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生产保障供应,聚焦产品合作共赢--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总经理 吴海琴
1
作者 吴海琴 《中国农药》 2021年第7期27-27,共1页
《世界农药》: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吴海琴: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集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目前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在温州、启东和宁夏,还有两个以销售为主体的贸易公司。
关键词 生物科技 业务总经理 世界农药 集团化公司 合作共赢 保障供应 销售
下载PDF
新形势下神经介入临床带教模式转变的思考
2
作者 高震 巩雨 +1 位作者 王虎清 吴海琴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随着网络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医疗环境的改变,神经介入临床带教工作迎来了严重挑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新形势下神经介入临床带教工作模式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职责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总结了神经介入临床带教工作经验,... 随着网络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医疗环境的改变,神经介入临床带教工作迎来了严重挑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新形势下神经介入临床带教工作模式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职责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总结了神经介入临床带教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神经介入带教模式及带教老师角色定位的转变做出阐述,提出新形势、新要求下神经介入带教工作应当及时优化教学模式,带教老师在带教工作中应该主动承担体系构建者、知识传播者、技术指导者和学员保护者角色,才能够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能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神经介入 临床教学 带教模式 角色定位 医疗安全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企业人力资源异构数据快速检索方法
3
作者 吴海琴 高峰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3-48,89,共7页
为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异构数据检索效率,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企业人力资源异构数据快速检索方法。设定异构数据清洗规则判定和剔除异常数据,通过归一化处理和马尔可夫蒙特卡算法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缺失插补。利用TF-IDF算法提取数据中能... 为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异构数据检索效率,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企业人力资源异构数据快速检索方法。设定异构数据清洗规则判定和剔除异常数据,通过归一化处理和马尔可夫蒙特卡算法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缺失插补。利用TF-IDF算法提取数据中能够表征文本的特征词,采用模糊聚类算法将具有不同特征相似度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类簇中,构建人力资源异构数据快速检索模型,完成数据快速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数据聚类效果较优,数据重采样较低,数据检索耗时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数据 数据清洗 TF-IDF算法 模糊聚类
下载PDF
葛根素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并上调BDNF保护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宏伟 陈明 +2 位作者 王虎清 高震 吴海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神经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葛根素干预组,采用间隔3 d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神经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葛根素干预组,采用间隔3 d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型;术后2周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均荧光强度来表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葛根素干预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海马BDNF表达量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对VD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降低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上调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管性痴呆 钙离子浓度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路径研究
5
作者 吴海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1期0001-0004,共4页
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助力乡村振兴是乡村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和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对此,文章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结合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才培育通用模型,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路径现状,... 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助力乡村振兴是乡村信息化发展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和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对此,文章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结合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才培育通用模型,了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路径现状,并从人才培育方案、人才培育过程和人才培育评价角度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策略。文章的结论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供路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院校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育路径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成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6
作者 任宏伟 陈明 +3 位作者 王虎清 高震 巩雨 吴海琴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7期59-63,70,共6页
目的分析成人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0年0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铜蓝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 目的分析成人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0年0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铜蓝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4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发病年龄18~49岁,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28例(82.4%)、肝损害16例(47.1%)、肾损害1例(2.9%);其中28例(82.4%)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铜蓝蛋白减低32例(94.1%),K-F环阳性26例(76.5%),其中K-F环阳性患者中均伴有铜蓝蛋白减低。脑影像学特异性表现25例(73.5%)、正常4例(11.8%)、脑萎缩3例(8.8%)、左侧放射冠点状缺血灶1例(2.9%)、脑白质变性1例(2.9%)。铜蓝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相关(r_(s)=-0.472,P=0.005)。结论成人肝豆状核变性主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多伴有肝功能异常,且铜蓝蛋白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K-F环 脑影像学
下载PDF
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海琴 张蓓 +3 位作者 张桂莲 展淑琴 张茹 赵英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VD的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VO组和葛根素组,每组又分为1周、3周...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中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VD的动物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VO组和葛根素组,每组又分为1周、3周、6周、2月(n=6)四个时间点;应用Y型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蛋白的表达。结果①2-VO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游全程时间和误入盲端次数均显著增加,但各时间点葛根素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均显著优于2-VO组。②各时间点,2-VO组和葛根素组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但葛根素组两种蛋白的表达均较2-VO组明显降低。结论葛根素可提高缺血脑组织细胞内氧浓度,改善学习记忆功能,对VD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管性痴呆 低氧诱导因子-1Α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海琴 汤燕 +4 位作者 张欣 魏玄辉 王虎清 张文婷 张桂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Hp抗体浓度,全血血小板...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脑梗死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66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Hp抗体浓度,全血血小板表面活化依赖的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和各凝血指标的水平,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CD62p表达水平和凝血功能。结果:①脑梗死组Hp-IgG和Hp-Cag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阳性率高于脑梗死组Hp阴性患者及对照组(P<0.05)。③脑梗死组Hp阳性患者PT、PTR及INR与Hp阴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APTT、TT及FIB差异显著(P<0.05),其中Hp阳性患者APTT、TT较Hp阴性患者缩短,而FIB含量高于Hp阴性患者。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增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水平影响其凝血功能,参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螺杆菌感染/病理生理学 脑梗死/病因学 脑梗死/微生物学 血小板活化 P选择素/血液 血液凝固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海琴 张欣 +2 位作者 汤燕 王虎清 孙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微矩阵(芯片)分析技术测定初发急性脑梗死(85例)血清Hp-IgG、Hp-CagA-IgG和Hcy,并与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①急性...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初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微矩阵(芯片)分析技术测定初发急性脑梗死(85例)血清Hp-IgG、Hp-CagA-IgG和Hcy,并与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①急性脑梗死组Hp-IgG阳性率及Hp-CagA-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Hp-Ig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血清Hcy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Hp-CagA-IgG阳性组患者Hcy水平高于Hp-CagA-IgG阴性组(P<0.05)。结论:Hp感染与脑梗死发病相关,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CagA阳性Hp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Hcy水平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免疫学 高半胱氨酸/血液 螺杆菌感染/并发症 脑梗死/微生物学 芯片分析技术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海琴 张桂莲 +4 位作者 张茹 袁海峰 姚丽 王学良 赵英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6,26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21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21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含量、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吸烟指数、颈动脉IMT及斑块数呈正相关。结论CRP作为炎性指标可能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血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大鼠衰老过程中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海琴 任蓓 +3 位作者 沙娟娟 王虎清 张桂莲 李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特点。方法:对3、18、24、30月龄(各10只)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海马VEGF的表达规律和微血管变化。结果:①VEGF在各组大鼠海马组... 目的: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特点。方法:对3、18、24、30月龄(各10只)大鼠脑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海马VEGF的表达规律和微血管变化。结果:①VEGF在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锥体细胞胞浆内,随增龄VEGF阳性细胞个数逐渐减少(P<0.05);②MVD在各组大鼠均可见,随月龄增加MVD逐渐减少(P<0.05)。结论:VEGF及MVD随增龄在海马组织中表达减少,且两者的改变相一致,提示增加衰老大鼠脑组织内VEGF含量和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代谢 海马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痴呆 血管 衰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大鼠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海琴 常明则 +1 位作者 张桂莲 赵英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 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暗回避反应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法 ,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 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暗回避反应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法 ,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海马 CA1 区的 bcl- 2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 1)与再灌注组相比 ,葛根素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延长 ;( 2 )脑缺血再灌注后 ,海马 CA1 区 bcl- 2蛋白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不同而变化 ,缺血 2 0 min后再灌注 2 4 h达高峰 ,葛根素组 bcl- 2蛋白的表达于相应的时间点明显增多 ;( 3)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 区神经元凋亡损伤在再灌注 72 h损伤最重 ,葛根素组可减少相应时点神经细胞凋亡数。结论 葛根素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 bcl- 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或延迟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鼠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学习记忆障碍 脑保护
下载PDF
大鼠海马HIF-1α和EPO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海琴 王虎清 +3 位作者 沙娟娟 李永 张茹 卜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二者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不同月龄组(3,18,24,30月)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尼氏体及...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二者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不同月龄组(3,18,24,30月)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尼氏体及HIF-1α和EPO的表达情况。结果:随大鼠月龄的增大,海马CA1区神经细胞体积变大,排列稀疏,胞浆内尼氏体减少。随月龄增加海马CA1区HIF-1α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CA1区EPO表达随月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由3月龄到18月龄,阳性细胞个数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18月龄到30月龄,阳性细胞个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与EPO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在中年期之前,呈平行递增变化,在中年期之后,二者呈分离变化,提示HIF-1α活性下降和蛋白质合成功能的减退是衰老过程中EPO表达减少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内源性HIF-1α的活性和补充外源性EPO有可能减缓神经系统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低氧诱导因子-1Α 促红细胞生成素 大鼠 海马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红白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海琴 张桂莲 +2 位作者 徐静 向丽 甄长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 探讨红白细胞变形性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核孔滤筛法 ,对 5 2例冠心病患者标准红细胞悬液和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滤过指数 (Indexoffiltration ,IF)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红、白细胞的IF均较... 目的 探讨红白细胞变形性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核孔滤筛法 ,对 5 2例冠心病患者标准红细胞悬液和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滤过指数 (Indexoffiltration ,IF)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红、白细胞的IF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以白细胞IF值升高更显著 (P 0 0 0 1 )。这种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尤为明显。结论 红细胞及白细胞变形性的降低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 白细胞变形性
下载PDF
老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HIF-1α的表达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海琴 王虎清 +2 位作者 成红学 张桂莲 展淑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97-1899,1902,共4页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老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规律,探讨HIF-1α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比观察3月龄和30月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细胞内尼氏体及HIF-1α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老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规律,探讨HIF-1α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比观察3月龄和30月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细胞内尼氏体及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30月龄大鼠脑组织各部位神经细胞体积大,排列稀疏,胞浆内尼氏体稀疏。与3月龄组比较,30月龄组大鼠脑组织内各部位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且各部位阳性细胞个数有显著变化(P<0.01),其中海马CA3区阳性细胞数最多,而运动皮质区及第1小脑小叶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少。结论老龄大鼠脑组织各部位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减弱,而HIF-1α表达增强,其中又以海马区表达最强,推测HIF-1α可能在衰老过程中尤其是记忆减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低氧诱导因子-1Α 尼氏体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海琴 张桂莲 +1 位作者 徐静 展淑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 (IR)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 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C 肽、TNF α、TG及HDL含量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急性脑梗...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 (IR)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 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C 肽、TNF α、TG及HDL含量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ISI明显降低、血清TNF α明显升高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ISI与TG、HDL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关系。结论 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IR ,TNF α可能是IR形成的一个因素。抑制TNF α的表达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和减轻梗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老龄大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葡萄糖转运蛋白3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海琴 沙娟娟 +3 位作者 王虎清 任蓓 张桂莲 李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的脑组织内不同部位的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 3)的表达情况,探讨GLUT 3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3月龄、18月龄及30月龄大鼠(各10只)脑组织内不同部位GLUT 3的表达强弱。结果:各...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的脑组织内不同部位的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 3)的表达情况,探讨GLUT 3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3月龄、18月龄及30月龄大鼠(各10只)脑组织内不同部位GLUT 3的表达强弱。结果:各月龄组大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阳性细胞数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海马区,尤其是海马CA1区阳性细胞数最多,而运动皮质区及第1小脑小叶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少。结论:在老龄大鼠脑组织中GLUT 3的表达减弱,提示GLUT 3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 衰老 海马 大脑皮质 小脑
下载PDF
观察脑啡肽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海琴 李燕玲 +5 位作者 邵智星 王虎清 高震 李鹏 任宏伟 张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层和海马CA1区脑啡肽的表达,探讨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改变对脑啡肽含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通过线栓法制作双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在预定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固定...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层和海马CA1区脑啡肽的表达,探讨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改变对脑啡肽含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通过线栓法制作双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在预定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固定,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脑组织中脑啡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与实验组皮层、海马CA1区均可见脑啡肽阳性表达及脑啡肽阳性细胞。实验组皮层及海马CA1区脑啡肽的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从再灌注8h后开始增加,24h增加明显,且缺血100min组脑啡肽含量较缺血30min组增加明显(P<0.05)。实验组海马CA1区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皮层内脑啡肽阳性细胞数实验组在再灌注8h开始增加,24h增加明显,且缺血100min组脑啡肽阳性细胞数较缺血30min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皮层和海马CA1区脑啡肽的表达随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皮层内脑啡肽表达的增加既包括脑啡肽总含量的增加,也包括脑啡肽阳性细胞数的增加,而海马CA1区仅仅表现为脑啡肽总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 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大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和脂蛋白(a)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海琴 张桂莲 +2 位作者 曹会芳 王利 马小玲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技术、激光衍射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及血清Lp(a)进行测定。结果 急性脑...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技术、激光衍射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及血清Lp(a)进行测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时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降低,血清Lp(a)含量增高。血清Lp(a)水平与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变形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高水平血清Lp(a)浓度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不仅与其致动脉硬化和抗纤溶作用有关,而且可能与其降低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和变形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红细胞 膜脂流动性 脂蛋白(a) 变形性
下载PDF
大都市近郊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规划探索——以南京市汤山村为例 被引量:30
20
作者 吴海琴 张川 《小城镇建设》 2015年第11期74-79,共6页
近年来,大都市近郊旅游型美丽村庄的建设使当地村民大幅创收,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形成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这种试点模式进入常态后,大都市近郊乡村应面对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总结经验达到全域乡村美丽的总体目标?... 近年来,大都市近郊旅游型美丽村庄的建设使当地村民大幅创收,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形成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这种试点模式进入常态后,大都市近郊乡村应面对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总结经验达到全域乡村美丽的总体目标?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核心价值导向,因地制宜,提出全域旅游型美丽乡村的理念,论述了区域联动、城乡统筹、全局层面的总体定位;依特归类,串联游线,聚落片区差异化发展;休闲体验导向,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多元发展;分级分类,定制式靶向的规划策划与研究;完善平台建设,通过项目、工程系统化建设落实区域发展的五大规划思路,并以南京市汤山美丽乡村规划为例阐述了相关实践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 全域旅游型 区域联动 聚落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