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针灸对不同OCSP分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吴林纳 徐志杰 +5 位作者 吴佳容 赵丽莉 徐帆 路梦楠 武思仙 李桂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视角下针灸综合疗法对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所搭建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针灸干预...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视角下针灸综合疗法对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所搭建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平台”的针灸干预中风病队列构建研究数据库的病历数据。收集符合标准的病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评估针灸改善不同OCSP分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应规律及相关因素。结果:经针灸疗法干预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残疾水平得到改善(Z=-15.764,P<0.001),针灸对不同OCSP分型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0,P=0.006),对后循环梗死患者效果更优;针灸次数对改良Ru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介入时机对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时机在≤7 d、8~14 d、15~28 d的患者相较于在≥29 d介入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程度较高;入院残疾水平在针灸对患者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重度残疾患者接受针灸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较高;不同年龄段在针灸对患者mRS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的患者中,接受针灸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越高;患者首/复发情况对针灸疗法改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针灸改善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对改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效果更优;针灸在急性期介入对降低残疾水平的效果较好;针灸对降低脑卒中后中/重度-重度残疾患者残疾水平的疗效较优;针灸干预后年龄段为≤70岁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针灸次数、患者性别及首/复发情况对针灸疗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 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 肢体功能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针灸大成》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症状的诊疗思路
2
作者 吴林纳 杨霖轩 +2 位作者 杨雪 姜泽飞 王飞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整理《针灸大成》中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症状的诊疗思路。方法提取《针灸大成》中相关条文,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软件探析经穴规律及刺激参数。结果共纳入55则条文,37个腧穴。高频腧穴包括三阴交和中极等;...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整理《针灸大成》中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相关症状的诊疗思路。方法提取《针灸大成》中相关条文,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软件探析经穴规律及刺激参数。结果共纳入55则条文,37个腧穴。高频腧穴包括三阴交和中极等;特定穴以募穴、五输穴为主;常用经脉为任脉、脾、肾等经。关联规则显示三阴交、中极、肾俞为常用配伍;聚类分析表明共有4类腧穴组方;治疗时腹部腧穴的针刺深度深,灸量大。结论《针灸大成》论治相关症状时,以“调冲任,益脾肾”为主,“疏肝气”为辅;三阴交和中极为治疗要穴;重视特定穴、局部腧穴搭配远端经穴的应用。古时医家强调辨证加减用穴,灵活调整刺激参数,可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诊疗思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丽莉 吴林纳 +1 位作者 孙一鸣 李桂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2-576,584,共6页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主要由大脑动脉局灶性闭塞或动脉狭窄引起,导致相应区域脑实质受损,伴随相应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出现。IS引起的脑损伤是一系列复杂神经病理生理和神经病理事件的结果,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痴呆或死亡[1]... 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主要由大脑动脉局灶性闭塞或动脉狭窄引起,导致相应区域脑实质受损,伴随相应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出现。IS引起的脑损伤是一系列复杂神经病理生理和神经病理事件的结果,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痴呆或死亡[1]。正常稳定的肠道菌群在大脑发育和维持功能等方面起关键作用。肠道菌群及代谢物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通路与中枢神经系统构成一个综合性生理网络[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缺血性脑卒中 针灸
下载PDF
1990-2022年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徐帆 吴林纳 +2 位作者 徐志杰 王东军 李桂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6.1.R3和VOSviewer1.6.18对发文量、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6.1.R3和VOSviewer1.6.18对发文量、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72篇,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华中医药学刊》发文量最高,孙国杰-杜艳军团队贡献显著,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本研究领域核心机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盐酸多奈哌齐、认知、肠道菌群为近5年关注度较高的热点。结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初步形成,跨区域合作亟待加强;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机制研究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临床研究较少。对于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探讨、临床疗效观察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医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佳容 吴林纳 李桂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该文围绕围绝经期不同的症状,整理相关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中应用单纯针刺或针刺联合疗法均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月经不规则、血管舒缩症状、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激素或神经递质含量以影... 该文围绕围绝经期不同的症状,整理相关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临床中应用单纯针刺或针刺联合疗法均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月经不规则、血管舒缩症状、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激素或神经递质含量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 绝经前后诸证 针刺 月经不规则 血管舒缩症状 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 年老血崩 百合病 脏躁
下载PDF
基于脑电图技术探讨曲池针刺作用下的脑网络神经动态特征
6
作者 吴林纳 李凯 +6 位作者 宋蕊好 林盛 朱庭威 徐帆 徐志杰 李桂平 王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53-158,共6页
目的基于脑电图技术对曲池针刺作用下的脑网络神经动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针刺曲池,直刺20~25 mm,得气后行捻转泻法60 s,频率60次/min,留针10 min。分别采集受试者针刺前10 min、针刺中60 s、针刺后10 min的脑电... 目的基于脑电图技术对曲池针刺作用下的脑网络神经动态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针刺曲池,直刺20~25 mm,得气后行捻转泻法60 s,频率60次/min,留针10 min。分别采集受试者针刺前10 min、针刺中60 s、针刺后10 min的脑电图数据,对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大脑功能网络模型,运用脑网络动态分析、功能连接网络复杂网络分析、神经动态低维方法分析针刺曲池时脑网络的整合和分离功能,反映脑网络神经动态特征。结果功率谱分析表明,针刺作用下人脑频率信息增强,主要集中在delta频带与alpha频带;时频信号分析表明,针刺作用能够实时调整不同频带信息;动态功能网络分析表明,针刺曲池后,大脑皮层网络功能连接值普遍增强;复杂网络参数分析表明,脑网络聚类系数、局部效率值在针刺中过程较针刺前过程明显提高;低维神经动态轨迹分析表明,针刺时脑网络低维动态轨迹实现了转迁,大脑功能状态发生明显改变,网络吸引子结构也出现变化。结论针刺曲池即刻效应明显,具有增强脑功能连接、调节大脑功能活动的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联通性能,增强额叶、顶叶及颞叶的信息沟通,具有调节脑网络活动和脑功能状态特性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曲池 脑网络 神经动态 脑电图
下载PDF
静息态脑电图不同分析方法在解码卒中针刺效应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吴林纳 徐帆 +4 位作者 杨霖轩 孙瑱 许瀚予 徐志杰 李桂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8-12,共5页
针刺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但以往的动物实验难以直观揭示其效应规律。静息态脑电图(rsEEG)技术作为神经电生理学重要的检测手段,因具有非线性特征,并且可在毫秒级的范围内实时采集针刺下的大脑活动,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在针刺效应可... 针刺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但以往的动物实验难以直观揭示其效应规律。静息态脑电图(rsEEG)技术作为神经电生理学重要的检测手段,因具有非线性特征,并且可在毫秒级的范围内实时采集针刺下的大脑活动,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在针刺效应可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针刺脑卒中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中,本研究梳理rsEEG技术不同分析方法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疗法 静息态脑电图 分析方法
下载PDF
益气健脾法治疗卒中后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
8
作者 杨霖轩 吴林纳 +2 位作者 杨雪 金鑫 尹丽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方药治疗卒中后肺部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首次诊断为卒中后肺部MDRB感染病例,共113例。根据是否采用益气健脾法方药分为暴露组(40例)...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法方药治疗卒中后肺部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首次诊断为卒中后肺部MDRB感染病例,共113例。根据是否采用益气健脾法方药分为暴露组(40例)和非暴露组(73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产生最佳配对,比较两组患者肺炎改善情况和感染指标变化;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评估患者生存情况。[结果]经过PSM,两组各纳入36例患者,且各项指标均达到良好匹配。短期内暴露组疗效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暴露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预后分析显示暴露组1年内生存率(77.8%)高于非暴露组(47.2%,Log-rank P=0.009),且益气健脾法方药的使用是卒中后肺部MDRB感染预后的保护性因素(HR=0.423)。[结论]真实世界中,益气健脾法方药可以改善卒中后肺部MDRB感染短期疗效及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菌 中药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中药干预卒中相关性肺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杨霖轩 吴林纳 +3 位作者 杨雪 么美康 牛博真 尹丽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合并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27例于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首次诊断为SAP合并MDR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连续接受中药汤剂且疗程不低于80%住院时间作为暴露因素分组,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中药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合并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127例于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首次诊断为SAP合并MDR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连续接受中药汤剂且疗程不低于80%住院时间作为暴露因素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微生物清除率、1年内肺炎相关死亡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临床治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暴露组临床治愈率(76.67%)高于非暴露组(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1年内肺炎相关死亡率(42.22%)低于非暴露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生物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是否使用中药是临床治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SAP合并MDRB感染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菌 中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针灸治疗新发压力性尿失禁验案1则
10
作者 杨雪 杨霖轩 +1 位作者 吴林纳 赵晓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8期1564-1566,共3页
传统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经典术式,作为一种损伤性的治疗手段往往会再次损害患者的盆底、神经的结构与功能,可能会造成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即患者术前没有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但术后新产生的压力性尿失禁,这严重影响了... 传统的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经典术式,作为一种损伤性的治疗手段往往会再次损害患者的盆底、神经的结构与功能,可能会造成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即患者术前没有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但术后新产生的压力性尿失禁,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目前西医治疗以再次手术、生物反馈电刺激等盆底康复治疗为主,临床应用尚存在局限。赵晓峰教授在治疗妇科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临床发现新发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针灸治疗接受度高,效果显著。现整理赵晓峰教授运用针灸治疗新发压力性尿失禁验案1则,并介绍教授对疾病的认识、取穴经验、治疗手法,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治神 针灸良性双向调节 芒针 温针灸 验案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庭威 吴林纳 李桂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2期81-84,共4页
针灸疗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显著,该文检索近5年相关文献,阐述针刺(毫针、电针、火针)、艾灸及温针灸、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卒中后便秘 中风后便秘 针灸 毫针 电针 火针 艾灸 温针灸 穴位埋线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下载PDF
长托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林纳 孟海兵 丁国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5期15-19,24,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长托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部开腹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A、B、C组...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长托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收治的120例拟行腹部开腹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A、B、C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40 min给予肌注长托宁0.005、0.01、0.02 mg/kg及东莨菪碱0.006 mg/kg,观察各组给药前(T1)、给药30 min(T2)、手术30 min(T3)、术毕5 min(T4)心率(HR)、血压、心率变异性,术前、术后24 h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术前及术后24、48、72 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T1-4各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比值均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A组T2、T3 HR显著高于T1,B、C组T2 HR显著高于T1(P〈0.05);各组T3、T4 SBP均显著高于T1(P〈0.05);各组T3 DBP均显著高于T1(P〈0.05);各组T2、T3 LF/HF与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各组间HR、SBP、DBP和LF/HF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各组间HR、SBP和LF/HF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C组HR、SBP、LF/HF均低于对照组(P〈0.05),A、B、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术后24 h外周血cTnI水平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术前至术后72 h 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B、C组和对照组术前至术后72 h MMSE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B、C组和对照组术后24、48、72 h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24、48、72 h各组间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术后24、48 h 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术后24、48、72 h MMSE评分均高于C组和对照组(P〈0.05),B组术后24、48 h MMSE评分均高于C组和对照组(P 〈0.05)。 A、B、C组和对照组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6.67%、10.00%、26.6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肌注不同剂量长托宁均有心肌保护作用,长托宁可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剂量相关影响,小剂量长托宁对患者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盐酸戊乙奎醚 心肌保护 冠心病
下载PDF
针灸疗法与西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有效性比较: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林纳 马庆韬 +2 位作者 宋蕊好 林盛 李桂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4期2390-2398,共9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11种针灸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11种针灸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1日前,搜集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Cochrane5.1手册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与偏倚风险评估,采用STATA15.1和R语言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包含11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手段排序结果为针刺+物理因子疗法效果最佳。研究样本量最大为针刺,其次为针刺+药物、电针+药物+罐法、电针+罐法;出现频率较多的对比研究组为西药与针刺,西药与针刺+药物;与西药相比,针刺+物理因子疗法、针刺+罐法、针刺+药物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有一定优势,针刺+物理因子疗法为治疗该病最佳疗法的可能性大,但明确的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文献予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针灸 西药 有效性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近十年针灸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霖轩 杨雪 +1 位作者 吴林纳 尹丽丽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检索CNKI、WF、VIP、PubMed数据库,对近十年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选穴特点、治疗方法、疗效指标等方面综合论述针灸治疗的进展。虽然近年来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但文献质量相对不高,还需要... 通过检索CNKI、WF、VIP、PubMed数据库,对近十年针灸及相关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选穴特点、治疗方法、疗效指标等方面综合论述针灸治疗的进展。虽然近年来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但文献质量相对不高,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探索,从而为针灸在睡眠呼吸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下载PDF
表面麻醉下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在会厌声带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来伟 丁国友 +3 位作者 帅君 肖荣 吴林纳 江丽丽 《东南国防医药》 2015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在会厌声带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行会厌、声带手术80例,随机分为2组:麻醉诱导中,肌松药气管插管组(Ⅰ组)予以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后行气管插管;表面麻醉气管插管组(Ⅱ组)...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在会厌声带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行会厌、声带手术80例,随机分为2组:麻醉诱导中,肌松药气管插管组(Ⅰ组)予以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后行气管插管;表面麻醉气管插管组(Ⅱ组)采用逐步口咽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记录2组麻醉诱导中气管插管前后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评价两组气管插管评分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恢复和气管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术后拔管期间的意识状态评分(OAA/S),术后麻醉不良反应、术中知晓情况和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共78名患者完成临床研究。两组MAP和HR变化相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气管插管条件相似,手术时间、全麻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Ⅰ组比较,无肌松药的Ⅱ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迅速拔管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气管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显著高于Ⅰ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也明显少于Ⅰ组,整体麻醉满意度高。结论表面麻醉下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可以为会厌、声带手术麻醉提供良好的气道管理,缩短术后气管拔管时间,麻醉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无肌松药 气管插管 会厌声带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结合环甲膜穿刺在肥胖症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鲁利峰 孟海兵 +3 位作者 来伟 程乐 范翌晗 吴林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5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结合环甲膜穿刺在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且合并肥胖症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神经阻...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结合环甲膜穿刺在肥胖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且合并肥胖症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神经阻滞结合环甲膜穿刺方法治疗),观察组30例(行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配合环甲膜穿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情况、耐受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时耐性、管插管后即刻耐受性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结合环甲膜穿刺对肥胖症患者麻醉效果较好,提高患者插管耐受性,减少咽喉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喉上神经阻滞 环甲膜穿刺 肥胖症 耐受性
下载PDF
基于应激性心肌病再论“心主神明”
17
作者 许瀚予 张元 +4 位作者 巴特 吴林纳 谭乔芮 孙玉琦 赵晓峰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应激性心肌病(SC)是一种受强烈情绪刺激或各种应激因素影响,以短暂性左心室心肌变薄、收缩功能障碍及收缩时左心室球形改变为特征的急性可逆性心肌病。“心主神明”即心主宰情志活动。中医学认为SC的基本病机为情志异常、心神不明、神... 应激性心肌病(SC)是一种受强烈情绪刺激或各种应激因素影响,以短暂性左心室心肌变薄、收缩功能障碍及收缩时左心室球形改变为特征的急性可逆性心肌病。“心主神明”即心主宰情志活动。中医学认为SC的基本病机为情志异常、心神不明、神不驭气、气机紊乱,并提出调养心神以治本、调气畅血以治标的治疗法则。而随着“脑主神明”的提出,“孰主神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自“双心医学”理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了心主神明的科学性。SC作为既是“血脉之疾”又属于“神明之病”的疾病,因其情绪失常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并出现形态学改变的特点,形象地诠释了心神不明对形体心脏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心主神明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心主神明 情志致病 双心医学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癫痫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志杰 吴林纳 +3 位作者 徐帆 李桂平 王舒 叶旸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5-720,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癫痫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自建库至2022年8月1日收录...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癫痫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自建库至2022年8月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卒中后癫痫的相关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3.9.0软件绘制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并绘制树状图。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提取针灸处方63条,涉及腧穴56个,总频次516次;腧穴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为百会、丰隆、内关;所选经脉主要为督脉、手足阳明经;选穴多分布在头项部及下肢部;在腧穴配伍方面,合谷-水沟与内关的置信度最高;前20位高频腧穴可分为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卒中后癫痫重视阳经及多气多血之经的使用,核心处方为水沟-内关-合谷-百会,重视远近配穴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癫痫 针灸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推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近20年文献评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林纳 杨雪 +5 位作者 杨霖轩 李忠正 李丹 杜凯 翟伟 郭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7期68-72,共5页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是一种以弥漫性肌肉及软组织疼痛为主症并伴有精神症状的特发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目前西医主流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推拿按摩或者西方与其形式类似的徒手治疗在减轻躯...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是一种以弥漫性肌肉及软组织疼痛为主症并伴有精神症状的特发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目前西医主流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推拿按摩或者西方与其形式类似的徒手治疗在减轻躯体疼痛,缓解抑郁状态,提高睡眠和日常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一定优势。笔者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已发表文献中运用推拿或者徒手方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文献进行归纳分类,并简要评论叙述推拿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推拿 文献述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