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格”到“法式”的转译:西方风格理论对近现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东遥 王巍 吴葱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时间节点,梳理了近现代西方建筑风格理论影响中国建筑及其遗产保护的“考察设计”“理论转译”“保护实践”3个阶段。“考察设计”即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研究以及营造学社之前的中国传统建筑复兴设计实践;... 以中国营造学社为时间节点,梳理了近现代西方建筑风格理论影响中国建筑及其遗产保护的“考察设计”“理论转译”“保护实践”3个阶段。“考察设计”即近现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研究以及营造学社之前的中国传统建筑复兴设计实践;“理论转译”即西方建筑术语“风格”转译为传统词汇“法式”的过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包括传统营造术语中“法式”的含义、近现代建筑学界对“法式”的翻译以及《法式》与传统建筑研究中对“风格”的侧重等;最终,“风格”理论通过“法式”影响了新中国初期的遗产保护实践,“恢复原状”理念成为主导。评价个中得与失,以期对当今遗产保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遗产保护 风格 法式 恢复原状
下载PDF
传统“古迹”语境下西湖苏堤历史叙事与价值阐释
2
作者 张恒显 吴葱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中国古代有珍重历史遗存的传统,以“古迹”为核心形成了本土遗产话语。本文基于方志、图像等史料,重构了古代传统“古迹”语境下杭州西湖苏堤的历史叙事:苏堤至迟在南宋中叶被列为古迹,并经循环阐释凝练成“苏堤春晓”一景,后又借由清... 中国古代有珍重历史遗存的传统,以“古迹”为核心形成了本土遗产话语。本文基于方志、图像等史料,重构了古代传统“古迹”语境下杭州西湖苏堤的历史叙事:苏堤至迟在南宋中叶被列为古迹,并经循环阐释凝练成“苏堤春晓”一景,后又借由清康乾题名、立碑建亭促成景物焦点转移。揭示了中国古代“源流并重”“地以人胜”的古迹观念,重视古迹记录建档、阐释传播的保护行为。阐释了在此观念影响下,苏堤的历史价值,以人物纪念、社会教化为主的社会价值,以“叠晕之美”为主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迹 苏堤 苏堤春晓 源流并重 地以人胜 叠晕之美
下载PDF
窥探图像对西方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建筑图纸和风景画为例
3
作者 李东遥 吴葱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5期88-92,共5页
梳理了与遗产相关的西方建筑图像的发展过程,包括建筑理论著作插图、建筑测绘图、建筑图谱等建筑图纸与建筑风景画两种图像形式。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西方建筑师与画家的不同建筑观:建筑图纸是对建筑的科学性表达和记录,由古典建筑逐步... 梳理了与遗产相关的西方建筑图像的发展过程,包括建筑理论著作插图、建筑测绘图、建筑图谱等建筑图纸与建筑风景画两种图像形式。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西方建筑师与画家的不同建筑观:建筑图纸是对建筑的科学性表达和记录,由古典建筑逐步推广至各种建筑风格,追求建筑的完整、风格统一和理想图式;风景画相对忠实地描绘建筑的真实情况,从哥特建筑废墟至其他地域建筑,追求建筑的真实性与多样性。之后以西方十九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代表人物和案例为线索,证实了上述两种倾向分别推动并塑造了“修复”(Restoration)和“保存”(Conservation)两大遗产保护理念的形成。从图像角度对西方遗产保护理念发展追根溯源,以期对当今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图像 遗产保护 风格 风景如画 建筑图谱
下载PDF
“学、练、赛、评”一体化背景下AI智慧操场在中学学校体育中的应用探究——以长郡双语谷山实验中学为例
4
作者 吴葱 肖勋 陈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23期190-192,共3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体育信息化也需要结合中学体育特点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体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体育信息化也需要结合中学体育特点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体育信息化之路。本文旨在探究AI智慧操场在新课标背景下于长郡双语谷山实验中学的应用,分析AI智慧操场在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练、赛、评”一体化等方面的应用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练赛评”一体化 AI智慧操场 学校体育
下载PDF
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探析
5
作者 范小凤 吴葱 朱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2,共5页
无锡惠山,文献记载始自东汉,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是包含了寺庙、名泉、园林、祠堂等诸多古迹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资料考证,梳理惠山名胜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名胜要素的发展脉络。康熙、乾隆的历次巡... 无锡惠山,文献记载始自东汉,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是包含了寺庙、名泉、园林、祠堂等诸多古迹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通过实地勘测和文献资料考证,梳理惠山名胜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名胜要素的发展脉络。康熙、乾隆的历次巡幸所带来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名胜得以持续经营的关键。从名胜的形成、保护和阐释3个方面,探析惠山名胜的传承机制,进而总结名胜得以维系至今的原因,为当代名胜的保护和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惠山名胜 传承机制 保护 阐释 地以人胜
下载PDF
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空间图式和法式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吴葱 吴晓冬 阴帅可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甘肃张掖大佛寺的主殿大佛殿的大木结构及外形采用汉族传统形式,但内部空间受藏传佛教影响,属藏传佛教“都纲法式”的空间图式。在檐下、翼角、举折等处的木作中,大佛殿具有后来的河州、秦州建筑工艺体系的一些特征,且更接近前者。其檐... 甘肃张掖大佛寺的主殿大佛殿的大木结构及外形采用汉族传统形式,但内部空间受藏传佛教影响,属藏传佛教“都纲法式”的空间图式。在檐下、翼角、举折等处的木作中,大佛殿具有后来的河州、秦州建筑工艺体系的一些特征,且更接近前者。其檐下“花牵代”的做法为河西建筑所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大佛寺 大佛殿 都纲法式 河西建筑
下载PDF
甘肃永登连城雷坛探赜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葱 李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95-199,共5页
建于明代中叶的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雷坛,是甘青地区明清建筑体系发展时期的珍贵实例。雷坛正殿结构独特,承前启后,集精美的大木工艺、彩画、壁画及悬塑艺术于一体,是甘青地区不可多得却埋没已久的艺术宝库。其梁枋、斗拱上至今完好保存... 建于明代中叶的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雷坛,是甘青地区明清建筑体系发展时期的珍贵实例。雷坛正殿结构独特,承前启后,集精美的大木工艺、彩画、壁画及悬塑艺术于一体,是甘青地区不可多得却埋没已久的艺术宝库。其梁枋、斗拱上至今完好保存着明代彩画原作,带有官式“旋子彩画”特征,是甘青乃至全国范围内难得的明代彩画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坛 甫神崇拜 角梁 斜拱 彩画
下载PDF
美国文化遗产测绘记录建档概况 被引量:3
8
作者 吴葱 邓宇宁 《新建筑》 200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建立记录档案是文化遗产保护程序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逐步意识到记录建档的重要性,并达成了世界性的共识。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测绘记录建档的发展概况、技术规范及其组织管理,这将为我国的测绘记... 建立记录档案是文化遗产保护程序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逐步意识到记录建档的重要性,并达成了世界性的共识。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测绘记录建档的发展概况、技术规范及其组织管理,这将为我国的测绘记录建档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测绘 记录 建档
下载PDF
旋子彩画探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葱 《古建园林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建筑史 明式旋子彩画 建筑彩画 清式旋子彩画
下载PDF
明初安多藏区藏传佛教汉式佛殿形制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葱 程静微 《甘肃科技》 2005年第11期171-178,共8页
安多藏区包括今甘肃南部、河西走廊、四川西北部及青海大部分地区,地处中原与西藏联系的交通枢纽,又称“前藏”,具有多民族共处,文化多元共生的特点。为强化对安多的控制,明初除建“西蕃诸卫”、“土流参设”、茶马互市外,尊崇藏传佛教... 安多藏区包括今甘肃南部、河西走廊、四川西北部及青海大部分地区,地处中原与西藏联系的交通枢纽,又称“前藏”,具有多民族共处,文化多元共生的特点。为强化对安多的控制,明初除建“西蕃诸卫”、“土流参设”、茶马互市外,尊崇藏传佛教成为重要国策。为此,皇帝曾在该地区敕建大批藏传佛教寺院,尤其是从兰州经永登、乐都至西宁一线更是寺院林立,现为全国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乐都瞿昙寺及永登妙因寺、显教寺、大佛寺等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14、15世纪藏传佛教寺院形制和甘青地区古建筑做法的的重要例证。例如瞿昙寺瞿昙殿(1392年)妙因寺万岁殿(1427年)、显教寺大殿(1482年),均以下檐副阶周匝成暗廊,作为右旋礼拜道,形制与西藏日喀则夏鲁寺门楼上所建重檐歇山周绕礼拜道的布敦堂类似,共同反映了元末明初藏传佛教的宗教仪轨。本文以大规模测绘为基础,结合文献考证,初步揭示了安多藏区明初汉式藏传佛教建筑的特征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藏区 汉式佛殿 旋行廊道 方形平面
下载PDF
建筑遗产测绘记录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11
作者 吴葱 梁哲 《华中建筑》 2007年第8期168-170,共3页
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测绘、调查取得其几何、物理和人文等方面的信息,是进行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本条件。随着成果形式的不断丰富,数据量日益增大,急需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一些西方国家已建立了数字档案式信息管理与基于GIS平台的... 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测绘、调查取得其几何、物理和人文等方面的信息,是进行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基本条件。随着成果形式的不断丰富,数据量日益增大,急需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一些西方国家已建立了数字档案式信息管理与基于GIS平台的信息管理体系,并在不断完善。希望能够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对于中国建筑遗产实用、有效、方便、共享的信息管理体系,促进中国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 信息管理
下载PDF
全系列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及考古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白成军 吴葱 张龙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6-439,共4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及考古测绘中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文物及考古测绘由二维向三维、四维、乃至多维的革命性飞跃。在大量测绘实践和分析研究基础上,文章对微观、中观、宏观等全系列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文物与考古测绘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及考古测绘中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文物及考古测绘由二维向三维、四维、乃至多维的革命性飞跃。在大量测绘实践和分析研究基础上,文章对微观、中观、宏观等全系列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文物与考古测绘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根据文物及考古测绘特点探讨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文物考古测绘成果多样化表现形式;进一步指出,将传统测量方法和先进测量技术融合贯通、优势互补是全系列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深度应用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文物 考古 测绘成果表现
下载PDF
本科非测绘专业测量实习科研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9
13
作者 白成军 吴葱 张海伶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对于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实习教学,在当前学时数严重压缩和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在分析现有教学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非测绘专业测量实习基于科研化的"小分队分散式实战研究型"基本... 对于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实习教学,在当前学时数严重压缩和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在分析现有教学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非测绘专业测量实习基于科研化的"小分队分散式实战研究型"基本教学模式,经教学实践检验证明,该模式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实习 科研化 小分队分散式实战研究型
原文传递
文物建筑测绘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核心问题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白成军 吴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总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建筑测绘中应用的技术路线,运用传统大地测量学中控制测量和误差传播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中的坐标转换和点云最弱点位置及精度问题。
关键词 文物建筑测绘 三维激光扫描 坐标转换 最弱点
原文传递
预防性保护思想下建筑遗产变形监测的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白成军 韩旭 吴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预防性保护思想为建筑遗产变形监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从预防性保护的基本内涵出发,基于国内外建筑遗产变形监测与研究的现状,在分析建筑遗产变形监测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遗产监测的要求对建筑遗产监测体系进行了架构,... 预防性保护思想为建筑遗产变形监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从预防性保护的基本内涵出发,基于国内外建筑遗产变形监测与研究的现状,在分析建筑遗产变形监测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遗产监测的要求对建筑遗产监测体系进行了架构,指出并分析了当前开展普遍性建筑遗产变形监测的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建筑遗产变形监测 基本问题
下载PDF
建筑遗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建筑信息模型研究——以柬埔寨茶胶寺南外门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狄雅静 吴葱 《新建筑》 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筑的非几何属性与实体图元产生一致性关联,具有设计参数化、数据可视化、统计自动化、工作协同化等特点。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使建筑的非几何属性与实体图元产生一致性关联,具有设计参数化、数据可视化、统计自动化、工作协同化等特点。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开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建筑遗产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可搭建起建筑遗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以柬埔寨茶胶寺南外门为典型个例,重点研究了BIM软件专业化开发中石头建筑的族库分类、构件属性设置以及模型阶段化设计的问题,逐步探索大规模专业族库开发的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遗产 石头建筑 全生命周期管理 专业化开发 属性
下载PDF
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信息采集中的应用——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石越 青木信夫 +1 位作者 徐苏斌 吴葱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7期79-81,共3页
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信息采集为例,说明基于BIM技术的历史建筑信息采集过程、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搭建方法、特点。重点讨论如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的结合实现历史建筑信息的无损传递及如何利用BIM解读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 以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信息采集为例,说明基于BIM技术的历史建筑信息采集过程、历史建筑信息模型的搭建方法、特点。重点讨论如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的结合实现历史建筑信息的无损传递及如何利用BIM解读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总结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信息采集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建筑 信息采集 信息模型 三维激光扫描
下载PDF
青海同仁地区藏传佛教经堂建筑营造特征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江 杨菁 吴葱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8-26,共9页
在安多藏区的青海同仁,有众多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堂建筑。在藏、汉两种文化的影响下,这些经堂建筑将藏族碉房与汉族抬梁等建筑工艺相结合,形成了青海地区汉藏结合式建筑的新类型。本文基于建筑测绘数据与调查资料,对比藏、汉两种建造体系... 在安多藏区的青海同仁,有众多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堂建筑。在藏、汉两种文化的影响下,这些经堂建筑将藏族碉房与汉族抬梁等建筑工艺相结合,形成了青海地区汉藏结合式建筑的新类型。本文基于建筑测绘数据与调查资料,对比藏、汉两种建造体系的不同特征,分析了同仁当地环境因素对经堂建筑所造成的特殊影响,提出了如何增强文物建筑环境适应能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仁 经堂建筑 营造特征 环境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