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应该如何诠释科学精神?
1
作者 吴致远 赵文君 刘舒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5-49,58,共6页
科学精神可以从多角度得到诠释,但诠释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主观化和随意化。无依据的发挥和不严谨的诠释会造成大众认知上的迷茫,从而不利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诠释科学精神须立足于科学本身,但不可把二者混同。科学精神的诠释还应在系统... 科学精神可以从多角度得到诠释,但诠释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主观化和随意化。无依据的发挥和不严谨的诠释会造成大众认知上的迷茫,从而不利于科学精神的传播。诠释科学精神须立足于科学本身,但不可把二者混同。科学精神的诠释还应在系统性与时代性、开放性与原则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正确地诠释科学精神对于公众准确地理解“科学家精神”,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良好的科研生态和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科学家 科学精神 科学家精神 科学文化
下载PDF
薄膜电容器数据挖掘与分析
2
作者 刘羽霄 张涌新 +5 位作者 钟少龙 王昕劼 黄磊 吴致远 王健涛 党智敏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薄膜电容器因长使用寿命、高可靠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然而却极少有研究从数据角度挖掘电容器的自身属性。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选取收集自网络的40793条薄膜电容器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首先利用散点图和...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薄膜电容器因长使用寿命、高可靠性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然而却极少有研究从数据角度挖掘电容器的自身属性。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选取收集自网络的40793条薄膜电容器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首先利用散点图和箱线图从横向角度分析了不同材料制备而成的电容器的容值、最高最低温度、交直流运行电压等差异,然后利用饼图从纵向角度对比了电容器的运行温度和应用场合,最后计算出这些性能指标的皮尔逊系数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属化聚丙烯材料作为目前的主流材料在容值和交直流运行电压方面比其他材料均具有显著的优势,而金属化聚苯硫醚在运行温度上占优,电容器除温度和运行电压外的各项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未来可以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学习,达到性能预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容器 数据挖掘 性能比较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原位测量的交直流复合电压对金属化膜自愈特性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吴致远 王卓容 +7 位作者 刘靖舟 刘尚书 仝殿杰 齐红斌 王建涛 党智敏 王伟 屠幼萍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干式直流金属化膜电容器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自愈”特性,在投入使用前可通过“赋能”工艺去除电弱点,相比于箔式电容器,其工作电压更高,储能密度更大。为此,搭建了金属化膜自愈特性原位测试平台,研究了交直流叠加下金属化膜自愈特性的演... 干式直流金属化膜电容器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自愈”特性,在投入使用前可通过“赋能”工艺去除电弱点,相比于箔式电容器,其工作电压更高,储能密度更大。为此,搭建了金属化膜自愈特性原位测试平台,研究了交直流叠加下金属化膜自愈特性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在温度、压强等复杂应力作用下,不同交直流复合电压对金属化膜自愈特性的作用机制。同时依据温度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搭建了自愈热力学模型,从热力学理论的角度上明确了焦耳热为自愈能量的主要来源,经过仿真计算后发现,热力学模型在0.1 MPa低压强下呈现很好的拟合效果,但在10 MPa高压强下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特性 原位测量 交直流 热力学模型
下载PDF
茶天然产物缓解痤疮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致远 王凯博 +2 位作者 陈思霖 赵碧 申时全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6,共11页
茶因其明确的保健功能与健康益处备受人们青睐。随着对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茶天然产物已被证实能够对多种疾病模型具有改善效果。痤疮是一种流行性高、复发率高的炎性皮肤病,除传统临床诊疗外,以敷贴、皮肤护理、膳食改善为代表的补... 茶因其明确的保健功能与健康益处备受人们青睐。随着对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茶天然产物已被证实能够对多种疾病模型具有改善效果。痤疮是一种流行性高、复发率高的炎性皮肤病,除传统临床诊疗外,以敷贴、皮肤护理、膳食改善为代表的补充替代治疗也受到欢迎。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祛痘功效宣称产品在原料中添加茶源活性成分,以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茶皂素为代表的茶叶天然产物在缓解痤疮上表现出极大的潜力。综述了茶叶不同功效成分在抑制皮脂分泌、减轻粉刺发生、改善皮肤微生物失调、减缓皮肤局灶性炎症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含茶功效宣称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缓解 痤疮
下载PDF
金属化膜击穿与自愈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健涛 吴致远 +2 位作者 王昕劼 钟少龙 党智敏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薄膜电容器凭借体积小、储能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在直流输电、轨道交通、脉冲功率装置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薄膜电容器常用介质材料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本文以两种介质薄膜为研究对象,通... 薄膜电容器凭借体积小、储能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在直流输电、轨道交通、脉冲功率装置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薄膜电容器常用介质材料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本文以两种介质薄膜为研究对象,通过真空蒸镀制备不同方阻的金属化膜,研究了金属层厚度对薄膜击穿强度和自愈性能的影响。两种聚合物的金属化膜都表现为:降低金属层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击穿强度,由于自愈能量具有统计性,其随电压升高增大,而高方阻薄膜的自愈能量更小,自愈性能更好。实验中也观察到重复自愈现象并对出现的原因做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容器 电极厚度 击穿强度 自愈能量
下载PDF
诺贝尔奖评委会亏待了吴健雄吗?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致远 梁国钊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81-1288,共8页
在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过程中,杨振宁、李政道的贡献是第一位的,吴健雄不可等同,更不应高于杨、李。吴健雄并非"唯一"最早认识杨、李假说的意义并着手进行实验检验的科学家;三组科学家的实验殊途同归,同时完... 在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过程中,杨振宁、李政道的贡献是第一位的,吴健雄不可等同,更不应高于杨、李。吴健雄并非"唯一"最早认识杨、李假说的意义并着手进行实验检验的科学家;三组科学家的实验殊途同归,同时完成,并于同一天将实验报告寄达《物理评论》,所以吴健雄无权独占优先权。用最先"开始实验"和"得出初步结果"为吴作优先权辩护,是有违科学共同体公认的标准的。吴健雄未获诺贝尔奖,也并非由于诺贝尔奖评委会"偏重理论方面"和搞"性别歧视",而是由于其实验的原创性价值不高,以及未能先于他人做出结果并予以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健雄 诺贝尔奖 优先权 理论物理 实验物理
下载PDF
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致远 梁国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35,83,共5页
科学史表明 ,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科学家 ,甚至包括最为杰出的科学家都能创立起自己的学派 ,这确实要取决于某些优异的个人品质。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 ,科学学派是具有一定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学术共同体 ,学派领袖在其中担负的角色必然有其... 科学史表明 ,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科学家 ,甚至包括最为杰出的科学家都能创立起自己的学派 ,这确实要取决于某些优异的个人品质。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 ,科学学派是具有一定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学术共同体 ,学派领袖在其中担负的角色必然有其相应能力上的要求。对科学学派领袖素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水平 ,有助于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共同体 科学学派领袖 素质 宽容精神
下载PDF
理性基础的重建与技术决策模式的转换——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下的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吴致远 陈凡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5,共4页
启蒙理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演变为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技术活动采取了专家决策的模式。哈贝马斯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重建了西方理性基础。交往行动理论下的交往理性必然要求技术的发展采取民主参与的决策模式。
关键词 工具理性 交往理性 技术决策模式
下载PDF
爱因斯坦科学怀疑精神的境界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致远 梁国钊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7-273,共7页
科学怀疑是科学创新的先导,科学怀疑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怀疑有三种境界: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善于怀疑自己,允许别人怀疑自己。三种境界的递进提升表明科学家科学素养与人文... 科学怀疑是科学创新的先导,科学怀疑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怀疑有三种境界: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善于怀疑自己,允许别人怀疑自己。三种境界的递进提升表明科学家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也表明科学家创新能力的不断积聚。科学怀疑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要在怀疑批判与继承、怀疑自己与自信、允许他人怀疑自己与坚持真理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科学怀疑精神 境界
下载PDF
科学学派的本质特征析说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致远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1,共5页
对科学学派的内涵进行分析概括 ,对其本质特征进行准确把握 ,有助于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有助于科研管理中的操作界定。
关键词 科学学派 本质特征 科研管理 自组织
下载PDF
技术与后现代语用学——利奥塔技术思想述评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致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48,共6页
现代性的话语以"元叙事"为其特征,技术乌托邦主义即是现代性的"元叙事"之一。在"元叙事"的理想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具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非反思性和盲目性。技术的现代发展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基础,而信息... 现代性的话语以"元叙事"为其特征,技术乌托邦主义即是现代性的"元叙事"之一。在"元叙事"的理想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具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非反思性和盲目性。技术的现代发展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基础,而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又为后现代语用学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元叙事 后现代语用学
下载PDF
陈昌曙先生技术之“思”的历程、特色与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致远 王皓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陈昌曙先生将大半生献给了中国的技术哲学事业,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拓荒人。陈先生的技术哲学特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技术哲学发展初期的学科特色,因而探析其技术哲学特色具有学科史上的重要性。通过研读陈先生的相关著述,笔者认为,... 陈昌曙先生将大半生献给了中国的技术哲学事业,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拓荒人。陈先生的技术哲学特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技术哲学发展初期的学科特色,因而探析其技术哲学特色具有学科史上的重要性。通过研读陈先生的相关著述,笔者认为,秉承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进行具有工程学倾向的技术哲学研究、重视技术哲学的基础研究、注重对中国古代技术思想挖掘等构成其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探讨陈昌曙先生的技术哲学特色可以为我国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找到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昌曙 技术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技术哲学的工程学传统
下载PDF
经典技术哲学阶段性特征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致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1-65,共5页
经典技术哲学分为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工程学的传统为主,其学科范式特征表现为人类学的、唯物论的和技术乌托邦主义的倾向;后一阶段以人文主义的传统为主,其学科范式特征表现为视域的多元化、理论基础上的后现代性和方法上的... 经典技术哲学分为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工程学的传统为主,其学科范式特征表现为人类学的、唯物论的和技术乌托邦主义的倾向;后一阶段以人文主义的传统为主,其学科范式特征表现为视域的多元化、理论基础上的后现代性和方法上的规范性。两种传统的融合促进了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技术哲学 传统 经验转阿
下载PDF
科学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民族医药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致远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89-293,共5页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民族医药知识具有自我积累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其知识禀赋的独特性、逻辑结构的自洽性、调节机制的自适应性使其成为不同于现代西方医学的另类知识体系。民族医药的生命力归根结蒂在于其实效性。
关键词 科学实践哲学 地方性知识 民族医药
下载PDF
论技术人性化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致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技术与人性的内在关联源于人性的内在结构和矛盾。人既是动物性的存在,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表现出"物性";人又是精神性的存在,是自由的意志选择,表现出"神性"。人通过技术建构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人的二重性... 技术与人性的内在关联源于人性的内在结构和矛盾。人既是动物性的存在,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表现出"物性";人又是精神性的存在,是自由的意志选择,表现出"神性"。人通过技术建构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人的二重性。技术是人性内在矛盾的延伸与外化,与人性的悖论具有同源性。技术人性化的内涵包括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提供足够多的闲暇,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增进人的技能和成就感,改进机器的操作设计技术,促进社会交往,提升人的精神生活水平等。要实现技术人性化,就必须实现产业规划的人性化、技术设计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的人性化、技术管理的人性化及劳动过程的艺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人性化 技术相对中性论
下载PDF
从知识的地方性到技术的民族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致远 吴同 梅其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44-49,共6页
知识的地方性与技术的民族性是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被意识到的两个主题。“知识的地方性”至少体现在四个不同的维度上,即知识产生的情境性、知识内容的对象性、知识表达的形式性、知识应用的具体性;“技术的民族性”也可以体现在四个不... 知识的地方性与技术的民族性是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被意识到的两个主题。“知识的地方性”至少体现在四个不同的维度上,即知识产生的情境性、知识内容的对象性、知识表达的形式性、知识应用的具体性;“技术的民族性”也可以体现在四个不同的维度上:技术知识的地方性、自然禀赋的先天性、需求的特色性、文化的约束性。知识的地方性与技术的民族性具有相互生成、相互转化、协同发展的关系,对两者内在关系的理解于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知识的地方性 技术的民族性 参与式发展
下载PDF
科技史教学中“科”与“技”分家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致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科学与技术是两类具有本质差别的活动,科学技术史教学中应该实现"科学"与"技术"的分家,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观与技术观.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科学技术史教学
下载PDF
技术追问的后现代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致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2-30,共9页
受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出现了"经验转向"。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是在不同的学术范式中展开的,既有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又具有基本方法上的创新。从后现代哲学视域出发,有四条基本的技术追问路径:后现象学的... 受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出现了"经验转向"。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是在不同的学术范式中展开的,既有对经典理论的继承,又具有基本方法上的创新。从后现代哲学视域出发,有四条基本的技术追问路径:后现象学的,建构主义的,新实用主义的和生态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后现代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
下载PDF
科学怀疑的境界与限度——从爱因斯坦的科学实践看
19
作者 吴致远 梁国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科学大师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怀疑具有渐进提升的三种境界——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善于怀疑自己、允许别人怀疑自己,每一境界的科学怀疑都要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理论"内在的完备"和经验"外部的证实"构成科学... 科学大师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怀疑具有渐进提升的三种境界——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善于怀疑自己、允许别人怀疑自己,每一境界的科学怀疑都要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理论"内在的完备"和经验"外部的证实"构成科学怀疑的双重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怀疑 境界 限度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中的技术与技术哲学
20
作者 吴致远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阐述了技术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内涵,分析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趋向。继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反"现代的叙事之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范式对技术进行了"后现代"的哲学... 阐述了技术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内涵,分析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新趋向。继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反"现代的叙事之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也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范式对技术进行了"后现代"的哲学反思。在后现代语境之中,技术呈现出与以往相比不同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研究维度。20世纪下半叶以来,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发展是在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的,作为哲学家族的一个分支,它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智慧的关照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语境 技术 技术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