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率高,识别出具有细菌与真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将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2个月内)细菌及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分布和预后,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目的: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率高,识别出具有细菌与真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将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2个月内)细菌及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分布和预后,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受者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的病原体组成、分布和预后的数据,并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肝移植受者中75例发生了106株细菌或真菌感染,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为71.4%(75/105)。病原菌构成中G-杆菌处于优势(49/106,46.2%),G+球菌次之(31/106,29.2%)。G-杆菌中最常见者为鲍曼不动杆菌(13/106,12.3%)。G+球菌中最常见者为屎肠球菌(20/106,18.9%)。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38/105,36.2%)及多部位感染(30/105,28.6%)。术后死亡6例(6/105,5.7%),均为感染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术前半个月内抗生素使用、术前2个月内感染、术中红细胞输注量≥8 U、术后导尿管留置≥4 d及使用巴利昔单抗≥40 mg与感染发生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两个月内感染(OR=5.172,95%CI:1.905~14.039,P<0.01)是肝移植术后细菌与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巴利昔单抗≥40 mg(OR=0.197,95%CI:0.051~0.762,P<0.05)的肝移植受者术后细菌与真菌感染率降低。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与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后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最多见病原体为G-杆菌。术前2个月内感染的受者术后易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规范使用巴利昔单抗有助于减少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率高,识别出具有细菌与真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将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2个月内)细菌及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分布和预后,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受者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的病原体组成、分布和预后的数据,并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肝移植受者中75例发生了106株细菌或真菌感染,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为71.4%(75/105)。病原菌构成中G-杆菌处于优势(49/106,46.2%),G+球菌次之(31/106,29.2%)。G-杆菌中最常见者为鲍曼不动杆菌(13/106,12.3%)。G+球菌中最常见者为屎肠球菌(20/106,18.9%)。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38/105,36.2%)及多部位感染(30/105,28.6%)。术后死亡6例(6/105,5.7%),均为感染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术前半个月内抗生素使用、术前2个月内感染、术中红细胞输注量≥8 U、术后导尿管留置≥4 d及使用巴利昔单抗≥40 mg与感染发生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两个月内感染(OR=5.172,95%CI:1.905~14.039,P<0.01)是肝移植术后细菌与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巴利昔单抗≥40 mg(OR=0.197,95%CI:0.051~0.762,P<0.05)的肝移植受者术后细菌与真菌感染率降低。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与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后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最多见病原体为G-杆菌。术前2个月内感染的受者术后易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规范使用巴利昔单抗有助于减少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