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1
作者 刘冰 刘德福 +3 位作者 冯鹏 周长军 孙兴容 吴耀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为提高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保证菌菇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其生产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问题。通过广泛地进行生产调研,查阅、收集有关食用菌的生产情况和技术资料,深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调查生产工... 为提高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保证菌菇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其生产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问题。通过广泛地进行生产调研,查阅、收集有关食用菌的生产情况和技术资料,深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调查生产工艺、流程。同时,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非耕地棚室食用菌样品进行分析检验,获得实测数据,确定了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的生产过程和栽培工艺。规范了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菇场要求、栽培工艺、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保鲜和贮藏的相关标准,从而促进大庆地区非耕地棚室食用菌生产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菌种生产、技术培训、加工包装、市场销售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耕地棚室 食用菌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SCN3抗性表型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长军 吴耀坤 +4 位作者 于吉东 刘冰 李建英 马兰 陈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47-51,共5页
为明确东北地区种质资源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3)抗性,以东北地区常用作亲本的620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经2020-2021年SCN3号生理小种田间病圃及室内盆栽接种鉴定。结果表明,2020年田间病圃鉴定对SCN3号生理小种表现中抗以上品... 为明确东北地区种质资源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SCN3)抗性,以东北地区常用作亲本的620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经2020-2021年SCN3号生理小种田间病圃及室内盆栽接种鉴定。结果表明,2020年田间病圃鉴定对SCN3号生理小种表现中抗以上品种(系)有30份,抗病种质仅占鉴定种质总数的4.84%,2021年对这30份中抗以上材料进行室内盆栽接种鉴定,除白农9号、嫩丰15外,其余品种(系)抗性级别鉴定与田间病圃结果一致。其中农庆豆24、农庆豆28、齐农5号、丰豆1号等13个中抗以上品种可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发区直接应用,MN0902CN、MN1701CN、中品03-5373、中品03-5297等9份抗病品系可用作种质资源创新抗病亲本,其他8份中抗品系可用作拓宽抗性基因遗传基础的复合杂交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 抗性评价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核心区大豆生产现状与技术需求
3
作者 周长军 吴耀坤 +5 位作者 于吉东 马兰 李建英 刘冰 张必弦 任洪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松嫩平原盐碱区是黑龙江省西部传统的大豆主产区,随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大豆振兴计划”,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实施,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但大豆单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极大限制了大豆产业... 松嫩平原盐碱区是黑龙江省西部传统的大豆主产区,随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大豆振兴计划”,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实施,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但大豆单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极大限制了大豆产业的发展和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阐述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大豆生产特点、平均单产和种植面积变化、玉米大豆种植收益比较、主栽品种应用和高效技术创建高产典型,来分析土壤地力条件、品种抗病耐逆性、集约标准化生产、加工附加值低等大豆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大豆生产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指导盐碱地区大豆科学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盐碱地 大豆 品种应用 高产典型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对工业大麻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耀坤 田中艳 +8 位作者 李泽宇 郭丽 李建英 王明泽 周长军 陈井生 马兰 于吉东 王晓飞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99-103,108,共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土是当前多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近年来,工业大麻以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且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保护作用的特点而成为修复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土是当前多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近年来,工业大麻以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且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保护作用的特点而成为修复重土壤金属污染的植物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了修复植物工业大麻在重金属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性别、四氢大麻酚、纤维性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就土壤重金属对工业大麻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环境治理、工业大麻新品种选育及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工业大麻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早期物理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耀坤 舒春华 +1 位作者 刘淑云 刘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物理治疗 康复 手术切口 感染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抗线虫9号的选育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耀坤 田中艳 +5 位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杨柳 杜志强 朱长明 师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黑龙江省被称作为"北大仓",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大豆在中国的大豆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连年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选育 线虫 黑龙江省 生产基地 中国 粮食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口腔粘膜白斑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耀坤 刘淑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C02激光 口腔粘膜白斑 手术切除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耀坤 张奉梅 +1 位作者 梁勋 刘淑云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23-225,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氦氖激光 血管内照射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的康复催醒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耀坤 王正清 +2 位作者 崔禄昌 边凤国 赵明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在催醒药物效果欠佳的情况下 ,探讨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并醒脑开窍针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的催醒作用。方法 :制作兔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实验模型 ,约 16 8h于生命体征稳定后 ,分组治疗观察清醒所需时间 ,并行血液流变学、外周微循... 目的 :在催醒药物效果欠佳的情况下 ,探讨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并醒脑开窍针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的催醒作用。方法 :制作兔重度颅脑损伤昏迷实验模型 ,约 16 8h于生命体征稳定后 ,分组治疗观察清醒所需时间 ,并行血液流变学、外周微循环积分值及脑电图检测结果判断。结果 :催醒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催醒组与昏迷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且催醒组血液流变学外周微循环积分值明显改善 ,治疗后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结论 :激光并针法康复催醒用于重度颅脑损伤长期昏迷稳定期能显著缩短其昏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针灸 颅脑损伤 昏迷 康复催醒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并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催醒作用
10
作者 吴耀坤 张奉梅 +1 位作者 梁勋 李建民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484-485,共2页
关键词 脑干损伤 脑损伤 醒脑开窍针法 氦氖激光 血管内照射 催醒 针灸
下载PDF
混播对大庆地区大豆抗线虫病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吴耀坤 张玉先 +1 位作者 金喜军 张明聪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25-27,共3页
大豆生产直接受到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进而探讨大豆有效栽培技术,根据大庆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当地主栽大豆品种抗线虫8号和抗线虫1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混播比例处理,研究混播对大豆的抗线虫能力、冠层结... 大豆生产直接受到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影响,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进而探讨大豆有效栽培技术,根据大庆地区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当地主栽大豆品种抗线虫8号和抗线虫11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混播比例处理,研究混播对大豆的抗线虫能力、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混播处理中和了两个供试品种的抗线虫能力,但在不同处理与对照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比例混播处理中和了两个供试品种的冠层特性,表现为清种抗线虫8号叶面积指数最大,清种抗线虫11叶面积指数最小,其它处理介于二者之间,并且抗线虫8号和抗线虫11以1:4比例混播处理极显著小于其它混播处理;不同比例混播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两品种3:2比例混播处理产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综合分析认为,适量的混合比例不仅有利于合理冠层结构的形成,还能提高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 抗病性 叶面指数 产量
下载PDF
单纯CO_2激光与CO_2激光并药物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比较观察
12
作者 吴耀坤 鞠胜芝 赵智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CO2激光 宫颈糜烂 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
下载PDF
双标图法分析大豆多点试验中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被引量:38
13
作者 周长军 田中艳 +5 位作者 李建英 杨柳 吴耀坤 杜志强 唐金华 师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8-321,共4页
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08-2009年黑龙江省5个试验地点的9个大豆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嫩00-2111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平均产量2 508.1 kg·km^-2;庆农05-1071和庆农05-1028在大庆试点表现较好,其产量分别是3 513.8... 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08-2009年黑龙江省5个试验地点的9个大豆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嫩00-2111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平均产量2 508.1 kg·km^-2;庆农05-1071和庆农05-1028在大庆试点表现较好,其产量分别是3 513.8和3 434.8 kg·km^-2,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在5个试点中,杜蒙试点最好,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较强的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大豆 产量稳定性 试点代表性
原文传递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品种绥农26形态、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明聪 何松榆 +5 位作者 秦彬 王孟雪 金喜军 任春元 吴耀坤 张玉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91-1805,共15页
苗期干旱是影响东北大豆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大豆苗期抗旱的调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进行,以‘绥农26’为材料,正常浇灌营养液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干旱胁迫(D)、干旱胁迫+叶面喷施褪黑素(LM)和干旱... 苗期干旱是影响东北大豆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大豆苗期抗旱的调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进行,以‘绥农26’为材料,正常浇灌营养液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干旱胁迫(D)、干旱胁迫+叶面喷施褪黑素(LM)和干旱胁迫+浇灌褪黑素(RM)处理对大豆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D)处理相比,施用褪黑素处理(LM和RM)提高干旱胁迫下大豆气体交换参数、苗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V2期和V4期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V4期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RM处理POD和CAT均显著增加(P<0.05);V2期和V4期干旱后第8天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显著(P<0.05)。与D处理相比,V2和V4期LM处理大豆产量年均增加24.2%(P<0.05)和19.1%,RM处理年均增加38.6%(P<0.05)和56.3%(P<0.05),其中,与LM处理相比,RM处理产量年均增加11.6%和31.3%(P<0.05)。表明,应用褪黑素提高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其中浇灌褪黑素处理产量高于叶面喷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褪黑素 大豆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建英 周长军 +4 位作者 杨柳 吴耀坤 杜志强 杨丽 田中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963,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以大豆(Glycine max)绥农10号为材料,通过人为控制水分(干旱和水渍处理),比较叶片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研究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提高了大豆苗期叶片内赤霉素(GA)、脱落酸(ABA... 在盆栽条件下,以大豆(Glycine max)绥农10号为材料,通过人为控制水分(干旱和水渍处理),比较叶片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研究水分胁迫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提高了大豆苗期叶片内赤霉素(GA)、脱落酸(ABA)的含量但也降低了玉米素核苷(ZR)和生长素(IAA)的含量,同时干旱处理提高了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渍处理降低了ABA含量和SOD活性,提高了IAA、GA以及MD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大豆幼苗 内源激素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缓解干旱胁迫对春大豆苗期影响的生理调控效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明聪 何松榆 +5 位作者 秦彬 金喜军 王孟雪 任春元 吴耀坤 张玉先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2-750,共9页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的缓解作用,以绥农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PEG6000引起的水分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对苗期春大豆的生理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大豆叶片光合...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春大豆的缓解作用,以绥农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PEG6000引起的水分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对苗期春大豆的生理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大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提高了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了抗氧化剂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褪黑素,与干旱处理相比,大豆光合色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光合速率、抗氧化剂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而O-2、H2O2、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相关生理指标的不利影响,提高大豆幼苗耐旱性,其中根施褪黑素处理好于叶面喷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褪黑素 大豆 苗期 生理调控
原文传递
氮磷钾养分对寒地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晓飞 姚琴 +2 位作者 魏国江 吴耀坤 徐海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养分是影响黄芪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N、P、K对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寒地黄芪营养调控提供基础支撑。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膜荚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 养分是影响黄芪生长的重要因素,研究N、P、K对膜荚黄芪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以期为寒地黄芪营养调控提供基础支撑。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通过N、P、K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分析1年生膜荚黄芪在不同因子水平及多因子配施下植株表观生长量和根系药用成分含量变化。1)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膜荚黄芪株高差异不显著;根长N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粗、10 cm处根粗(R1)N2和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和CK;地下鲜重各氮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地上鲜重N3与N1、N2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P <0.05)。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苷N2与N1、N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CK(P<0.05);毛蕊异黄酮差异不显著;多糖N2与N1差异不显著,但与N3、CK差异显著;在不同磷素水平条件下,膜荚黄芪根长表现P3和P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P1和CK(P<0.05);根粗(R1)P1和P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P3和CK(P<0.05)。P1处理的膜荚黄芪根系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含量最高(P<0.05),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不同钾素水平下,膜荚黄芪株高、1 cm处根粗(R0)、地下鲜重、地上地下鲜重比值均表现为K2、K3和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1(P<0.05)。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苷含量K2处理与K1、CK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K3(P<0.05);毛蕊异黄酮含量K3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多糖含量各处理差异显著,含量高低顺序为CK>K3>K2>K1。2)N、P、K配施条件下,K元素对膜荚黄芪影响较大,株高、茎粗、根粗(R1)、地上鲜重及地下鲜重达显著水平(P<0.05),N、P对膜荚黄芪影响较小。膜荚黄芪毛蕊异黄酮苷和多糖受N、P、K元素影响大小为K>N>P,刺芒柄花苷含量受N、K元素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毛蕊异黄酮含量在各处理差异不显著。N、K元素的增施有利于植株的生长、生物量及多糖的积累,N、P、K元素对膜荚黄芪影响效果为K>N>P;单元素施肥时,氮肥(20 g/m~2)、磷肥(15 g/m~2)、钾肥(20 g/m~2)对膜荚植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氮肥(20 g/m~2)、磷肥(7.5 g/m~2)、钾肥(20 g/m~2)对药用成分积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三元素配施时,N2P2K3处理(N 20 g/m~2,P 15 g/m~2,K 30 g/m~2)有利于膜荚黄芪植株生长及根系多糖积累,而N1P2K2处理(N 10 g/m~2,P 15 g/m~2,K 20 g/m~2)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建议种植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向施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氮磷钾 表观生长量 药用成分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氮肥追施对农庆豆2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长军 田中艳 +5 位作者 吴耀坤 于吉东 刘冰 李建英 马兰 李肖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8-695,共8页
为了探索抗线虫大豆新品种农庆豆28在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半干旱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与氮肥追施水平,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氮肥追施处理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22万、25万、28万和31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 为了探索抗线虫大豆新品种农庆豆28在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半干旱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与氮肥追施水平,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氮肥追施处理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22万、25万、28万和31万株·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追施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讨该品种最优的肥密配置。结果表明:在氮肥追施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株高、底荚高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升高,分枝数、有效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种植密度相同时,单株荚数变化在氮肥追施水平30和120 kg·hm^(-2)时呈现双峰高值,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氮肥追施水平120 kg·hm^(-2)时最高,随后下降。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追施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产量最高处理(A4B3)各产量相关构成因素表现并不突出,可见肥密最优配置使群体优势最大发挥。在种植密度28万株·hm^(-2)、氮肥追施120 kg·hm^(-2)时农庆豆28产量最高,达2830.50 kg·hm^(-2),其产值较对照(A0B1)处理增加3792.22元·hm^(-2)。因此在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土壤农庆豆28最佳增产增效的肥密配置方式为种植密度28万株·hm^(-2),以大豆专用复合肥450 kg·hm^(-2)为底肥,追施尿素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群体 种植密度 氮肥追施 产量
原文传递
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志强 田中艳 +5 位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杨柳 吴耀坤 高国金 唐金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1,共4页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在102-123 d之间,其中112-120 d的占供试材料的80%;(2)生育后期、全生育期R8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3)单株粒数与百粒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生育期结构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的表现及其育种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中艳 宗春美 +9 位作者 杨柳 李建英 吴耀坤 周长军 王燕平 任海祥 傅蒙蒙 赵团结 杜维广 盖钧镒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4-704,共11页
表型评价是鉴别高产、优质和抗逆性优良大豆资源的必要步骤。为更好利用东北大豆种质资源,2012-2014年在大庆农科院将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重复内分组试验设计,对4类13个... 表型评价是鉴别高产、优质和抗逆性优良大豆资源的必要步骤。为更好利用东北大豆种质资源,2012-2014年在大庆农科院将搜集到的东北地区各育种单位现存的361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系)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重复内分组试验设计,对4类13个农艺、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大豆种质群体在大庆表现为:全生育期121 d(94~134 d)、蛋白质含量40.68%(36.66%~45.33%)、脂肪含量20.68%(15.77%~22.90%)、蛋脂总量61.36%(57.08%~65.45%)、百粒重17.48 g(9.69~28.42 g)、株高66 cm(33.1~96.2 cm)、主茎17节(9.76~24.00)、分枝1.25个(0.0~7.4)、倒伏1.4级(1.0~4.0)。(2)大庆地区适合熟期组(MG)为MG0和MGⅠ,更趋向于MGⅠ,两熟期组内品种的各性状平均值与东北大豆种质群体的总平均值相近。MG000~MG00组生育期较短,未能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气候资源,品质性状与MG0~MGⅠ相差不大;而株高、产量性状表现较MG0~MGⅠ偏低(如株高低约20 cm,地上部生物量低约1.2 t/hm2)。MGⅡ~MGⅢ品种则大多未能充分成熟,导致其他性状表达不正常。大庆地区未来大豆改良的主要方向是适合的熟期组(MG0~MGⅠ)、高产、高蛋白兼顾高脂肪含量,应重视耐逆性。从资源群体中优选出一批用以改良大庆大豆性状的不同熟期组亲本,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熟期组 农艺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育种潜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