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形成蛋白信号转导及调控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礼杨 贝抗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31-335,共5页
背景:骨形成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具有很强的诱导成骨能力。目的:对骨形成蛋白功能、信号转导及调控机制及其信号通路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Medline(19... 背景:骨形成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具有很强的诱导成骨能力。目的:对骨形成蛋白功能、信号转导及调控机制及其信号通路异常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Medline(1999/2010)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骨形成蛋白、骨形成蛋白受体、Smad蛋白、信号转导、信号调控"和"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receptors,Smads,Signal transduction,Signaling regulation"。从骨形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骨形成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及调控,骨形成蛋白信号通路异常与人类疾病3方面进行总结。共检索到110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47篇文章。结果与结论:骨形成蛋白主要通过Smad依赖性和Smad非依赖性2条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作用,此过程受到细胞内外许多蛋白的调控,此外骨形成蛋白信号通路异常与人类某些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骨形成蛋白受体 SMAD蛋白 信号转导 信号调控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颈椎前路术后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谢俊玲 熊英辉 +3 位作者 华锦嫦 温新颜 黄旭萍 吴礼杨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超声雾化和氧气驱动雾化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效果,为防治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提供最佳雾化方式。方法收集实施颈椎前路手术后围手术期的患者50例,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超声雾化和氧气驱动雾化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效果,为防治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提供最佳雾化方式。方法收集实施颈椎前路手术后围手术期的患者50例,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n =25)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n =25)两组,实施相应的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前后5 min 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雾化吸入期间患者胸闷、喘憋等缺氧症状发生率、雾化吸入后24 h 排痰量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雾化吸入前5 min SpO2相似,均在90%~95%之间。超声雾化吸入组雾化后5 min SpO2有所下降,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患者在雾化5 min 后 SpO2则有所上升。两组患者间雾化吸入后5 min 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雾化吸入组治疗期间出现3例呛咳、胸闷症状,另有 3例患者 SpO2急速下降至低于90%。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治疗期间无上述或其他缺氧症状发生。两组患者间缺氧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 P =0.022)。两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期间24 h 排痰量相似,肺部感染发生率也相似,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相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患者缺氧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术后 超声雾化 氧气驱动雾化 肺部感染
下载PDF
网络重构背景下的通信局房数据中心化演进模式探讨
3
作者 吴礼杨 张琪 郑东军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5期169-173,共5页
网络重构是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关注要点,对其今后的竞争实力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整个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信息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文章简要回顾通信网络重构的背景和目的,继而总结通信局房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化演进的... 网络重构是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关注要点,对其今后的竞争实力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整个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信息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文章简要回顾通信网络重构的背景和目的,继而总结通信局房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化演进的原则与路径,分别从老旧通信局房、新建通信局房和“全模块”化三个方面论述其DC化演进路径。最后,从理论视角剖析巴南通信枢纽楼的实际工程实践,以期从理论到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局房DC化 网络重构 通信局房设计 巴南通信枢纽楼
下载PDF
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卢林俊 刘建平 +2 位作者 熊英辉 贝抗胜 吴礼杨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9期4326-432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髓核摘除并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2年,观察其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髓核摘除并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6个月~2年,观察其腰腿痛、VA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腰腿痛评价标准,优74例,良7例,差12例,优良率为87.1%,但随访期间症状复发率达20.4%。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但远期椎体易丢失稳定性,应当针对该群体的特殊性,从而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内固定术 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髓核摘除
下载PDF
经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的体外培养
5
作者 贝抗胜 刘延晓 +2 位作者 熊英辉 吴礼杨 卢林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6-351,共6页
背景:为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前期实验在其表面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功能基团,制备了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的聚乳酸三维支架。目的:验证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与骨膜来源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取传至3代后成... 背景:为改善聚乳酸的细胞亲和性,前期实验在其表面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功能基团,制备了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的聚乳酸三维支架。目的:验证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与骨膜来源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取传至3代后成骨诱导分化的人骨膜来源细胞,实验组以1×10~9 L^(-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含聚乳酸支架的培养板内,聚乳酸支架预先经含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成骨诱导培养液浸泡24 h;对照组直接以1×10~9 L^(-1)的细胞浓度接种于培养板内。培养后1,3,5,7,9,11 d,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培养后3,6,9,12 d,电镜下观察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果与结论:1细胞增殖结果: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型,实验组对数生长期细胞增殖较快,平稳期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对照组平稳期细胞数目继续上升。2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复合培养3-6 d时,支架表面细胞黏附数量逐渐增多,细胞生物状态良好,细胞器旺盛,至第9天,开始出现细胞老化及凋亡。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复合培养3-9 d时,支架表面细胞黏附数量逐渐增多,增殖旺盛,至12 d时见凋亡细胞。4结果表明,经骨形态发生蛋白成骨预处理聚乳酸三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其与细胞复合培养1周为较佳的体外复合培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支架 骨形态发生蛋白7 骨膜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乳酸 骨膜来源细胞 细胞培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数据中心建筑设计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琪 吴礼杨 《邮电设计技术》 2023年第2期74-78,共5页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落地,我国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带动着数据中心规模高速增长。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当数据中心选址不可避免地处于城市核心闹区时,如何解决工业大体量建筑...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落地,我国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带动着数据中心规模高速增长。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当数据中心选址不可避免地处于城市核心闹区时,如何解决工业大体量建筑与城市功能的协调问题、数据中心与能源站共同建设时的有效结合问题,并总结出使“冰冷”的工业建筑恰当地融入城市核心地段的相关原则和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数西算 数据中心设计 能源站 建筑设计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对人Burkitt淋巴瘤(BL) 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王翠 何崇儒 +2 位作者 吴礼杨 钟扬 孙庆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对人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Raji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和培养来自ONFH患者滑膜组织的原代类成纤维细胞,随后将其与R...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对人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Raji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和培养来自ONFH患者滑膜组织的原代类成纤维细胞,随后将其与Raji细胞共培养;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Raji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Raji细胞中P53、P21及CD9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ONFH滑膜来源的细胞为贴壁的类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组中的Raji细胞增殖速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只培养Raji细胞)。相对于单独培养组,共培养24h后,P53、P21及CD9的表达量分别为0.82(P<0.05)、1.75(P<0.05)及1.99(P<0.05),48h后,则分别为0.72(P<0.05)、1.03及0.56(P<0.05)。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调控Raji细胞中P53、P21及CD9的表达来促进Raji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ONFH) Burkitt淋巴瘤(BL) 共培养 RAJI细胞
下载PDF
新时期大数据产业园区建筑规划案例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琪 吴礼杨 《邮电设计技术》 2022年第5期88-92,共5页
在新时代下,大数据中心正在逐渐脱离工业建筑单调、封闭的刻板形象,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发展趋势。同时,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也对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一期工程的剖析,对新时... 在新时代下,大数据中心正在逐渐脱离工业建筑单调、封闭的刻板形象,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发展趋势。同时,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在满足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也对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一期工程的剖析,对新时代下大数据中心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大数据中心 建筑设计 大数据产业园设计
下载PDF
成骨因子BMP7在骨膜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贝抗胜 孙庆文 +5 位作者 熊英辉 季国庆 苏宝金 廖家成 杜志坡 吴礼杨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87,446,共5页
目的 探讨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在骨膜细胞体外培养中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常规细胞培养法行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和单纯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相差显微镜... 目的 探讨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在骨膜细胞体外培养中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常规细胞培养法行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和单纯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形态特征.每组分别在第5、10、15、20天设3个样本,采用ALP试剂盒法及钙结节Von Kossa染色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ALP和钙结节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膜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的成骨细胞增殖良好,形态一致.细胞早期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由BMP7诱导的骨膜细胞的成骨标志物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和再生能力,BMP7在体外培养中具有明显增强骨膜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骨膜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人骨膜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贝抗胜 吴礼杨 +3 位作者 孙庆文 熊英辉 杜志坡 廖家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探讨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胫骨骨膜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细胞,完全培养基培养,通过倒置硅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锥虫蓝染色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表面抗原。随机分为3组,成骨实... 目的探讨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胫骨骨膜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细胞,完全培养基培养,通过倒置硅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锥虫蓝染色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表面抗原。随机分为3组,成骨实验组和成软骨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的定向培养剂,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染色、甲苯胺能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指标。结果骨膜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呈贴壁乍长,细胞牛K曲线证实骨膜细胞传至第9代仍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细胞表阿抗原CD90及CD105呈阳性;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证实成骨实验组分化后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钙结节呈阳性,成软骨实验组分化后细胞蛋门聚精及Ⅱ型胶原呈阳性,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呈阴性。结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能力强,具有间允质干细胞的特性和良好的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潜能,其定向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均具有各自明显的细胞功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 细胞分离术 细胞培养术
原文传递
人骨膜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基因表达和功能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贝抗胜 杜志坡 +4 位作者 熊英辉 廖家成 苏宝金 吴礼杨 孙庆文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并鉴定骨膜细胞经骨形成蛋白7(BMP7)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方法成人胫骨骨膜常规体外细胞培养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辅助剂和单纯成骨辅助剂进行体外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探讨并鉴定骨膜细胞经骨形成蛋白7(BMP7)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方法成人胫骨骨膜常规体外细胞培养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辅助剂和单纯成骨辅助剂进行体外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第5、10、15和20天分别采用Real陆ne-PCR检测骨钙素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ealein,OCN)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水平,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糖胺聚糖(GAG),RealTime-PCR检测Ⅱ型胶原基因,比色法检测细胞ALP活性,ALP染色法检测ALP,VonKossa染色法检测钙结节。结果两组骨钙素基因表达及上清液ALP、骨钙素、骨桥蛋白的含量均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的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及Ⅱ型胶原基因表达表现为先高后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膜细胞在BMP7诱导下体外大量增殖和分化成骨,表达出明显的成骨特异基因,并具有合成分泌成骨特异蛋白的功能;成骨化过程中,除直接分化成骨外,还存在部分细胞先经软骨形成再钙化成骨的现象;经骨膜细胞.BMP7途径在体外获取大量成骨细胞可用于组织工程的体外构骨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基因表达 骨膜细胞 成骨分化 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人骨膜来源细胞在聚乳酸三维支架体外成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贝抗胜 刘延晓 +2 位作者 熊英辉 吴礼杨 卢林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6-1092,共7页
目的探讨人骨膜来源细胞在聚乳酸(PLA)三维支架体外培养成骨的可行性及其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组织块法分离出骨膜细胞并体外培养传至第3代后进行定向诱导分化为骨膜来源成骨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分... 目的探讨人骨膜来源细胞在聚乳酸(PLA)三维支架体外培养成骨的可行性及其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组织块法分离出骨膜细胞并体外培养传至第3代后进行定向诱导分化为骨膜来源成骨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分为诱导组和未诱导组,分别在5、10、15、20d取3个样本,采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法及钙结节VonKossa染色法检测ALP和钙结节的表达。经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至经含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骨诱导剂预处理的PLA三维支架和普通二维细胞培养板,1、3、5、7、9、11d采用CCKl8法测量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3、6、9、12d电镜下观察细胞在PLA的生长情况和超微形态特征。结果骨膜来源细胞经诱导分化其形态与成骨细胞相似,诱导组的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实验组对数生长期增殖较快,平稳期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对照组平稳期数目则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骨膜来源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超微形态学结构。结论体外骨膜来源成骨细胞与PLA三维支架复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增殖力和超微形态学结构;体外复合成活后应在第8,9天及时转入体内生长以发挥骨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组织支架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BMP4促进人骨膜来源细胞体外成软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贝抗胜 吴礼杨 +3 位作者 孙庆文 熊英辉 杜志坡 刘延晓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BMP4在骨膜来源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定向成软骨分化作用。方法采用人胫骨骨膜为材料,体外组织块法分离骨膜来源细胞,置于DMEM/F12完全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检测第3、9代骨膜来源...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BMP4在骨膜来源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定向成软骨分化作用。方法采用人胫骨骨膜为材料,体外组织块法分离骨膜来源细胞,置于DMEM/F12完全培养基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检测第3、9代骨膜来源细胞和BMP4诱导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图。随机分为对照组、软骨诱导组和实验组,分别加入完全培养基、软骨诱导液和BMP4加软骨诱导液,第14和21天分别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的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定量PCR检测软骨基因Aggrecan、Ⅱ型胶原和SOX9mRNA表达。结果(1)骨膜来源细胞在体外贴壁生长,经成软骨诱导1周后可见类圆形细胞形成,2周后细胞呈多角形,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细胞生长曲线证实诱导分化后细胞与第3代至第9代细胞增殖能力相似。(2)第14和21天软骨细胞标志物阳性率(%)实验组蛋白多糖(分别为40.29±4.29、56.74±5.12)和Ⅱ型胶原(分别为19.27±3.71、38.31±4.25)较软骨诱导组(第14和21天蛋白多糖分别为28.12±3.25、41.23±4.18,11型胶原分别为10.24±1.21、15.28±2.23)明显升高(P〈0.05)。(3)定量PCR:实验组Aggrecan(25.76-t-0.57)、Ⅱ型胶原(6.48±0.48)、SOX9(2.91±0.18)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软骨诱导组(11.12±0.38、2.24±0.41、1.54±0.35)和对照组(2.37±0.24、1.12±0.31、1.07±0.22)(P〈0.05)。结论骨膜来源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强,经诱导可定向成软骨分化,BMP4在体外具有明显促进骨膜来源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来源细胞 成软骨分化 骨形态蛋白4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