栅格地质图、遥感影像图等地表地质数据的有效融合;在已有地表地质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约束的条件下,通过约束及离散光滑插值技术实现了地表地质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的融合;根据已有建模数据确定合理的建模单元,对数据库中的点、线、面、体等数据进行归类,构建与建模单元一致的原始资料数据库。最后在原始资料数据库中,以高精度地质数据为约束对物探数据进行地质解译,综合已有建模数据,并考虑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展布,实现了不同精度数据之间的融合;以主要建模数据构建初始地质界面,以高精度建模数据对已构建的初始地质界面进行约束,实现了主要建模数据与次要建模数据的融合。其中,点对线约束、点(线)对面约束、面对面约束等约束建模技术在建模数据融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多源数据融合 GOCAD软件 约束技术 相山火山盆地
下载PDF
基于PRB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3 位作者 郑翔 张洋洋 罗建群 侯曼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8-1330,共13页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体界面、残留顶盖界面、俘虏体界面等6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面的构建时应先创建模型的边界面(DEM面、模型的底界面、模型的四周边界面),再建断层面,最后按地质体新老顺序依次构建其他地质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时应遵循"野外路线数据为主要数据,地下地质数据为约束数据"的原则。该方法建立的地质界面与地表填图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都能够完全吻合,建立的地质界面精度高且美观,但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但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参考与约束。建模单元可以与地表填图单元相同,也可以进行少量的合并,模型可达到的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取决于野外填图路线数据的精度和数量,尤其是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和有效产状的精度和数量。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在野外路线填图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条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B)都具有有效产状,在地质界线产状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适量增加产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数字地质填图 地质界面 PRB GOCAD软件
下载PDF
基于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姜勇彪 罗建群 侯曼青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375,共13页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层面、地层界面、岩体界面等4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尤其对褶皱构造、地层界面的断层效应、复杂岩体界面等的构建进行了重点阐述按模型边界面(模型的底界面和四周边界面)、DEM面、断层面、其他地质界面的顺序依次构建地质界面,构建断层面和其他地质界面时严格按先新后老的顺序。运用已构建好的地质界面按先新后老的顺序逐个、依次建立单个地质体,再将所有地质体的面模型组合成整个模型的面模型。通过对面模型进行网格(实体)填充和对网格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最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剖面 GOCAD软件 面模型 实体模型
下载PDF
基于TM/ETM影像的复合法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刘林清 谢财富 姜勇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1-522,共12页
通过甘肃龙首山干旱基岩裸露区碱交代岩提取、青海玉树地区大面积蚀变异常提取、江西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三个实例应用来验证"无损线性拉伸+去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 通过甘肃龙首山干旱基岩裸露区碱交代岩提取、青海玉树地区大面积蚀变异常提取、江西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三个实例应用来验证"无损线性拉伸+去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复合法在蚀变异常提取的应用效果。在甘肃龙首山提取的碱交代岩与在其两个子区实测的碱交代岩相比较,面积大于1个、1/2个、1/4个像元的碱交代岩提取率分别为100%、94.74%、80%。面积小于1/4个像元的碱交代岩成群出现,岩体之间相距较小,这些岩体也可以被提取出来,并且提取的面积有所扩大,结果显示面积大于1/4个像元的蚀变信息能够有效提取。在青海玉树地区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与其区内的84个矿床(点)相比较,提取的蚀变与74个矿床(点)能够吻合,吻合率达88.1%。矿床(点)与提取的蚀变信息吻合关系为铁矿床>铜矿床>锌矿床>铅矿床,且多金属矿床多处于两种或多种蚀变异常叠合部位。在江西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效果相对差,但是提取的蚀变信息在野外得到较好验证。西部矿区矿床(点)与铁化蚀变吻合较好,北部矿区矿床(点)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部分矿床(点)未能与遥感蚀变异常吻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法 遥感蚀变异常 遥感技术 TM ETM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相山火山盆地蚀变分带解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5 位作者 李华亮 许欢 张树明 黎广荣 张万良 祝民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5-403,共19页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现已探明铀矿床20余个,但依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利用遥感技术查明盆地内蚀变的类型、强度、分布范围、组合关系等,对铀多金属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现已探明铀矿床20余个,但依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利用遥感技术查明盆地内蚀变的类型、强度、分布范围、组合关系等,对铀多金属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标准主成分分析、特征向量主成分分析、定向主成分分析、二次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有效提取了该盆地植被覆盖区的铁化、泥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具有以下特征:(1)铁化、泥化蚀变受火山环形构造和NE向深大断裂控制,整体呈环状分布,主要分布在相山主火山环形构造的外环和中环之间;(2)铁化蚀变,北东部最强,其两侧呈环带向南部逐渐减弱;(3)泥化蚀变,西部最强,具有从西部→北部→东部→南部顺时针方向蚀变逐渐减弱的趋势;(4)铁化、泥化蚀变与非蚀变界线清晰,蚀变强弱分带明显,铁化、泥化蚀变由强到弱可各划分出4个等级;(5)根据铁化、泥化蚀变强度组合关系,划分出了5种组合、9个片区。结合本次提取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和前人研究成果可知,相山火山盆地中部未见有蚀变出露,东部和南部蚀变微弱,这些地区找矿潜力较小;北部和西部铁化、泥化蚀变大规模强烈发育,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遥感蚀变异常 蚀变分带 相山火山盆地
下载PDF
数字地质填图数据构建断层面的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志春 郑翔 +2 位作者 张洋洋 罗建群 侯曼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4-1270,共7页
为准确构建浅地表复杂断层面,采用"地表填图数据为主,地下断层数据为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面与地表断层数据和地下断层数据能够完全吻合,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断层面的构建.... 为准确构建浅地表复杂断层面,采用"地表填图数据为主,地下断层数据为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面与地表断层数据和地下断层数据能够完全吻合,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断层面的构建.断层面的精度取决于地表填图数据的数量和精度,在断层产状变化大的部分需要适当增加产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断层面 数字地质填图 离散光滑插值 GOCAD软件
原文传递
江西省相山铀多金属矿田重磁坡度异常提取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谢财富 刘林清 姜勇彪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53-460,共8页
运用ERDAS IMAGINE 9.1和MAPGIS 6.7软件提取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根据已知矿床(点)与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的关系得出:相山矿田内重力坡度在62°~73°(剩余重力值扩大15倍)且剩余重力值在-3~1 m/s2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北部... 运用ERDAS IMAGINE 9.1和MAPGIS 6.7软件提取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根据已知矿床(点)与剩余重力坡度和磁坡度的关系得出:相山矿田内重力坡度在62°~73°(剩余重力值扩大15倍)且剩余重力值在-3~1 m/s2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北部成矿区磁坡度在40°~50°和61°~70°的两个区间为成矿有利区,西部成矿区磁坡度小于30°且磁异常值为-40~-45 nT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整个矿田磁坡度为71°~80°且磁异常值小于零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提取的剩余重力坡度异常和磁坡度异常能够反映矿田深部有利成矿部位,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重、磁坡度异常提取 成矿预测 相山
下载PDF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遥感蚀变异常提取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志春 胡荣泉 +4 位作者 郭福生 刘林清 谢财富 姜勇彪 周万蓬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2-118,85,共8页
运用"无损线性拉伸+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的复合方法,对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进行了遥感铁化、泥化蚀变异常提取。提出了掩膜强干扰区,抑制中低干扰区的思路,并通过掩膜高植被覆盖区、第四系... 运用"无损线性拉伸+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的复合方法,对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进行了遥感铁化、泥化蚀变异常提取。提出了掩膜强干扰区,抑制中低干扰区的思路,并通过掩膜高植被覆盖区、第四系、水体和阴影等干扰因素,对掩膜后的ETM4/3、ETM3/1、ETM5/7的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第2主分量进行线性拉伸、滤波、密度分割等处理,分别提取铁化、泥化蚀变异常。野外验证表明,该方法在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效果较好,且提取的蚀变异常对铀矿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 蚀变异常 复合法 植被覆盖 遥感技术
下载PDF
数字填图系统中数字实测剖面的校正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时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5,共5页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式对实测剖面进行校正的方法,控制点由剖面的起点、终点、特殊地貌点和重要地质界线点等组成;给出了剖面校正的计算公式;借助Excel输入公式,通过剖面中的控制点完成剖面各导线方位角、坡角和坡距的校正,将校正好的数据重新导入数字剖面系统,生成剖面,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实测剖面 剖面校正 地质剖面 控制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