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转铁蛋白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惠毅 杨庆祥 沈来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7-119,共3页
本文应用ELISA测定尿液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回收率98.2~105.1%,批内CV6.86~8.49%,批间CV9.49~9.89%。健康成年人随意尿Tf/Cr比值呈非正态分布,正常参考值上限... 本文应用ELISA测定尿液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回收率98.2~105.1%,批内CV6.86~8.49%,批间CV9.49~9.89%。健康成年人随意尿Tf/Cr比值呈非正态分布,正常参考值上限为0.123mg/mmolCr.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尿Tf/Cr比值明显增加,82.6%糖尿病患者尿Tf/Cr升高,而白蛋白/Cr仅64%升高,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在糖尿病患者A组(Alb/Cr<2.21mg/mmolCr)中,亦有60.7%患者尿Tf/Cr升高,随意尿Tf/Cr与Alb/Cr呈正相关,r=0.812。结果提示,尿Tf/Cr测定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性肾病提供了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转铁蛋白 糖尿病 肾病 ELISA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尿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惠毅 陈晋 +1 位作者 王卫国 沈来龙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6-496,共1页
关键词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尿液 荧光法
下载PDF
尿蛋白SDS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惠毅 孙召东 +3 位作者 刘安定 仇为民 赵绍林 杨新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临床的尿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琼脂糖凝胶 (AGE)电泳方法。方法 分别对Ⅰ、Ⅱ、Ⅲ、Ⅳ型 4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 ,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 ,建立测定方法。结果 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 0g/L ,SDS含量为 1g/L ,在pH 7.0的AMP 咪唑 HCl缓冲体系下进行电泳 ,可以有效地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 5 7份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电泳结果表明 ,生理性蛋白尿 2 4例 ,中、高分子蛋白尿 5例 ,小分子蛋白尿 11例和混合型蛋白尿 17例。结论 本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可以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为小分子、中分子以及混合型 ,对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适于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临床应用 蛋白尿 SDS 琼脂糖凝胶电泳 阳性标本 中分子 小分子 AMP 大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D同工酶异常区带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惠毅 杨庆祥 +3 位作者 杨晋 赵绍林 杨新玲 马建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 目的 探讨电泳法检测LD同工酶时位于LD5阴极侧异常区带 (LD6)的电泳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LD6的电泳特性、热稳定性、抑制剂的影响、显色底物成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 ,并动态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液酶学指标变化规律。结果 用乙醇取代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明显增强 ,氰化钾可以完全抑制LD6活性 ;去除显色液中的乳酸锂时 ,LD6显色减弱 ,但仍然可见 ;LD6在 4℃保存至少稳定 7天 ,5 6℃加热 1h活性变化不大 ;4例AMI患者在出现LD6后 8~ 30h内全部死亡。结论 LD6是一种醇脱氢酶 ,它是肝小叶受损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电泳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尿路梗阻患者肾盂尿LDH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惠毅 温峰 +1 位作者 陈晋 沈来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0,共1页
上尿路梗阻患者肾盂尿LDH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吴惠毅温峰①陈晋沈来龙(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2)关键词尿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上尿路梗阻上尿路梗阻是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病,梗阻病人肾功能的评价一... 上尿路梗阻患者肾盂尿LDH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吴惠毅温峰①陈晋沈来龙(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2)关键词尿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上尿路梗阻上尿路梗阻是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病,梗阻病人肾功能的评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们测定了上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梗阻 肾盂 LDH同工酶 测定 尿
下载PDF
同步荧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E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惠毅 陈晋 +2 位作者 申海莲 王学珍 沈来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0-121,共2页
同步荧光扫描法测定血清维生素E有效地消除了溶剂拉曼光谱的干扰,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维生素E含量在0.01~20.0μg/ml范围内与同步荧光峰高度成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99.95%;批内CV2... 同步荧光扫描法测定血清维生素E有效地消除了溶剂拉曼光谱的干扰,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维生素E含量在0.01~20.0μg/ml范围内与同步荧光峰高度成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99.95%;批内CV2.21%~2.41%;批间CV2.82%~2.96%;该法操作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法 维生素E 血清
下载PDF
超薄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LDH同工酶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惠毅 陈晋 +1 位作者 沈来龙 邱国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14,共2页
超薄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LDH同工酶吴惠毅,陈晋,沈来龙(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222002)邱国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同时检测LDH(1~5)五种同工酶及异常同工酶区带,但国内目前... 超薄琼脂糖凝胶电泳快速检测LDH同工酶吴惠毅,陈晋,沈来龙(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222002)邱国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同时检测LDH(1~5)五种同工酶及异常同工酶区带,但国内目前采用的电泳法操作麻烦、耗时长、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电泳 乳酸脱氢酶 同功吗酶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惠毅 沈来龙 +3 位作者 陈晋 申海莲 王卫国 王学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了解决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氧化产物的荧光光谱严重重叠难题,将同步荧光与导数光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尿液E、NE测定。结果发现,在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相差Δλ=40nm时获得的E、NE二阶导数-同步荧光... 为了解决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氧化产物的荧光光谱严重重叠难题,将同步荧光与导数光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尿液E、NE测定。结果发现,在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相差Δλ=40nm时获得的E、NE二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中,450nm处E的荧光强度的导数信号不受NE的干扰;432nm处,NE的荧光强度的导数信号不受E的干扰,E、NE含量在1~200n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5ng/ml;批内CV3.21%~3.95%,批间CV4.26%~5.10%,E和NE的回收率分别为94.9%~95.4%、94.7%~96.3%;该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适合于%批量测定,是测定尿液E、NE较为理想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尿液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血浆丙酮酸激酶2.4—二硝基苯肼呈色法实验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惠毅 王学珍 +1 位作者 何浩明 沈来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本文报道了血浆丙酮酸激酶2.4-二硝基苯肼呈色法,对其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反应体系中含有0.08 mol/L pH7.5Tris-HCl 缓冲液,ADP2mmol/L,PEP2mmol/L,Mg^(2+)10mmol/L,K^+150mmol/L,DTT5mmol/L;酶促反应的线性时间为20分钟,酶活性在30... 本文报道了血浆丙酮酸激酶2.4-二硝基苯肼呈色法,对其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反应体系中含有0.08 mol/L pH7.5Tris-HCl 缓冲液,ADP2mmol/L,PEP2mmol/L,Mg^(2+)10mmol/L,K^+150mmol/L,DTT5mmol/L;酶促反应的线性时间为20分钟,酶活性在300IU/L 内呈线性关系;批内CV1.23%,批间CV2.31%,126例健康人血浆PK 为59.4±13.6((?)±s)IU/L.初步临床应用表明,AMI发病后2~6小时PK 即开始升高,12~36小时上升至峰值(平均23小时),37~96小时下降至正常.PK 对AMI 早期诊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二硝基苯肼 呈色法
下载PDF
论检验学科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惠毅 谈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U08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检验学科 内涵建设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随机尿中香草扁桃酸和肌酐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惠毅 杨晋 +2 位作者 孙召东 李伟 赵绍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随机尿中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肌酐(Creatinine,CR)进行测定。实验优化了缓冲介质、分离电压、毛细管内径等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VMA和CR在13 min内可以实现分离检测,VMA和CR分别...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对随机尿中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肌酐(Creatinine,CR)进行测定。实验优化了缓冲介质、分离电压、毛细管内径等参数。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VMA和CR在13 min内可以实现分离检测,VMA和CR分别在0~500μmol/L和0~4 000μ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分别为1.0μmol/L和50.0μmol/L。VMA和CR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7%、0.45%和3.78%、2.78%,回收率分别为98.36%和98.85%。高香草酸(HVA)、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清蛋白等对测定结果无干扰。该法用于尿液中VMA和CR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香草扁桃酸 肌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与糖尿病肾病、感染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惠毅 杨新玲 +1 位作者 赵绍林 黄惠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肾病与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健康成人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PMN膜流动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同步荧光法测定细胞膜维生素E及丙二醛(MDA),DTN...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肾病与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健康成人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PMN膜流动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同步荧光法测定细胞膜维生素E及丙二醛(MDA),DTNB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微柱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结果糖尿病患者PMN荧光偏振度及微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MN微粘度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高,膜流动性则降低;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PMN膜微粘度与空腹血糖、HbA1C无相关,r分别为0.10(P>0.05)、0.09(P>0.05),与尿A lb/Cr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21(P<0.01);PMN膜微粘度(η)与吞噬、杀菌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1(P<0.05)、-0.256(P<0.05);PMN膜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V itE、GSH-PX显著降低;V itC、过氧化氢酶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影响PMN微粘度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MDA,其次是V itE。结论PMN膜流动性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糖尿病易发感染的原因之一,是造成糖尿病患者PMN吞噬、杀菌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PMN膜上氧化与抗氧化体系失衡是导致膜流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 糖尿病肾病 感染
下载PDF
同步荧光法测定血清过氧化脂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惠毅 杨晋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散射光 测定方法 血清 荧光峰 荧光强度 同步荧光法 荧光光谱
下载PDF
ELISA测定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吴惠毅 杨新玲 +4 位作者 杨晋 姜建东 赵绍林 刘安定 陶爱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临床常规开展的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 (PFig)测定方法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Fig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建立PFig测定方法 ,用超声波破碎血小板 (Plt) ;观察 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对照组血小板膜结合...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临床常规开展的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 (PFig)测定方法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Fig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建立PFig测定方法 ,用超声波破碎血小板 (Plt) ;观察 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对照组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含量 ,采用抗人血小板表面颗粒膜蛋白质 14 0 (GMP 14 0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0~ 1.5 0 μg/ml(10 6plt)血小板 ,检测下限 0 .0 5 μg/ml;批内CV9.6 8%~ 11.0 6 % ;批间CV11.97%~ 13.94 %。急性脑梗死患者PFig、GMP 14 0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PFig含量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 ,r =0 .87。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PFig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靠 ,适合于临床常规开展。PFig含量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有密切关系 ,测定PFig为临床判断病情提供了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测定 血小板膜结合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尿液微量转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吴惠毅 沈来龙 +1 位作者 何浩明 杨庆祥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4年第9期481-482,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5例糖尿病患者和40名正常人随意尿转铁蛋白/肌酐(Tf/Cr)的变化,观察到糖尿病患者Tf/Cr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进展Tf/Cr改变更趋显著。82.6%糖尿病患者Tf/Cr升高,而尿白蛋白/Cr(Alb/C...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75例糖尿病患者和40名正常人随意尿转铁蛋白/肌酐(Tf/Cr)的变化,观察到糖尿病患者Tf/Cr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进展Tf/Cr改变更趋显著。82.6%糖尿病患者Tf/Cr升高,而尿白蛋白/Cr(Alb/Cr)仅64%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尿液Alb/C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亦有60.7%Tf/Cr升高。尿液Tf/Cr与Abl/Cr、收缩压、舒张压是正相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无相关性。结果表明尿Tf/Cr测定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性肾病提供了一个更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糖尿病 肾病 ELISA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A_1火箭免疫电泳银染色测定法的探讨
16
作者 吴惠毅 王学珍 +1 位作者 何浩明 沈来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3-193,共1页
由于载脂蛋白A_1抗血清价格昂贵,为节约抗血清,我们将银染色法应用于火箭免疫电泳,提高测试的灵敏度,减少抗血清的用量。
关键词 载脂蛋白 银染色 火箭免疫电泳
下载PDF
邻联茴香胺显色法定量测定粪便隐血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17
作者 吴惠毅 张雪飞 +4 位作者 何浩明 王学珍 刘淑华 厌新华 吴廷栋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0年第4期204-205,共2页
近年来国外陆续报道了各种隐血试验,有同位素标记法,免疫法、荧光法以及比色法。我们参考文献,在触酶法试验基础上设计建立邻联茴香胺比色定量法,克服了定性试验的一些不足,经临床初步应用,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邻联hui香胺 比色法 粪便 隐血
下载PDF
血清结合珠蛋白比色测定方法探讨
18
作者 吴惠毅 何浩明 +1 位作者 王学珍 汪永新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89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 简写HP)是由肝脏合成的α_2区的一种糖蛋白,它能与Hb结合成HP-Hb复合物,在清除体内的游离Hb中发挥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
关键词 结合珠蛋白 血清 比色法
下载PDF
排除胆红素对HDL—C酶法测定的干扰
19
作者 吴惠毅 王学珍 何浩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3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胆固醇酶法测定多采用Trinder反应,但高胆红索血症对该反应有明显的负干扰,这种干扰在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时显得更为突出。必须去除胆红素的干扰,才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根据胆红素氧化酶(BOX)能将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 胆固醇酶法测定多采用Trinder反应,但高胆红索血症对该反应有明显的负干扰,这种干扰在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时显得更为突出。必须去除胆红素的干扰,才能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根据胆红素氧化酶(BOX)能将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的原理,设计了有效地排除胆红素干扰的方法。经实际应用,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HDL-C酶 测定 干扰
下载PDF
尿蛋白SDS-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
20
作者 吴惠毅 孙召东 +3 位作者 刘安定 仇为民 祝捷凯 杨新玲 《浙江检验医学》 2004年第4期5-7,53,共4页
目的建立尿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琼脂糖凝胶(AGE)电泳方法。方法分别对Ⅰ、Ⅱ、Ⅲ、Ⅳ型四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建立测定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57份。结果当Ⅳ... 目的建立尿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琼脂糖凝胶(AGE)电泳方法。方法分别对Ⅰ、Ⅱ、Ⅲ、Ⅳ型四种琼脂糖、不同的缓冲对、电压和电泳时间进行实验,确定最佳的分离条件,建立测定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检测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57份。结果当Ⅳ型琼脂糖凝胶浓度为40g/L,SDS含量为0.1%,在pH7.0的AMP-咪唑-HCl缓冲体系下进行电泳,可以有效的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57份临床尿蛋白阳性标本电泳结果表明,生理性蛋白尿24例、中、高分子5例、小分子1例和混合型17例。结论本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将尿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为小分子、中分子以及混合型,对肾脏疾病的受损部位和损伤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适于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琼脂糖凝胶电泳 十二烷基磺酸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