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苷元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
1
作者 陈才伟 吴月平 +2 位作者 王转锁 罗强 邢博真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2期1801-1807,共7页
目的探讨大豆苷元(daidxein,DAI)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5.5 mmol/L D-葡萄糖)、HG组(30 mm... 目的探讨大豆苷元(daidxein,DAI)调节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5.5 mmol/L D-葡萄糖)、HG组(30 mmol/L D-葡萄糖)、DAI-L、DAI-M、DAI-H组(30 mmol/L D-葡萄糖分别和25、50、100μmol/L DAI孵育HK-2细胞)、DAI-H+LPS组(30 mmol/L D-葡萄糖、100μmol/L DAI和1μg/mL LPS共同孵育HK-2细胞)。MTT法检测HK-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HK-2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水平;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焦亡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Western blot检测NLRP3、cleaved-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结果NC组细胞呈圆球形,边界比较规则,而HG组细胞肿胀变大,边界不规则;HG组较NC组HK-2细胞吸光度A值(490 nm)显著下降(P<0.05),HK-2细胞凋亡率、IL-1β、IL-18含量、NLRP3、cleaved-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DAI处理后细胞肿胀现象改善,HK-2细胞A值(490 nm)依次显著上升(P<0.05),HK-2细胞凋亡率、IL-1β、IL-18含量、NLRP3、cleaved-caspase-1、GSDMD-N蛋白水平依次显著降低(P<0.05),且DAI治疗效果呈现剂量依赖型,LPS消除了DAI-H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有利影响。结论DAI可缓解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苷元 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系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月平 王转锁 宋钦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系统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T...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系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系统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T、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提高,血黏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抗凝血、降低血黏度作用,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糖尿病 2型 凝血系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共价闭合环状DNA的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6 位作者 王世蓬 罗文明 黄松平 毛丽萍 陈育凤 吴萍 刘先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1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BVccc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微流芯片法对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进行平行检测,同时检测其血清HBV DNA含量、HBV M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BVcccDNA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微流芯片法对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进行平行检测,同时检测其血清HBV DNA含量、HBV M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例急性戊型肝炎、2例慢性丙型肝炎为对照。结果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分别检出10例和7例,其中2例阳性PCR产物经基因测序得到验证;血清HBV DNA阳性者16例;HBVcccDNA阳性者血清HBV DNA均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均阴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中存在HBVcccDNA;外周血HBVcccDNA与血清HBV DNA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外周血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
下载PDF
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中HBVcccDNA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6 位作者 王世蓬 罗文明 黄松平 陈育凤 刘先进 吴萍 韩刚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HBV感染者 DNA检测 外周血白细胞 临床价值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肝病毒基因组 乙肝病毒复制 HBV感染状态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月平 张红春 +4 位作者 韩刚 沈张平 宋健辉 季沈杰 陈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499-250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CTL)频率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表位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0201五聚体及CD8单克隆抗体,设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LA-A2+6例、H...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CTL)频率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表位肽-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0201五聚体及CD8单克隆抗体,设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LA-A2+6例、HLA-A2-12例非HBV感染者、HLA-A2+49例和HLAA2-42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针对该肽段的特异性CTL数量,占总计数CD8+细胞数百分比表示。结果 HLA-A2-HBV感染未抗病毒治疗者特异性CTL(0.30%~14.40%,中位数1.13%,n=20)与HLA-A2-非HBV感染者(0.33%~3.90%,中位数1.04%,n=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低于HLA-A2-抗病毒治疗者(0.25%~20.30%,中位数2.11%,n=22,P<0.05);HLA-A2-抗病毒治疗者特异性CTL和HLA-A2+未抗病毒治疗者特异性CTL(0.20%~29.90%,中位数2.22%,n=20)均显著高于HLA-A2-非HBV感染者(P<0.01);HLA-A2+抗病毒治疗者特异性CTL(0.14%~39.22%,中位数1.33%,n=29)显著高于HLA-A2-非HBV感染者(P<0.05)。HLA-A2+未抗病毒组中血清HBV DNA<103 copy/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小于40U/L者特异性CTL频率增高(P<0.05、0.01)。结论 HBV抗原肽-HLA-A*0201五聚体流式细胞技术能在体外直接检测外周血HBV特异性CTL频率的变化,其水平一定程度反映不同临床感染状态慢性HB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表位免疫应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A2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五聚体 CD8+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竞争PCR-微流芯片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月平 陈育凤 罗文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评价微流芯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竞争PCR扩增产物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竞争PCR-微流芯片法的重复性试验、稀释试验及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荧光PCR法的比较,判断HBV-DNA检测的准确性。结果竞争PCR-微流芯片法重复... 目的评价微流芯片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竞争PCR扩增产物含量的准确性。方法通过竞争PCR-微流芯片法的重复性试验、稀释试验及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荧光PCR法的比较,判断HBV-DNA检测的准确性。结果竞争PCR-微流芯片法重复性、稀释试验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检测线性范围高于竞争PCR-微孔板杂交法,竞争PCR内对照的含量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与荧光PCR法检测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竞争PCR-微流芯片法是临床检测HBV-DNA含量可行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定量 竞争PCR 微流芯片 微孔板杂交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后乙肝病毒复发的预防及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4 位作者 王世蓬 罗文明 黄松平 吴萍 刘先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通过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下供肝植入前后受体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变化、HBV基因及序列变化检测,探讨对其预防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HBV再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MEIA法、PCR微流芯片法、基因测序法检测21例... 目的通过拉米夫定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治疗下供肝植入前后受体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变化、HBV基因及序列变化检测,探讨对其预防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HBV再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MEIA法、PCR微流芯片法、基因测序法检测21例受体手术前后HBVM、HBVDNA定量、HBVYMDD、HBV1762/1764、HBV1896、HBVcccDNA及HBVS基因“α”决定簇变异,以7例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肝患者、15例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为HBVS基因“α”决定簇变异对照。结果术前21例受体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16例HBVDNA阳性,1例HB-VDNA阴性,4例HBVDNA未测;术后18例患者HBVM变成HBsAb或HBsAb、HBcAb或HBsAb、HBeAb、HBcAb阳性,3例未有变化,其中19例HBVDNA阴性,2例HBVDNA阳性,2例外周血白细胞中HBVcccDNA阳性19例阴性,无1例术后出现HBVYMDD、HBV1762/1764、HBV1896、HBVS基因“α”决定簇变异。结论拉米夫定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疗效确切;乙肝低复发可能与受体无HBV基因变异、供肝质量有关;术前受体HBVDNA结果与术后乙肝复发相关性未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复发 预防
下载PDF
HBsAg、HBsAb共存乙型肝炎患者S基因“a”决定簇变异检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4 位作者 黄松平 王世蓬 陈育凤 毛丽萍 陆建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研究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及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HBsAg、HBsAb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份血清,采用竞争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HBV DNA;用套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对PCR... 目的:研究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S基因“a”决定簇变异情况及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方法:对7例HBsAg、HBsAb同时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份血清,采用竞争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HBV DNA;用套式PCR法扩增HBV S基因,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比较S基因的核苷酸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采用ELISA/MEIA法检测HBVM;以15例HBsAg、HBeAg/HBeAb、HBcAb阳性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9例终末期乙肝患者肝移植术后接受HBIG、拉米夫定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结果:7例患者HBsAb含量均低于80mIU/ml,其中2例HBVDNA定量阳性者未出现“a”决定簇变异,4例HBVDNA定量阴性者中2例氨基酸发生变异(126,131),1例HBV DNA定量由阳性转为阴性者由无变异转为氨基酸126位点变异;9例肝移植术后痊愈患者HBsAb含量均高于150mIU/ml,HBV DNA定量均为阴性,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15例免疫失败儿童14例HBV DNA定性阳性,2例出现“a”决定簇145位点、1例126位点、1例134位点氨基酸变异。结论:部分HBsAg、HBsAb共存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体内存在S基因“a”决定簇变异;“a”决定簇变异可改变HBsAg抗原性、逃避低含量抗HBs的中和作用;“a”决定簇变异对HBV的复制可能有一定影响;肝移值治愈乙肝患者未发现“a”决定簇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下载PDF
110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月平 陈志斌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5期236-237,共2页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研究中,血清中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已为人们所关注。但各项血脂、载脂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国内外均有不完全相同的报道。本人对11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并以63例年龄相...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研究中,血清中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代谢异常已为人们所关注。但各项血脂、载脂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国内外均有不完全相同的报道。本人对11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测定,并以63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为对照,探讨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血脂 脂蛋白 载脂蛋白 血清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月平 徐波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学的血糖控制及对8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42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4mmol... 目的观察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学的血糖控制及对8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42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8.0%,予门冬胰岛素30餐前皮下注射控制血糖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PC)、HbA1c和2hPG、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PC)、体重指数(BMI),计算并比较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42例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为(12.3±4.5)天,治疗后FPG、2hPG、HbA1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FIns、2hIns、FPC、2hPC、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快速降低血糖并达标,有助于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其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30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月平 黄秋菊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1262-1262,1218,共2页
关键词 文迪雅 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降糖作用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sICAM-1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4 位作者 周艳 高金华 章幼奕 王为家 黄松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866-867,共2页
目的 评价血清sICAM - 1与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对 116例慢性肝炎 (CH)患者血清sICAM - 1、HA和肝活检病理改变等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目的 评价血清sICAM - 1与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对 116例慢性肝炎 (CH)患者血清sICAM - 1、HA和肝活检病理改变等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CH轻度、CH中度、CH重度慢性重型肝炎 (CSH)、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LC)依次升高 ,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显著相关 (P<0 .0 0 1)。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是肝组织炎症活动和肝纤维化临床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SICAM-1 肝组织病理变化 相关性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3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月平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20μg加入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男45例,女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2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性、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有效降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凯时) 糖尿病肾病(DN) 24h尿白蛋白排泄率
下载PDF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月平 孙艺艳 +1 位作者 罗文明 罗茜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欧蒙斑点法检测1 190人次肝病患者血清中此...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欧蒙斑点法检测1 190人次肝病患者血清中此两种自身抗体谱,选择阳性者结合生化酶学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与临床诊疗的相关性。结果:277人次(181例)患者血清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单项或两项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M2型(anti-mitochondrion antibody-M2,AMA-M2)阳性率96.0%(48/50)、AMA-M2和ANA同时阳性比例46.0%(23/50)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P<0.01);AMA-M2阳性高滴度比例PBC组显著高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CH)、非病毒性肝炎组(P<0.01);ANA阳性高滴度比例AIH组显著高于CH、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非病毒性肝炎组(P<0.01或P<0.05);AIH、CH、LC、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可溶性肝抗原-胰抗原(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pancreas,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kidney microsomes,LKm-1),而PBC组中未检出。AMA-M2和ANA同时阳性与单独AMA-M2阳性的PBC患者间生化酶学、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比例、滴度不同的ANA谱及抗肝抗原抗体谱IgG;AMA-M2检测可作为无创的PBC诊断指标,滴度高低、是否合并ANA阳性与病情严重程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血清学 抗核抗体 抗肝抗原抗体
下载PDF
海南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的研究
15
作者 吴月平 王转锁 宋钦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与海南汉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海南汉族60例T2DM患者和60例糖耐量正常人群进行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T...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与海南汉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海南汉族60例T2DM患者和60例糖耐量正常人群进行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T2DM组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频率13.3%,对照组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频率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2,P<0.01)。结论 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可能与海南汉族T2DM的发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底物1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HBVcccDNA检测
16
作者 吴月平 凌勇武 +6 位作者 王世蓬 罗文明 黄松平 吴萍 刘先进 韩刚 王陆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通过外周血HBVcccDNA与HBVDNA及HBVM的相关性检测分析,探讨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术后外周血HBVcccD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EIA法、荧光PCR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BVM,HBVDNA,HBVcccDNA,白... 目的通过外周血HBVcccDNA与HBVDNA及HBVM的相关性检测分析,探讨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术后外周血HBVcccD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EIA法、荧光PCR法、PCR-微流芯片法检测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BVM,HBVDNA,HBVcccDNA,白细胞中HBVcccDNA,部分患者进行动态监测,以3例非乙型肝炎、3例HBV携带者、3例急性乙肝(AHB)、51例慢性乙肝(CHB)、29例肝硬化(LC)、10例慢性重症肝炎(CSH)、9例原发性肝癌(PHC)为对照。结果34例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白细胞中14例HBVcccDNA阳性、20例阴性,血清HB-VDNA均阴性。对照组108例患者中44例白细胞HBVcccDNA阳性、68例血清HBVDNA阳性,其中37例HBVcccDNA阳性者HBVDNA亦阳性,7例HBVcccDNA阳性者HBVDNA阴性,该7例患者HBVcccDNA或HBVDNA动态检测发现,HB-VcccDNA早于HBVDNA出现,晚于HBVDNA消失。对照组中17例HBV相关慢性肝病与12例肝移植患者血清、白细胞中HBVcccDNA对照检测阳性率比分别为10/17,6/17,1/12,5/12。肝移植患者白细胞中HBVccc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HBVDNA,HBVcccD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血清HBVDNA复制不活跃,外周血HBVcccDNA的存在可能为乙肝的复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HBVCCCDNA
下载PDF
应用磁珠法和巢式PCR检测血清HIV_1RNA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吴月平 罗文明 +1 位作者 陈育凤 倪丽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9-129,共1页
目的探讨磁珠法提取核酸和巢式核酸扩增HIV1RNA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HIV1+2抗体阴性的梅毒感染者、有输血/手术史的住院患者和HIV1+2抗体阳性的AIDS患者、HIV携带者、健康体验者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血清HIV1RNA。结果24例HIV... 目的探讨磁珠法提取核酸和巢式核酸扩增HIV1RNA在HIV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HIV1+2抗体阴性的梅毒感染者、有输血/手术史的住院患者和HIV1+2抗体阳性的AIDS患者、HIV携带者、健康体验者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血清HIV1RNA。结果24例HIV1+2抗体阴性者血清中未检出HIV1RNA;4例AIDS和1例HIV携带者血清HIV1RNA呈阳性,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未检出HIV1RNA。结论磁珠法提取核酸结合巢式核酸扩增能检出AIDS和HIV携带者血清中的HIV1RNA及排除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磁珠法 巢式PCR HIV抗体
下载PDF
淡漠型甲亢误诊2例
18
作者 吴月平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9期96-,共1页
关键词 突眼 慢性病容 酮症酸中毒 甲状腺肿大 手颤 高代谢症群 肝太乐 大小便常规 生化全套 急性肝炎
下载PDF
Graves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转锁 宋钦华 +3 位作者 吴月平 陈竑 谭丽玲 孙胜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观察Graves病患者血中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初发或复发的Graves病患者及91例正常对照人群资料。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PTH和25(OH)D;生化法测... 目的观察Graves病患者血中钙、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2例初发或复发的Graves病患者及91例正常对照人群资料。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PTH和25(OH)D;生化法测定血钙、磷、ALP。结果 Graves病组血钙、磷、ALP、25(OH)D水平升高,PTH降低(均P<0.01)。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患者血钙、磷、ALP、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ALP、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1)。Graves病组维生素D缺乏17例(27.4%),不足20例(32.3%),充足25例(40.3%);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54例(59.3%),不足31例(34.1%),充足6例(6.6%)。Graves病组血PTH、血25(OH)D、血钙及血磷无相关性。结论 Graves病骨转换加速,患者血25(OH)D水平升高,可能与高血钙、血PTH降低、高血磷导致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有关。维生素D缺乏在Graves病骨代谢中的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甲状旁腺素 碱性磷酸酶 25羟维生素D 骨代谢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谢毅强 王华 +3 位作者 吴月平 尹德辉 王转锁 黄用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60例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每型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统计T2DM大血管并发症主要中医症状及与性别、体重、病程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中医症状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腰酸膝软(70.0%)、肢体困重(65.0%)、口渴引饮(56.7%)、头晕目眩(55.0%)、心悸怔忡(53.3%)、倦怠乏力(53.3%)。T2DM大血管并发症各型患者体重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上升,其中阴阳两虚型患者体重增加最为明显(P<0.01),病程变化也符合此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夹杂。在正虚方面,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发展为阴阳两虚,邪实方面,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中医证候 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