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类鼻疽脓毒症患者的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
1
作者 王敏 林叶 +4 位作者 赵洁 符香香 吴华 吴琼诗 谢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 目的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PK/PD)参数,结合文献对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结果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手段,提出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给药剂量调整建议,分析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药物和TMP/SMZ血药浓度计算PK/PD靶标,通过查询指南和文献为临床医生解释类鼻疽患者脓毒症期和非脓毒症期状态下的达标情况;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分析MS患者神经毒性与IMP cmin的相关性,并发现肾毒性与TMP/SMZ的cmax无关,而与患者饮水量相关。经全程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不良反应得到有效处理。结论临床药师基于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结果解读情况协助临床医生制定MS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全程用药监护,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脓毒症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复方磺胺甲噁唑 血药浓度 基因检测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归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琼诗 李光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的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归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建立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结果:通过对各变量的分析,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论:采用...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的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测定归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建立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不确定度计算公式。结果:通过对各变量的分析,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论:采用本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用于薄层扫描法的不确定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CS 中药 含量测定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非水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吴琼诗 李光耀 王玉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通过高氯酸液滴定药物含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建立普遍适用于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分析标准溶液制备中引入的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供试品测定时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结果计算各变量... 目的通过高氯酸液滴定药物含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建立普遍适用于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分析标准溶液制备中引入的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供试品测定时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结果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计算方法适用于滴定法定量测定药物含量不确定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滴定法 含量测定 不确定度
下载PDF
蒺藜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琼诗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73-275,277,共4页
采用比色法对蒺藜全草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对不同产地的31批蒺藜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比较。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回收率为100.8%,RSD为0.0098%(n=6)。
关键词 蒺藜 全草 黄酮含量 总黄酮 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的含量
5
作者 吴琼诗 何雷萍 +1 位作者 杜迎翔 狄斌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5期27-28,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aicel Chiralcel OD-RH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4.0的0.8mol/L高氯酸钠溶液(25:75),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24nm,柱温30℃。结果盐酸...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aicel Chiralcel OD-RH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4.0的0.8mol/L高氯酸钠溶液(25:75),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24nm,柱温30℃。结果盐酸坦洛新R异构体与S异构体的分离度达2.0,S异构体的线性范围为0.4995~7.992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精确,可用于盐酸坦洛新中S异构体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坦洛新 S异构体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法测定尼索地平及其片剂含量
6
作者 吴琼诗 李光耀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37-638,641,共3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尼索地平及其片剂含量。方法SE 30填充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进样口温度 2 5 0℃ ,检测器温度 2 5 0℃ ,柱起始温度 180℃ ,维持 5min后 ,以 10℃ /min的速率升至 2 2 0℃ ,维持 2 5min ;气体流速 :N2 5 0mL/min...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尼索地平及其片剂含量。方法SE 30填充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进样口温度 2 5 0℃ ,检测器温度 2 5 0℃ ,柱起始温度 180℃ ,维持 5min后 ,以 10℃ /min的速率升至 2 2 0℃ ,维持 2 5min ;气体流速 :N2 5 0mL/min ,H2 5 0mL/min ,空气 5 0 0min/min ,进样 2 μL。 结果试验日内差平均RSD为 0 .86 % ,n =15 ,日间差平均RSD为 1.84 % ,n =15。线性范围 10~ 10 0 μg/mL ,标准曲线 :Y =0 .0 6 0 5 ρ +2 .0 3× 10 -3 r=0 .9994 ,检测限 :1μg/mL。平均回收率为 98.6 % ,RSD为 1 32 % ,n =15。结论本法准确、方便、可靠。测定结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法 测定 尼索地平 片剂 含量 抗高血压药
下载PDF
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SmartDose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良沫 符祥俊 +4 位作者 陈君 钟莉莉 吴琼诗 黄春新 王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690-2695,共6页
目的:评估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SmartDose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并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martDose预测万古霉素初始给药方案的... 目的:评估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JPKD和SmartDose在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并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martDose预测万古霉素初始给药方案的稳态血药谷浓度,计算实测浓度与预测浓度之间的绝对权重偏差和相对预测误差。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的χ2检验分析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正常与否、急性肾损伤(AKI)发生与否分别对绝对权重偏差的影响。对于稳态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患者进行万古霉素给药方案调整,使用JPKD和SmartDose系统分别预测调整给药方案后的万古霉素稳态血药谷浓度,计算实测浓度与预测浓度之间的绝对权重偏差和相对预测误差,评估两者的预测能力并针对3例患者进行实例分析。结果:SmartDose预测初始给药方案的患者入组85例,其万古霉素稳态血药谷浓度预测值为(11.36±5.96)μg/mL(2.34~29.33μg/mL),实测浓度为(11.44±6.57)μg/mL(3.10~29.50μg/mL),绝对权重偏差为22.95%,相对预测误差为2.72%。BMI正常与否对绝对权重偏差有显著影响(χ2=4.75,P=0.029),AKI发生与否对绝对权重偏差无显著影响(χ~2=0.236,P=0.627)。JPKD和SmartDose预测调整给药方案的患者入组22例,其万古霉素的稳态血药谷浓度预测值分别为(11.06±3.58)、(12.15±4.35)μg/mL,实测浓度为(12.57±4.50)μg/mL,绝对权重偏差分别为18.30%、18.68%,相对预测误差均值分别为-8.65%、-0.44%。两个系统预测值的绝对权重偏差均<30%。3例患者预测结果的绝对权重偏差也均<30%。结论:JPKD和SmartDose系统在临床应用中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优化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个体化给药辅助系统 JPKD SmartDose 血药浓度 预测
下载PDF
醋酸曲普瑞林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翠 吴琼诗 +2 位作者 黄珊萍 郑碧娟 邢艾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67%(P<0.05);复发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且观察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35.71%(10/28),术后2年内妊娠率为46.43%(13/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4%、19.23%(P<0.05)。结论腹腔镜囊肿剔除术后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自然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曲普瑞林 卵巢 子宫 内膜异位囊肿
下载PDF
CyclinB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贤和 曾慈梅 +12 位作者 谈顺 王岩 姚红霞 陈岩菊 王琳 吴琼诗 袁小琴 邢雪花 黄海燕 陈俊民 麦泽锋 李慧艳 林银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CyclinB1在良、恶性淋巴疾病表达差异以及在恶性淋巴瘤中表达与多种预后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yclinB1在8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组织中的... 目的:探讨CyclinB1在良、恶性淋巴疾病表达差异以及在恶性淋巴瘤中表达与多种预后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yclinB1在8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及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B1在NHL中的表达显著高于RH组织中的表达(P<0.01);NHL中CyclinB1在Ⅲ+Ⅳ期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在有结外受侵的NHL患者中明显高于无结外受侵的患者(P<0.05),在侵袭性NHL显著高于惰性NHL(P<0.05)。结论:CyclinB1可能参与NHL的进展。检测CyclinB1的表达情况,有助于NHL和RH的鉴别诊断,对判断NHL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B1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医院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差错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带媚 吴琼诗 +1 位作者 黄春新 吕秀萍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分析评价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差错,并制定对策。方法通过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在中心药房摆药实践,从药品管理、分包机、人工管理和电脑程序四方面对YS-CS-400FDSⅡ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处理措... 目的分析评价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差错,并制定对策。方法通过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在中心药房摆药实践,从药品管理、分包机、人工管理和电脑程序四方面对YS-CS-400FDSⅡ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处理措施。结果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差错,但通过制定对策,差错可显著降低。结论自动分包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符合药房自动化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药品单剂量分包机 差错 对策
下载PDF
不同病理状态人群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良沫 符祥俊 +2 位作者 吴琼诗 钟莉莉 肖坚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1期2365-2370,共6页
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合理使用的指南陆续发布,目的在于优化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提高抗感染效果及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万古霉素在不同病... 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用药。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和合理使用的指南陆续发布,目的在于优化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提高抗感染效果及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万古霉素在不同病理状态下可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通过建立不同人群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有助于充分了解该人群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就近年来处于某些特殊病理状态,如伴发血液系统疾病、接受重症监护及神经外科术后等人群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情况展开概述,旨在加强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群体药代动力学 病理状态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对肾移植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管理的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静 苏妍 吴琼诗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5期1205-1209,共5页
以1例肾移植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实践为例,介绍了MTM的规范化流程。通过药物治疗回顾、干预/转诊、制订用药清单和药物相关治疗计划、记录与随访,临床药师解决了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控制,并协助医师... 以1例肾移植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实践为例,介绍了MTM的规范化流程。通过药物治疗回顾、干预/转诊、制订用药清单和药物相关治疗计划、记录与随访,临床药师解决了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控制,并协助医师将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调整至适宜范围。临床药师实施MTM服务对肾移植患者的慢病管理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可为药学工作者开展MTM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临床药师 肾移植患者
原文传递
肾内科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及典型案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静 张莹 +1 位作者 王敏 吴琼诗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肾内科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及典型案例,为实施有效医嘱审核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临床药师对肾内科住院医嘱审核的情况,对医嘱干预情况、不合理医嘱类型、不合理医嘱涉及药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肾内科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及典型案例,为实施有效医嘱审核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临床药师对肾内科住院医嘱审核的情况,对医嘱干预情况、不合理医嘱类型、不合理医嘱涉及药物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就典型不合理用药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共提出141条医嘱干预,医师采纳112条,采纳率为79.43%。不合理医嘱类型中,给药剂量、频次不适宜占比最高,达65.25%;不合理医嘱涉及药物种类中,抗感染药物占比最高,为49.66%。结论临床药师实施医嘱审核有助于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肾内科 医嘱审核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良沫 符祥俊 +3 位作者 钟莉莉 王和芳 吴琼诗 肖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014-1022,共9页
目的: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成人患者(n=77)的临床资料和用药信息,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 目的: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方法:收集我院血液内科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成人患者(n=77)的临床资料和用药信息,监测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使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的建模方法建立该人群的万古霉素PPK模型并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所建模型为二室模型,最终模型公式为:清除率CL=6.84×(BW/70)^(0.75)×(CLCR/116)^(0.895)×exp(η_(1)),中央室分布容积V_(1)=20.5×(BW/70)×exp(η_(2)),室间转运速率Q=15.2×(BW/70)^(0.75)×exp(η_(3)),外周室分布容积V_(2)=50×(BW/70)×exp(η_(4)),(BW为体质量,CLCR为肌酐清除率)。采用拟合优度图和模型预测诊断图以及非参数Bootstrap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26个相同入组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论:建立血液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万古霉素PPK模型,有助于实现该人群万古霉素的个体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万古霉素 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致喉头水肿伴休克并文献回顾
15
作者 陈庆淑 王带媚 +2 位作者 吴琼诗 钟敬波 韩方璇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3期523-52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突发胸闷痛2d”于2019年7月28日入住本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持续胸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意识丧失,持续半小时可自行缓解,至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广泛导联T波深倒,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壁... 1病例资料患者,女.77岁,因“突发胸闷痛2d”于2019年7月28日入住本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持续胸痛,伴大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意识丧失,持续半小时可自行缓解,至某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广泛导联T波深倒,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过敏性休克 喉头水肿 文献回顾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对心血管围术期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监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丹娜 吴琼诗 韩方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4-587,共4页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血管围术期抗凝治疗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应对模式及监护要点。临床药师参与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围术期抗凝治疗的过程,并提出治疗与监护建议。通过4Ts评估法及相关实验室检测,关...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血管围术期抗凝治疗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应对模式及监护要点。临床药师参与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及围术期抗凝治疗的过程,并提出治疗与监护建议。通过4Ts评估法及相关实验室检测,关注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更换方案,避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临床药师有必要开展心血管围术期抗凝药物的药学监护工作,优化抗凝治疗方案,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心血管手术 低分子肝素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弹力图
原文传递
达雷妥尤单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17
作者 云晓琳 吴琼诗 +2 位作者 吴丹娜 刘渊博 周盈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02-2207,共6页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收载的不良反应(ADRs)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的达雷妥尤单抗ADR...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收载的不良反应(ADRs)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的达雷妥尤单抗ADRs的个案报道16篇共19例,其中男性9例(47.37%),女性10例(52.63%),年龄分布在(61.63±11.32)岁,原患疾病主要为多发性骨髓瘤(18例,94.73%),ADRs多发生在用药后365 d内(16例,88.89%),累及眼部、脑部、肠道、肝脏、血液和淋巴系统,多为说明书未记载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达雷妥尤单抗相关ADRs的认识和监测,及时诊断与治疗,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雷妥尤单抗 药物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原文传递
GC/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银杏内酯A、B的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琼诗 狄斌 +2 位作者 闻宏亮 程明川 刘文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5-368,359,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浓度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法(GC/MS),考察其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选用甲基睾丸酮为内标,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为衍生化试剂。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SPE)、硅烷化处理后,以GC/M...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浓度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法(GC/MS),考察其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选用甲基睾丸酮为内标,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为衍生化试剂。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SPE)、硅烷化处理后,以GC/MS法测定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在Bea-gle犬血浆中的浓度。结果:银杏内酯A及银杏内酯B的线性范围为1~80μg·L-1,两者的定量下限均为1μg·L-1;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的萃取回收率均>85%;日内日间差异均<10%。测定了5只Beagle犬口服给药银杏叶片后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结论:本文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血浆中内源性杂质无干扰,为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的药动学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A、B GC—MS 药动学
原文传递
临床用药风险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琼诗 王和芳 +2 位作者 陈翠 林慧 黄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6期1148-1151,1173,共5页
目的:对我院不安全用药行为进行监测与调查,分析临床用药问题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部分科室就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医... 目的:对我院不安全用药行为进行监测与调查,分析临床用药问题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减少临床用药的安全隐患。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部分科室就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医院用药安全监测与评价"软件对我院医护人员在临床用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整理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本次临床用药风险分析中,各因素所占比例为:医生:30.50%,药师:9.00%,护士:32.00%,患者:28.50%。了解临床用药各环节中存在的临床用药风险的医护人员占83.3%,但只有50.6%的人员采取基本的防范措施。用药风险警示调查显示:PASS警示有效率为57.5%;关联因素评价中人员因素的发生率最高55.16%;外界因素次之31.29%;药物因素发生率为26.95%。结论: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药管理,识别、分析用药风险因素,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及知识,努力构建临床用药风险控制系统,为医药护理人员及患者营造良好的医疗安全氛围,从而降低用药风险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药风险 常见问题 应对措施
原文传递
西咪替丁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琼诗 李光耀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150-3151,共2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西咪替丁原料药中环己烷、丙酮、甲醇、乙醇4种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键合聚乙二醇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20℃;分流比为1∶1;流速为5.0mL·min-1;顶...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西咪替丁原料药中环己烷、丙酮、甲醇、乙醇4种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键合聚乙二醇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20℃;分流比为1∶1;流速为5.0mL·min-1;顶空进样,以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含量。结果:环己烷、丙酮、甲醇、乙醇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488~2.381、0.1826~3.287、0.1496~2.693、0.1448~2.317mg·mL-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5~1.2μg;平均回收率在99%以上(RSD≤1.0%,n=5)。结论:该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西咪替丁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西咪替丁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有机溶剂 残留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