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5月21日。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3个病例对照研究,均为高质量文献,总样本量为106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1.13,95%CI(1.08,1.17)]、低体质量指数[OR=2.29,95%CI(1.36,3.84)]、吸烟[OR=2.77,95%CI(1.52,5.05)]、低骨密度[OR=3.88,95%CI(2.64,5.70)]、患有糖尿病[OR=2.25,95%CI(1.57,3.21)]、合并脊柱侧弯[OR=4.41,95%CI(2.52,7.73)]、伤椎数较多[OR=2.02,95%CI(1.43,2.85)]、骨水泥渗漏[OR=3.47,95%CI(2.77,4.35)]、骨水泥注入量过大[OR=2.94,95%CI(2.50,3.46)]、椎体高度恢复率偏大[OR=1.28,95%CI(1.10,1.49)]、局部Cobb角过度矫正[OR=1.27,95%CI(1.04,1.55)];保护因素为抗骨质疏松治疗[OR=0.32,95%CI(0.21,0.49)]。结论:高龄、低体质量指数、吸烟、低骨密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有糖尿病、合并脊柱侧弯、伤椎数较多、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过大、椎体高度恢复率偏大、局部Cobb角过度矫正是经皮椎体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以减少不良预后。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展开更多
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与反激拓扑有机组合思想的Boost-Flyback变换器,Boost环节与反激环节共用输入支路,使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消除了漏感损耗,并实现了开关管电压钳位,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Boost与反激环节的输出支路串...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与反激拓扑有机组合思想的Boost-Flyback变换器,Boost环节与反激环节共用输入支路,使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消除了漏感损耗,并实现了开关管电压钳位,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Boost与反激环节的输出支路串联,实现了高电压增益;Boost-Flyback变换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同时减小了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纹波。提出新拓扑的DCM-ZVS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并在开环方式下实现了输出功率的控制。详细分析拓扑的工作原理、电压增益特性及控制方法。通过230 W 30 V/3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提出一族基于反向耦合电感的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BDC),通过引入反向耦合电感,利用电感感应电势阻断不工作MOSFET的体二极管,消除了传统双向变换器中开关管寄生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通过反向耦合电感...提出一族基于反向耦合电感的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BDC),通过引入反向耦合电感,利用电感感应电势阻断不工作MOSFET的体二极管,消除了传统双向变换器中开关管寄生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通过反向耦合电感与滤波电感等效电路的分析,将反向耦合电感与滤波电感用一个同向耦合电感代替,提出一族基于PCI的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所提出的变换器控制与传统单向变换器相同,不需要专门的软启动电路,兼顾了较高变换效率、控制简单和高可靠性。给出拓扑推演过程,详细分析拓扑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展开更多
文摘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与反激拓扑有机组合思想的Boost-Flyback变换器,Boost环节与反激环节共用输入支路,使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消除了漏感损耗,并实现了开关管电压钳位,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Boost与反激环节的输出支路串联,实现了高电压增益;Boost-Flyback变换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同时减小了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纹波。提出新拓扑的DCM-ZVS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并在开环方式下实现了输出功率的控制。详细分析拓扑的工作原理、电压增益特性及控制方法。通过230 W 30 V/3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文摘提出一族基于反向耦合电感的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 converter,BDC),通过引入反向耦合电感,利用电感感应电势阻断不工作MOSFET的体二极管,消除了传统双向变换器中开关管寄生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通过反向耦合电感与滤波电感等效电路的分析,将反向耦合电感与滤波电感用一个同向耦合电感代替,提出一族基于PCI的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所提出的变换器控制与传统单向变换器相同,不需要专门的软启动电路,兼顾了较高变换效率、控制简单和高可靠性。给出拓扑推演过程,详细分析拓扑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