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玉水 任君萍 +6 位作者 黄庆生 丁天兵 张伟 宋建华 朱忠勇 张红毅 马文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1,135,共3页
目的 :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乙型脑炎病毒 (JEV)E蛋白。方法 :将JEVE蛋白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PIC9K ,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SMD116 8。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 18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经甲醇诱导表达后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 目的 :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乙型脑炎病毒 (JEV)E蛋白。方法 :将JEVE蛋白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PIC9K ,以电穿孔法转化酵母SMD116 8。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 18筛选高拷贝转化子 ,经甲醇诱导表达后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 :由于糖基化不同 ,所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1130 0 0和 780 0 0 ,表达量约为5 0mg/L。结论 :在巴斯德比赤酵母中成功地表达了JEVE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巴斯德毕赤酵母 电穿孔法
原文传递
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玉水 马文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2-514,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基因疫苗 JE
原文传递
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与临床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玉水 宋建华 马文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112,43,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临床 地理分布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Ⅶ基因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玉水 朱晓辉 +4 位作者 程烽 方国安 林青 何菊英 朱忠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为检测福建省福州市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先证者的因子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有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I,以先证者及其母亲的 FⅦ基因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先证者的 FⅦ基因为 C329G纯合子,其母亲为杂合... 目的 为检测福建省福州市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先证者的因子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有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I,以先证者及其母亲的 FⅦ基因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先证者的 FⅦ基因为 C329G纯合子,其母亲为杂合子。结论 该家系为FⅦ基因存在C329G突变的第2个遗传性因子Ⅶ缺乏症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Ⅶ缺乏症 错义突变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免疫斑点法检测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玉水 兰凤华 +2 位作者 黄长晖 唐玉钗 朱忠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263,共2页
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点有抗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单克隆抗体,以捕捉红细胞裂解液中的b5还原酶,然后用还原型辅酶Ⅰ-二氯酚靛酚-噻唑蓝底物缓冲液进行活性染色。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个不同家系患者(5例)b5还原酶活... 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点有抗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单克隆抗体,以捕捉红细胞裂解液中的b5还原酶,然后用还原型辅酶Ⅰ-二氯酚靛酚-噻唑蓝底物缓冲液进行活性染色。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个不同家系患者(5例)b5还原酶活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正常对照为强阳性。本法是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血红蛋白血症 细胞色素 b5还原酶 免疫斑点
下载PDF
日本脑炎病毒DNA疫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颗粒疫苗的动物保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玉水 张富泉 +4 位作者 马文煜 宋建华 肖毅 杨敬 张红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共4页
目的 评价 3种日本脑炎病毒 (JEV)新型疫苗 ,即E蛋白病毒样颗粒 (VLPs)、DNA疫苗 (pV/JE)以及E蛋白颗粒 (Eps)的动物免疫效果。方法 BALB/c小鼠经 2次接种疫苗后 ,测定其病毒特异性的CTL活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 ,并以10LD5 0JEV攻... 目的 评价 3种日本脑炎病毒 (JEV)新型疫苗 ,即E蛋白病毒样颗粒 (VLPs)、DNA疫苗 (pV/JE)以及E蛋白颗粒 (Eps)的动物免疫效果。方法 BALB/c小鼠经 2次接种疫苗后 ,测定其病毒特异性的CTL活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 ,并以10LD5 0JEV攻击免疫小鼠 ,观察其保护效果。结果 各新型疫苗组的CTL活性为 33%~ 5 6 % ,灭活疫苗组为 2 2 % ,而载体和PBS对照组的CTL活性分别为 17%和 18%。一次免疫后 ,实验组小鼠血清结合抗体阳转率为 90 %。除DNA疫苗组外 ,各组小鼠的二次免疫血清抗体效价高于一次免疫的抗体效价 (P <0 0 5 ) ,且以VLPs加佐剂组小鼠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Eps加佐剂组次之 ,均高于 pV/JE组和灭活疫苗组 (P <0 0 5 )。三种疫苗可诱发小鼠产生中和抗体。各实验组小鼠能够抵抗JEV的攻击 ,而对照组小鼠的死亡率为 37 5 %。结论 三种新型疫苗可以正确表达JEV的E蛋白表位 ,可诱发免疫小鼠产生抗JEV的中和抗体并有保护性作用 ,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有可能成为候选的JEV新型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日本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疫苗 动物免疫 E蛋白病毒样颗粒 E蛋白颗粒
下载PDF
病毒的抗凋亡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玉水 朱忠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病毒 细胞凋亡 宿主细胞
下载PDF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基础与临床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玉水 《医学综述》 1997年第8期355-358,共4页
早在19世纪就已证实,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MetHb)是由于遗传疾病或者是吸收毒性化合物后体内红细胞产生的;而正常红细胞能使MetHb恢复到有功能的亚铁形式,后来研究发现MetHb在正常人红细胞内只含低浓度,且MetHb的产生与还原是红... 早在19世纪就已证实,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MetHb)是由于遗传疾病或者是吸收毒性化合物后体内红细胞产生的;而正常红细胞能使MetHb恢复到有功能的亚铁形式,后来研究发现MetHb在正常人红细胞内只含低浓度,且MetHb的产生与还原是红细胞的一个正常过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网织红细胞内以高铁血红蛋白形式合成这一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血红蛋白病 血症 临床研究 血液病
下载PDF
细胞色素b5还原酶缺陷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玉水 黄长晖 朱忠勇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7年第6期350-353,共4页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由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Cytb5R)缺陷引起。膜结合型和胞浆可溶型cytb5R由定位于22号染色体的同一基因编码。多种突变类型可导致该基因编码有缺陷的酶蛋白。本文就目前有关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蛋白特性与...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由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Cytb5R)缺陷引起。膜结合型和胞浆可溶型cytb5R由定位于22号染色体的同一基因编码。多种突变类型可导致该基因编码有缺陷的酶蛋白。本文就目前有关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蛋白特性与基因结构特点,基因突变与酶缺陷机制,以及可能建立的基因诊断方法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病 高铁血红蛋白 Cytb5R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PCR-RFLP检测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缺陷基因杂合子突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玉水 黄长晖 +2 位作者 朱忠勇 唐玉钗 兰凤华 《陕西医学检验》 1997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分析导致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PCR扩增b5还原酶基因第3和第4外显子;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分析扩增产物。结果:发现患者家系成员存在第57密码子来合于突变。结论:RFLP-PCR... 目的:分析导致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突变类型。方法:PCR扩增b5还原酶基因第3和第4外显子;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分析扩增产物。结果:发现患者家系成员存在第57密码子来合于突变。结论:RFLP-PCR可望成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基因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病 RCM Cytb5R PCR-RFLP PCR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红细胞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11
作者 吴玉水 唐玉钗 朱忠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血红蛋白血症 遗传性还原酶 红细胞 NADH HM
原文传递
乳鼠接种编码乙型脑炎病毒PrM/E蛋白的重组质粒DNA可诱发保护性免疫
12
作者 吴玉水 马文煜 +3 位作者 宋建华 黄庆生 张富泉 张红毅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 :评价乙型脑炎DNA疫苗对乳鼠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以DNA疫苗 (pV/JE)、质粒载体对照 (pVAX1)和PBS接种BALB/c乳鼠后 ,测定其病毒特异性的CTL活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 ,并以 10 0LD50 JEV攻击 ,观察保护效果 .结果 :DNA疫苗组的... 目的 :评价乙型脑炎DNA疫苗对乳鼠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以DNA疫苗 (pV/JE)、质粒载体对照 (pVAX1)和PBS接种BALB/c乳鼠后 ,测定其病毒特异性的CTL活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 ,并以 10 0LD50 JEV攻击 ,观察保护效果 .结果 :DNA疫苗组的CTL活性为 37.5 % ,而载体和PBS对照组的CTL活性分别为 18%和 8.5 % .二次免疫后DNA疫苗组的免疫荧光抗体滴度为 1∶2 8.3(几何平均效价 ) ,抗体阳转率为 80 % (8/10 ) ;混合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为 1∶4 0 .JEV攻击后 ,DNA疫苗组小鼠获得 75 % (6 /8)的保护率 ,而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结论 :所构建的DNA疫苗可诱发乳鼠产生抗JEV的CTL活性、中和抗体及保护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疫苗 DNA 免疫法
下载PDF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一家系的基因诊断
13
作者 吴玉水 朱忠勇 +3 位作者 王瑶 林运团 陈学香 唐玉钗 《南京部队医药》 1999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 检测Ⅰ型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M)先证者(L72P,长乐)家系成员的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基因的突变。方法 PCR方法扩增正常人和HM先证者之兄、父、母的b5R基因组DNA片段(含第3和第4外显子);用限制性内切酶Apa Ⅰ分析扩增产物。结... 目的 检测Ⅰ型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M)先证者(L72P,长乐)家系成员的细胞色素b5还原酶(b5R)基因的突变。方法 PCR方法扩增正常人和HM先证者之兄、父、母的b5R基因组DNA片段(含第3和第4外显子);用限制性内切酶Apa Ⅰ分析扩增产物。结果PCR扩增产物用Apa Ⅰ酶切后,正常人为649和471 bp;先证者之兄为649、440和31bp,表明存在b5R基因第72密码子纯合子突变:其父、母均为649、471、440和31bp,表明存在b5R基因第72密码子杂合子突变。结论PCR结合Apa Ⅰ内切酶分析可用于b5R基因第72密码子突变的检测;PCR-RFLP方法是检测人群中b5R基因杂合子突变的简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细胞色素b5还原酶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杂化杂交瘤产生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玉水 朱忠勇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杂化杂交瘤产生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体内外研究,包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改进免疫学诊断方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导向治疗等诸多领域。本文着重就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优缺点,... 杂化杂交瘤产生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广泛应用于体内外研究,包括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改进免疫学诊断方法、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导向治疗等诸多领域。本文着重就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双特异性 抗体 制备
下载PDF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Arg57Gln/Cys203Tyr复合杂合子鉴定
15
作者 吴玉水 王瑶 +2 位作者 兰风华 唐玉钗 朱忠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 调查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RCM)患者 NADH-细胞色素 b5还原酶 (b5 R)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 ,分析 RCM患者 b5 R基因的 c DNA全部编码序列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Msp I和 Rsa I酶... 目的 调查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RCM)患者 NADH-细胞色素 b5还原酶 (b5 R)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 ,分析 RCM患者 b5 R基因的 c DNA全部编码序列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Msp I和 Rsa I酶切分析患者及其母亲的 b5 R基因组 DNA扩增片段 .结果 患者的 b5 R基因存在 Arg5 7Gln(CGG→CAG)和 Cys2 0 3Tyr(TGC→ TAC)复合杂合型突变 ;突变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前者来源于母亲 ,后者来源于父亲 .结论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 I型 RCM患者的 b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血红蛋白血 RCM NADH 细胞色素B5 还原酶
下载PDF
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正翔 谢玉玲 +2 位作者 戴振贤 张剑清 吴玉水 《生物化工》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CLIA)。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方法,通过对包被条件、HIV酶用量、反应加入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建立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使用HIV国家参考品评价所建立方法的... 目的:建立并优化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CLIA)。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方法,通过对包被条件、HIV酶用量、反应加入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参数进行优化,建立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方法,使用HIV国家参考品评价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包被比例取HIV-1抗原1∶5 000、HIV-2抗原1∶1 0000、HIV P24单抗1∶2 000;检测酶比例取Biotin-P24多抗1∶2 000;HRP-HIV-1抗原1∶5 000、HRP-HIV-2抗原1∶20 000、SA-HRP 1∶4 000;待测样本75μL/孔;第一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7℃和60 min,第二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7℃和30 min,为检测方法的较佳反应条件。检测国家参考品结果表明,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灵敏度和精密性均符合国家参考品标准要求。结论:成功建立了特异、灵敏的HIV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HIV-1/2抗体 P24抗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异源双链核酸分子与突变检测
17
作者 吴玉水 柳丽娟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9年第4期169-171,共3页
PCR产物经加热变性后再缓慢复性时,由野生型和突变型DNA所形成的异源双链分子具有某些特性,如Tm值和电泳泳动性的改变、能被一些酶所裂解或化学试剂修饰等。根据这些特性,目前已建立了几种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与异源双... PCR产物经加热变性后再缓慢复性时,由野生型和突变型DNA所形成的异源双链分子具有某些特性,如Tm值和电泳泳动性的改变、能被一些酶所裂解或化学试剂修饰等。根据这些特性,目前已建立了几种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与异源双键的形成有关的DNA未却突变的检测方法,并就其原理、应用和主要优缺点等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异源双链 电泳 突变检测 核酸分子
下载PDF
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徐向进 吴玉水 +4 位作者 冯修高 张荔群 陈频 余英豪 曾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 ,给予槲皮素10 0 mg/ (kg· d) ,治疗共 8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量 ,免疫组化及 RT- PCR检测方法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 TGF-β1 ... 目的 探讨槲皮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 ,给予槲皮素10 0 mg/ (kg· d) ,治疗共 8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量 ,免疫组化及 RT- PCR检测方法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 TGF-β1 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 2周及 8周时 ,槲皮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 ,肾脏皮质 TGF-β1 免疫染色强度比未治疗组明显减轻 ,TGF-β1 m RNA水平比未治疗组明显下降 (P<0 .0 5 ,P<0 .0 1)。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 TGF-β1 蛋白及基因过度表达 ,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GF-β1 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槲皮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7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梁浒 王志红 +3 位作者 杨渤生 郑德柱 吴玉水 兰风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目的对7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7位患者的ABCD1基因编码区分4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应用PCR限制性酶切或DNA测序等方法分析相应的基因组DNA,进一步确证ABCD1基因的突变位点。... 目的对7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7位患者的ABCD1基因编码区分4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应用PCR限制性酶切或DNA测序等方法分析相应的基因组DNA,进一步确证ABCD1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在7位患者的ABCD1基因上存在6个不同的碱基置换(709CA、807GA、1161CT、2065CT、2113TC和2235CT)、1个碱基缺失(1801delAG)和1个碱基插入(1126insGCCATCG),分别造成5个错义突变(A141T、R259W、P560L、L576P和R617C)、2个移码突变(fsI246和fsE471)和1个无义突变(S108X)。结论在中国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中发现4个新的ABCD1基因突变,即S108X、fsI246、R259W和L576P突变。不同家系具有不同的突变位点,且突变类型和表型之间无特殊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突变 基因 ABCD1
下载PDF
人氨肽酶N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涂向东 谢飞 +2 位作者 吴玉水 兰风华 朱忠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 :构建人氨肽酶N(APN)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 (APN GST) ,并进行原核表达。 方法 :根据人APNmR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从人肝组织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 ,RT PCR扩增人APN基因 ,并插入融合蛋白原核表... 目的 :构建人氨肽酶N(APN)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融合蛋白 (APN GST) ,并进行原核表达。 方法 :根据人APNmR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从人肝组织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 ,RT PCR扩增人APN基因 ,并插入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 pGEX 4T ,转化宿主菌BL2 1(DE3)细胞 ,异丙基锍基半乳糖(IPTG)诱导表达APN蛋白。包涵体经尿素变性、重折叠和亲和层析纯化。 结果 :重组质粒测序和酶切结果显示 :APN基因已正确插入 pGEX 4T ,重组蛋白及纯化产物SDS PAGE在 135 0 0 0处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 结论 :人APN基因已被成功地克隆、表达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肽酶N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