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旺泽 王蒂 +2 位作者 王清 彭晓莉 向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普通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甘农薯2号”、“Favorita敗ⅰ癛usset Burbank”试管苗叶片为材料来源,游离培养马铃薯原生质体。结果表明,游离前材料的低温预处理,酶解前对组织和酶液进行真空渗透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原生质体产量。用Ficoll密... 普通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甘农薯2号”、“Favorita敗ⅰ癛usset Burbank”试管苗叶片为材料来源,游离培养马铃薯原生质体。结果表明,游离前材料的低温预处理,酶解前对组织和酶液进行真空渗透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原生质体产量。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第三、四层界面的原生质体有较好的培养效果。培养液中加入10 %~15 % 的马铃薯提取液并进行愈伤组织看护培养,有良好的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生质体 Ficoll密度梯度 愈伤组织 看护培养
下载PDF
马铃薯脱外壁花粉的制备与人工萌发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旺泽 王蒂 +1 位作者 王清 彭晓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3,共5页
将3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olanumtuberosumL.)‘陇薯3号’、‘Favorita’和‘Shapody’ 的花粉先经低温饥饿处理,再低温水合、高温热激和渗激,分离出大量具有活力的脱外壁花粉,花粉最 高脱壁率达34.5%。脱外壁花粉在K3培养基+15%PE... 将3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SolanumtuberosumL.)‘陇薯3号’、‘Favorita’和‘Shapody’ 的花粉先经低温饥饿处理,再低温水合、高温热激和渗激,分离出大量具有活力的脱外壁花粉,花粉最 高脱壁率达34.5%。脱外壁花粉在K3培养基+15%PEG+5%蔗糖+0.01%H3BO3+0.01%LH+100 mg/LPVP的萌发液中萌发率高达38.3%。试验建立了三步冲击法制备马铃薯脱外壁花粉的方法,并讨 论了外壁在花粉萌发与受粉中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花粉 脱外壁花粉 人工萌发
下载PDF
马铃薯花粉离体培养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旺泽 彭晓莉 +1 位作者 王蒂 刘小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3,49,共5页
以马铃薯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唐113’、‘陇薯3号’和‘甘农薯1号’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进行了离体悬浮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前将材料于4-7℃低温下处理7 d或0.3 mol·L^-1甘露醇中饥饿处理3 d均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花粉分... 以马铃薯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唐113’、‘陇薯3号’和‘甘农薯1号’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进行了离体悬浮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前将材料于4-7℃低温下处理7 d或0.3 mol·L^-1甘露醇中饥饿处理3 d均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花粉分裂频率分别达到13.2%和13.6%.马铃薯单核期花粉具有孢子体发育的巨大潜力,分裂频率高于其他发育时期的花粉,其中‘唐113’脱分化率达4.1%,是马铃薯花粉诱导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培养的适宜时期;不同品种花粉离体的脱分化频率表明马铃薯花粉培养存在基因性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花粉离体培养 预处理 发育途径
下载PDF
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旺泽 彭晓莉 王蒂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36-1236,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离体萌发 花粉管生长
下载PDF
化学试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旺泽 彭晓莉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826-17827,17835,共3页
[目的]研究2种化学抑芽剂对马铃薯常温储藏期间的保鲜抑芽效果。[方法]利用不同生育期的3个马铃薯品种,对常温贮藏下2种抑芽剂使用方法和适宜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收获前14 d叶面喷施0.1%顺丁烯二酸酰肼对常温储藏期间马铃薯抑芽效果不... [目的]研究2种化学抑芽剂对马铃薯常温储藏期间的保鲜抑芽效果。[方法]利用不同生育期的3个马铃薯品种,对常温贮藏下2种抑芽剂使用方法和适宜浓度进行研究。[结果]收获前14 d叶面喷施0.1%顺丁烯二酸酰肼对常温储藏期间马铃薯抑芽效果不明显;600 mg/kg处理的戴科2.5%粉状抑芽剂(含2.5%氯苯胺灵,即2.5%IPC)能有效地抑制马铃薯发芽,减少贮藏期间马铃薯腐烂和萎蔫失重,3个品种抑芽率均在85%以上,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在5%和8%左右。[结论]戴科2.5%粉状抑芽剂是一种有效的常温贮藏马铃薯保鲜剂,600 mg/kg处理能有效防止贮藏期间发芽和薯块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CIPC 抑芽剂
下载PDF
西部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旺泽 彭晓莉 王蒂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随着西部的发展,其相应的矿产、能源、旅游等产业的大力开发必将对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增加。西部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主产区,能否充分结...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21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随着西部的发展,其相应的矿产、能源、旅游等产业的大力开发必将对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增加。西部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主产区,能否充分结合西部光照强、温差大、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条件,大力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是西部发展的关键。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菜兼用型作物,由于适用性强、生育期短、产量高、营养丰富,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在解决人民温饱和抗灾救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以及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市场效益的增加,马铃薯已成为西部地区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关税大幅度减低,使得马铃薯市场异常活跃。充分结合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抓住马铃薯市场的巨大潜力,大力开发西部马铃薯产业将成为21世纪西部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马铃薯产业 发展趋势 生产现状 半干旱地区 经济作物 市场效益 特色农业
下载PDF
P_(SAG12)-ipt嵌合基因转化马铃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旺泽 彭晓莉 刘小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5-901,共7页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SAG12-ipt嵌合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对影响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段分化效率高于叶片,马铃薯愈伤诱导和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5mg/L+NAA 0.25mg/L+2,4-D 0.25mg/L,添...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SAG12-ipt嵌合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对影响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茎段分化效率高于叶片,马铃薯愈伤诱导和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25mg/L+NAA 0.25mg/L+2,4-D 0.25mg/L,添加1%Na2SO3能有效防止褐化;茎段愈伤诱导和分化苗生根最适的Kan浓度分别为50mg/L和75mg/L;外植体预培养2d,OD600为0.2~0.5的农杆菌浓度侵染8min、共培养3d后进行选择培养能有效地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用PSAG12和ipt双重PCR检测再生植株,阳性转化率为65.8%.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多以单拷贝形式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G12-iPt 遗传转化 马铃薯 细胞分裂素(CTK) 根癌农杆菌
下载PDF
油菜(Brassica napus)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BnIRX14克隆、序列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8
作者 董云 吴旺泽 +5 位作者 靳丰蔚 方彦 刘婷婷 王毅 徐一涌 杨晓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s)广泛参与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β-1,4-木糖基转移酶属于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为了探究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对油菜次生物质的代谢和逆境调控,利用5′RACE和3′RACE方法从... 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s)广泛参与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β-1,4-木糖基转移酶属于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为了探究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对油菜次生物质的代谢和逆境调控,利用5′RACE和3′RACE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扩增获得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BnIRX14全长cDNA,该cDNA具有156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2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58.92 ku,由8315个原子组成,分子式为C_(2631)H_(4168)N_(742)O_(753)S_(21),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修饰位点,属非分泌性单次跨膜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BnIRX14具有GTs家族保守的DxD保守结构域和UGT糖基转移酶PSPG特征结构域,属于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BiFC亚细胞定位初步显示BnIRX14定位于细胞质中,蛋白互作预测表明BnIRX14与各类糖合成和转运蛋白高度互作。结构域预测和互作分析初步表明,BnIRX14属于油菜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可能通过与糖合成和转运相关蛋白互作参与油菜木糖的合成代谢进而参与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木糖基转移酶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a L.)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鲜食型糯玉米的香味品质及育种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鹏飞 王晓明 +3 位作者 王汉宁 曾慕衡 刘冠明 吴旺泽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5,49,共3页
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不多,尤其在香味品质方面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糯玉米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影响了产业化发展。探索糯玉米的香味成分、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定香味品质的鉴定标准,加强糯玉米香味的遗传规律... 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不多,尤其在香味品质方面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糯玉米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影响了产业化发展。探索糯玉米的香味成分、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定香味品质的鉴定标准,加强糯玉米香味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鲜食型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糯玉米 香味品质 遗传规律 育种应用
下载PDF
激素诱导下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微型薯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晓莉 王蒂 +1 位作者 张金文 吴旺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两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Atlantic”和“甘农薯2号”的无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GA3和IAA对匍匐茎发生和结薯的影响,及在此条件下固体培养、固液双层培养和液体培养3种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 以两个马铃薯普通栽培种“Atlantic”和“甘农薯2号”的无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GA3和IAA对匍匐茎发生和结薯的影响,及在此条件下固体培养、固液双层培养和液体培养3种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和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A3和IAA在诱导匍匐茎发生和增加单株结薯数上有重要作用,尤以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效果最为明显;激素诱导下3种培养方式对微型薯的诱导效率在单瓶薯数、单瓶薯重、薯块平均直径及结薯率等方面差异极显著,在单薯重上差异显著,其诱导效应依次为:液体培养>固液双层培养>固体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微型薯 固体培养 固液双层培养 液体培养 激素
下载PDF
基于RAPD标记的丽江云杉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晓莉 吴旺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6-442,共7页
由于青藏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第四纪冰期反复的退缩和扩展对目前该地区生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及居群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这一地区特有分布物种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nsis)3个变种丽江云杉变种(var.liki-angensis)、川西云杉变种(va... 由于青藏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第四纪冰期反复的退缩和扩展对目前该地区生物物种的地理分布及居群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这一地区特有分布物种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nsis)3个变种丽江云杉变种(var.liki-angensis)、川西云杉变种(var.rubescens)和林芝云杉变种(var.linzhiensis)共11个种群228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结果表明,该种具有较高的总体遗传多样性,多态位点达85.42%;然而在群体水平上却保持了相对低的多态性,种群间差异不显著,种群平均多态条带百分率为62.31%,Nei's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250,Shannon's多样性指数(Hpop)从0.267到0.421 1。Nei's基因多样性(GST=0.256)和AMOVE分析(Phist=0.236)表明,群体间有较高的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流有限(Nm=1.453 2),远远低于已报道的其它松科植物。UPGMA聚类分析表明3个形态上分离的变种没有单个聚成一枝,形成单系群。本研究认为,在第四纪冰期丽江云杉这一种在南部可能存在至少3个不同的避难所,北边和西边的居群应该是南方避难所里的居群经过不同的回迁路线而产生的,有可能是由于种内亚种间的反复杂交造成了目前的种群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云杉 遗传多样性 RAPD 谱系地理
下载PDF
果蔬型超甜玉米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鹏飞 林创水 +3 位作者 王晓明 王汉宁 曾慕衡 吴旺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分析了超甜玉米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鲜穗重、秃顶长、穗行数、穗粗主要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行粒数和穗长主要表现为非加性遗传效应;(2)同一性状... 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分析了超甜玉米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鲜穗重、秃顶长、穗行数、穗粗主要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行粒数和穗长主要表现为非加性遗传效应;(2)同一性状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其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存在不同效应大小和正负作用方向的差异。育种实践上必须重视配合力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果穗性状 配合力 基因效应
下载PDF
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甲锁 吴旺泽 +1 位作者 彭晓莉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881-7883,7902,共4页
[目的]研究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和PEG4000组合,无机盐Ca2+、K+、Mg2+、Na+、Zn2+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 [目的]研究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研究不同浓度蔗糖和PEG4000组合,无机盐Ca2+、K+、Mg2+、Na+、Zn2+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等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最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为蔗糖10%+PEG400010%+Ca(NO3)20.02%+H3BO30.02%+K+0.500 mmol/L,其萌发率最高可达89.6%,在此基础上添加低浓度的Mg2+、Na+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 mg/L 6-BA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花粉管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AA对马铃薯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无积极影响,相反高浓度还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地研究马铃薯生理特性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离体萌发 花粉管生长
下载PDF
油菜Bna-miR1140基因的分离与转化及其过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云 王毅 +4 位作者 靳丰蔚 吴旺泽 方彦 徐妙云 王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597,共9页
为了探究油菜miR1140基因的功能,该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油菜栽培种westar中克隆了miR1140前体基因,并与pPZP212载体连接,构建了miR1140前体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westar品种中。(1)PCR鉴定表明,共获得14... 为了探究油菜miR1140基因的功能,该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油菜栽培种westar中克隆了miR1140前体基因,并与pPZP212载体连接,构建了miR1140前体基因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westar品种中。(1)PCR鉴定表明,共获得14株过表达Bna-miR1140基因油菜阳性株。(2)表型观察显示,阳性株的叶片形态、花器结构没有变异,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花序结角数和千粒重均与对照相当,但其中有5株过表达Bna-miR1140基因油菜阳性株(T0代)出现双主序株型,且分枝部位较对照低,分枝数较对照明显增多,使全株有效角果数增多,单株生产力较对照提高26%,而其他9株阳性株均与野生型油菜表型一致。(3)T1代田间表型分析表明,5株过表达35S∷Bna-miR1140(T0代)的T1代转化株系全生育期较对照极显著延长9~14d,且5株T0代中有4株的株型变异符合3∶1的遗传分离规律。研究推测,油菜Bna-miR1140基因可能参与了调控油菜的分枝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分枝 miR1140 基因 过表达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原始文献导读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旺泽 郑晟 +2 位作者 杨宁 张腾国 武国凡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1-27,I0001,共8页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概念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融会贯通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培养自主学习的创新性人才,针对该门课程特点,笔者教学团队对3届4个班201名学生进行了3年...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概念抽象、学习难度大。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融会贯通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点。为培养自主学习的创新性人才,针对该门课程特点,笔者教学团队对3届4个班201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教学改革统计追踪分析。通过授课前后问卷调查和各项成绩统计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文献导读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授课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考研录取率和各项学习成绩,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原始文献导读 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自主学习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靶向敲除拟南芥BRI1突变体的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国凡 成宏斌 +2 位作者 吴玉俊 沈娟 吴旺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2-371,共10页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受体BRI1为目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拟南芥BRI1,以期获得更多BRI1的突变体,为后续BRI1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筛选转基因植株,对编辑后的BRI1进行测序分析,...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受体BRI1为目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拟南芥BRI1,以期获得更多BRI1的突变体,为后续BRI1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筛选转基因植株,对编辑后的BRI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体中BRI1基因序列由于新碱基的插入导致提前终止。同BRI1强突变体bri1-710一样,相比于野生型对照均对BL处理不敏感,但相比于bri1-710,该突变体植株较大,暗示BRI1 N端可能在BR信号途径中有重要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拟南芥及其他同源物种的BRI1功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拟南芥 BRI1
下载PDF
谷子SiBAK1在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及细胞死亡信号调控通路中的功能
17
作者 武国凡 梁少珍 +2 位作者 吴旺泽 张丽娜 郑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9,67,共10页
【目的】探究SiBAK1是否参与到BR信号通路以及细胞死亡调控通路中.【方法】克隆了谷子(Setaria italica)SiBAK1基因,并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信号受体突变体bri1-5和细胞死亡突变体bak1-3/bkk... 【目的】探究SiBAK1是否参与到BR信号通路以及细胞死亡调控通路中.【方法】克隆了谷子(Setaria italica)SiBAK1基因,并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信号受体突变体bri1-5和细胞死亡突变体bak1-3/bkk1-1中过表达.【结果】SiBAK1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在植物的真叶和子叶的维管束及根、茎中均有表达;过表达SiBAK1能显著恢复BR受体突变体bri1-5植株矮小、叶片皱缩及下胚轴、根长缩短的表型,并且能够部分恢复bri1-5对外源BL(Brassinolide,BL)不敏感的表型;在bak1-3/bkk1-1背景下过表达SiBAK1能够显著抑制其细胞死亡表型.【结论】SiBAK1既参与到BR信号通路中,也参与到细胞死亡信号调控通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SiBAK1 BR信号通路 细胞死亡调控通路
下载PDF
马铃薯SERKs家族基因的分离及其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功能
18
作者 张金龙 吴玉俊 +9 位作者 肖成斌 方显明 王桠楠 成宏斌 郑晟 杨宁 杜捷 高坤 武国凡 吴旺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9,共12页
【目的】对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基因进行克隆,通过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初步探究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是否能够作为共受体在植物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功能.【方... 【目的】对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基因进行克隆,通过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初步探究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是否能够作为共受体在植物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功能.【方法】以拟南芥SERKs家族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马铃薯基因组数据库,找到了3个马铃薯SERKs家族基因.利用高效的Gateway技术,从马铃薯中克隆了StSERK1,StSERK3A和StSERK3B 3个马铃薯SERKs家族基因;以拟南芥免疫激活型突变体bak1-3 bkk1-1为背景,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的方法对3个马铃薯SERKs基因在植物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结果】结构域分析和遗传进化树结果证实,StSERK1、StSERK3A和StSERK3B均具有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结构域特征.组织表达分析显示,马铃薯3个SERKs基因均能在植物中表达.遗传数据证实,3个马铃薯SERKs基因均能不同程度抑制bak1-3 bkk1-1免疫激活的表型.【结论】马铃薯StSERKs基因具有SERKs家族基因的典型保守结构域特征,能够参与植物先天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物体细胞胚胎受体激酶 先天性免疫 BAK1 拟南芥
下载PDF
城市绿化带植被覆盖度对盐碱地土壤盐分的调节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晓莉 吴旺泽 +2 位作者 沈娟 成宏斌 贺江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0,共9页
城市绿化带土壤盐渍化成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试验系统研究兰州新区城市绿化带植被覆盖度和不同肥力措施对盐碱地盐分的调节。结果表明"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花叶楸(Catalpa bungei C.)+四季玫瑰(... 城市绿化带土壤盐渍化成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试验系统研究兰州新区城市绿化带植被覆盖度和不同肥力措施对盐碱地盐分的调节。结果表明"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花叶楸(Catalpa bungei C.)+四季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景观组合Ⅱ,在有机肥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下,一个生长季平均植被覆盖度高达70.06%,表土脱盐率能达到53.51%,而"裸地"对照仅分别为20.62%和5.46%。景观组合Ⅱ处理pH值和电导率分别下降了12.54%和63.83%,"裸地"仅下降了3.14%和12.28%。相关性分析(P<0.05)表明,植被覆盖度与土壤含盐量(r=-0.949)高度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r=0.887)和全氮(r=0.853)高度正相关。本研究认为,通过增加绿化带植被覆盖度、改善土壤肥力能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城市绿化带 土壤盐渍化 景观组合 脱盐率
下载PDF
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 被引量:16
20
作者 尚军 吴旺泽 马永贵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7-1476,共10页
众所周知,固着生长的植物经常受到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威胁。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必须将多样的环境信号整合到其发育过程中,以实现适应性形态的发生和代谢途径的精确调控,最终使植物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研究显示,苯丙... 众所周知,固着生长的植物经常受到环境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威胁。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必须将多样的环境信号整合到其发育过程中,以实现适应性形态的发生和代谢途径的精确调控,最终使植物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研究显示,苯丙烷代谢作为植物重要的次级代谢途径之一,其代谢产物,例如木质素、孢粉素、花青素和有机酸等,在调控植物适应性生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特别是在药用植物中,苯丙烷代谢还与众多药用活性成分的合成息息相关,几乎所有包含苯丙烷骨架的天然药效成分均由苯丙烷代谢途径直接或间接合成,例如黄酮类、萜类和酚类等。此外,经苯丙烷代谢途径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还能由植物根系外泌到周际土壤中,通过改变根系微生物的菌群生态,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抵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同时,苯丙烷代谢介导的这种植物-微生物互作也与药用植物的道地品质密不可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该代谢途径中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及表达调控机制进行了介绍,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药用植物苯丙烷代谢与药材性状之间的潜在关系,旨在指导优良中草药的遗传育种,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烷代谢 次级代谢 植物根系分泌物 药用植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