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价及其关键驱动因素
1
作者 郑博福 刘海燕 +4 位作者 吴汉卿 吴之见 刘忠 朱锦奇 万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2-343,共12页
农田面源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流域内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关键源区及其影响因子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基于磷指数模型开展2000—2020年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估,选取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施用量为源因子,土壤侵蚀... 农田面源磷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识别流域内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关键源区及其影响因子是面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基于磷指数模型开展2000—2020年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估,选取土壤有效磷含量、磷肥施用量为源因子,土壤侵蚀模数、年径流深、农田和水体间归一化距离指数为迁移因子,结合GIS技术评估了中国农田磷流失的关键源区;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法分析影响中国农田磷流失的关键因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农田磷流失风险指数与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中国农田的磷流失的低、中、高、极高风险面积分别占农田总面积的43.8%、40.5%、13.4%、2.4%。2)中国农田磷流失在2000、2005、2010、2015、2020年高风险和极高风险总面积的年平均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诸河流域、松辽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黄河流域、内陆河流域、海河流域。3)影响农田磷流失风险的关键源因子和迁移因子分别为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归一化距离指数,其重要性特征值分别为129.53和65.12,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农田磷流失最主要影响因子。4)磷流失风险指数与源因子指数、迁移因子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选取的14个指标对磷指数的解释度达0.62,其中源因子和迁移因子对磷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0.77、0.19(P <0.001)。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农田磷流失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参考,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宏观防控及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面源污染 磷指数模型 磷流失 风险评价 关键因子 随机森林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吴汉卿“三部九针十二法”理论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军尚 华丽博 +4 位作者 吴军瑞 吴汉卿 刘文浩 李雨声 许能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09-1412,共4页
介绍吴汉卿教授“三部九针十二法”理论及临床应用方法。吴汉卿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家传太极龙关针法创新提出“三部九针十二法”。根据治疗部位和解剖层次,将针法归纳为三部针法,即皮部针法、筋膜针法、骨膜针法;研制出微型筋骨针、... 介绍吴汉卿教授“三部九针十二法”理论及临床应用方法。吴汉卿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家传太极龙关针法创新提出“三部九针十二法”。根据治疗部位和解剖层次,将针法归纳为三部针法,即皮部针法、筋膜针法、骨膜针法;研制出微型筋骨针、巨型筋骨针两大类共9种针具;以三部针法为基础,总结出12种适用于不同治疗部位、层次的针法,用于治疗筋伤病、颈肩腰腿痛等慢性疼痛病、中风后遗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三针 经筋 针法 吴汉卿
原文传递
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全氮和矿质氮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汉卿 杜世宇 +4 位作者 高娜 张玉玲 邹洪涛 张玉龙 虞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219,共8页
为探讨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全氮和矿质氮的影响,通过膜下滴灌设施番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灌水下限(W_1、W_2、W_3)和施氮量(N_1、N_2、N_3)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氮调控对休耕期0—3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全氮... 为探讨水氮调控对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全氮和矿质氮的影响,通过膜下滴灌设施番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灌水下限(W_1、W_2、W_3)和施氮量(N_1、N_2、N_3)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氮调控对休耕期0—3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全氮和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主要是以酸解态氮为主,总体表现酸解态氮大于非酸解态氮含量。土壤有机氮组分在酸解态氮和非酸解态氮中分配比例差异明显。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及占全氮比例的大小顺序为氨基酸氮/氨态氮>未知氮>氨基糖氮。除氨基糖氮,其余酸解态氮各组分和酸解总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土层含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全氮、矿质氮和总有机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也呈降低趋势,且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氨基糖氮,全氮与其他有机氮各组分、酸解总氮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矿质氮仅与酸解氨态氮及酸解总氮的影响达到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灌水下限、施氮量及水氮交互对设施土壤全氮、矿质氮和总有机氮及有机氮组分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设施土壤氮素含量的变化与水氮管理模式紧密相关。氨态氮和氨基酸氮是设施土壤中最主要的有机氮形态,是土壤活性氮中的主要组分,亦是土壤供氮潜力的表征。考虑土壤供氮潜力,灌水下限35kPa、施氮量300kg/hm^2为该设施生产下最优的水氮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调控 设施土壤 有机氮组分 全氮 矿质氮
下载PDF
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番茄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汉卿 杜世宇 +5 位作者 王丹阳 薛飞 张玉玲 邹洪涛 张玉龙 虞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5-813,共9页
【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 【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力变化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温室内进行了5年,供试作物为番茄,栽培垄上覆盖薄膜,打孔移栽番茄幼苗,膜下滴灌。定位试验三个氮肥处理为施N75、300、525kg/hm^2,记为N1、N2和N3;三个灌水量为25、35和45kPa灌水下限(灌水始点土壤水吸力),记为W1、W2和W3,共9个肥水处理组合。在试验第五年番茄生长期(2016年4—8月)调查了番茄产量及其构成,在休闲期(2016年9月)测定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9个处理中,土壤全氮、有机碳和除酸解氨基糖氮外的有机氮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10—20和20—30cm土层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三个土层中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的66.0%、64.6%和55.2%,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土壤酸解总氮中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氮。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水氮交互效应也达显著水平(P<0.05)。休闲期土壤酸解铵态氮与番茄产量间显著负相关(P<0.05)。番茄产量W1N2(25kPa+N300kg/hm^2)、W2N1(35kPa+N75kg/hm^2)和W1N1(25kPa+75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灌水和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各土层土壤全氮、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同施氮量下,0—30cm土层酸解铵态氮和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均在土壤水吸力维持在35~6kPa范围内达最高值,此土壤水分含量下的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含量在施N75kg/hm^2时达到最大值。从节水减氮和番茄产量的角度考虑,控制土壤水吸力不低于35kPa、每季随水施N75kg/hm^2为供试番茄生产条件下最佳的水、氮组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铵态氮 酸解氨基酸氮 膜下滴灌 土壤水吸力 供氮水平 番茄产量
下载PDF
214例心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汉卿 陈琢 +3 位作者 黄伟 胡永红 杨芙蓉 刘艳娟 《微循环学杂志》 1998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汉卿 黄召谊 +1 位作者 杨芙蓉 石金发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Ⅱ期高血压病例 80例 ,治疗组 (松龄血脉康组 ) 45例 ,对照组 (得高宁组 ) 3 5例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改变... 目的 :观察中药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Ⅱ期高血压病例 80例 ,治疗组 (松龄血脉康组 ) 45例 ,对照组 (得高宁组 ) 3 5例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改变。结果 :治疗一疗程 ( 3 0天 )后 ,主要临床症状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5.1%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 ) ,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结论 :中药松龄血脉康治疗高血压病 (Ⅰ、Ⅱ期 ) ,疗效确切 ,能有效改善主要临床症状 ,降低血液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松龄血脉康 高血压 血液流变性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中药冠心康对冠心病痰瘀证病人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汉卿 黄伟 杨芙蓉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3期31-32,共2页
观察中药冠心康对冠心病痰瘀证病人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自拟益气温阳化痰方冠心康与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治疗冠心病痰瘀证50例,观察临床症状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TCh、TG)及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结果:冠心... 观察中药冠心康对冠心病痰瘀证病人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自拟益气温阳化痰方冠心康与地奥心血康胶囊对照,治疗冠心病痰瘀证50例,观察临床症状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TCh、TG)及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结果:冠心康对冠心病痰瘀证缓解症状总有效率为88.0%,优于地奥心血的80.0%,冠心康有明显降低TCh和TG作用(P <0.05,P<0.01),并能降低冠心病痰瘀证患者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沉(P均<0.05)。结论:冠心康对冠心病属痰瘀证型患者有良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作用,并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组成该方剂各中药能扩张冠脉血管、调节脂质代谢、阻抑脂质的肠道吸收,从而起到降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瘀证 血脂 血液流变学 冠心康
下载PDF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汉卿 黄召谊 杨芙蓉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 60例 ,检测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心络胶囊组 ) 3 3...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 60例 ,检测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心络胶囊组 ) 3 3例和对照组 (尼莫地平组 ) 2 7例作比较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及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结果 :气虚血瘀症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中度及重度异常者 5 2例 ( 86.67% ,5 2 /60 ) ,其中治疗组 2 9例 ( 87.9% ,2 9/3 3 ) ,对照组2 3例 ( 85 .7% ,2 3 /2 7) ,以形态积分 ( 2 .5 8) >流态积分 ( 2 .2 2 ) >袢周积分 ( 0 .83 )为主要特征 ;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异常率同为 10 0 % ,其中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为主要特征。治疗 3 0天后 ,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0 .0 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0 .9% ,对照组为 70 .3 9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极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气虚血瘀证 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通心络胶囊 中医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汉卿 阮楚晋 +7 位作者 万炜 李胜龙 裴丁仪 韩苗 陈国炜 刘莹 朱堃 王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2,共16页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广泛地参与包括固氮、氨化以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一系列生态过程,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碳中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态学技术的...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广泛地参与包括固氮、氨化以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一系列生态过程,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生产力、全球环境变化以及碳中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态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与土壤氮循环密切相关的功能基因以及其功能微生物群落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检索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1-2020年期间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相关文献,结合R语言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从发文量、高被引论文、高频关键词及历史直接引文等方面对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总结了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领域的研究动态、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挖掘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及群落结构探索土壤氮循环的微生物学机制,是当前土壤氮循环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切入点。(2)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研究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①利用宏基因组学等技术对土壤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筛选、识别和注释,从而发现新的微生物功能基因序列、更新引物数据库等;②环境因子及管理措施对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指标的影响;③利用功能基因丰度表征土壤氮循环过程相关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以及功能基因与土壤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关系分析,以期揭示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分子机制。(3)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氮循环功能基因筛选、鉴定、识别、相应引物设计及分析方法确定等,到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以及当前结合土壤氮循环相关功能基因活性、丰度与功能微生物种群、群落结构甚至土壤性质数据,综合探讨土壤氮循环微生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循环 科学知识图谱 关键文献 研究热点 历史发展脉络 R语言
下载PDF
益气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汉卿 刘艳娟 《湖北中医杂志》 1997年第1期5-7,共3页
应用中药益气更脉汤与西药心得安作对照,治疗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律失常共85例。对缓解心悸、气短、胸闷(痛)、动则汗出、精神差等主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9.1%,与对照组(60.0%)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 应用中药益气更脉汤与西药心得安作对照,治疗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律失常共85例。对缓解心悸、气短、胸闷(痛)、动则汗出、精神差等主要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9.1%,与对照组(60.0%)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对原已用心得安者加用益气复脉汤后,心得安的停减率为79.2%(19/24例)。治厅组心电图好转率为56.3%,与对照组4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益气复脉局治疗后,收缩压(SBP)由22.83±1.41kPa降至20.95±1.28kPa.舒张压(DBP)由13.59=1.08kPa降至11.95±1.19kPa,P值均<0.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性,与对照组组问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脂、血浆胆固醇(TC)由6.74±O.33mmol/L降至5.65±0.69mmol/L,甘油三酯(TG)由1.66±0.15mmol/L降至1.40±0.22mmol/L,P值分别为P<0.05和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医药疗法 益气复脉汤 补气养阴
下载PDF
锻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汉卿 王斌修 《模具制造》 2015年第8期69-71,共3页
锻造技术在近几年有了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争相改进锻造工艺,市场竞争激烈。我国锻造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果不能在技术改革的洪流中把握好方向,势必会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依靠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与工艺,为锻造技... 锻造技术在近几年有了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争相改进锻造工艺,市场竞争激烈。我国锻造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果不能在技术改革的洪流中把握好方向,势必会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依靠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与工艺,为锻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本文介绍了锻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阐述了锻造的分类及其特点,最后分析了未来锻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技术 锻造工艺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冠心急救丹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及毒性试验观察
12
作者 吴汉卿 何美冬 +5 位作者 胡少明 杨芙蓉 钱振坤 蔡玉祥 杜佐华 周际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6-368,共3页
采用冠心急救丹与消心痛随机分组单盲对照治疗冠心病92例。对缓解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 93.87%和 79、07%(P<0.05)。冠心急救丹无消心痛所引起的头晕、头胀痛等副作用,同时该药有降低血脂、血液粘度和部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P<0.05... 采用冠心急救丹与消心痛随机分组单盲对照治疗冠心病92例。对缓解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 93.87%和 79、07%(P<0.05)。冠心急救丹无消心痛所引起的头晕、头胀痛等副作用,同时该药有降低血脂、血液粘度和部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P<0.05和<0.01)。经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证明,冠心急救丹口服安全度大,几乎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急救丹 冠心病 丹剂
下载PDF
泽泻决明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吴汉卿 陈琢 何美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9-51,54,共4页
报道用中药泽泻决明调脂汤与绞股兰总甙片对照,治疗血脂异常60例。临床观察证明,方剂对缓解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其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良好效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分别... 报道用中药泽泻决明调脂汤与绞股兰总甙片对照,治疗血脂异常60例。临床观察证明,方剂对缓解高脂血症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其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良好效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P<0.05、<0.01和<O.05。该方尚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降脂、降压作用可能与组成中药具有一定的抑制TC和TG的吸收、促进脂质代谢、扩张血管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决明 血脂异常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压平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吴汉卿 屠庆年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1,共3页
血压平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分析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吴汉卿,屠庆年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药疗法,血压平汤,治疗应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笔者根据自己2... 血压平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分析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430030)吴汉卿,屠庆年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药疗法,血压平汤,治疗应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笔者根据自己20余年来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经验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血压平汤 治疗应用
下载PDF
汽车拉杆径向挤压成形力计算
15
作者 吴汉卿 王贤勇 《模具制造》 2016年第9期52-55,共4页
汽车转向拉杆在汽车零配件中生产量巨大,生产设备的合理选用,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而选用设备则需要对拉杆的成形力进行预计算。为此,本文针对拉杆的径向挤压生产过程,采用主应力法推导了总压力计算公式,并利用Defrom-3D软件进行了模拟试... 汽车转向拉杆在汽车零配件中生产量巨大,生产设备的合理选用,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而选用设备则需要对拉杆的成形力进行预计算。为此,本文针对拉杆的径向挤压生产过程,采用主应力法推导了总压力计算公式,并利用Defrom-3D软件进行了模拟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可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法 挤压成形力 汽车转向拉杆
下载PDF
冠心病血瘀证与痰浊证辨证客观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黄召谊 董慧 +1 位作者 吴汉卿 陈广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1期1873-1875,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血瘀证与痰浊证患者血液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联素(ADPN)、瘦素(LPT)、游离脂肪酸(FFA)及血脂水平[TG(甘油三酯)、TC(...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血瘀证与痰浊证患者血液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联素(ADPN)、瘦素(LPT)、游离脂肪酸(FFA)及血脂水平[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载脂蛋白A)、apo-B(载脂蛋白B)]的变化,探讨其在CHD血瘀证及痰浊证辨证分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40例痰浊证CHD患者(T组),43例血瘀证CHD患者(X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N组)血液中ET、NO、LPO、MDA、SOD、GSH-PX、ADPN、LPT、FFA及血脂(TG、TC、LDL-C、HDL-C、apo-A、apo-B)水平。结果 (1)X组及T组ET、LPO、MDA、FFA、TG、TC、LDL-C水平较N组显著增高,其中X组ET、LPO、MDA水平较T组增高明显,其余则为T组增高较明显。(2)X组及T组NO、SOD、GSH-PX、ADPN、LPT、HDL-C、apo-A/apo-B水平较N组显著降低,其中X组NO、SOD、GSH-PX水平较T组降低明显,其余为T组降低明显。结论 CHD血瘀证与痰浊证在ET、NO、LPO、MDA、SOD、GSH-PX、ADPN、LPT、FFA及血脂(TG、TC、LDL-C、HDL-C、apo-A/apo-B)变化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这些实验指标可以作为CHD痰浊证及血瘀证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瘀证 痰浊证 辨证 客观化
下载PDF
水氮调控对小油菜养分吸收、水氮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娜 张玉龙 +5 位作者 刘玉 廖常健 吴汉卿 张玉玲 邹洪涛 虞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1-828,共8页
合理的灌水、施氮量对提高小油菜养分利用率、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盆栽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灌水水平(W_1:60%θ_f;W_2:75%θ_f;W_3:90%θ_f。θ_f为田间持水量)和施氮量(N_0:0 g·kg^(-1);N_1:0.... 合理的灌水、施氮量对提高小油菜养分利用率、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盆栽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灌水水平(W_1:60%θ_f;W_2:75%θ_f;W_3:90%θ_f。θ_f为田间持水量)和施氮量(N_0:0 g·kg^(-1);N_1:0.1 g·kg^(-1);N_2:0.2 g·kg^(-1);N_3:0.3 g·kg^(-1))对小油菜养分吸收、产量及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水平与施氮量对小油菜根系与叶片氮、磷、钾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叶片含磷量受水氮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叶片氮、钾含量显著大于根系。增加灌水,小油菜含磷量与根系含氮量增加,含钾量及叶片含氮量降低;施氮能增加小油菜氮、钾含量,降低含磷量。灌水与施氮对小油菜氮、磷、钾吸收总量均有显著影响,且磷、钾吸收量受水氮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中水低氮处理(W_2N_1)各养分吸收量均最大。小油菜产量受灌水水平和施氮量的显著影响,表现为随灌水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受施氮量及水氮互作的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IWUE变化与产量变化一致。灌水与施氮对^(15)N肥料去向有显著影响,且肥料利用率受水氮互作的显著影响。随灌水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中水处理肥料残留率最低,损失率最高。随施氮量增加,肥料利用率不断降低,损失率呈增加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小油菜养分吸收、产量及水氮利用率,W_3N_1、W_2N_1组合为推荐水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油菜 水氮调控 养分吸收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冠心康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血清NO及血浆ET-1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召谊 吴汉卿 +1 位作者 叶慧明 陈琢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冠心康预防用药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 (AS)家兔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影响。方法 :采用猪油加胆固醇饲料造模法 ,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 ,模型组 (M组 ) ,冠心康治疗组... 目的 :观察中药冠心康预防用药对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 (AS)家兔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影响。方法 :采用猪油加胆固醇饲料造模法 ,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 ,模型组 (M组 ) ,冠心康治疗组 (T组 ) ,复方丹参片治疗对照组 (C组 ) ,各组在实验开始 ,第 6周末 ,第 12周末取血标本测定上述参数。结果 :与M组比较 ,T组、C组均可显著提高血清NO含量 ,降低血浆ET 1含量 (P <0 .0 5 ) ,且T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冠心康有维持内源性ET 1和NO的平衡而保护正常内皮功能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康 家兔 动脉粥样硬化 NO ET-1 冠心病 药理作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泰脂安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屈松柏 王汉祥 +7 位作者 邓菱梅 吴斌 吴汉卿 李道本 任开明 胡家才 陈友香 杨祥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研究泰脂安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的调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3 0 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按中医辨证分型 ,肝肾阴虚 15 9例 ,阴虚阳亢 141例 ,口服泰脂安胶囊 3粒 (每粒0 .3g) ,每天 3次 ,连服 8周。服药前及服药 4周和 8周末 ,均做... 目的 :研究泰脂安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的调脂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3 0 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按中医辨证分型 ,肝肾阴虚 15 9例 ,阴虚阳亢 141例 ,口服泰脂安胶囊 3粒 (每粒0 .3g) ,每天 3次 ,连服 8周。服药前及服药 4周和 8周末 ,均做体格检查、记录证候积分、查血脂谱。服药前及服药后 8周末查血尿粪常规、ALT、BUN、Cr、ECG及前庭功能。治疗期间每 2周复诊 1次 ,记录证候积分及副作用。结果 :服药 4周和 8周末 ,TC分别降低 18.2 %和 2 5 .2 % ,TG降低2 6.2 %和 40 .6%。LDL -C降低 18.9%和 2 0 .6% ,AI降低了 2 7.1%和 3 4.9% ,HDL -C升高了 3 1.2 %和 42 .9% ,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 <0 .0 1) ,治疗 8周末TC、TG和AI下降程度明显大于 4周 (P均 <0 .0 1) ,临床证候积分减少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总有效率为 95 .3 5 % ,其中肝肾阴虚为 94.3 4% ,阴虚阳亢为 96.45 % ,但两组无可比性 (P >0 .0 5 )。该药对血尿粪常规、BUN、ALT、Cr、ECG及前庭功能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泰脂安对高脂血症病人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 ,其降低TC、TG、LDL -C、AI和升高HDL -C的作用 ,8周疗效更优 ,并能明显改善证候 ,无副作用 ,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脂安 治疗 高脂血症 临床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益气通阳化痰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召谊 吴汉卿 +1 位作者 叶慧明 陈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阳化痰法中药复方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喂饲高脂饮食制备高脂血症及AS动物模型。32只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脂组)、活血化瘀方治疗组(活血组)和益气通阳化痰方治疗组(... 目的:探讨益气通阳化痰法中药复方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喂饲高脂饮食制备高脂血症及AS动物模型。32只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脂组)、活血化瘀方治疗组(活血组)和益气通阳化痰方治疗组(化痰组),每组8只。于实验前、实验第6周末和第12周末测定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率、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主动脉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斑块厚度。结果:喂饲高脂饮食后,高脂组血脂、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MDA、ET-1、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斑块厚度均显著增高,血清NO3-/NO2-含量显著降低。与高脂组比较,化痰组与活血组血脂、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MDA、ET-1均显著降低,NO3-/NO2-含量显著升高,且化痰组调脂作用,降低MDA、ET-1含量,升高NO3-/NO2-含量均明显优于活血组;但化痰组与活血组间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化痰组的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斑块厚度较活血组小(P均<0.05)。内膜脂质斑块面积比与TC、MDA、血小板黏附率、ET-1和N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益气通阳化痰方及活血化瘀方通过治疗高脂血症、抗氧化、改善血小板功能、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作用防治AS,以益气通阳化痰方的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阳化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