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Ⅲ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湘君 任建琳 +5 位作者 袁晨越 陆鑫熠 刘怡 黄人可 储金砚 吴杏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6月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82例Ⅲ期术后接受卡培他滨维持化疗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 目的观察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治疗Ⅲ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1年6月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82例Ⅲ期术后接受卡培他滨维持化疗CR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对照组给予单药卡培他滨,经过8个疗程(6个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终点指标、中医证候疗效、肿瘤指标(CEA、CA199)、生活质量评分、化疗不良反应等指标,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及中医治疗的优势。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但治疗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为26.83%(11/4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1)。③治疗后,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症状领域:排尿问题、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排便问题、造瘘相关问题、体质量下降方面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领域:在性功能、性快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⑤治疗后,治疗组Ⅱ-Ⅳ级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药卡培他滨疗法,健脾复方联合卡培他滨可更好改善Ⅲ期术后CRC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降低肿瘤指标水平,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健脾复方 维持化疗 卡培他滨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健脾通络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怡 任建琳 +4 位作者 靖琳 储金砚 赵勇 周霖 吴杏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04-309,316,共7页
目的探讨健脾通络方对结直肠癌(CRC)肝转移模型小鼠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表达和肝组织中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SPF级BALB/c裸鼠,通过在其脾脏注射人... 目的探讨健脾通络方对结直肠癌(CRC)肝转移模型小鼠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表达和肝组织中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SPF级BALB/c裸鼠,通过在其脾脏注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建立CRC肝转移异位种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健脾通络方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健脾通络方+5-FU组。间隔1 d称量各组体重并观察活动度等情况;4周后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对肝转移情况进行拍照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IL-10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的肿瘤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Wnt3a、β-catenin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各组的体重均呈增加趋势。在给药第21、28天,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体重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提示3组的体重增加趋势均较对照组显著减缓。3个药物干预组的血清TGF-β、IL-10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01)。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3个药物干预组的肝区荧光光子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提示3组的肝转移情况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肝转移灶均减少,健脾通络方+5-FU组的肝组织结构较完整,转移灶最少且体积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肝组织中Wnt3a、β-cateni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健脾通络方可降低CRC肝转移小鼠的血清TGF-β、IL-10表达水平,减轻免疫抑制,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CRC的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健脾通络方 肿瘤转移 转化生长因子 IL
下载PDF
健脾通络方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黄人可 任建琳 +4 位作者 靖琳 吴杏黎 刘湘君 刘怡 储金砚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探究健脾通络方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敲减MALAT1基因的HCT116细胞模型。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经健脾通络方干预后的MALAT1正常/敲减表达的HCT11... 目的探究健脾通络方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敲减MALAT1基因的HCT116细胞模型。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经健脾通络方干预后的MALAT1正常/敲减表达的HCT116细胞中Wnt3a、β-catenin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ALAT1的表达水平。构建裸鼠肺转移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肿瘤转移情况,并检测转移灶中Wnt3a、β-catenin和MALAT1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健脾通络方干预后,HCT116细胞中MALAT1、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降低,HCT116细胞迁移能力下降。在裸鼠肺转移模型中,经健脾通络方干预后裸鼠的转移灶减少,转移灶中Wnt3a、β-catenin和MALAT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健脾通络方通过下调HCT116细胞中MALAT1的表达,使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3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侵袭 迁移 MALAT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部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慧 任建琳 +7 位作者 张功 张莹瑄 陆鑫熠 吴杏黎 黄人可 靖琳 陈文婷 毛发江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40-445,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左右半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6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收治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1028... 目的分析比较左右半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6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收治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1028例,分为右半结肠癌组243例、左半结肠癌组339例和直肠癌组446例,对比3组无疾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复发转移率的差异及其影响生存预后因素。结果右半结肠癌组、左半结肠癌组和直肠癌组的中位DFS分别为9.13、16.43和52.17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167.362/0.000),中位OS分别为22.93、28.98和60.83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122.748/0.000)。复发转移率比较,右半结肠癌组>左半结肠癌组>直肠癌组(χ^(2)/P=172.251/0.000)。化疗和中药治疗是OS的保护因素,肿瘤部位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右半结肠癌影响总生存期的风险是直肠癌的2.004倍(95%CI 1.582~2.540),左半结肠癌影响OS的风险是直肠癌的1.379倍(95%CI 1.082~1.758)。中药治疗是DFS的保护因素,肿瘤部位为右半结肠是影响DFS的危险因素[OR(95%CI)=0.794(0.655~0.961),1.365(1.098~1.698)]。结论直肠癌的生存预后明显优于结肠癌,相比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更短,复发转移率更高。中药治疗不仅能延长生存期,还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部位 生存期
下载PDF
NF2/Merlin抑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杏黎 任建琳 +5 位作者 靖琳 陶灵佳 黄人可 陆鑫熠 张莹瑄 毛发江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94-297,共4页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抑癌基因或促癌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NF2基因是一种抑癌因子,其编码Merlin蛋白功能的缺失是造成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NF2/Merlin通过Hippo/Yap、Wnt/β-catenin、转化生长因子-β(...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抑癌基因或促癌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NF2基因是一种抑癌因子,其编码Merlin蛋白功能的缺失是造成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NF2/Merlin通过Hippo/Yap、Wnt/β-caten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该文综述了NF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Merlin蛋白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旨在为探究NF2/Merlin的抑癌机制及肿瘤防治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2基因 MERLIN蛋白 消化系统肿瘤 抑癌基因
下载PDF
基于“络病学说”分析虫类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陆鑫熠 任建琳 +4 位作者 吕祥 张莹瑄 张功 王慧 吴杏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38-944,948,共8页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类似,故运用“通络法”抗肿瘤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虫类药是动物药的别称,作为通络药的代表,善于搜刮剔络,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络、攻毒散结通络、搜风解毒通络以及补益培本通络等作用。通过梳理“络病学说”的起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主要思想内涵,整理并总结现代肿瘤治疗中“络病学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分析虫类药在通络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开展中医络病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虫类药 肿瘤 通络法 肿瘤血管新生
下载PDF
中医药辅助卡培他滨片维持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功 任建琳 +3 位作者 张莹瑄 王慧 吴杏黎 陆鑫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86-9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辅助卡培他滨片维持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医药...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辅助卡培他滨片维持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医药辅助卡培他滨片维持治疗结直肠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涉及患者9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明显提高卡氏评分(RR=0.35,95%CI[0.26,0.49],P<0.00001),改善手足综合征(RR=0.55,95%CI[0.38,0.79],P=0.001),减少白细胞降低(RR=0.66,95%CI[0.49,0.89],P=0.006),减轻恶心呕吐(RR=0.51,95%CI[0.36,0.72],P=0.0002),减轻腹泻(RR=0.49,95%CI[0.35,0.68],P<0.0001),增加CD3+、NK细胞计数(RR=5.62,95%CI[3.08,8.16],P<0.05;RR=7.18,95%CI[5.31,9.06],P<0.05)。试验组对瘤体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8,95%CI[0.57,1.05],P=0.10)。结论中医药辅助卡培他滨片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结直肠癌 卡培他滨片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人可 任建琳 +5 位作者 靖琳 吴杏黎 陆鑫熠 袁晨越 刘怡 刘湘君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消化系统肿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目前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研究方向从单纯研究肿瘤细胞内部机制延伸至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消化系统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能... 消化系统肿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目前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研究方向从单纯研究肿瘤细胞内部机制延伸至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消化系统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外泌体传递信息,诱导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免疫细胞活性,促进肿瘤转移及免疫逃逸。该文综述了消化系统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细胞
下载PDF
散结抑癌方联合贝伐珠单抗对BALB/c裸鼠结肠癌肺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莹瑄 任建琳 +2 位作者 吴杏黎 陆鑫熠 黄人可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0-204,229,共6页
目的探究散结抑癌方联合贝伐珠单抗对BALB/c裸鼠结肠癌肺转移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的人源结肠癌HCT116荧光细胞的方法,构建BALB/c裸鼠肺转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0只裸鼠... 目的探究散结抑癌方联合贝伐珠单抗对BALB/c裸鼠结肠癌肺转移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的人源结肠癌HCT116荧光细胞的方法,构建BALB/c裸鼠肺转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0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中药组,散结抑癌方灌胃;西药组,贝伐珠单抗腹腔注射;联合组,散结抑癌方灌胃+贝伐珠单抗腹腔注射;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周进行1次活体荧光成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记录小鼠体质量。干预4周后取小鼠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癌肺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在干预后体质量下降最多。干预后,中药组体质量略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体质量略高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和西药组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动物成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生物发光光子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H-E染色结果指出,对照组转移灶面积最大,转移处最多,联合组转移灶面积最小,转移处最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VEGF蛋白平均阳性细胞率为48.57%,高于中药组(39.91%)、西药组(35.82%)和联合组(2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散结抑癌方可以抑制结肠癌肺转移,作用途径可能与VEGF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结抑癌方 结肠癌肺转移 贝伐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体会
10
作者 吴厚图 吴杏黎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8期2109-2110,共2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目前临床骨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股骨头塌陷可导致髋关节出现严重的病残,对该类患者的病症进行早期发现,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防止出现病残现象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1209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目前临床骨伤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股骨头塌陷可导致髋关节出现严重的病残,对该类患者的病症进行早期发现,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防止出现病残现象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1209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例,对应用中医综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骨 股坏死 骨不连 死骨复活 Gnx综合疗法
下载PDF
肿瘤医生为您解惑手足综合征
11
作者 吴杏黎 任建琳 《科学生活》 2019年第3期72-73,共2页
手足综台征到底有多严重?手足综合征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表现为手足的感觉异常、出现红斑;重者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并可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甚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导... 手足综台征到底有多严重?手足综合征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表现为手足的感觉异常、出现红斑;重者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并可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甚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导致化疗停止。手足综合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方案和疗程,进而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综合征 医生 继发感染 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 并发症 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