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鲢滤食不同藻类的磷吸收及排泄过程研究
1
作者 朱思婳 胡红娟 +3 位作者 贾佳 熊雄 吴辰熙 刘剑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4-752,共9页
为探究滤食性鱼类对水体营养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藻类的滤食效率,测定了滤食过程中鲢对磷的吸收和排泄,并分析了排泄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1)鲢通过滤食作用... 为探究滤食性鱼类对水体营养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藻类的滤食效率,测定了滤食过程中鲢对磷的吸收和排泄,并分析了排泄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1)鲢通过滤食作用降低了藻类密度,且对不同藻类的滤食效率无显著差异;(2)在水体中,鲢滤食藻摄入磷并排泄溶解性磷(SRP),在食物充足时可维持水体总磷(TP)相对稳定,在食物不充足时,鲢消耗自身营养并持续排泄SRP,成为新磷源;(3)鲢摄入食物后以高氮磷比(N﹕P)向环境再供应无机营养,食物中大部分氮和少部分磷以无机营养形式排泄,使滤食组水环境N﹕P显著高于control组,其中滤食蓝藻组水环境N﹕P显著高于硅藻、绿藻组,提示鲢对藻的滤食促进水体营养向磷限制转换,尤其是滤食蓝藻可能加强这种趋势。总之,鲢不仅可通过摄食压力降低藻密度,同时能以高N﹕P排泄再分配营养影响藻生长,其对水体营养循环的作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洪湖周边养殖池塘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玉玲 熊雄 +1 位作者 周炳升 吴辰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42,共9页
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湖北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区——洪湖周边的鱼塘、河蟹塘和龙虾塘等三种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和水产品微塑料污染特征,可以为评估该养殖区的微塑料生态风险和了解我国淡水养殖环境微塑料污染现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三种... 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湖北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区——洪湖周边的鱼塘、河蟹塘和龙虾塘等三种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和水产品微塑料污染特征,可以为评估该养殖区的微塑料生态风险和了解我国淡水养殖环境微塑料污染现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三种养殖塘水体微塑料丰度在(296±140)—(992±558)items/m3。与国内外其他淡水养殖水体相比,该地养殖塘水体微塑料丰度处于中等水平。该地养殖池塘中超过一半的水产品受到了微塑料的污染,微塑料丰度为0—16 items/ind.。纤维状微塑料是水体和水产品主要的微塑料类型。相关性分析和微塑料群落相似度分析表明,水体微塑料污染特征并不是影响生物暴露微塑料的直接原因,同时生物微塑料污染水平也不受生物种类的影响。考虑到水产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建议加强对养殖环境和水产品中微塑料污染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水产品 微塑料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孝感城市湖泊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作者 陈晓飞 吴卫菊 +5 位作者 胡红娟 朱思婳 何乾坤 敖鸿毅 王宝强 吴辰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47,共8页
为了解城市湖泊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与水质及沉积物的关系,采用RDA分析研究了湖北省孝感市6个城市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质及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孝感市城市湖泊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4门6纲27属31种,环节动物门种类数最多,占比3... 为了解城市湖泊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与水质及沉积物的关系,采用RDA分析研究了湖北省孝感市6个城市湖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质及沉积物特征。结果表明:孝感市城市湖泊中共鉴定出底栖动物4门6纲27属31种,环节动物门种类数最多,占比38.7%,其中颤蚓科种类最多;其次为节肢动物门,占比32.3%,以摇蚊科种类最多。孝感市6个湖泊平均密度1463.23个/m^(2),童家湖平均密度最高,为5176个/m^(2),龙赛湖平均密度最低,为262.4个/m^(2),各湖泊均以节肢动物门密度占比最高。不同湖泊底栖动物密度与水质和沉积物环境因子的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水质环境因子为透明度(SD)、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P<0.05),主要沉积物环境因子为有机质(OM.S)、总氮(TN.S)及重金属镉(Cd)和汞(Hg)(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感 湖泊 底栖动物 水质 沉积物
原文传递
青海湖流域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刘瑜 罗帅 +6 位作者 张鹏 王雪艳 熊杰 熊雄 吴辰熙 姜传奇 缪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原生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锐,是水生态系统微生物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结构和功能组成部分。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为了探究青海湖... 原生动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敏锐,是水生态系统微生物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重要结构和功能组成部分。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为了探究青海湖流域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20年8月对青海湖流域的入湖河流、湖滨带、主湖区及子湖共32个样点进行水环境样品采集,共获得水体样品95份,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开展了该流域原生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共注释到176个原生动物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隶属于12门19纲43目61科72属;(2)青海湖流域原生动物多样性为入湖河流>湖滨带>子湖>主湖区,且4类水体环境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3)原生动物群落受水体酸碱度、盐度、水温、溶解性总固体、浊度、总氮、总磷等环境因子的影响;(4)原生动物与其他浮游生物共现网络从入湖河流、湖滨带、子湖到主湖区,模块性逐渐变低,生物类群间的互作网络逐渐碎片化。青海湖流域原生动物的调查结果可为将来该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宏基因组 多样性 群落结构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昕 胡胜华 +5 位作者 陈晓飞 赵凌云 孙紫童 敖鸿毅 吴卫菊 吴辰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6,共9页
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安全保障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蓝藻水华成因复杂、治理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富营养化水体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水华问题。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日益常态化,且... 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是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安全保障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蓝藻水华成因复杂、治理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富营养化水体难以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水华问题。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日益常态化,且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该文对目前常用蓝藻水华应急技术进行了梳理,以期通过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有效地控制蓝藻水华,从而减轻或消除其对水生态环境健康以及用水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应急处置 富营养化 毒性效应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福建省泉州湾大气降尘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沉降特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辰熙 祁士华 +1 位作者 方敏 苏秋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30,共4页
2004年7月—2005年7月分季度对泉州湾大气降尘样品进行采集.利用ICP-AES对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ICP-MS对样品中Pb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年沉降通量的计算及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区的对比发现,泉州地... 2004年7月—2005年7月分季度对泉州湾大气降尘样品进行采集.利用ICP-AES对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ICP-MS对样品中Pb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年沉降通量的计算及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区的对比发现,泉州地区大气降尘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空气质量相对较好.Pb同位素研究表明,人们的生产活动可能是大气沉降中Pb污染的主要来源.富集因子的计算表明,Cd,Pb,Zn,Cr,Cu和Ni明显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土壤风化过程等可能是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降尘 重金属 PB同位素
下载PDF
福建省兴化湾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辰熙 祁士华 +2 位作者 苏秋克 方敏 王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1-784,共4页
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分季度对福建省兴化湾大气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10种元素的沉降通量(mg.m-2.a-1)进行了计算,其中,Cd:0.08±0.01;Cr:11.63±7.82;Cu:2.72±0.99;N i:7.81±1.18;Pb:3.83±1.96;... 于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期间分季度对福建省兴化湾大气沉降颗粒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对10种元素的沉降通量(mg.m-2.a-1)进行了计算,其中,Cd:0.08±0.01;Cr:11.63±7.82;Cu:2.72±0.99;N i:7.81±1.18;Pb:3.83±1.96;Zn:14.39±6.58.结果表明,兴化湾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相对较好.铅同位素研究表明,人们的生产活动可能是大气沉降中Pb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元素富集因子的计算说明大气沉降中Cd,Pb,Zn,Cr和N i主要为人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重金属 铅同位素 富集因子
下载PDF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的有机氯农药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祁士华 游远航 +4 位作者 苏秋克 龚香宜 吴辰熙 王伟 吕春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4-709,共6页
介绍了生态地球化学的概念和有机氯农药的生物有效性、环境介质中的残留、远距离迁移等性质。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有机地球化学行为,决定了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必须采用特殊的采样方法、样品保存方法、稀疏的采样密度、多介质采样和... 介绍了生态地球化学的概念和有机氯农药的生物有效性、环境介质中的残留、远距离迁移等性质。有机氯农药在环境中的有机地球化学行为,决定了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必须采用特殊的采样方法、样品保存方法、稀疏的采样密度、多介质采样和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有机氯农药 生物有效性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洪湖特色水产品对湖水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模式 被引量:26
9
作者 苏秋克 祁士华 +6 位作者 吴辰熙 胡立嵩 王伟 Ellis Burnet Julia 龚香宜 吕春玲 刘华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90,共6页
对洪湖水体、表层沉积物和特色水产品(鲫鱼、莲藕等)进行了调查采样,采用美国EPA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的提取,用带有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GC-ECD)进行了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各异构体在湖水、表层沉积物、特... 对洪湖水体、表层沉积物和特色水产品(鲫鱼、莲藕等)进行了调查采样,采用美国EPA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的提取,用带有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GC-ECD)进行了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各异构体在湖水、表层沉积物、特色水产品中绝大部分都有检出,湖水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质量浓度远低于其在表层沉积物和特色水产品中的质量分数,这与有机氯农药疏水亲颗粒和溶脂性的特性有关。以分配系数、生物积累因子和生物区系-底泥生物积累因子为基础,建立了洪湖特色水产品对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模式,所得结果能够为洪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的决策与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有机氯农药 生物积累 特色水产品
下载PDF
武汉城市湖泊汞的环境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苏秋克 祁士华 +3 位作者 蒋敬业 马振东 吴辰熙 倪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汞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生物地球化学可循环性以及潜在的生态威胁性而受到格外关注。对武汉远郊、城乡结合部和市区三种环境中6个湖泊的水、沉积物和生物(鱼)中汞污染特征进行了调查采样,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汞含量的测定。采用H... 汞由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生物地球化学可循环性以及潜在的生态威胁性而受到格外关注。对武汉远郊、城乡结合部和市区三种环境中6个湖泊的水、沉积物和生物(鱼)中汞污染特征进行了调查采样,用原子荧光光谱仪进行了汞含量的测定。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直接评价了武汉湖泊汞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鱼肉中汞含量(≤300ng/g)相比,除梁子湖乌鱼(汞含量为676ng/g)外,6个湖泊3种鱼肉中汞含量均未超标,表明武汉城市湖泊汞元素尚未造成明显的生态效应;与国家Ⅲ类水质汞含量标准(0.1μg/L)相比,除金银湖水汞含量(0.137μg/L)略有超标外,其他湖水汞含量分布在0.048~0.081μg/L之间,均在合格标准线以下,武汉地区湖水中重金属汞污染不严重,不会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应用Hakanson评价模型,据单个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排出所研究湖泊沉积物汞污染程度的序列为:东湖>墨水湖>金银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沉积柱 汞污染 环境地球化学 武汉市
下载PDF
福建省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 被引量:18
11
作者 龚香宜 祁士华 +3 位作者 吕春玲 苏秋克 吴辰熙 张菲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28,34,共3页
于2004年7月在泉州湾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8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基本呈现出由河流入海口向湾内及湾口逐渐降低的趋势。据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泉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都较小。
关键词 泉州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下载PDF
洪湖沉积物柱芯有机氯农药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被引量:15
12
作者 方敏 祁士华 +2 位作者 吴辰熙 胡立嵩 苏秋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测定了洪湖沉积物柱芯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质量分数,探讨了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210Pb定年研究该地区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9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不同组分质量分数差异较大,总有机氯农药质量分... 测定了洪湖沉积物柱芯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质量分数,探讨了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210Pb定年研究该地区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19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不同组分质量分数差异较大,总有机氯农药质量分数范围为1.44~345.95ng/g(干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洪湖沉积物中总有机氯农药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70年代达到最高峰,并且近年来湖区可能还有部分新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的输入,其来源可能与周边人类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沉积记录 沉积物柱芯 洪湖
下载PDF
青海湖刚毛藻分布特征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郝美玉 朱欢 +8 位作者 熊雄 何玉邦 敖鸿毅 虞功亮 吴辰熙 刘国祥 罗泽 刘剑彤 闫保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2-1158,共7页
研究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青海湖水质及刚毛藻分布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2011—2019年间青海湖主要水质指标保持动态稳定,水质未呈现显著变化趋势。2019年现场调查发现,近岸浅水区域存在数量可观的刚毛藻分... 研究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青海湖水质及刚毛藻分布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2011—2019年间青海湖主要水质指标保持动态稳定,水质未呈现显著变化趋势。2019年现场调查发现,近岸浅水区域存在数量可观的刚毛藻分布,其中以鸟岛和布哈河口周边区域刚毛藻生物量最大, 8月的平均生物量达到5213.4 g/m^2。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刚毛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西部及西北部湖湾及入湖河口附近,1987—2019年间刚毛藻覆盖面积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分析表明,近年来刚毛藻生物量增加和覆盖面积扩大可能与青海湖水位不断上涨以及新生浅水淹没区范围的扩大有关。目前,刚毛藻分布的这种变化对青海湖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后续需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青海湖的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青海湖 气候变化 遥感影像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实践及成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邱佩璜 范华 +6 位作者 徐玉裕 汪国英 熊雄 虞功亮 谢志才 吴辰熙 刘剑彤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0,共7页
评估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成效,为更好地指导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后横港、沿山河、新塘河和南大河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水质都处于劣V类,蓝藻水华和黑臭暴发频繁,从2014年开始,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测定氨氮、总... 评估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成效,为更好地指导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后横港、沿山河、新塘河和南大河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水质都处于劣V类,蓝藻水华和黑臭暴发频繁,从2014年开始,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测定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指标判断水质改善情况,分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判断水体生态修复程度。氨氮后横港下降超过80%,沿山河和南大河下降60%左右;总磷后横港下降接近70%,其他河道下降23%-55%;后横港、沿山河、新塘河高锰酸盐指数进一步降低,部分河道高锰酸盐指数能达到II类水水平;溶解氧浓度都明显上升,均能达到III类以上水平。南大河的浮游植物密度达到了水华暴发的水平;各条河道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类密度都较高,但Shannon多样性指数普遍在1-2;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偏低;底栖动物Shannon指数均低于1,指示河道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的中心是:沉水植物恢复及以沉水植物恢复为基础、包含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在内全水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生态系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城市河道 水质 沉水植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元素沉积通量在重金属高分辨率沉积记录中应用——以洪湖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伟 祁士华 +3 位作者 吴辰熙 张俊刚 方敏 张菲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1-42,共2页
通过对洪湖沉积柱样重金属元素Hg,Pb及总有机碳(TOC)沉积通量的研究,揭示了洪湖一百年内,特别是近10年以来重金属污染物的沉积特征与变化。研究认为应用“元素沉积通量”分析重金属在沉积柱的高分辨沉积记录,能够很好弥补元素浓度的缺陷... 通过对洪湖沉积柱样重金属元素Hg,Pb及总有机碳(TOC)沉积通量的研究,揭示了洪湖一百年内,特别是近10年以来重金属污染物的沉积特征与变化。研究认为应用“元素沉积通量”分析重金属在沉积柱的高分辨沉积记录,能够很好弥补元素浓度的缺陷,其结果也很好地与湖区沉积物来源时间变化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沉积通量 元素浓度 重金属污染物 沉积记录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洪湖有机氯农药大气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丹 祁士华 +5 位作者 吴辰熙 张原 张凯 田芳 高媛 许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对洪湖进行了为期一年(2005年2月-2006年2月)的大气沉降采样,采用被动大气采样方法对大气沉降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年通过大气沉降向洪湖输入有机氯农药9.77 kg,其中大气颗粒态沉降量为2.74 kg,湿沉降量为7.03kg。大气沉降... 对洪湖进行了为期一年(2005年2月-2006年2月)的大气沉降采样,采用被动大气采样方法对大气沉降中的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年通过大气沉降向洪湖输入有机氯农药9.77 kg,其中大气颗粒态沉降量为2.74 kg,湿沉降量为7.03kg。大气沉降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沉降量最大。将所获气象数据和各季度有机氯农药大气沉降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气象因子对湿沉降的相关性较大气颗粒态沉降的明显,其中降雨量、平均温度、平均风速与湿沉降量的相关系数最高;②风速、温度、日照对有机氯农药在气相溶解态和大气颗粒态分配影响强烈,而温度是决定有机氯农药在大气中以何种形式沉降的主要因素;③由于降雨的前锋时段具备有效的强沉降能力,使得连续性降雨频次对大气沉降影响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气象因子 降雨频次 降雨量 沉降通量 HCHS DDTS
下载PDF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残留DDTs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伟 祁士华 +2 位作者 苏秋克 吴辰熙 李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运用GC/ECD对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下、上层共24个样品DDT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上层内湾、秀涂一石湖一线、外湾总DDTs浓度范围分别为3.23~25.23ng/g、4.13~10.36ng/g、0.03~0.84ng/g,平均浓度依次为13.88ng/g、7.7... 运用GC/ECD对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下、上层共24个样品DDT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上层内湾、秀涂一石湖一线、外湾总DDTs浓度范围分别为3.23~25.23ng/g、4.13~10.36ng/g、0.03~0.84ng/g,平均浓度依次为13.88ng/g、7.78ng/g、1.72ng/g;下层分别为2.30~6.92ng/g、3.83~17.50ng/g、0.57~14.88ng/g,平均浓度依次为4.60ng/g、8.17ng/g、4.1lng/g。(DDD+DDE)/DDTs比值为0.1l~1.00.上层沉积物DDE/DDTs比值远小于1。DDE/DDD表明降解主要处于厌氧环境下.污染物主要来自污水直接排放。风险评价表明,沉残留有机污染物毒性风险已经大于75%.会对泉州湾海产养殖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DDTS 表层沉积物 GC/ECD
下载PDF
湖泊——内陆水体微塑料污染的热点区域 被引量:11
18
作者 熊雄 吴辰熙 《自然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43-250,共8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内陆水体的微塑料污染状况。湖泊由于其独特的水文水动力特征,可能成为流域内微塑料的重要汇,因此湖泊也是内陆水体微塑料污染研究重点关注的区域。目前,对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大中型湖泊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内陆水体的微塑料污染状况。湖泊由于其独特的水文水动力特征,可能成为流域内微塑料的重要汇,因此湖泊也是内陆水体微塑料污染研究重点关注的区域。目前,对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大中型湖泊的相关研究发现了丰度较高的微塑料污染。流域内人类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是湖泊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对湖泊中微塑料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人类活动密集的湖泊和水库区域微塑料丰度也较高。风力和湖流作用下微塑料在湖泊内水平迁移;而在相对静稳的湖泊中,水动力条件、生物膜和颗粒物的协同作用、水生生物的摄食,使得微塑料从水表层到沉积物表层垂向迁移。未来,湖泊微塑料污染还需要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进一步解析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并从生态系统角度评估湖泊微塑料污染的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湖泊 新型污染物 迁移转化
下载PDF
武汉市湖泊微型裸腹溞种群遗传结构比较分析
19
作者 胡红娟 黄小龙 +3 位作者 倪加加 余育和 吴辰熙 颜庆云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1,共5页
分析武汉市9个湖泊中枝角类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多样性情况,对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理距离对枝角类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形态鉴定表明,9个湖泊26个样点中共有8个湖泊17个样点检出... 分析武汉市9个湖泊中枝角类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多样性情况,对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理距离对枝角类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形态鉴定表明,9个湖泊26个样点中共有8个湖泊17个样点检出微型裸腹溞,牛山湖设置的3个样点均未检测出微型裸腹溞。通过基因测序共得到66条微型裸腹溞COⅠ基因序列。由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邻接树及Network分析显示,武汉8个湖泊中所得到的微型裸腹溞序列分为3大枝并具有14种不同的单倍体型。曼-惠特尼检验及科尔莫格罗夫-斯米尔诺夫检验均表明,湖泊内和湖泊间的微型裸腹溞遗传距离存在极显著差异。武汉市不同湖泊间微型裸腹溞存在遗传分化倾向。微型裸腹溞COⅠ基因在选择上是中性的,并且积累了相对较多的突变位点,可以用于种群遗传结构尤其是大尺度上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裸腹溞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武汉市湖泊
下载PDF
淡水浮游动物摄食微塑料过程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涂烨楠 凌海波 +2 位作者 吴辰熙 张凯 熊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共8页
近年来,微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前期,大量工作致力于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特征及环境效应的研究,而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关注相对较少。该文研究了淡水湖泊中浮游动物对微塑料的摄入和排泄过程,并通过21 d繁殖实验... 近年来,微塑料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前期,大量工作致力于海洋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特征及环境效应的研究,而对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关注相对较少。该文研究了淡水湖泊中浮游动物对微塑料的摄入和排泄过程,并通过21 d繁殖实验研究了微塑料暴露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淡水湖泊中的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能够摄取粒径为0.1、1.0和9.9μm的聚苯乙烯(PS)微球,但无法摄入101μm的PS微球。摄入的PS微球均能在24 h内随粪便排出。大型溞对粒径为0.1和1.0μm的PS微球的摄食率高于9.9μm的PS微球。在1 000 particles/L的暴露条件下,PS微球对大型溞的摄食、生长和存活没有显著影响。但在0.1和9.9μm暴露组中,大型溞的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长期微塑料暴露可能会对淡水浮游动物的繁殖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浮游动物 摄食 排泄 繁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