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熊婉琦 李振豪 +6 位作者 崔焱 刘家河 李陈致 吴铭健 李炎城 杨帆 刘保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07-3412,共6页
背景:骨形成是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类骨质并促进其矿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力学信号转导。成骨细胞在体内主要受到重力、压应力、拉伸力、流体剪切力和静水压力等力学因素的调节,不同的力学作用通过激素、细胞骨架蛋白和微小RNA等... 背景:骨形成是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类骨质并促进其矿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力学信号转导。成骨细胞在体内主要受到重力、压应力、拉伸力、流体剪切力和静水压力等力学因素的调节,不同的力学作用通过激素、细胞骨架蛋白和微小RNA等调节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特性。通过明确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成骨细胞在骨代谢疾病中的治疗提供思路及参考依据。目的:综述不同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ubMed、Web of Science、FMRS、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2000-202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与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影响有关的包括基础研究及组织工程研究在内的所有文献,最终对7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不同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特性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和作用力的强度和时间相关,具体作用如下:①微重力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抑制,导致骨密度下降,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②相比于微重力,超重力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产生促进作用。③压应力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存在加载强度和时间的依赖性。适宜的压应力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益于骨组织的形成和修复;而过度的压应力则会导致成骨细胞凋亡和骨组织的破坏。④在成骨细胞上施加不同类型的拉伸力,其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研究表明,伸长率在0-12%的范围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⑤流体剪切力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强生物材料的骨诱导作用。⑥静水压可以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这些作用与静水压施加的时间和强度密切相关。研究不同生物力学作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骨生长和维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生物力学 生物特性 信号通路 机械转导 微小RNA 骨代谢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软骨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
2
作者 王泽文 李陈致 +8 位作者 刘家河 李炎城 吴铭健 崔焱 李振豪 熊婉琦 何挺 刘保一 杨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04-2409,共6页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提供空间和结构的平台,对软骨组织的再生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均在尝试采用不同方式制备更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目的:综述软骨支架材料的设计原则和制备方式,并进一步探讨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背景: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提供空间和结构的平台,对软骨组织的再生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均在尝试采用不同方式制备更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目的:综述软骨支架材料的设计原则和制备方式,并进一步探讨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FMRS数据库1998-2023年发表的与软骨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有关的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软骨修复,软骨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制备方法”,英文检索词包括“Cartilage repair,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cartilage scaffold materials,preparation”,最终选择5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关节软骨结构特殊,其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差,即使发生自我修复其新生的软骨通常为纤维软骨,无论是结构还是力学性能都远远不如正常关节软骨,难以维系正常的功能,通常很快就会发生退行性病变。目前设计制备软骨修复的支架材料需要考虑以下内容: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适宜的孔隙结构和孔隙率、合适的力学性能及生物活性。②软骨支架制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涌现出新的制备方法和优化策略,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为软骨支架的定制化制备和功能性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损伤 软骨修复 软骨组织工程 软骨支架材料 软骨支架材料设计 软骨支架材料制备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钽内部结构及表面改性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崔焱 杨帆 +6 位作者 刘家河 李陈致 李炎城 吴铭健 李振豪 熊婉琦 刘保一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3D打印多孔钽在骨缺损的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展现了其在人类骨组织工程学领域中巨大的临床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在多孔钽的内部结构及表面修饰方面有新的突破。现通过... 3D打印多孔钽在骨缺损的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展现了其在人类骨组织工程学领域中巨大的临床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需在多孔钽的内部结构及表面修饰方面有新的突破。现通过回顾及分析相关文献,对3D打印多孔钽的内部结构及表面改性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骨组织工程 骨缺损 表面修饰 内部结构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亚甲蓝染色法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凡东 何永忠 +2 位作者 杜汉朋 吴铭健 何志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3期343-34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亚甲蓝进行肛瘘窦道染色确定肛瘘内口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复杂性肛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2组,术前行亚甲蓝窦道染色确定肛瘘内口为A组(32例),传统探条探查确定肛瘘内口为B组(25... 目的:探讨使用亚甲蓝进行肛瘘窦道染色确定肛瘘内口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复杂性肛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2组,术前行亚甲蓝窦道染色确定肛瘘内口为A组(32例),传统探条探查确定肛瘘内口为B组(25例),比较两组在明确肛瘘内口的准确率、术后复发率等。结果:在A组中32例患者均能在术中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100%,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3%(1/32),在B组中有18例能够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72%,术后8例复发,复发率32%(8/25),两组在明确肛瘘内口准确率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χ2=24.6,P<0.01),经亚甲蓝窦道染色法治疗肛瘘,肛瘘术后复发性更小,与B组比较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χ2=6.76,P<0.01)。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能够明确肛瘘内口,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肛瘘 染色法
下载PDF
腹腔冲洗对腹腔镜治疗阑尾脓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孔凡东 何永忠 +2 位作者 杜汉朋 何志刚 吴铭健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对腹腔镜治疗阑尾脓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因阑尾脓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行大量腹腔冲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冲洗量不同分成3组,A组(1000mL)患者50例,B组(5000mL)患者50例,C组(8000mL)患者50例... 目的探讨腹腔冲洗对腹腔镜治疗阑尾脓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因阑尾脓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行大量腹腔冲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冲洗量不同分成3组,A组(1000mL)患者50例,B组(5000mL)患者50例,C组(8000mL)患者50例,比较3组之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伤口感染率、有无腹腔内感染、有无术后肠梗阻改变等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40.0±2.6)min、住院时间(10.0±1.02)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00±0.33)d、伤口感染率24%(12/50),腹腔内积液20例,术后肠梗阻15例。B组手术时间(56.0±2.3)min、住院时间(7.0±1.3)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00±0.51)d、伤口感染率6%(3/50),腹腔内积液3例,术后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例。C组手术时间(61.0±3.1)min、住院时间(6.0±1.1)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0±0.1)d、伤口感染率4%(2/50),无腹腔内积液病例,术后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例。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腹腔冲洗在腹腔镜阑尾脓肿治疗中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阑尾脓肿 腹腔冲洗
下载PDF
多功能复合支架在全层软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铭健 杨帆 +6 位作者 刘家河 李陈致 李炎城 李振豪 崔焱 熊婉琦(综述) 刘保一(审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7期779-784,共6页
全层软骨缺损是导致骨性关节炎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1-2]。全层软骨由浅至深分别为关节软骨、软骨钙化层、软骨下骨,关节软骨没有血管、神经及淋巴,其营养主要来源于关节液,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 全层软骨缺损是导致骨性关节炎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1-2]。全层软骨由浅至深分别为关节软骨、软骨钙化层、软骨下骨,关节软骨没有血管、神经及淋巴,其营养主要来源于关节液,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增加了软骨愈合的难度[3-5]。随着骨组织工程的发展及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缺损区域的骨软骨组织再生[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下骨 关节液 关节软骨 骨软骨 骨性关节炎 组织再生 骨组织工程 软骨缺损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胃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凡东 何永忠 +2 位作者 杜汉朋 何志刚 吴铭健 《辽宁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因良性胃溃疡穿孔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治疗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腹腔镜为一组:A组,患者50例,传统开腹手术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因良性胃溃疡穿孔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治疗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腹腔镜为一组:A组,患者50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为一组:B组,患者50例,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伤口感染率、有无腹腔内感染、有无术后肠梗阻改变等,术后随访2个月复查胃镜情况。结果在A组中平均手术时间(55±2. 41)分钟、住院时间(8±1. 12)天、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0. 33)天、伤口感染率2%(1/50),无腹腔内积液,无术后肠梗阻改变,术后2月复查胃镜见原溃疡修补处完全瘢痕愈合,A组与B组比较腹部无明显瘢痕,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无伤口感染,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术后2个月复查均见溃疡完全瘢痕愈合。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一致,腹腔镜法术后腹部无瘢痕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伤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治疗,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溃疡穿孔 穿孔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