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瘀证”与铁过载的相关性探讨
1
作者 吴迪炯 洪耀南 +1 位作者 孙泽星 周郁鸿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铁过载和中医“血瘀证”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再障“瘀证”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结合中医“取象比类”和相关临床基础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铁过载与再障中医“瘀证”潜在的相关性。铁螯合治疗契... 铁过载和中医“血瘀证”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再障“瘀证”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征,结合中医“取象比类”和相关临床基础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铁过载与再障中医“瘀证”潜在的相关性。铁螯合治疗契合“祛瘀生新”的中医理论,有利于改善造血,而从中医“补肾活血”着手,同样有助于疾病临床疗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瘀证 铁过载 活血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定植或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2
作者 沈英英 赵越超 +7 位作者 王博 吴迪炯 李秋爽 沈一平 沈建平 曹俊敏 林圣云 叶宝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定植或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特征及对病死率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CRPA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定植或感染CRP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间... 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定植或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特征及对病死率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CRPA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定植或感染CRP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间、原发病治疗方案、粒细胞数、既往感染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同时分析患者在CRPA感染治疗期间的抗生素方案以及治疗疗效、30 d及长期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9例患者,分为CRPA感染组43例,CRPA定植组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P=0.003)、粒细胞缺乏(P<0.001)、30 d内暴露3代以上头孢及替加环素(P=0.035,P=0.017)为发生CRPA感染的高危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为3/4分(OR=10.815,95%CI:1.260-92.820,P=0.030)、粒细胞缺乏(OR=13.82,95%CI:2.243-85.176,P=0.005)是发生C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CRPA定植组和感染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4.134,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RPA感染患者30 d生存的影响因素为粒细胞缺乏(P=0.022)、软组织感染(P=0.03)和CRPA感染的前次住院时间(P=0.041)。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RPA感染患者30 d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粒细胞缺乏(HR=3.229,95%CI:1.093-3.548,P=0.034)。结论:血液病患者CRPA感染后病死率高、预后差。血流感染及软组织感染是主要死亡原因。对于高度怀疑CRPA感染且存在高危风险患者应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特征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去铁胺治疗血液病输血相关性铁过载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迪炯 叶宝东 +9 位作者 罗赟飞 曾玉晓 温晓文 沈一平 沈建平 林圣云 胡致平 郑智茵 高雁婷 周郁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97-4099,共3页
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合并铁过载的血液病患者42例。观察去铁前后血清铁蛋白、血象、脏器功能、输血频次的变化。结果:去铁胺1~3疗程的反应率分别为11.9%、15.2%和1... 目的:探讨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性铁过载的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合并铁过载的血液病患者42例。观察去铁前后血清铁蛋白、血象、脏器功能、输血频次的变化。结果:去铁胺1~3疗程的反应率分别为11.9%、15.2%和16%。3个疗程治疗中,每增加1个疗程。总体疗效等级分别提高21.2%和20%。铁负荷2—4级的患者。3个疗程反应率分别为50%.27.5%,0%。3个疗程后。骨髓衰竭性疾病患者血红蛋白提高(P〈0.05),每月输血量减少,输血间隔延长。去铁治疗能改善患者脏器功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去铁胺治疗输血依赖铁过载安全、有效,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造血,但需坚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铁胺 铁过载 输血相关 疗效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认识及优势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吴迪炯 周郁鸿 沈一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500-502,共3页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治疗较为棘手的血液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就目前中医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认识、优势...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治疗较为棘手的血液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充实。就目前中医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认识、优势特点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认为有必要深入临床研究,提高循证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医药 疗效优势
原文传递
慢性“髓劳”患者“血瘀证”与铁负荷过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迪炯 罗贇飞 +3 位作者 刘文宾 叶宝东 沈一平 周郁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髓劳"患者"血瘀证"与铁负荷过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9月期间就诊的慢性"髓劳"患者43例,按是否合并铁负荷过载分组,进行血瘀证证候评分并与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髓劳"患者"血瘀证"与铁负荷过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9月期间就诊的慢性"髓劳"患者43例,按是否合并铁负荷过载分组,进行血瘀证证候评分并与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此外,观察11例接受去铁胺治疗的慢性"髓劳"合并铁过载患者(其中9例存在血瘀证),比较治疗前后铁蛋白及血瘀证积分变化。[结果]合并铁过载组的慢性"髓劳"患者血瘀证评分显著高于单纯"髓劳"患者(P<0.05),主要表现为舌脉瘀滞以及肌肤甲错。铁蛋白水平与患者血瘀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73);去铁胺治疗能显著下调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P<0.05),同时血瘀证证候积分减少(P<0.01)。接受去铁治疗后,9例被诊断有血瘀证病的慢性"髓劳"合并铁过载患者中,6例的血瘀证积分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5)。[结论]慢性"髓劳"血瘀证可能与铁负荷过载有关,是血瘀证证候的病理基础之一,去铁治疗可能是改善疾病血瘀证的有效干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劳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瘀证 铁负荷 过载 血清铁蛋白 去铁胺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治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吴迪炯 沈一平 +4 位作者 胡致平 叶宝东 林圣云 武利强 周郁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中医辨治特点和规律。[方法]围绕疾病的八纲和脏腑辨证,分析重型再障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并结合本中心近50年治疗再障的诊治经验,总结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思路。[结果]重型再障发病可... [目的]分析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中医辨治特点和规律。[方法]围绕疾病的八纲和脏腑辨证,分析重型再障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并结合本中心近50年治疗再障的诊治经验,总结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思路。[结果]重型再障发病可分为"邪毒内侵"致病和"伏毒内伤"致病,需要辨析疾病的病性、病机差异。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中强调中医的"凉-温-热"分期论治,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移植特有的证候演变特点,进行分阶段治疗。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及早正确的介入中医治疗。[结论]中医辨治重型再障,需要做到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强调分期分阶段的治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辨证论治 分期论治 凉-温-热 临床思考
下载PDF
“痰瘀同治”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迪炯 王其莉 +3 位作者 沈慧芬 徐欢欢 徐玲珑 周郁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080-2084,共5页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复制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模型,取其血清诱导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同时用中药(单纯补肾、补肾祛痰瘀)灌给的大...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复制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模型,取其血清诱导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同时用中药(单纯补肾、补肾祛痰瘀)灌给的大鼠血清作为治疗因素,体外共培养24h,观察有核细胞凋亡率、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A小鼠血清处理后,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两治疗组均能显著减轻AA小鼠血清的凋亡诱导作用(P<0.01),抑制AA血清诱导下骨髓有核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P<0.05),且以补肾祛痰方药的作用更明显(P<0.05);两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骨髓细胞的Bax蛋白阳性强度与阳性率乘积(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A小鼠血清能显著诱导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过程,两治疗组均能通过Caspase-3/Bax途径起到抑制作用,且以补肾祛痰瘀较为显著,但两者疗效的差异与Bax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痰瘀同治 凋亡 小鼠
原文传递
杜仲对小鼠胰岛素抵抗干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迪炯 周鸿 +2 位作者 钱晓玲 任函承 梁伟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杜仲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杜仲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前5组小鼠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天。2周后,禁食1... 目的研究杜仲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杜仲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前5组小鼠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天。2周后,禁食12h,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随后尾静脉注射胰岛素,测定5min、15min、30min时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杜仲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血糖下降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小鼠血糖下降速度及水平更快更低(P<0.05);杜仲中剂量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性亦有一定改善效应(P<0.05),数据表明15min时血糖下降达较低点,此后几乎能与正常小鼠保持同等水平;杜仲低剂量对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胰岛素增敏效应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高和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较好地干预胰岛素抵抗,且高剂量杜仲煎液的胰岛素增敏效应有可能优于罗格列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杜仲 地塞米松 小鼠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迪炯 周郁鸿 林圣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7期3379-3381,共3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机制 异常活化
下载PDF
抗白延年汤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迪炯 许亚梅 +6 位作者 王敬毅 王兴丽 李建英 夏永明 俞庆宏 叶宝东 沈一平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0期1115-1121,共7页
目的观察抗白延年汤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竞争入组的模式,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全国6家医院的AML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药一次分组,继而根据给予的化疗方案(... 目的观察抗白延年汤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竞争入组的模式,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全国6家医院的AML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中药一次分组,继而根据给予的化疗方案(小剂量HAA或DA方案)分组进行亚组分析。系统评估中药联合化疗在化疗通过率、疾病缓解率、总生存期、免疫指标、化疗并发症、患者临床证候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小剂量化疗联合中药较单纯小剂量化疗组能显著提高患者第一次诱导化疗的通过率(85.7%Vs 62.2%)。无论是否联合中药,小剂量HA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在疾病完全缓解率(CR率)、总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小剂量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早期死亡率低于小剂量DA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单纯小剂量化疗的总有效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化疗后,单纯小剂量化疗组与联合中药组在CR率上无显著差异(24.3%Vs 25.7%,P>0.05),但在总有效率上,联合中药组更高(71.4%Vs 48.6%,P<0.05)。联合中药组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缩短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14 d Vs 16.7 d),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单纯HAA组比较,HAA+中药组的RBC输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小剂量化疗联合抗白延年汤能有效提高老年AML患者的化疗通过率,并提高首次诱导化疗的有效率,继而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抗白延年汤 化疗 小剂量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朱丹溪杂病治法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迪炯 周郁鸿 +2 位作者 沈一平 武利强 张宇 《浙江中医杂志》 2009年第10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朱丹溪 中医治法
下载PDF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与再思考
12
作者 吴迪炯 叶宝东 +2 位作者 林圣云 沈建平 周郁鸿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特殊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患者可表现为肝炎后的全血细胞减少。近年来,针对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模式和临床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疾病的发生更接近“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的表现,表...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特殊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典型患者可表现为肝炎后的全血细胞减少。近年来,针对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模式和临床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疾病的发生更接近“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的表现,表现为肝脏细胞和骨髓细胞同时或先后被杀伤性T淋巴细胞所杀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合适供者,以期最大程度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相关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 诊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翔 叶宝东 +2 位作者 陈丹 吴迪炯 周郁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28-330,共3页
人参皂苷Rg3是人参提取物中主要抗肿瘤成分,可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尤其抗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具有特色,被认为是中药血管新生抑制剂。目前该药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已通过多角度研究阐述其部分作用机制,对该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 人参皂苷Rg3是人参提取物中主要抗肿瘤成分,可通过多途径发挥作用,尤其抗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具有特色,被认为是中药血管新生抑制剂。目前该药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已通过多角度研究阐述其部分作用机制,对该药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备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抗肿瘤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法与益气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永华 江锦红 +9 位作者 吴迪炯 沈一平 曲志刚 马光丽 章俏雷 汪笑秋 王晓丽 胡致平 周郁鸿 方炳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与补肾益气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的疗效,探讨以补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在慢性再障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慢性再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活血组、补肾益气组和西药对... 目的比较补肾活血与补肾益气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的疗效,探讨以补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在慢性再障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90例慢性再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肾活血组、补肾益气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3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3~5mg·kg-1·d-1,安雄80mg、每日2次或司坦唑醇2mg、每日3次口服;补肾活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合活血中药(熟地黄15g,肉桂3g,淡附片4g,补骨脂12g,淫羊藿8g,杜仲12g,山茱萸15g,淮山药15g,枸杞子15g,制首乌12g,黄精15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6g,鸡血藤10g),每日1剂;补肾益气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合益气中药(黄芪30g,炒白术10g,党参12g,熟地黄15g,肉桂3g,淡附片4g,补骨脂12g,淫羊藿8g,杜仲12g,山茱萸15g,淮山药15g,枸杞子15g,制首乌12g,黄精15g),每日1剂,3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t/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西药对照组:wBc(×109/L):3.58±1.04比2.35±0.94,Hb(g/L):83.60±22.31比65.43±23.20,PLT(×10^9/L):60.43±30.54比36.84±20.12;补肾活血组:WBC(×10^9/L):4.05±1.62比2.40±1.24,Hb(g/L):95.25±19.64比68.57±26.59,PLT(×10^9/L):72.65±37.76比40.23±20.01;益气补肾组:wBC(×10^9/L):3.87±1.47比2.19±1.20,Hh(g/L):89.64±27.43比62.11±20.21,PLT(×10^9/L):69.54±40.21比38.67±18.34,均P〈0.05];而3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后CD4+均较治疗前增高,CD8+均较治疗前减少,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增大,且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的变化较西药对照组更显著[CD4+:(48.17±4.28)%、(50.28±3.68)%比(43.71±5.86)%,CD8+:(18.52±6.20)%、(18.60±4.18)%比(21.96±6.64)%,CD4+/CD8+:(2.60±0.60)%、(2.70±0.38)%比(1|99±0.52)%,均P〈O.05];3组治疗前后CD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3组治疗后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以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IFN-γ(ng/L):21.62±9.46、25.43±10.16比30.46±12.62,TNF—α(ng/L):15.48±12.50、17.43±9.86比20.43±11.83,均P〈0.05]。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6.7%(26/30)、8313%(25/30)比66.7%(20/30),P〈0.05或P〈0.01],但补肾活血组和益气补肾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补肾活血法及益气补肾法能显著提高慢性再障患者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造血组织血供及降低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活血法 益气补肾法 环孢菌素A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从气阴”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郁鸿 吴迪炯 +1 位作者 沈一平 邵科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693-694,共2页
对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中医理解和治疗目前仍呈百家争鸣之态。通过挖掘总结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从"气阴之辨"、"脏腑之辨"、"经络之辨"对CITP治当从"气阴"进行了系统阐... 对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中医理解和治疗目前仍呈百家争鸣之态。通过挖掘总结文献资料和临床实践经验,从"气阴之辨"、"脏腑之辨"、"经络之辨"对CITP治当从"气阴"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进一步明确对CITP的中医认识,进而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从气阴 理论 临床实践
下载PDF
“疗效价值付费”下的中医优势病种DRG付费方案探索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弘 丁科 +2 位作者 谢俊明 吴迪炯 黄杰烽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5-76,79,共3页
以浙江省某三甲中医院为例,分析DRG付费对中医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疗效价值付费”下的中医优势病种DRG付费方案,体现中西医治疗“同病同效同价”,使中医药价值得以真正发挥。
关键词 DRG付费 中医优势病种 中医院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下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CD8^+T淋巴细胞及Th1类细胞因子表达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玲珑 吴迪炯 +3 位作者 邵科钉 沈慧芬 张翔 周郁鸿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45-252,共8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MSCs对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化及分泌功能的... [目的]观察并分析健康供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MSCs对ITP患者T淋巴细胞分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Ficoll液密度离心法联合尼龙毛柱法分离健康供者/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离心法分离外周血血清;Ficoll液密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供者骨髓液单个核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出MSCs;以健康供者/ITP患者的T淋巴细胞和自身血清为基础,加入不同浓度的MSCs,设为试验组(T淋巴细胞和MSCs比值:1∶0.01、1∶0.02、1∶0.08)、空白组(单纯健康供者/ITP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纯度及共培养体系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淋巴细胞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水平变化。[结果]加入MSCs共培养后,健康供者和ITP患者各组内CD4+T淋巴细胞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健康供者组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值随MSC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12),而ITP患者组内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加MSCs的情况下,ITP患者空白组的IL-2、TNF-α及IFN-γ水平高于健康供者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水平低于健康供者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加入MSCs(1:0.08比例)共培养后,ITP患者组的CD8+T淋巴细胞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IL-2、TNF-α、IFN-γ水平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与健康供者相比,ITP患者IL-2、TNF-α及IFN-γ的分泌增多,IL-10分泌减少。MSCs在体外可下调ITP患者CD8+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TP患者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S ITP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婷婷 吴迪炯 +3 位作者 叶宝东 邵科钉 孙洁 周郁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236,共5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以表达PML-RARα为特征。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诱导其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细胞周期调节、转录调控等过程。深入研究该通路在APL中的作用有助...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以表达PML-RARα为特征。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在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诱导其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细胞周期调节、转录调控等过程。深入研究该通路在APL中的作用有助于明确部分药物的起效机制及开拓APL的临床治疗思路。本文就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蛋白质修饰在APL中的作用、泛素化途径相关药物在APL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ATRA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分阶段辨证施护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筱莲 吴迪炯 +5 位作者 叶宝东 程秋琴 毛小培 林婉冰 张耀虹 沈王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总结归纳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准备期、移植中预处理及植入早期、移植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对应护理要点,为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借鉴方案。[方法]根据患者移植过程,将移植全程分为移植前准备期、移植中预处理... [目的]总结归纳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准备期、移植中预处理及植入早期、移植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对应护理要点,为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借鉴方案。[方法]根据患者移植过程,将移植全程分为移植前准备期、移植中预处理及植入早期、植入后恢复期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患者的中医证候,辨证选取中医护理技术,并对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关键环节进行说明。[结果]移植前准备期的护理要点包括情志护理、导管护理,移植中预处理及植入早期的护理要点包括化疗相关并发症护理、干细胞输注不良反应护理、饮食调护和情志指导,植入后恢复期的护理要点包括症状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护理。[结论]基于中医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观,对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准备期、移植中预处理及植入早期、植入后恢复期各阶段的辨证施护要点进行总结,有助于指导护理人员规范、科学地开展移植患者的中医精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输注 化疗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流式荧光杂交技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细胞因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永林 周郁鸿 +6 位作者 陈益民 陈婷婷 张丽 施丽华 吴迪炯 叶宝东 姚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2-572,共1页
本研究运用新的流式荧光杂交技术(xMAP)对9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血清中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各类细胞因子(CK)进行检测,探讨其在A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流式荧光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