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种喀斯特地区植物药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1
作者 邹健 邓婕 +7 位作者 王道平 吴昌学 曾晓晓 向洁 冉龙艳 肖霄 喻彦龙 官志忠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 对14种喀斯特地区特色植物药抗氧化活性进行筛选,为氧化应激诱导的相关疾病药物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构建抗氧化测定体系(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清除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铁氰化钾还原能力的测定... 目的 对14种喀斯特地区特色植物药抗氧化活性进行筛选,为氧化应激诱导的相关疾病药物干预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构建抗氧化测定体系(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清除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铁氰化钾还原能力的测定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测定),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检测14植物药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结果的综合评价及排序。结果 植物药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为仙桃草、瓜子金>凉粉柴>天冬>锦茵陈>维生素C>其余药物;植物药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为维生素C>锁阳>吴茱萸>响铃草>皂角>薏苡仁>仙桃草>其余药物;植物药还原能力的强弱为吴茱萸、仙桃草、锁阳、锦茵陈和菟丝子的还原能力比阳性对照组强,响铃草和皂角的还原能力与对照组相近,其余药物弱于对照组;植物药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强弱为凉粉柴>仙桃草>响铃草>吴茱萸>菟丝子>玉竹>瓜子金>天冬>维生素C>其余药物;最后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显示,14种植物药的抗氧化能力为仙桃草>吴茱萸>维生素C>凉粉柴>响铃草>锁阳>天冬>皂角>瓜子金>薏苡仁>菟丝子>锦茵陈>黄精>一朵云>玉竹。结论 所检测的植物药中,仙桃草可能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应激候选药物;采用抗氧化评价体系结合隶属函数分析,更加科学可靠地评价了药物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药 氧化应激 抗氧化能力 隶属函数分析 仙桃草
下载PDF
苗药验方“四大血”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玺 覃淇 +4 位作者 张艺馨 袁啸天 吴宁 吴遵秋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759-766,共8页
目的探讨苗药验方“四大血”(S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关节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及10 g/kg(低剂量)SX组、20 g/kg(中剂量)SX组、40 g/kg(高剂量)SX组,后4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 目的探讨苗药验方“四大血”(SX)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关节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及10 g/kg(低剂量)SX组、20 g/kg(中剂量)SX组、40 g/kg(高剂量)SX组,后4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RA模型,空白组大鼠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五花血藤∶鸡血藤∶见血飞∶黑骨藤按15∶22∶15∶8制取受试药,按体质量40、20、10 g/kg予SX高、中、低剂量灌胃,阳性药物组予4000 g/L雷公藤多苷片(GTW)水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3周,给药期间检测关节足肿度(ER);干预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膝关节滑膜组织、心脏取血,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的形态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IL-18表达情况,采用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中NLRP3、Caspase-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给药21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ER均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SX组大鼠炎症浸润、滑膜增生程度均有改善,且高剂量SX组大鼠更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中剂量SX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18含量降低(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SX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 mRNA明显下调(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上调(P<0.05),但中、低剂量SX组下调(P<0.05),且中剂量SX组蛋白下调与阳性对照组作用相当(P>0.05)。结论SX可抑制CIA大鼠关节炎症的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LRP3炎症体轴激活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白细胞介素18 苗药方四大血 抗炎 NLRP3炎症体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下载PDF
HMGB-1和NSE对肠道病毒A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病情预测价值
3
作者 苏艳丽 杨水秀 +1 位作者 李若淳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507-1512,共6页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A71(EV71)引起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分析两者对EV71感染HFMD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将59例EV71感染的HFMD患儿作为HFMD组,另选择60例...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A71(EV71)引起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分析两者对EV71感染HFMD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将59例EV71感染的HFMD患儿作为HFMD组,另选择6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HFMD组患儿根据其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组(n=30)、重症重型组(n=22)及重症危重型组(n=7),比较HFMD组和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HFMD组儿童间入院或体检时的血清HMGB-1、NSE、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HFMD患儿学清NSE、HMGB-1水平与IL-6、TNF-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血清NSE、HMGB-1对HFMD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HFMD组患儿血清HMGB-1、NSE、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HFMD组患儿血清HMGB-1、NSE、IL-6、TNF-α水平比较,普通型组<重症重型组<重症危重型组(P<0.05);HFMD患儿血清NSE、HMGB-1与IL-6、TNF-α呈正相关(r=0.56、0.49、0.83、0.69,P<0.01);NSE、HMGB-1及两者联合对重症重型及重症危重型的AUC分别为0.74(95%CI为0.62~0.87)、0.92(95%CI为0.85~0.98)及0.92(95%CI为0.85~0.99)。结论EV71感染会引起HFMD患儿血清NSE及HMGB-1水平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HFMD病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7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昌学 何燕 +6 位作者 单可人 李毅 修瑾 齐晓岚 赵艳 吴晓黎 任锡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及特点。方法对贵州省荔波县瑶族586人采用四氮唑蓝定性法进行G6PD缺陷症初筛、G6PD/6PGD比值法验证,再经自然引物及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 目的了解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及特点。方法对贵州省荔波县瑶族586人采用四氮唑蓝定性法进行G6PD缺陷症初筛、G6PD/6PGD比值法验证,再经自然引物及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9种基因突变型。结果筛出G6PD缺陷阳性样本45例,基因频率为7.68%,其中检出G1388A突变15例、G1376T突变7例。结论贵州省荔波县瑶族是G6PD缺陷症的高发区,该地该民族常见突变型是中国人常见的G1376T、G1388A突变型。本调查为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G6PD缺陷症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原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微小RNA-155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砷对PC12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孙宝飞 杨丹 +3 位作者 罗道朋 旷发光 张金芬 吴昌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2-146,16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砷对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2(PC12)细胞株,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5、5、10、20μmol/L NaAsO_(2)染毒组;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各...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砷对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2(PC12)细胞株,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2.5、5、10、20μmol/L NaAsO_(2)染毒组;MTT检测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超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55和BDNF mRNA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镜下发现各染毒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器损伤;与对照组比较,NaAsO_(2)各染毒组(除2.5μmol/L组外)随染毒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P<0.05)、miR-155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BDNF 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结论NaAsO_(2)对PC12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miR-155及BDNF表达水平随染砷浓度增加而改变,其可能是致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超微结构 PC12细胞 亚砷酸钠
下载PDF
MMP-3和TIMP-3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昌学 单可人 +5 位作者 周运书 杨勤 李诚秀 赵艳 谢亚雄 程明亮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比较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与正常人血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mRNA表达,分析MMP-3、TIMP-3基因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阐明燃煤型砷中毒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 目的比较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与正常人血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mRNA表达,分析MMP-3、TIMP-3基因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阐明燃煤型砷中毒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集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标本各50例,采用TRIzol-酚-氯仿一步法提取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NA,波长(nm)260/280(A)鉴定RNA纯度。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测定燃煤型砷中毒MMP-3、TIMP-3基因mRNA的表达,以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作为质控。结果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血细胞中MMP-3mRNA表达降低,为对照组的60%;TIMP-3mRNA表达升高,为对照组的140%,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P<0.01;t=2.46,P<0.05)。结论MMP-3、TIMP-3基因在燃煤型砷中毒代谢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MMP-3mRNA表达降低和TIMP-3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燃煤型砷中毒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MMP-3 TIMP-3 患者 mRNA表达 血细胞 基因 总RNA 肌动蛋白 RT—PCR
下载PDF
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昌学 单可人 +7 位作者 何燕 齐晓岚 李毅 赵艳 张婷 官志忠 杨明 任锡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从分子水平揭示G6PD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集世居当地土家族男性血液样本227例,用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及G6PD/6PGD比值法... 目的 了解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从分子水平揭示G6PD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集世居当地土家族男性血液样本227例,用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及G6PD/6PGD比值法做G6PD缺陷症筛查。确诊者用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法(PCR-RE)进行中国人常见9种G6PD基因突变型分析,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ARMS)验证其中3种突变。结果227名土家族男性中检出17例G6PD缺陷者,总检出率7.49%,G6PD缺陷症基因频率0.0749。基因分析检出cDNA1388(G→A)12例,在G6PD缺陷者中的基因频率为0.706,未知突变5例,基因频率为0.294。结论 G6PD缺陷症在贵州土家族人群有着较高的基因频率,其主要突变类型为G6PD基因cDNA1388(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脱氢酶类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苗药方四大血对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及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昌学 吴宁 +1 位作者 冯光霞 曾佳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7-29,34,共4页
目的:研究苗药方四大血对佐剂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AA)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将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及AA模型对照组(均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四大血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生药浓度:40 g/kg、20 g/kg... 目的:研究苗药方四大血对佐剂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AA)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将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及AA模型对照组(均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四大血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生药浓度:40 g/kg、20 g/kg、10 g/kg)和阳性治疗对照组(40 mg/kg雷公藤多甙片)。观察各组大鼠左、右足跖外观变化,测量各组原发侧足跖肿胀度,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AA模型对照组相比,四大血高、中剂量治疗组及阳性治疗对照组大鼠足肿消散;与AA模型对照组比较,四大血下调了IL-1β、TNF-α的表达。结论:四大血能拮抗AA病情发展,其机制可能其与下调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苗药方 动物模型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NBT纸片定性法与G6PD/6PGD比值法在大样本G6PD缺陷症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昌学 单可人 +6 位作者 何燕 赵艳 齐晓岚 李毅 吴晓黎 张小蕾 任锡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与G6PD/6PGD比值定量法在大样本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用NBT纸片定性法对501例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525例从江县侗族、586例荔波县瑶族共1612例成人进行定性初筛,再...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与G6PD/6PGD比值定量法在大样本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用NBT纸片定性法对501例贵州省江口县土家族、525例从江县侗族、586例荔波县瑶族共1612例成人进行定性初筛,再用G6PD/6PGD比值法对初筛阳性样本定量复查。结果:NBT纸片定性法共初筛出G6PD缺陷患者129例,G6PD/G6PD比值法确诊G6PD缺陷123例,2种方法的符合率高达95.35%。结论:对大样本G6PD缺陷症的筛查,先用NBT纸片定性法进行初筛,再用G6PD/6PGD比值法复查确诊,2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G6PD缺陷症检出率和节约大量经费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磷酸脱氢酶缺乏 四氮唑蓝(NBT)纸片定性法 G6PD/6PGD比值法
下载PDF
贵州省毕节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人群综合治理前后血常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昌学 苏艳丽 +9 位作者 李毅 齐晓岚 肖雁 邓婕 张婷 何燕 单可人 谢渊 禹文峰 官志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毕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地氟病)病区人群经综合治理后的血常规指标状况。方法:分别选取毕节地氟病区未综合治理村和经综合治理乡镇各100人作为未综合治理组和综合治理组,长顺县100人作为对照1组;另分别选取毕节... 目的:了解贵州省毕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地氟病)病区人群经综合治理后的血常规指标状况。方法:分别选取毕节地氟病区未综合治理村和经综合治理乡镇各100人作为未综合治理组和综合治理组,长顺县100人作为对照1组;另分别选取毕节地氟病重病区综合治理时间<1年和综合治理时间>3年乡镇各100人作为治理时间长组和治理时间短组,贵阳白云区100人为对照2组;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2 m L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分别观察5项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RBC、Hb异常率未综合治理组>经综合治理组>对照1组、治理时间短组>治理时间长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在相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CT及PLT在未综合治理组、经综合治理组和对照1组间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仅男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综合治理组<经综合治理组<对照1组;RBC、Hb、HCT在治理时间短组、治理时间长组和对照2组间按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理时间长组与对照2组女性PLT、治理时间长组与治理时间短组男性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现为治理时间短组<治理时间长组<对照2组。结论:贵州省毕节地氟病区人群血常规指标随综合治理及治理时间的增加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 贵州 毕节
下载PDF
贵州省荔波县瑶族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昌学 单可人 +8 位作者 何燕 修瑾 李毅 谢渊 赵艳 齐晓岚 马骄 吴晓黎 任锡麟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 :调查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方法 :随机选取2 80名荔波县当地瑶族男性居民 ,采用四氮唑蓝 (NBT)纸片定性法初筛 ,G6PD/6PGD比值法定量确诊。结果 :对贵州省荔波县 2 80名瑶族男性进行筛... 目的 :调查贵州省荔波县瑶族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症的基因频率。方法 :随机选取2 80名荔波县当地瑶族男性居民 ,采用四氮唑蓝 (NBT)纸片定性法初筛 ,G6PD/6PGD比值法定量确诊。结果 :对贵州省荔波县 2 80名瑶族男性进行筛查 ,共检出 2 4例阳性 ,其基因频率为 0 0 85 7。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荔波县瑶族G6PD缺乏症基因频率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G6PD缺乏症的分布特征 ,为该地区预防该疾病、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瑶族 基因频率
下载PDF
Stattic增强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髓样白血病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机制
12
作者 吴昌学 赵艳 +4 位作者 张婷 张健 禹文峰 柏华 张启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Stattic联合ATO对THP1细胞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HP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Stattic联合ATO对THP1细胞生存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水平,用Caspase 3/7 Glo assay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 3/7活性,用q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Stattic可明显抑制磷酸化STAT3的水平,显著加剧ATO对AML细胞生存抑制,增强ATO诱导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产物。Stattic显著抑制ATO上调的Nrf2的表达以及下游基因的表达。结论Stattic可增强ATO对AML细胞生存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和Nrf2下游基因表达引起ROS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tic 三氧化二砷 THP1细胞 细胞生存 凋亡 NRF2
下载PDF
人耐紫杉醇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系的构建
13
作者 吴昌学 李毅 +5 位作者 张婷 彭煜晖 张健 禹文峰 柏华 张启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构建人耐紫杉醇(PTX)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方法培养人细胞株DU145细胞,逐渐增加PTX的浓度(1、4、6、8、10及12 nmol/L)处理细胞;以12 nmol/L浓度处理后存活的DU145细胞作为PTX耐药细胞株(命名为DU145 R)、DU145细胞作为对照,采... 目的构建人耐紫杉醇(PTX)去势性前列腺癌细胞模型。方法培养人细胞株DU145细胞,逐渐增加PTX的浓度(1、4、6、8、10及12 nmol/L)处理细胞;以12 nmol/L浓度处理后存活的DU145细胞作为PTX耐药细胞株(命名为DU145 R)、DU145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DU145和DU145 R细胞的细胞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 1)和c-Myc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DR1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DU145细胞比较,显微镜下观察发现DU145 R细胞核里有多核化现象,DU145 R细胞活力明显高于DU145细胞(P<0.01),MDR1及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U145细胞(P<0.01)。结论成功构建DU145 R细胞,该细胞MDR 1及c-Myc表达水平上调,对PTX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细胞 紫杉醇 耐药 多药耐药基因1 C-MYC
下载PDF
β淀粉样肽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吴昌学 任家谋 +1 位作者 官志忠 齐晓岚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54-157,161,共5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Aβ)处理SH-SY5Y细胞以及α3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3 nAChR)沉默细胞后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2μmol/L Aβ处理SH-SY5Y细胞以及α3 nAChR沉默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和蛋白印迹(w...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Aβ)处理SH-SY5Y细胞以及α3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3 nAChR)沉默细胞后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2μmol/L Aβ处理SH-SY5Y细胞以及α3 nAChR沉默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和Hes1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评价Aβ对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Aβ处理的SH-SY5Y细胞以及α3 nAChR沉默细胞中Notch1和Hes1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且在α3 nAChR沉默细胞中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β可增加细胞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α3 nAChR沉默会增强Aβ对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这可能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肽 NOTCH信号通路 α3神经型尼古丁受体 阿尔茨海默氏病 NOTCH1 HES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效果
15
作者 吴昌学 苏艳丽 +1 位作者 何燕 单可人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39-440,共2页
目的: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后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选修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学生126名(基础型研究生102名,临床型24名)作为传统教学组(传统组),2013级学生133名(基础型研究生103名,临床型30名)作为教学... 目的: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后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选修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学生126名(基础型研究生102名,临床型24名)作为传统教学组(传统组),2013级学生133名(基础型研究生103名,临床型30名)作为教学改革组(教改组),分别采用传统和教改后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成绩。结果:教改组成绩为(85.7±3.1)分,传统组为(84.8±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型、临床型学生成绩分别比较,教改组(85.9±2.9)分、(85.2±3.6)分较传统组(85.1±4.1)分、(83±4.2)分也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后的实验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分子生物学 教学法改革 实践 @@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16
作者 吴昌学 曾小箐 +1 位作者 单可人 李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观察其bcr/abl基因的表达。结果:9例CML患者中,8例bcr/abl...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观察其bcr/abl基因的表达。结果:9例CML患者中,8例bcr/abl基因阳性,占88.9%。结论:bcr/abl基因检测可以用来辅助CML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CR/ABL 融合基因 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贵州三都水族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燕 文波 +9 位作者 单可人 黄薇 谢渊 吴昌学 熊晓燕 修瑾 张静 张小蕾 任锡麟 金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在92例贵州三都水族个体中,用PCR-RFLP法研究由1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该人群的Y染色体主要为南方特异的H11和H9单倍型,两者频率高达90.2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父系遗传结构与我国黎族、布... 在92例贵州三都水族个体中,用PCR-RFLP法研究由1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该人群的Y染色体主要为南方特异的H11和H9单倍型,两者频率高达90.2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父系遗传结构与我国黎族、布依族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最为接近。通过Y染色体的遗传学观察与历史记载和语言学分类有较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Y染色体单倍型 基因频率 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水族 人类 遗传学
下载PDF
贵州三都水族β-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艳 谢渊 +9 位作者 单可人 何燕 吴昌学 修谨 齐晓岚 李毅 马骄 张小蕾 吴晓黎 任锡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三都水族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特点,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β-地中海贫血多态性。方法 采用"红细胞休克一管定量法"测定红细胞脆性,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测定HbA2,一分钟碱变性法测定Hb...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三都水族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特点,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β-地中海贫血多态性。方法 采用"红细胞休克一管定量法"测定红细胞脆性,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测定HbA2,一分钟碱变性法测定HbF。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1 090例当地水族居民,进行β-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DNA,经PCR-反向点杂交法对β珠蛋白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在受检的1 090人中,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49例,检出率为4.50%,男性26例,女性23例,男女比值为1.1:1。经基因分析该地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CD41-42(TCTT)移码突变(20例,40.82%)和CD17(A→T)无义突变(20例,40.82%),尚有9例(18.36%)不在中国人常见的16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范围内,待测序。结论 贵州省三都地区水族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其基因突变类型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显著的民族特点,是我国一个较为特殊的β-地中海贫血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水族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点杂交
下载PDF
少数民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任锡麟 修瑾 +5 位作者 何燕 吴昌学 齐晓岚 谢渊 吴晓黎 单可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2-673,共2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lucose - 6 - phosphato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 2 5 6 6人采用四氮唑蓝定性法初筛、G6PD/6PGD比值法验...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lucose - 6 - phosphato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 2 5 6 6人采用四氮唑蓝定性法初筛、G6PD/6PGD比值法验证 ,再经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基因突变型。结果 检出G6PD缺乏症 175例 ,其中苗族检出G1388A突变 7例、G1376T突变 1例、A95G突变 6例、C10 2 4T突变 8例 ;水族检出G1388A突变 12例、G1376T突变 2 4例、A95G突变 9例、C10 2 4T突变 2例 ;瑶族检出G1388A突变 15例、G1376T突变 7例。结论 贵州省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 ,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中都存在G1388A、G1376T这两种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苗族 水族 瑶族 基因突变 PCR反应 G6PD
下载PDF
贵州从江侗族和江口土家族人群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型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单可人 谢渊 +7 位作者 马娇 赵艳 齐晓岚 何燕 吴昌学 李毅 官志忠 任锡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了解β-地中海贫血在贵州从江县侗族、江口县土家族中的基因类型特点、基因型频率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抗碱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A2(HbA2)定量测定对人群进行β-地中海贫血初筛,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BC、Hb、HCT、MCV... 目的了解β-地中海贫血在贵州从江县侗族、江口县土家族中的基因类型特点、基因型频率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抗碱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A2(HbA2)定量测定对人群进行β-地中海贫血初筛,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BC、Hb、HCT、MCV、MCH、MCHC、RDW等7项血液学指标分析,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筛查阳性受检者DNA,经PCR-反向点杂交法对β珠蛋白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受检982人中,共检出52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总检出率为5.27%,其中侗族、土家族检出率分别为7.85%、2.68%;经β珠蛋白突变基因分析,在这两个民族中检出中国人常见3种突变类型:CD17(A→T)无义突变(39例,75.00%),CD41-42(TCTT)移码突变(12例,23.07%)和βE(Codon26)(1例,1.92%)。结论在贵州省少数民族中β-地中海贫血有很高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β珠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很独特,可能与族内婚配、家族发病聚集性和通婚地域半径狭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少数民族 PCR-反向点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