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动凝胶体系非线性渗流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行才 朱维耀 +3 位作者 马庆坤 张勇 陈洪 刘怡平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45,共4页
可动凝胶调驱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技术,由于对其渗流力学行为特征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较好地描述其渗流规律,现场应用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在可动凝胶流变特性实验、可动凝胶在多孔介质的渗流特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可动凝胶调驱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技术,由于对其渗流力学行为特征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较好地描述其渗流规律,现场应用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在可动凝胶流变特性实验、可动凝胶在多孔介质的渗流特性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质量传输流体力学、化学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初步建立了可动凝胶体系驱油渗流数学模型方程组,较好地描述了可动凝胶体系在多孔介质的复杂渗流行为,为进一步研究可动凝胶体系渗流理论和现场实践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非牛顿 非线性 渗流特性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蒙古林油田可动凝胶驱油先导试验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行才 曾庆桥 +3 位作者 汪宝新 刘媛 李英 唐先荣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可动凝胶驱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水驱油流度比、解决油藏的层内及层间矛盾、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可动凝胶驱油矿场先导试验情况,给出了对地面流程的注入剪切损失、可动凝胶驱油体系在地...  可动凝胶驱油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水驱油流度比、解决油藏的层内及层间矛盾、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可动凝胶驱油矿场先导试验情况,给出了对地面流程的注入剪切损失、可动凝胶驱油体系在地面和地下的性能评价结果以及油水井的反应,采用跟踪数值模拟方法精确测算了试验井的增产油量,并采用 2种经济评价方法对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效果明显,实施一年半累计增油 2. 01×104 t,收回全部投资。初步建立了一套较系统的可动凝胶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对有效改善类似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先导试验 油藏 油田 高含水 地面流程 波及效率 开发条件 蒙古 投资
下载PDF
可动凝胶调驱提高石油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行才 王洪光 +1 位作者 李凤霞 曾庆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3,75,共6页
针对蒙古林严重非均质层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各种物理模型上研究了可动凝胶的调驱作用。实验用原油38℃密度0.8878 g/cm^3,黏度255.4 mPa.s。可动凝胶由800 mg/L聚合物(北京恒聚EORPAM-4)和17.8 mg/L羧酸铬乳液在清水中配成。并联双管... 针对蒙古林严重非均质层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各种物理模型上研究了可动凝胶的调驱作用。实验用原油38℃密度0.8878 g/cm^3,黏度255.4 mPa.s。可动凝胶由800 mg/L聚合物(北京恒聚EORPAM-4)和17.8 mg/L羧酸铬乳液在清水中配成。并联双管模型水驱至含水98%后注入0.2 PV可动凝胶,再水驱时高渗管(2.58μm2)产液量大幅下降,采出程度有所增大,低渗管(0.151μm^2)产液量和采出程度大幅上升。在仿真微观模型上观测到了可动凝胶堵塞大孔道,扩大波及范围,残余油向出口富集等现象。在直径5 cm、长87.21 cm、水测渗透率0.639μm^2的长填砂管中,注入0.3 PV可动凝胶及后续注水初期注入压力迅速升高,此后缓慢下降并稳定在较高水平,原油采收率提高6.6%。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6月,在蒙古林油田先后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扩大试验、Ⅰ区推广、工业推广,预计提高采收率4.18%-5.14%。讨论了可动凝胶的生产特征:注入压力上升,转注水后趋于稳定;堵塞大孔道;注采剖面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聚合物/铬凝胶 调驱 物理模拟 作用机理 矿场实践 蒙古林油田 普通稠油油藏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华北油田可动凝胶调驱现场试验 被引量:32
4
作者 赫恩杰 杜玉洪 +2 位作者 罗承建 蒋明 吴行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8,72,共6页
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华北油田在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实施的可动凝胶调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7个区块阶段累积增油5.8×104t,综合含水率平均降低了10%,投入产出比达到1:3.试验结果表明,可动凝胶调驱能改善注水井、采油井的吸水和产... 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华北油田在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实施的可动凝胶调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7个区块阶段累积增油5.8×104t,综合含水率平均降低了10%,投入产出比达到1:3.试验结果表明,可动凝胶调驱能改善注水井、采油井的吸水和产液剖面,降低水、油流度比,从而降低油井的含水率及增加产油量.在注水开发经济效益变差的情况下,实施可动凝胶调驱的时机是越早越好;影响可动凝胶调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油藏本身的地质条件,油藏开发现状,可动凝胶体系性能,注入方案的合理性,现场实施过程中的操作管理和监测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调驱效果,应综合考虑调驱剂的用量及注入速度的关系、调驱与油水井措施的关系、调驱后续注水工作制度、周围未调驱油、水井动态等方面的问题.可动凝胶调驱是改善注水砂岩油田水驱状况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调驱 原油 采收率 深部调驱 矿场试验 华北油田 砂岩油藏
下载PDF
无机凝胶成胶性能及封堵效果实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4 位作者 熊春明 唐孝芬 吴行才 贾旭 张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8-732,共5页
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无机凝胶转向剂(OMGL)的凝胶化程度、极限成胶浓度和封堵性能,并观测了岩石孔隙骨架表面无机凝胶形貌。结果表明:OMGL溶液与水中Ca抖反应可生成无机凝胶。OMGL和ca2+浓度愈大,凝胶化程度愈大,... 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无机凝胶转向剂(OMGL)的凝胶化程度、极限成胶浓度和封堵性能,并观测了岩石孔隙骨架表面无机凝胶形貌。结果表明:OMGL溶液与水中Ca抖反应可生成无机凝胶。OMGL和ca2+浓度愈大,凝胶化程度愈大,OMGL浓度是ca2+浓度的2~3倍时,无机凝胶化程度最为合理。凝胶化程度对温度不敏感。在岩心渗透率相同条件下,随OMGL浓度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增大;在OMGL浓度相同条件下,随岩心渗透率增加,残余阻力系数减小。OMGL溶液和ca2+溶液浓度组合与岩心渗透率间存在合理匹配关系,可根据ca2+浓度推测岩心的封堵效果。无机凝胶以“-si-0-si-”离子键方式在岩石骨架表面吸附形成涂层,而非沉淀在通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油藏 无机凝胶 成胶性能 凝胶化程度 极限成胶浓度 封堵性能 残余阻力系数
下载PDF
可动凝胶渗流规律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庆坤 吴行才 +1 位作者 王玉海 游靖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系统分析了可动凝胶与聚合物体系驱油机理和适用条件的区别以及在渗流规律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聚合物凝胶一般分类及其特性。提出了研究可动凝胶渗流规律需要分段试验研究流变关系来确定视黏度的变化规律,需要确定视黏度下的相渗规... 系统分析了可动凝胶与聚合物体系驱油机理和适用条件的区别以及在渗流规律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出了聚合物凝胶一般分类及其特性。提出了研究可动凝胶渗流规律需要分段试验研究流变关系来确定视黏度的变化规律,需要确定视黏度下的相渗规律变化,需要对可动凝胶的整个驱替过程统一考虑,具体研究工作中应该进行分段研究的观点。该研究对指导可动凝胶渗流规律研究和可动凝胶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聚合物 流变关系 渗流规律
下载PDF
可动微凝胶油藏适应性及调驱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牛丽伟 李建冰 +3 位作者 卢祥国 李玮 吴行才 孙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113,共7页
针对深部调驱矿场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可动微凝胶(SMG)的渗透率极限、岩心孔喉与SMG粒径匹配关系、SMG注入、运移和封堵性能,通过微观驱油实验进一步分析其调驱机制。结果表明:根据岩心渗透率极限与质量分数拟合的... 针对深部调驱矿场实际需求,利用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可动微凝胶(SMG)的渗透率极限、岩心孔喉与SMG粒径匹配关系、SMG注入、运移和封堵性能,通过微观驱油实验进一步分析其调驱机制。结果表明:根据岩心渗透率极限与质量分数拟合的曲线方程可预测渗透率极限;SMG质量分数为1%前提下,当孔隙半径中值/颗粒半径大于2.65时,可满足SMG颗粒在油藏运移初步条件;SMG颗粒在微观上通过对孔喉进行堵塞-突破-再堵塞-再突破的过程,增加大尺寸孔隙喉道渗流阻力,促使注入水转向进入中小尺寸孔隙喉道,驱替其中剩余油,达到扩大波及体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微凝胶 深部调驱 适应性 微观实验 机制分析
下载PDF
新型耐高温体膨型高分子材料研发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邵黎明 吴行才 +5 位作者 房平亮 韩大匡 熊春明 唐孝芬 杨立民 叶银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7,203,共4页
采用原位交联一步法,以含酰胺键的H-2单体和含羟基官能团的H-1大分子为主要原料,合成三维方向全互穿的耐高温高分子材料HTP。红外光谱数据表明,在HTP中同时存在H-1交联键的特征官能团和交联的H-2特征官能团,H-1交联反应和H-2聚合交联反... 采用原位交联一步法,以含酰胺键的H-2单体和含羟基官能团的H-1大分子为主要原料,合成三维方向全互穿的耐高温高分子材料HTP。红外光谱数据表明,在HTP中同时存在H-1交联键的特征官能团和交联的H-2特征官能团,H-1交联反应和H-2聚合交联反应可以同时发生。电子显微镜照片证实了HTP的全互穿交联结构,交联反应后,HTP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纤维尺寸明显缩小。该材料抗拉伸,分散稳定性好,遇水体积膨胀,常温1.5 h内达到最大体膨倍数1.69。在90、120、140℃下用地层水浸泡130 d后,HTP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57%、3.24%和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互穿网络 调剖剂 膨胀 耐高温
下载PDF
聚驱后注液方式和井网结构对微球调驱效果影响研究——以大庆萨尔图油田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苏鑫 卢祥国 +1 位作者 熊春明 吴行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71,10,共5页
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储层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聚驱后注入方式和井网结构调整对可动微球调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驱后实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措施时,通过提高注入速度来尽快达到较高注入压力水平可以取得较好增油... 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储层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研究了聚驱后注入方式和井网结构调整对可动微球调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驱后实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措施时,通过提高注入速度来尽快达到较高注入压力水平可以取得较好增油降水效果。除此之外,聚驱后将原井网调整为直井+水平井井网,不仅可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而且可动微球调驱效果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与单独可动微球相比较,表面活性剂+可动微球二元体系具备了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洗油效率的双重功效,采收率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驱 提高采收率 注液方式 井网调整 可动微球调驱 物理模拟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复杂小断块油藏注聚调剖地面配套工艺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诗胜 吴行才 +1 位作者 刘松林 隋丽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62,共5页
针对常规注聚系统建设投资大和难于搬迁等问题 ,依据复杂小断块油藏区块小而散的特点 ,因地制宜研制设计简单实用、投资少、易搬迁、安全可靠的撬装式注聚工艺流程。通过设备型号的优选和配套工艺的优化设计 ,形成了溶胀搅拌系统、负压... 针对常规注聚系统建设投资大和难于搬迁等问题 ,依据复杂小断块油藏区块小而散的特点 ,因地制宜研制设计简单实用、投资少、易搬迁、安全可靠的撬装式注聚工艺流程。通过设备型号的优选和配套工艺的优化设计 ,形成了溶胀搅拌系统、负压配液系统、喂注系统及活动供电 4大系统。现场实施结果证明 ,该工艺流程完全满足复杂小断块油藏注聚调剖的工艺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注聚调剖技术 注聚合物工艺 喷嘴阻力系数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可动凝胶体系发展现状及调驱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银珠 吴行才 王正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73-75,共3页
可动凝胶调驱是高含水老油田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大量资料调研和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可动凝胶体系的发展现状。新老凝胶体系的对比研究指出,可动凝胶体系利用自身的选择性封堵大... 可动凝胶调驱是高含水老油田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大量资料调研和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可动凝胶体系的发展现状。新老凝胶体系的对比研究指出,可动凝胶体系利用自身的选择性封堵大孔道、克服贾敏效应和"变形虫"的独特特点,可以在油藏深部实现"封堵—突破—运移—再封堵"的驱油过程,达到"远调长驱、间歇调驱"的持续增油效果。同时指出,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在新体系的评价标准、机理研究及描述、数值模型及软件研制以及相关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有待继续深化和完善,而这些方面也是可动凝胶调驱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发展 机理 深部调驱 提高采收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裕 吴行才 谢志彬 《中国康复》 2014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在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80例,接受高压氧、康复及药物治疗;康复组81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78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评定运动功能、日常...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在脑梗死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80例,接受高压氧、康复及药物治疗;康复组81例,接受正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78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评定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康复效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3组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及巴氏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高压氧组及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压氧组又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3组康复效率比较,高压氧组和康复组的康复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压氧联合组的康复效率高于康复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更有利于促进急性脑梗死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梗死 康复
下载PDF
连续相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驱油机理及其性能对比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孙哲 吴行才 +4 位作者 康晓东 卢祥国 李强 姜维东 张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为了对比连续相驱油体系(传统聚合物溶液)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驱油机理及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SMG水分散液在孔隙运移中的颗粒相分离现象,以生物流体力学中红细胞树状叉浓度分布理论为指导,建立SMG在不同孔隙... 为了对比连续相驱油体系(传统聚合物溶液)与分散相驱油体系(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驱油机理及性能,利用微流控技术模拟SMG水分散液在孔隙运移中的颗粒相分离现象,以生物流体力学中红细胞树状叉浓度分布理论为指导,建立SMG在不同孔隙中浓度分布数学模型,开展连续相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微观和宏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连续相驱油体系无区分地进入所有波及区域,增加不同大小孔隙中的流动阻力,而分散相驱油体系注入过程中产生颗粒相分离现象,SMG颗粒在大孔隙中聚集形成桥堵,携带液进入小孔隙中驱油,SMG颗粒与携带液分工合作,逐级启动相对低渗区域的剩余油,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分散相驱油体系的增油降水效果比连续相驱油体系更好,这与矿场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颗粒型聚合物 聚合物水分散液 颗粒相分离 微流控技术 深部液流转向能力 驱油机理
下载PDF
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波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中建 贾锁刚 +8 位作者 张立会 吴行才 窦红梅 郭子仪 曾立军 李宏伟 郭立强 贾志伟 方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了提高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以尕斯库勒E31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可动微凝胶体系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动微凝胶调驱体系的SCT技术在目标... 为了提高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以尕斯库勒E31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可动微凝胶体系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动微凝胶调驱体系的SCT技术在目标油藏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现场实施有效期为100~120 d,通过调整注入粒径、浓度,能有效提高SCT技术实施成功率。不同于聚合物驱、聚合物凝胶驱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机理提高原油采收率,SCT技术能够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其驱替机理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得到进一步论证。目标油藏实施6个井组SCT技术后,累计增油1.03×10~4 t,降水4.79×10~4 m^3,投入产出比1∶2.09。但当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时,SCT技术在异常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应用可能会有较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可动微凝胶 波及控制技术 深部调驱 驱油机理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深部调驱波及控制技术--以中东阿曼B4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阳 叶银珠 +2 位作者 吴行才 许寒冰 李世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6,共8页
为改善中东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的水驱效果,以中东阿曼B4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纳米级SMG理化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比B4储层条件更加苛刻的测试条件(130℃,200 g/L)下,作... 为改善中东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的水驱效果,以中东阿曼B4为研究对象,开展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纳米级SMG理化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比B4储层条件更加苛刻的测试条件(130℃,200 g/L)下,作为SCT技术驱替相之一的纳米级SMG仍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长达6个月的高温高盐老化后,SMG粒径有所减小,但仍具备波及控制所需要的理化性能;目标油藏实施SCT技术仅10个月后,增油效果显著,日产油量提高63.9%,累计增油量4210 t,中心井增油降水效果尤为显著,日产油量提高83%,含水率下降12百分点,累计增油量2447 t。矿场试验结果初步表明,SCT技术对于B4具有较好的深部调驱效果并且该技术也是有望解决中东其他类似油藏的水驱不均问题。此外,SMG驱后,其增油降水效果具体能持续多久,仍需要进行相关矿场试验和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曼 矿场试验 高温高盐 深部调驱 波及控制技术
下载PDF
异常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波及控制技术实验研究——以阿布扎比X油田为例
16
作者 刘阳 吴行才 +5 位作者 管保山 叶银珠 许寒冰 王小聪 李世超 肖沛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9,共8页
阿布扎比X碳酸盐岩油田因异常高温、高盐且非均质性强,导致水驱严重不均,常规的化学堵水调剖和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难以适用。采用该油田碳酸盐岩岩心、原油和模拟地层水,选择以新型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为驱替相的水驱波及控制技术... 阿布扎比X碳酸盐岩油田因异常高温、高盐且非均质性强,导致水驱严重不均,常规的化学堵水调剖和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难以适用。采用该油田碳酸盐岩岩心、原油和模拟地层水,选择以新型颗粒型聚合物(SMG)水分散液为驱替相的水驱波及控制技术,开展SMG理化性能、驱油机理和物理模拟实验,对该技术在阿布扎布碳酸盐岩油田的可行性进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SMG水分散液具有低黏、易注入、易深部运移以及较好滞留能力和封堵性能的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聚合物驱油机理缺陷和矿场应用受限的问题;在油田储层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在长达6个月的异常高温高盐老化后,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老化后的SMG仍具有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和提高油藏综合采收率的性能,亚毫米级和微米级SMG提高采收率增幅分别为6.70%和5.67%。SMG水分散液波及控制技术可高效控制储层水驱波及方向、提高水驱波及效率,有望解决阿布扎比地区异常高温高盐碳酸盐岩油田水驱不均的开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温高盐 碳酸盐岩油藏 波及控制技术 新型颗粒型聚合物 驱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阿布扎比
下载PDF
含水率与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明 宋富霞 吴行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5-67,共3页
对油藏条件作不同假设,可以建立不同数学模型,对一些油藏开发经验公式进行理论证明,并探讨其适用条件。建立了已见水油藏含水率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假设条件为:①总容积不变,只包含油、水两相流体;②产水递增率与产油量递减率... 对油藏条件作不同假设,可以建立不同数学模型,对一些油藏开发经验公式进行理论证明,并探讨其适用条件。建立了已见水油藏含水率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假设条件为:①总容积不变,只包含油、水两相流体;②产水递增率与产油量递减率之和为经验常数;③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用该模型对相对渗透率比值与饱和度的经验关系式进行理论推导,由于油和水的粘度只是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函数,不随其饱和度而变化,因此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其比值是常数。据此认为,相对渗透率比值与饱和度的经验关系式适用条件为:油、水两相同时渗流,产量递减不明显,产油量递减率与产水递增率之和为常数。用含水率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预测二连阿南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在油田全面含水稳定生产的情况下,预测的含水率与实际数据符合较好。图2参5(陈志宏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时间关系 数学模型 建模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在普通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杜玉洪 吴行才 +1 位作者 陈洪 曾庆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101,共5页
针对蒙古林稠油油藏粘度高,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产量迅速递减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可动凝胶调驱技术。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从实验室到矿场实施、到效果评价的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说明... 针对蒙古林稠油油藏粘度高,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产量迅速递减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可动凝胶调驱技术。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从实验室到矿场实施、到效果评价的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说明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同时具有剖面调整、储层深部液流转向以及驱替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驱替方式有效解决非均质性较强的普通稠油油藏后期水驱开发问题。矿场先导试验实施5年来已累积增油5.88×104t,获得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油藏 可动凝胶 调驱 提高采收率 先导试验 配套技术
下载PDF
食物增稠剂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行才 唐能章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7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食物增稠剂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进食常规食物;试验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食物增稠剂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进食常规食物;试验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进食食物增稠剂调配的食物,观察4周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及肺炎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1.43%,试验组肺炎发生率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8.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 4、4.306 0,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使用食物增稠剂能改善吞咽功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增稠剂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康复训练
下载PDF
脱硫石膏作水泥缓凝剂的生产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行才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1,共2页
福建省没有天然石膏矿,水泥行业所用的天然石膏全部要从外省运进,运费高,且每年春运期间有时面临断供风险。用燃煤电厂排放的脱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即可解决电厂排放及环境污染问题,又能满足水泥生产要求。
关键词 脱硫石膏 水泥生产 水泥缓凝剂 应用 天然石膏 环境污染问题 燃煤电厂 水泥行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