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姜花花的化学成分、抗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抗炎作用研究
1
作者 丁芙蓉 贾小演 +4 位作者 吴相欢 吴霞 杨念 刘雄利 田民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共13页
研究黄姜花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抗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抗炎作用。本文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得黄姜花花水提物和醇提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分析其提取物化学成分,共鉴定出58种化合物,包括1... 研究黄姜花花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抗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抗炎作用。本文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得黄姜花花水提物和醇提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Orbitrap MS)分析其提取物化学成分,共鉴定出58种化合物,包括11种酚类和18种黄酮类化合物。黄姜花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强,同时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提取物在无毒范围内(62.5、125、250μg/mL)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促炎症介质(NO和PGE 2)和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过度分泌。本实验为黄姜花花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花 提取物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酶抑制活性 抗炎活性
下载PDF
新型双螺环吡咯酮氧化吲哚并二氢色原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相欢 吴丹 +2 位作者 王关炼 刘雄利 田民义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7-542,共6页
以色酮3-羟甲基为原料,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下与(Boc)2O反应生成中间体A;A在三级胺DABCO催化下与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发生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螺环吡咯酮氧化吲哚并二氢色原酮类化合物(3a^3k),收率7... 以色酮3-羟甲基为原料,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下与(Boc)2O反应生成中间体A;A在三级胺DABCO催化下与3-异硫氰酸酯氧化吲哚发生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螺环吡咯酮氧化吲哚并二氢色原酮类化合物(3a^3k),收率70%~87%,dr值为2/1~4/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甲基色酮 吲哚 季碳中心 MICHAEL反应 合成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茶油对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婷婷 吴相欢 +1 位作者 田民义 林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44,共4页
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茶油对功能性便秘小鼠墨汁推进率、首次排黑便时间以及5 h内排便粒数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小鼠的实验前后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低、中、高3个剂量组中小... 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茶油对功能性便秘小鼠墨汁推进率、首次排黑便时间以及5 h内排便粒数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小鼠的实验前后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油低、中、高3个剂量组中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均高于模型组,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墨汁推进率也有所提高;不同方法提取茶油高剂量组小鼠的首次排黑便所需时间和5 h内排便粒数有显著性差异。各组受试物对小鼠的体重均无不良影响且不同方法提取所得茶油对便秘小鼠有一定的润肠通便作用。探究不同方法提取茶油对功能性便秘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可以为茶油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便秘 润肠通便
下载PDF
球姜酮对照品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相欢 田民义 +3 位作者 赵晓歌 陆廷亚 韦凤 邓国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6-749,共4页
目的制备球姜酮对照品。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球姜挥发油,GC⁃MS检测其中球姜酮含量,重结晶分离纯化该成分,MS、^(1)H⁃NMR、^(13)C⁃NMR对其进行结构鉴定,TLC、HPLC法检测纯度,通过温度、湿度、光照试验考察稳定性,HPLC法研究色谱条件... 目的制备球姜酮对照品。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球姜挥发油,GC⁃MS检测其中球姜酮含量,重结晶分离纯化该成分,MS、^(1)H⁃NMR、^(13)C⁃NMR对其进行结构鉴定,TLC、HPLC法检测纯度,通过温度、湿度、光照试验考察稳定性,HPLC法研究色谱条件。结果挥发油中球姜酮含量为77.8%,纯度大于99%,在室温(25℃)、高湿(90%)、强光照(4500 lx)下外观性状无明显变化,含量稳定。最佳分析条件为Wonda Cract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论该方法制得的球姜酮符合对照品要求,可用于含该成分药材(如红球姜等)及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姜酮对照品 红球姜 制备
下载PDF
天然化合物抑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魏永忠 吴酉芝 +1 位作者 吴相欢 焦凌霞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7-26,共10页
嗜酸耐热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是导致巴氏灭菌果汁产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因其对果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发有利于保证果汁产品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天然抑菌化合物,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围绕近几年有关天然化合物抑制酸土... 嗜酸耐热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是导致巴氏灭菌果汁产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微生物.因其对果汁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发有利于保证果汁产品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天然抑菌化合物,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围绕近几年有关天然化合物抑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活性的最新研究,系统概述天然化合物对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机制及其工艺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 天然化合物 抑菌活性 机制 应用
下载PDF
不同工艺对茶油化学成分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婷婷 吴相欢 +3 位作者 赵晓歌 陆廷亚 邓国栋 田民义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9-82,共4页
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工艺制取的茶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采用DPPH法以Trolox为参照抗氧化剂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油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和硬脂酸;不同工艺制备... 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工艺制取的茶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采用DPPH法以Trolox为参照抗氧化剂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油中共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和硬脂酸;不同工艺制备茶油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等值Trolox抗氧化活性范围在48.34~163.59μmol TE/100 g油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