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颅内结核的临床特点
1
作者 邵红霞 吴涓涓 +2 位作者 于洪志 武俊平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颅内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识。方法选取34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其中83例合并颅内结核。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临床表现;痰抗酸杆菌涂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痰结核...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颅内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意识。方法选取34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其中83例合并颅内结核。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临床表现;痰抗酸杆菌涂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痰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结核分枝杆菌培养、X-pert;血常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胸部CT平扫、头颅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结果83例合并颅内结核患者的症状以发热(74例)、头痛(53例)为主,11例合并糖尿病,9例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4例合并妊娠/分娩/流产,6例合并腹腔结核,6例合并骨关节结核,2例生殖系统结核,1例淋巴结结核,1例泌尿系统结核,1例口腔黏膜结核。49例血钠降低(<135 mmol/L),平均131.0(126.2,135.8)mmol/L。44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质≥1 g/L,37例患者的脑脊液葡萄糖水平<2.2 mmol/L,25例患者的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6 U/L。83例患者均行胸CT检查,64例显示粟粒性结节,33例表现为单纯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1例表现为单纯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9例合并继发性肺结核。34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其中梗死灶10例,结核瘤4例,脑积水1例。51例行头颅MRI检查,其中脑基底部脑膜强化10例,脑梗死灶7例,结核瘤4例。结论充分评估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的年龄、症状、头胸部影像学、脑脊液、血钠等有助于诊断颅内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液 诊断 鉴别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头颅影像学
下载PDF
分子伴侣与MHC分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涓涓 章晓联 吴涓涓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真核细胞内的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s)主要有钙联蛋白(calnexin)、钙网蛋白(calreticulin)、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和蛋白质二硫异构体(PDI)ERp57等,它们在内质网中与新合成的MHC分子相互作用,参与蛋白质正确折叠、组装和... 真核细胞内的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s)主要有钙联蛋白(calnexin)、钙网蛋白(calreticulin)、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和蛋白质二硫异构体(PDI)ERp57等,它们在内质网中与新合成的MHC分子相互作用,参与蛋白质正确折叠、组装和对抗原的呈递。MHC分子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呈递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论述了内质网分子伴侣在MHC分子成熟、荷肽过程中的作用、它们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伴侣 内质网 MHC分子 肿瘤
下载PDF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EPC三大组合在民生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彩红 吴涓涓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以实际的工程为例,详细论述BIM技术、装配式建筑、EPC三大组合在安置房民生工程中的应用,通过综合运用该技术,保障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了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经验可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EPC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涓涓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4期77-78,81,共3页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处方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5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处方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5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血糖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 h PG[(8.04±1.16)mmol/L]、FPG[(6.24±1.24)mmol/L]、HbA1c[(6.01±1.41)%]均较对照组低[(9.57±1.29)mmol/L、(7.74±1.19)mmol/L、(7.23±1.37)%],且治疗后IL-6[(55.54±10.51)ng/L]、IL-8[(5.02±0.64)ng/L]、TNF-α[(1.24±0.18)ng/L]低于对照组[(63.47±10.49)、(6.37±0.58)、(1.47±0.2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有调节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 血糖控制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布置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涓涓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第19期153-154,共2页
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对于顺利执行施工进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对现场的文明施工、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布置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平面 布置 管理
下载PDF
闽南青草药药膳在妇女带下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洁 王秋玲 +2 位作者 吴涓涓 陈文娟 彭连共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闽南青草药药膳是一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青草药和食物相配伍,运用传统烹饪技艺加工而成的食品。在闽南地区带下病为妇女常见病,而青草药药膳广泛运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妇女预防保健的重要方法。通过对青草药药膳的应用背景以及... 闽南青草药药膳是一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青草药和食物相配伍,运用传统烹饪技艺加工而成的食品。在闽南地区带下病为妇女常见病,而青草药药膳广泛运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妇女预防保健的重要方法。通过对青草药药膳的应用背景以及食治原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其在妇女带下病的治疗中所形成的应用规律以及辨证特点,从而为闽南青草药以及药膳的扩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青草药药膳的传承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青草药 药膳 带下病
原文传递
硫辛酸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荣平 吴涓涓 +4 位作者 宋海锋 任家庚 莫文庆 奉继运 邓虹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析硫辛酸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目的探析硫辛酸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硫辛酸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病灶及周围水肿带面积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9%(16/18)显著高于对照组50.0%(9/18),观察组治疗第7天NIHSS评分(7.1±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7±2.5)分,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灶、水肿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CT值,提高相对无病灶区面积及降低水肿面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疗效
下载PDF
硫辛酸对急性脑梗塞病灶密度影和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荣平 吴涓涓 +4 位作者 宋海锋 任家庚 莫文庆 奉继运 邓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2期3368-3371,共4页
目的 探析硫辛酸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灶密度影及周围水肿带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硫辛酸注射液,比较... 目的 探析硫辛酸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灶密度影及周围水肿带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硫辛酸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病灶、周围水肿带面积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观察组治疗第7天CT值显著升高,病灶、水肿面积显著减少,而对照组CT值显著降低,病灶、水肿面积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有效提高CT值,降低病灶区面积及降低水肿面积,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急性脑梗塞 病灶 水肿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血糖水平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荣平 吴涓涓 +1 位作者 宋海锋 张艳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水平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脑出血患者60例,同时纳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Hcy、空腹血糖(FB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根...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水平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脑出血患者60例,同时纳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Hcy、空腹血糖(FB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根据脑出血患者病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分别采集3组患者静脉血并观察Hcy水平以及FBG水平。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Hcy、FBG、HDL-C、LDL-C水平分别为(14.97±6.75)μmol/L、(8.20±0.92)mmol/L、(1.02±0.20)mmol/L、(2.39±0.59)mmol/L,对照组分别为(11.25±3.55)μmol/L、(5.01±0.35)mmol/L、(1.15±0.15)mmol/L、(2.18±0.3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Hcy水平是导致脑出血发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P<0.05);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血清Hcy分别为(10.37±4.10)μmol/L、(14.70±5.31)μmol/L、(22.24±6.74)μmol/L,FBG分别为(4.33±0.95)mmol/L、(9.14±2.63)mmol/L、(11.26±3.35)mmol/L。重型组血清Hcy及FBG均明显高于轻型组与中型组,中型组血清Hcy及FBG均明显高于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是引发脑出血发生的一个独立高危因素,Hcy与FBG水平能够提示脑出血患者的严重程度,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糖 脑出血 严重程度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恙虫病器官损害与降钙素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荣平 吴涓涓 +2 位作者 杨崇选 宋海锋 黄绮嫦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430-431,434,共3页
目的探讨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降钙素原(PCT)之间的临床联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恙虫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两组血浆PCT水平进行检测。根据血浆PCT水平将... 目的探讨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降钙素原(PCT)之间的临床联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恙虫病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对两组血浆PCT水平进行检测。根据血浆PCT水平将恙虫病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A组(PCT<0.5ng/mL,正常范围)、B组(0.5ng/mL≤PCT<2.0ng/mL,轻度升高)、C组(2.0ng/mL≤PCT<10.0ng/mL,中度升高)、D组(PCT≥10.0ng/mL,重度升高),观察4组患者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个数以及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PCT水平为(1.1±0.7)ng/mL,高于对照组(0.2±0.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PCT正常、轻度升高、中度升高、重度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4.0%、58.0%、20.0%、8.0%,对照组血浆PCT均处于正常范围。D组患者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个数为(4.06±0.81)个,明显高于A组(1.05±0.09)个、B组(2.12±0.21)个、C组(3.26±0.50)个,临床治愈率25.0%低于A组100.0%、B组96.6%和C组70.0%,死亡率75.0%高于A组0.0%、B组3.4%和C组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水平对于临床确诊恙虫病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恙虫病器官损害与血浆PCT水平密切相关,血浆PCT水平越高,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器官损害 降钙素原 关系
下载PDF
应用G6PD活性检测对粤北中老年人群G6PD缺乏筛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荣平 吴涓涓 +2 位作者 邓家艳 奉继运 温节喆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9-11,15,共4页
目的了解粤北中老年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生情况,为患该病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粤北地区(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45岁以上患者,应用G6PD活... 目的了解粤北中老年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发生情况,为患该病患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粤北地区(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45岁以上患者,应用G6PD活性检测对G6PD缺乏患者进行筛查,了解粤北中老年人群G6PD缺乏症发生情况。结果 4731例粤北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共有345例发生G6PD缺乏症,占7.29%,其中男228(4.82%)例,女117(2.47%)例,男、女性均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发生率最高,分别达10.19%、6.56%;在45~59岁年龄区间中,男、女阳性率最高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州市,分别为10.87%,7.05%,60岁以上男、女阳性率最高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分别为9.68%,7.69%,45~59岁总阳性率为7.72%,60岁以上总阳性率为7.07%;在粤北不同地区中老年人群G6PD活性上,连山连南瑶族自治县显著比其他地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粤北中老年人群G6PD缺乏现象较普遍,尤其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区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应加强G6PD缺乏症的筛查,可预防和避免溶血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活性检测 粤北 筛查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平 杨崇选 +2 位作者 朱丽英 赵军利 吴涓涓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24例(共146条),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74例(86条)及对照组(50例(60条),2组均采用包括外科临床手术处理及神经细胞活化剂、扩血管药、针灸、理疗等综...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24例(共146条),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74例(86条)及对照组(50例(60条),2组均采用包括外科临床手术处理及神经细胞活化剂、扩血管药、针灸、理疗等综合治疗,高压氧组在上述综合治疗措施的同时行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12次为1疗程,根据神经功能(BMRC)评定标准,评定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随访6-24个月,高压氧组优良率86.04%,对照组优良率5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外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神经损伤早期康复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