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吴良芳 魏新良 +2 位作者 景山 曾子华 韦德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0-767,共8页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向和N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向和NNE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体制约,认为该矿床属于玢岩型铁矿。指出在卧儿岗铁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在宁芜断陷盆地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并且发育有辉石闪长玢岩的部位是寻找玢岩铁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玢岩铁矿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卧儿岗 宁芜盆地
下载PDF
针刺对脊髓Clarke核突触性终末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良芳 李金莲 +1 位作者 徐静 李观荣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用单侧后肢备用根猫,针刺手术侧(实验组)与不针刺者(对照组)各5只,于30天时在电镜下比较腰3段Clarke核的终末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非手术侧三类突触性终末的数量差别无显著性,表明针刺对对侧无明显影响;实验组手术侧背根来源的巨大... 用单侧后肢备用根猫,针刺手术侧(实验组)与不针刺者(对照组)各5只,于30天时在电镜下比较腰3段Clarke核的终末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非手术侧三类突触性终末的数量差别无显著性,表明针刺对对侧无明显影响;实验组手术侧背根来源的巨大终末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并恢复到非手术侧水平,而非背根来源的两类终末数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表明针刺对完好背根,主要为备用背根粗髓纤维的侧枝出芽与突触重建的可塑性变化有明显地促进作用,而对非背根的神经纤维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Clerke核 巨大终末 可塑性
下载PDF
腰骶背根全切猫脊髓Ⅱ板层突触性终末的代偿性变化──电镜定量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良芳 欧可群 王娅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9-315,共7页
为深入探索脊髓的可塑性变化规律,用5只单侧腰骶背根全切猫,术后存活3~4个月。发现实验侧脊髓Ⅱ板层内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下降至正常的24%;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却增加至正常的134%;还新发现了一类双重突触性终末,... 为深入探索脊髓的可塑性变化规律,用5只单侧腰骶背根全切猫,术后存活3~4个月。发现实验侧脊髓Ⅱ板层内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下降至正常的24%;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却增加至正常的134%;还新发现了一类双重突触性终末,本文将之称为非典型复合终末。上述变化使突触总数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在L_6节段的简单终末中,形成对称性突触的简单终末,其增幅(71%)显著地大于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者(36%);含有致密核心小泡的简单终末,其增幅(119%)又明显地大于仅含清亮小泡者(34%)。这种简单终末各亚类的增幅不同,可能与丢失大量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后进行的机能调整有关。还发现一个树突截面上同时与两个简单终末形成突触的机率增加了44%。其中含一个对称性突触者更成倍增加,达正常的219%。表明新形成的简单终末,除与丢失终末存留的突触后部位恢复突触性联系外,还可能有新的突触性联系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Ⅱ板层 可塑性 突触性终末 电镜定量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大鼠点燃效应癫痫间期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荧光组织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良芳 方一心 宋玉芳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用去甲肾上腺素(NA)荧光组化法研究马桑内酯致大鼠点燃效应癫痫发作间期的蓝斑,荧光强度通过显微摄影的自动曝光系统进行相对定量。结果显示:点燃效应癫痫发作间期蓝斑NA比对照组减少,作者认为NA的抑制作用减弱是导致癫痫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点燃效应 癫痫 马桑内酯 NA
下载PDF
獾子洞铜(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良芳 秦江红 孙国昌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5期415-416,共2页
文章主要结合獾子洞铜(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和矿床的地质特征,对该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 地质背景 地质特征 找矿
下载PDF
江苏省猴子石斑岩铜矿找矿信息探讨
6
作者 吴良芳 曾子华 韦德贵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7期421-422,共2页
文章简单阐述了矿区的地质背景,并对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与矿化和物、化探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该矿产找矿信息的总结,提出了钻孔的验证情况。
关键词 地质 找矿 地层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脑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研究
7
作者 吴良芳 王开平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3年第1期2-5,共4页
马桑内酯致大鼠癫痫持续发作6小时,用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大脑,小脑和海马的溶酶体性酸性磷酸酶和镁激活的三磷酸腺苷酶的变化,观察到在大部分脑区酶活性增强,阐明了在癫痫持续状态下分解代谢及能量代谢均较活跃。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磷酸酶 三磷酸腺苷酶 图像分析
下载PDF
背角神经营养物质的进一步探讨
8
作者 吴良芳 廖德阳 王廷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7年第1期39-39,共1页
本研究组既往研究表明,部分去传人猫脊髓背角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加强。为进一步探讨这种现象,我们用常规的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PAGE)代替Phastsystem电泳。将鸡胚背根节细胞悬液倾倒于脊髓背角提取液PAGE的凝胶条上培养(... 本研究组既往研究表明,部分去传人猫脊髓背角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加强。为进一步探讨这种现象,我们用常规的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PAGE)代替Phastsystem电泳。将鸡胚背根节细胞悬液倾倒于脊髓背角提取液PAGE的凝胶条上培养(简易的细胞钓蛋白带技术),寻找背角内在神经营养活性的蛋白带;再将合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凝胶小条磨碎,加入已接种有鸡胚背根节细胞是液的培养板孔内培养(改良的联合培养法),以进一步验证用细胞钓蛋白带技术所确定的蛋白带内神经营养物质的生物活性;再以标准蛋白估计该活性蛋白的分子量。结果显示:1.用细胞钓蛋白带技术钓到两条有神经营养活性的蛋白带,即手术侧组相对迁移率(R;)0.1-0.13、10.43-050带处,附着于凝胶上的神经细胞数分别是165个和216个(25X105μm2面积),而非手术侧凝胶条的相应位置同一面积内仅有1~2个细胞附着。两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联合培养法结果显示:48h时,加入手术侧组Rf0.11~012,RO.45~0.48两带凝胶碎末者其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0.82f0.05、0.81±0.02。而非手术侧组相应两位置者仅为0.55±0.07、0.54f0.08。两侧的两带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以标准蛋白测得Rf0.11-012、Rf0.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 神经营养物质 神经突起 生长
下载PDF
针刺对去部分背根猫脊髓和背根节NGF及NGF mRNA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谌宏鸣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周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地高辛标记 c RNA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观察了针刺对成年备用背根猫 (切断一侧 L1~ 5 、L7~ S2节段脊髓背根 ,保留 L6 背根 )脊髓 板层、背核和背根节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m RNA的影响。结果证明 ,针刺...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地高辛标记 c RNA探针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观察了针刺对成年备用背根猫 (切断一侧 L1~ 5 、L7~ S2节段脊髓背根 ,保留 L6 背根 )脊髓 板层、背核和背根节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m RNA的影响。结果证明 ,针刺促进了备用根背根节的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使备用背根节内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m RNA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 ,并且针刺时间越长促进作用也越强 ;而对脊髓 板层与背核则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 ,针刺对备用根猫脊髓侧支生芽具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脊髓背角 背根节
下载PDF
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和脊髓Ⅱ板层NT-3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W014,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探讨了部分去背根猫备用背根节 (L6 )和 L3、L5脊髓 II板层 NT-3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正常组 NT-3及其 m RNA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背根节的大型神经元和少数中、小型神经元。部分去背根后 ,3 d和10 d两时相 NT-3 m RNA大型神经元阳性数明显减少 ,而 NT-3阳性大型神经元数术后 10 d时方明显减少 (P<0 .0 1) ;NT-3及其 m RNA阳性小型细胞数在术后两时相均较正常组者增多 (P<0 .0 1) ;而在中型神经元只有 NT-3阳性神经元数有增加。相对地 ,在脊髓 板层 ,两时相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均较正常者明显增加 (P<0 .0 1) ,且以 3 d组者为最明显 ,但均未见 NT-3 m RNA阳性信号。结果表明 ,部分去背根不仅导致背根节各类神经元中 NT-3的表达发生了变化 ,且对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量也有明显影响。提示 NT-3可能在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去背根 备用背根节 脊髓Ⅱ板层 NT-3 MRNA 表达
下载PDF
针刺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Ⅱ板层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4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刘苏 A.Takeda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8,W013,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探讨了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阳性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神经元的百分数有...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 ,探讨了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 m RNA阳性中 (4 2~ 5 7μm)、小 (<42 μm)型神经元的百分数有所增加 (P<0 .0 5 ) ;脊髓 板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阳性神经膨体密度明显增多 (P<0 .0 1)而阳性神经元百分数无变化 (P>0 .0 5 ) ;针刺后脊髓 板层未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 RNA的杂交信号。提示针刺促进脊髓 板层可塑性可能与背根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Ⅱ板层 可塑性 表达
下载PDF
针刺对猫部分去传入脊髓Ⅱ板层可塑性的影响──电镜定量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董红心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0,共5页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围的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穴位。用电镜定量方法计数针刺一疗程(5只)和二疗程(5只)对脊髓Ⅱ板层不同突触性终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动物对照侧两类突触性终末数与非针刺动物比无明显变化,实验侧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分别为对照侧的45%与88%,二疗程组比一疗程组和非针刺动物都明显增加。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在二疗程组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与非针刺动物一致。表明针刺促进备用根纤维可塑性变化在二疗程时才明显,而对非针刺侧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第Ⅱ板层 可塑性 针刺
下载PDF
猫脊髓部分去传入后神经营养素家族表达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雪 吴良芳 +4 位作者 谌宏鸣 王廷华 陈丽华 保天然 廖德阳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191,共5页
目的 探讨部分去传入后猫脊髓背角 板层内 NGF、BDNF、NT- 3及其 m RNA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 (切断 L1 ~ L5、L7~ S2 背根 ,保留 L6背根为备用根 ) 3~ 5天、10~ 11天后 ,猫脊髓 L3 、L5... 目的 探讨部分去传入后猫脊髓背角 板层内 NGF、BDNF、NT- 3及其 m RNA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 (切断 L1 ~ L5、L7~ S2 背根 ,保留 L6背根为备用根 ) 3~ 5天、10~ 11天后 ,猫脊髓 L3 、L5、L6或 L7节段背角 板层内三种神经营养素及其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正常猫 NGF及其 m RNA分布于 板层神经元内 ;BDNF分布于神经纤维终末、膨体和神经元内 ,m RNA阴性 ;NT- 3分布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少量神经纤维及膨体中 ,m RNA阴性。 2去传入后 3~ 5天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 ,NT- 3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也明显增多 ,而 BDNF含量及阳性膨体数却明显减少 ;10~ 11天时 ,NGF及其 m RNA阳性神经元数仍维持高峰水平 ,NT- 3者虽仍高于正常但已有所下降 ,而 BDNF含量除 L7节段外已恢复到正常 ,但阳性膨体数仍未恢复。 BDNF和 NT- 3的 m RNA仍呈阴性。 3NGF达高峰的时间在 L5、L6节段较早 ,L3 较晚 ;BDNF含量的恢复以 L7最迟 ;NT- 3阳性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在各节段一致 ,唯 L5、L7节段的阳性神经元数在 10~ 11天时即降致正常水平 ,L3 节段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三种因子均参与部分去传入后脊髓的可塑性反应 ,但其发挥作用的早晚及维持时间却不尽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部分去传入 神经营养因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针刺对神经营养素3在脊髓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廷华 吴良芳 +3 位作者 廖德阳 周雪 陈彦红 A.Takeda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神经营养素 3(NT3)在脊髓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NT3 抗血清和NT3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针刺前后备用背根节及脊髓 板层中 NT3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 (DRG) NT3及其 m RNA阳性... 目的 探讨针刺对神经营养素 3(NT3)在脊髓可塑性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NT3 抗血清和NT3c RNA探针 ,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针刺前后备用背根节及脊髓 板层中 NT3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刺侧备用背根节 (DRG) NT3及其 m RNA阳性大神经元 (>5 7μm)和小神经元 (<42μm )百分数均较非针刺侧者明显增多 (P<0 .0 5 )。此外 ,脊髓针刺侧 板层 NT3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百分数针刺侧亦较非针刺侧明显增多(P<0 .0 5 ) ,但两侧均未见 NT3m RNA的杂交信号。结论 针刺促进脊髓可塑性可能与 DRG大、小神经元表达NT3和脊髓 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针刺治疗 脊髓 可塑性
下载PDF
脊髓源性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雪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张新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切除5只成年雄猫一侧L1~L5和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术后11d用两侧背角提取液大于50k组份进行实验。发现,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且其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 切除5只成年雄猫一侧L1~L5和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术后11d用两侧背角提取液大于50k组份进行实验。发现,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多,且其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也显著增强;而手术组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带内的蛋白含量却明显减少,但其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与对照组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此结果表明,猫脊髓背角中分子量大于50kD、电泳迁移率为0.1的蛋白质具有神经营养活性,去传入使其活性增强,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去传入猫后角在体外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活性增强与在体备用根纤维侧支出芽的直接原因之一。电泳迁移率为0.5的蛋白质与神经突起的生长似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元 脊髓 神经突起 诱向因子
下载PDF
NGF及NGF mRNA在去部分背根猫脊髓和背根节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谌宏鸣 吴良芳 +1 位作者 保天然 周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1-315,T001,T002,共7页
用成年猫单侧备用根模型 (切断一侧 L1~ 5 、L7~ S2 节段脊髓背根 ,保留 L6 背根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 ,对脊髓背角 板层、背核和 L6 背根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证明 ,部分背根去传入后 :(1)脊髓... 用成年猫单侧备用根模型 (切断一侧 L1~ 5 、L7~ S2 节段脊髓背根 ,保留 L6 背根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 ,对脊髓背角 板层、背核和 L6 背根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证明 ,部分背根去传入后 :(1)脊髓各节段双侧背角 板层的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m 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高、增大 ;(2 )手术侧背核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 m RNA阳性神经元的增高强于非手术侧 ,但术后两时间组的手术侧之间无差异 ;(3 )备用根背根节新出现了神经生长因子 m RNA阳性神经元 ,且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 ,且随术后时间增加而递增。以上结果表明 :部分背根去传入猫脊髓背角 板层及背核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提高 ,尤其备用根背根节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的增加 ,为备用背根传入纤维侧支生芽和突触重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背角Ⅱ层 背根节 NGF
下载PDF
应用超微结构定量法探讨针剌对猫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的可塑性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若渝 吴良芳 李观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本实验采用双侧备用根模型(切断双侧L_1-L_5,L_7—S_2脊神经背根,保留L_6背根),针刺动物一侧后肢L_6背根支配范围内的足三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四穴,应用电镜超微结构定量方法,观察电针刺激穴位28天后,对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终末可塑性... 本实验采用双侧备用根模型(切断双侧L_1-L_5,L_7—S_2脊神经背根,保留L_6背根),针刺动物一侧后肢L_6背根支配范围内的足三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四穴,应用电镜超微结构定量方法,观察电针刺激穴位28天后,对脊髓后角第Ⅱ板层终末可塑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Ⅱ板层单位面积中复合终末的数量,针刺侧比未针刺侧增多32%。提示针刺能促进完好背根纤维更快地侧支出芽和重建突触联系,以代偿损伤的背根纤维终末。本文也对针刺后第Ⅱ板层中复合终末的形态、面积,简单终末的数量以及电针刺激的某些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后角第Ⅱ板层 可塑性 针刺
下载PDF
电针刺激增强备用背根猫背核组织提取液的促神经突起生长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薛庆善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4年第1期13-18,共6页
切除10只雄猫的一侧L1~L5、L7~S2背根节(DRG)。保留L8背根为备用背根。电针刺激5只猫术侧L6背根分布区的足三里和悬钟、三阴交和伏兔两组穴位10天,另5只不针刺。术后第11天取脊髓背核组织,制备提取液,加... 切除10只雄猫的一侧L1~L5、L7~S2背根节(DRG)。保留L8背根为备用背根。电针刺激5只猫术侧L6背根分布区的足三里和悬钟、三阴交和伏兔两组穴位10天,另5只不针刺。术后第11天取脊髓背核组织,制备提取液,加入培养液。参照组以Hanks平衡盐溶液代替提取液。用不同的条件培养液培养鸡胚DRG。于培养24与48小时测定各DRG神经突起的长度,以同一批培养各组平均长度与参照组平均长度的比值衡量各组提取液对DRG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组间比较发现,针刺手术侧组的平均比值明显大于非针刺手术侧组和非手术侧组,非针刺的求侧组又明显大于非手术侧组。提示,部分去背根传入猫的背核组织提取液,其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增强,电针刺激穴位能进一步提高其促神经突起生长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起生长 背核 电针刺激 备用背根模型
下载PDF
备用背根猫脊髓背核组织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薛庆善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应用Liu和Chambers创立的备用背根模型,切除成年雄猫(5只)一侧的L_1~L_5、L_7~S_2背根节,保留L_6背根为备用背根,术后动物存活5d。分别制备脊髓T_(12)~L_3节段手术侧(实验组)、非手术侧(对照组)背核组织及其条件培养液。以Hanks平衡... 应用Liu和Chambers创立的备用背根模型,切除成年雄猫(5只)一侧的L_1~L_5、L_7~S_2背根节,保留L_6背根为备用背根,术后动物存活5d。分别制备脊髓T_(12)~L_3节段手术侧(实验组)、非手术侧(对照组)背核组织及其条件培养液。以Hanks平衡盐溶液的条件培养液作为参照组。用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参照组条件培养液对Hamburger 35期Leghorn鸡胚腰段背根部进行悬滴法培养,每只动物进行一批实验。于培养24h,48h观察测量各个背根节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在各组背根节从培养24h到48h神经突起明显增长的基础上,求出每批培养物实验组、对照组背根节平均突起长度与参照组平均突起长度的比值以及5批培养物之平均比值。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平均比值在同一观测时间内的差异,发现两个观测时间实验组平均比值都明显大于对照组者。结果提示,猫脊髓经部分去后肢背根传入后,背核组织提取液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起生长 背根 备用背根模型
下载PDF
针刺对部分去背根猫脊髓背角与备用背根节神经营养素家族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雪 吴良芳 +3 位作者 王廷华 谌宏鸣 保天然 廖德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69-771,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促脊髓背根侧枝出芽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纤维并针刺后 ,猫脊髓Ⅱ板层和保留背根节内 3种神经营养素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NGF及其mRNA分布于Ⅱ板层神经元内 ,针刺对二者的表达无... 目的 :探讨针刺促脊髓背根侧枝出芽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纤维并针刺后 ,猫脊髓Ⅱ板层和保留背根节内 3种神经营养素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NGF及其mRNA分布于Ⅱ板层神经元内 ,针刺对二者的表达无显著影响。BDNF主要分布于神经终末和膨体内 ,NT 3主要分布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内 ,二者的mRNA均阴性 ,针刺组该二因子的表达均显著增强。三种因子及其mRNA在保留背根节部分神经元内表达 ,针刺组 3种因子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结论 :针刺促进 3种因子及其mRNA在保留背根节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 脊神经根 针灸效应 脊神经节 信使RNA 脊髓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