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细胞自噬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作用
1
作者 司新颖 李会龙 +5 位作者 郭志卂 李欣怡 吴艳珂 马文源 耿文倩 丁治国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桥本甲状腺炎(HT)中医病机以脾气亏虚为本,以气火痰瘀为标,其因虚而滞,因滞更虚的动态病机特点,可以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学说概之。中医学认为,细胞自噬为气化的微观表现,具有清除病邪,维持内环境稳态之功。自噬水平不足可导致受损... 桥本甲状腺炎(HT)中医病机以脾气亏虚为本,以气火痰瘀为标,其因虚而滞,因滞更虚的动态病机特点,可以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学说概之。中医学认为,细胞自噬为气化的微观表现,具有清除病邪,维持内环境稳态之功。自噬水平不足可导致受损细胞器等废物无力清除、异常蓄积,或可看作虚气留滞病机的微观体现。本文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与细胞自噬的相关性,确立“补虚化滞”治法,以调控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自噬功能为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病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自噬 虚气留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气养阴汤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吴艳珂 祁烁 +5 位作者 耿文倩 李欣怡 袁姣姣 陈晓珩 商建伟 丁治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925-932,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气养阴汤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本草组鉴(HERB)数据库检索益气养阴汤10味药物化学成分,通过PubChem、SwissADNE筛选药物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气养阴汤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本草组鉴(HERB)数据库检索益气养阴汤10味药物化学成分,通过PubChem、SwissADNE筛选药物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在Gene Cards、OMIM、DisGeNET、Drug Bank数据库检索获得甲状腺癌术后的疾病靶点。Venny2.1.0平台获得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并导入Cytoscape3.9.1筛选得到核心靶点蛋白;借助Cytoscape3.9.1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获取关键活性成分;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对关键靶点和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得到益气养阴汤活性成分157种,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507个,甲状腺癌术后相关疾病靶点1817个,药物活性成分—疾病交集靶点154个。PPI分析得到SRC、HSP90AA1、PIK3R1、PIK3CA、AKT1为关键靶点基因,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为关键活性成分,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和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亲和力。KEGG富集分析提示癌症通路、PI3K-Akt通路、HIF-1通路等是药物作用的关键通路。结论:益气养阴汤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抗炎、抗肿瘤、改善组织微环境,在甲状腺癌术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益气养阴汤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从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临证撷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欣怡 祁烁 +5 位作者 袁姣姣 耿文倩 吴艳珂 李心爱 李祎琳 丁治国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49-52,共4页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症状不一、病程缠绵,治疗有一定难度。中医认为脾具有输布四方的特性,体现并传达任何脏腑出现的问题。足太阴脾经循经桥本甲状腺炎病变部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甲状腺...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症状不一、病程缠绵,治疗有一定难度。中医认为脾具有输布四方的特性,体现并传达任何脏腑出现的问题。足太阴脾经循经桥本甲状腺炎病变部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甲状腺功能的正常依赖脾所化生之气血津液,而脾失健运,则气滞、痰凝、血瘀壅滞而成瘿;基于五行生克理论,脾之功能失常,会通过对心、肝、肺、肾的影响而致桥本甲状腺炎发生。因此,需重视从脾论治本病,具体可结合桥本甲状腺炎分期(早期、中期、后期),分别采用健脾疏肝以遏其化热、清热运脾给邪以出路、补益脾肾以固护本源,将实脾贯穿始终,常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从脾论治 柴胡疏肝散 益胃升阳汤 加味逍遥散 消瘰丸 金匮肾气丸 四君子汤
下载PDF
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研究
4
作者 李心爱 丁治国 +6 位作者 耿文倩 袁姣姣 吴艳珂 钱嘉惠 户蕊 陈智 李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3097-3103,共7页
目的探讨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目的探讨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甲状腺病科门诊的CLT合并甲减患者89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并招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限碘饮食,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治疗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清肝散结消瘿方口服,2组均干预8周。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滴度水平、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病证候群评分、下肢局部水肿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安全性,检测健康组受试者和观察组中30例患者(随机选取)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T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病证候群评分、下肢局部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观察组30例患者血清IL-2、IL-12、MCP-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治疗后血清IL-2、IL-12、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38/44)vs 35.56%(16/45),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CLT合并甲减能够明显降低甲状腺抗体滴度水平,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和临床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清肝散结消瘿方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六气化火说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李心爱 祁烁 +10 位作者 陈晓珩 商建伟 李哲 李会龙 李欣怡 袁姣姣 张旭帆 彰金 吴艳珂 杨燕 丁治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量等优势。丁治国教授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靥本相应”理论,研发了甲状腺特色外敷中药,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甲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量等优势。丁治国教授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靥本相应”理论,研发了甲状腺特色外敷中药,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甲状腺疑难疾病治疗方案,对各类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临床对于甲亢的治疗,丁治国教授从“靥本相应”论出发,对于甲亢主张从“火热”论治,认为五脏不利皆可化火:肺气宣降不利则化火、肝气不舒而化火、脾气虚而化火、心经热盛而化火、肾虚而化火,临床治疗分别采用:肺气不宣则疏散、肝气不舒则行气、火毒内炽则清热解毒、虚而化火则滋清兼用、瘀则凉血解毒的治疗原则,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围绕“六气化火说”论治甲亢的依据、内容和辨证治疗进行论述,旨在为本病在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六气化火说 靥本相应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靥本相应”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6
作者 李心爱 袁姣姣 +10 位作者 张旭帆 祁烁 陈晓珩 商建伟 李哲 李会龙 李欣怡 彰金 吴艳珂 杨燕 丁治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7期109-112,140,共5页
亚急性甲状腺炎归属于中医的“外感热病”“瘿病”“瘿痛”等范畴。传统观点认为本病多因肝郁胃热,外感风温、风热,积热上壅,挟湿痰蕴结,以致气血凝滞而成。对于本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也不尽相同。但究其病机,本病是风热毒邪侵袭,肝... 亚急性甲状腺炎归属于中医的“外感热病”“瘿病”“瘿痛”等范畴。传统观点认为本病多因肝郁胃热,外感风温、风热,积热上壅,挟湿痰蕴结,以致气血凝滞而成。对于本病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也不尽相同。但究其病机,本病是风热毒邪侵袭,肝经郁热,痰血瘀阻于颈前而发病。然其病理变化复杂,累及脏腑多,病变脏腑涉及肝、肺、胃、心、脾、肾等各个脏腑,人体内环境和甲状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靥本相应”。本文从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方药出发,探讨“靥本相应”理论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肝郁脾虚 靥本相应 瘿痛
下载PDF
近50年国内甲状腺癌外科领域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7
作者 李欣怡 吴艳珂 +5 位作者 黄盛 马文源 司新颖 李心爱 祁烁 丁治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近50年国内甲状腺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现状和趋势。方法:检索自建库以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甲状腺癌的文献,将最终数据导入Cite Space6.1.R2软件,对作... 目的:探讨近50年国内甲状腺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现状和趋势。方法:检索自建库以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甲状腺癌的文献,将最终数据导入Cite Space6.1.R2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国内1975~2022年相关文献2589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孙辉(27篇),作者和机构间合作密切度欠佳,研究集中于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热点从常规疾病分型诊治逐渐转向术前精准诊断、术中新技术应用、术后规范化管理。结论:近50年国内甲状腺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热度逐渐升高,改善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及新材料、新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热点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外科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艳珂 祁烁 +3 位作者 李哲 商建伟 陈晓珩 丁治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8期30-34,114,共6页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O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1年11月收录的...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O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1年11月收录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证型的期刊文献,提取题目、作者、中医证型等相关信息,录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三种证型为:气阴两虚证(12.39%)、阴虚火旺证(11.98%)、心肝火旺证(11.79%);主要病位证素为肝(59.95%)、心(24.89%)、脾(6.96%);病性证素为火(26.09%)、阴虚(25.66%)、气虚(11.13%)、痰(10.96%)、气郁(9.97%)、瘀(4.43%),证素组合形式多样,以二证素和三证素组合最为常见。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性证素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实性为火、痰、瘀,虚性为阴虚和气虚,最常见病位为肝,其次为心肝同病,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应心肝同治,疏肝、柔肝、清肝、养肝多法并用,佐以泻心火、滋心阴、补心血、宁心神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证型和瘿病常见证型存在显著差异,其治疗应区别于瘿病,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优势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文献研究 证型 证素
下载PDF
中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苏红 吴艳珂 刘子钰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肠道微生物群在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葡萄糖代谢,为进一步研究降糖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糖尿病... 肠道微生物群在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葡萄糖代谢,为进一步研究降糖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中药 糖尿病
下载PDF
李乃卿基于“土郁夺之”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经验
10
作者 吴艳珂 户蕊 +4 位作者 商建伟 祁烁 李哲 李欣怡 丁治国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简称甲亢性腹泻),属于中医“瘿病”“泄泻”范畴。李乃卿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关系密切,核心病机为土气郁结、中焦失运,病因有虚实不同,实责之于气滞、湿、热,虚责之于脾虚。李教授临证强调从“夺之”论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简称甲亢性腹泻),属于中医“瘿病”“泄泻”范畴。李乃卿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关系密切,核心病机为土气郁结、中焦失运,病因有虚实不同,实责之于气滞、湿、热,虚责之于脾虚。李教授临证强调从“夺之”论治,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治法,包括疏肝运脾,夺气之郁;清热燥湿,夺湿热郁;健脾化湿,夺湿浊郁,以恢复脾胃升降之能,取得较好疗效。结合临床病案对李教授基于“土郁夺之”治疗甲亢性腹泻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 土郁夺之 名医经验 李乃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