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皮瓣在急诊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附37例报告)
1
作者 朱亮 胡瑞斌 +3 位作者 周丹亚 邵阳 黄天翔 王欣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7期920-922,共3页
颜面部作为人体重要的外露部位,其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性创伤,而且影响容貌,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1])。部分患者由于车祸导致高速撞击伤,往往不是简单的皮肤切割伤,通常伴有或大或小的皮肤软组织挫裂缺损,特别是较小受力... 颜面部作为人体重要的外露部位,其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性创伤,而且影响容貌,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1])。部分患者由于车祸导致高速撞击伤,往往不是简单的皮肤切割伤,通常伴有或大或小的皮肤软组织挫裂缺损,特别是较小受力面硬物的钝击伤,伤口常见为类圆形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软组织缺损 面部 瘢痕
下载PDF
腹部超薄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丹亚 李学渊 +2 位作者 滕晓峰 陈宏 魏鹏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 总结腹部超薄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 和优越性.方法 21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均采用腹部超薄任意皮瓣修复的方法,根据术后皮瓣成活状况及手的外形和功能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良好,且手的外形和功能均... 目的 总结腹部超薄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 和优越性.方法 21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均采用腹部超薄任意皮瓣修复的方法,根据术后皮瓣成活状况及手的外形和功能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皮瓣均成活,皮瓣外形良好,且手的外形和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腹部超薄任意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手术方法 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超薄皮瓣 皮肤缺损
下载PDF
双歧杆菌奶粉辅助治疗新生儿腹泻31例疗效观察
3
作者 周丹亚 《苏州医学杂志》 1995年第1期47-47,共1页
对于新生儿腹泻,我科采用内蒙古海拉尔乳品厂生产的海乳牌双歧杆菌奶粉替代普通奶粉喂养患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双歧杆菌奶粉 治疗 新生儿 腹泻 喂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健 魏鹏 +7 位作者 周丹亚 陈宏 孙涛 胡瑞斌 李一 滕晓峰 王欣 李学渊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研究组56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对照组60例断指...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研究组56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预防术后血管危象,对照组60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应用罂粟碱、肝素钠预防术后血管危象,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血管危象救治情况、药物副作用。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再植指体血管危象发生率低,断指再植成活率高,药物副作用明显少。结论利伐沙班联合硝苯地平控释剂可以在断指再植术后广泛应用,能够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同时药物副作用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硝苯地平控释剂 断指再植 血管危象
下载PDF
应用浅静脉移植重建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血供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东 周丹亚 +3 位作者 戚建武 方文冲 陈宏 章伟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8年4月,对106例拇指撕脱性离断取浅静脉移植修复动脉重建血供进行再植。结果本组106例,102例成活。术后12例血管危象经处理后,8例成活,4例坏死。10~24个月随访,...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8年4月,对106例拇指撕脱性离断取浅静脉移植修复动脉重建血供进行再植。结果本组106例,102例成活。术后12例血管危象经处理后,8例成活,4例坏死。10~24个月随访,平均16.3个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浅静脉移植重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血供,缩短手术时间,减轻供区损伤,方法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血管 移植 再植术 旋转撕脱伤
下载PDF
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瑞斌 魏鹏 +3 位作者 陈宏 章伟文 滕晓峰 周丹亚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8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在肱骨内上髁与鹰嘴间做一"Z"字切口,直视下在尺神经沟内显露尺神经,在内窥镜引导下,用推刀沿外套管沟槽切断屈肌-旋前肌深腱膜和Struthers弓,松解肘管近侧和远...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肘管减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在肱骨内上髁与鹰嘴间做一"Z"字切口,直视下在尺神经沟内显露尺神经,在内窥镜引导下,用推刀沿外套管沟槽切断屈肌-旋前肌深腱膜和Struthers弓,松解肘管近侧和远侧各约10cm。结果根据Wilson和Krout推荐疗效评价标准:19例患者23侧术后随访3~23个月,14侧疗效为优,7例疗效为良,1例疗效为可,1例疗效为差。结论本术式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减压术 肘管综合征 内窥镜
下载PDF
内窥镜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宏 周丹亚 +5 位作者 章伟文 王欣 滕晓峰 李学渊 魏鹏 胡瑞斌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镜视下Chow法行钩刀或推刀切断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9年8月,对76例(85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Chow法在内窥镜镜视下行腕横韧带切开术。结果经2~18月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 目的探讨内窥镜镜视下Chow法行钩刀或推刀切断腕横韧带,解除正中神经压迫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9年8月,对76例(85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Chow法在内窥镜镜视下行腕横韧带切开术。结果经2~18月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手掌部疼痛,无伤口感染,多数患者术后夜麻即消失,术后4周桡侧三个半指感觉恢复正常,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0周左右拇对掌功能恢复。Kelly分级评定:优(症状完全消失)58侧,良(明显缓解)21侧,一般(症状轻度减轻)5侧,差(症状不变或加重)1侧,优良率92.94%。结论Chow法内窥镜镜视下切开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内窥镜 Chow法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预防穿支皮瓣术后动脉危象疗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孙涛 胡瑞斌 +4 位作者 周丹亚 魏鹏 滕晓峰 王欣 陈宏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预防穿支皮瓣术后动脉危象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及单盲的原则将412例行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98例)行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预防术后动脉危象,...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预防穿支皮瓣术后动脉危象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及单盲的原则将412例行游离穿支皮瓣移植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98例)行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预防术后动脉危象,对照组(214例)行穿支皮瓣移植患者术后应用罂粟碱、肝素钠预防术后动脉危象。观察两组动脉危象发生情况、动脉危象救治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生穿支皮瓣动脉危象例数及动脉危象救治疗效均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非洛地平应用于穿支皮瓣移植术后,能够降低术后动脉危象发生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及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低分子肝素钙 非洛地平 动脉危象
下载PDF
闭合性指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柴益铜 周丹亚 陈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指动脉损伤采用血管移植修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28例闭合性指动脉损伤病例采用血管移植修复受损的指动脉,总结闭合性指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本组28例手术后成活27例,成活率96.4%。平均随... 目的探讨闭合性指动脉损伤采用血管移植修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28例闭合性指动脉损伤病例采用血管移植修复受损的指动脉,总结闭合性指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本组28例手术后成活27例,成活率96.4%。平均随访12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Nako—mura tamal评价标准,优18例,良8例,中1例,失败1例,优良率为92.8%。结论确诊为闭合性指动脉损伤者,应积极治疗,尽早手术探查,采用血管移植修复损伤的指动脉。对损伤段血管的判断、术中血管移植,以及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损伤 指动脉损伤 血管移植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2~5指脱套损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东 黄剑 +3 位作者 方文冲 周丹亚 陈宏 章伟文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4期289-,293,共2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2~5指脱套损伤所致皮肤缺损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脱套损伤致2~5指近节及手掌远端和手背皮肤缺损4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全...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手部2~5指脱套损伤所致皮肤缺损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修复脱套损伤致2~5指近节及手掌远端和手背皮肤缺损4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6例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至2年的随访,恢复良好。结论髂腹股沟轴型带蒂皮瓣安全可靠,成活率高,供区损伤小,可覆盖较大区域皮肤缺损,并为晚期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提供皮肤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指损伤 软组织损伤/外科学
下载PDF
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鹏 陈宏 +6 位作者 章伟文 周丹亚 胡瑞斌 蒲爱华 李学渊 王欣 滕晓峰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11期1221-1223,124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58例(17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采用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患者[76例(85侧])设为治疗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治疗患者[82例(93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时...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将158例(17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采用内窥镜下Chow法治疗患者[76例(85侧])设为治疗组,采用传统开放术式治疗患者[82例(93侧)]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两组术后3个月采用Kelly分级评定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不同职业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0.01)。对照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处疼痛,触压瘢痕时更明显,其中1例伴有手掌中央皮肤麻木放电感。讨论内窥镜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内窥镜 Chow法
下载PDF
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东 周丹亚 +3 位作者 张健 方文冲 陈宏 章伟文 《现代实用医学》 2008年第1期17-17,2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98例中节基底背侧骨折患者,18例关节面大的骨折块复位后用AO微型螺丝钉内固定,46例较大的骨折块复位后用0.8mm克氏针内固定,34例小的骨折块复位后在中节基底背侧钻孔用缝线固定。术后4~6... 目的探讨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98例中节基底背侧骨折患者,18例关节面大的骨折块复位后用AO微型螺丝钉内固定,46例较大的骨折块复位后用0.8mm克氏针内固定,34例小的骨折块复位后在中节基底背侧钻孔用缝线固定。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4~6个月取出微型螺丝钉。结果随访6~18个月,按指关节主动运动总和法评定疗效,优36例,良50例,中12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对于中节指骨基底背侧骨折患者,可根据骨折块大小选择AO微型螺丝钉、克氏针或钻孔缝合固定法,疗效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带蒂大圆肌双极移位重建产瘫肩外展功能
13
作者 陈宏 王欣 +6 位作者 魏鹏 陈德松 周丹亚 胡瑞斌 王扬剑 章伟文 李学渊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00-201,共2页
目的评价带蒂大圆肌双板移位重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后肩外展功能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9例产瘫后肩外展功能障碍的患儿行带血管神经蒂大圆肌双极移位术重建肩外展功能,并经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 目的评价带蒂大圆肌双板移位重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后肩外展功能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9例产瘫后肩外展功能障碍的患儿行带血管神经蒂大圆肌双极移位术重建肩外展功能,并经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9例患儿术前肩外展平均11.2°(0°-30°),术后肩外展平均75.4°(45°~95°)。按照顾玉东的评定标准评价:优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77.8%。结论对于产瘫后肩外展功能障碍者,用带血管神经蒂大圆肌双极移位术重建其肩外展功能是有效而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瘫 肩外展 功能重建
下载PDF
植骨Herbert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14
作者 潘亚斌 魏鹏 +4 位作者 滕晓峰 周丹亚 陈宏 王欣 胡瑞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9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植骨Herbert钉固定治疗腕舟骨延迟愈合、不愈合(Herbert C、D1、D2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56例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根据骨折的分型、骨折端硬化程度,采用切复植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所有... 目的观察植骨Herbert钉固定治疗腕舟骨延迟愈合、不愈合(Herbert C、D1、D2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56例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骨不愈合,根据骨折的分型、骨折端硬化程度,采用切复植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20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骨折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愈合率达100%,总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切复植骨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Herbert C、D1、D2型),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骨折延迟愈合 骨不愈合
下载PDF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手部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胡瑞斌 周丹亚 +3 位作者 朱亮 黄天翔 沈航崇 王欣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治疗手部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整复外科收治的手部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17例(22只患手),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24~81岁。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治疗手部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整复外科收治的手部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17例(22只患手),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24~81岁。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进行治疗,一期手术行瘢痕挛缩松解,关节复位内固定,双层人工真皮植皮,持续负压吸引等治疗;二期行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弹力加压治疗、激光治疗及硅酮类药物外用预防瘢痕增生。测量术前和术后6个月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植皮区皮肤质地、色素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手部关节TAM明显增加[(37.05±16.23)°vs.(183.64±15.97)°,t=-30.191,P<0.001],ADL评分明显提高[(43.24±9.51)分vs.(84.41±6.09)分,t=-15.031,P<0.001]。随访6~18个月,手部植皮区皮肤柔软,有滑动度,未见明显二次挛缩,其中5例患者植皮区出现明显色素沉着。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手部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能有效改善手部功能障碍,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烧伤瘢痕 瘢痕挛缩 人工真皮 刃厚皮
原文传递
MOTOROLA-168VA手机射频发射支路工作原理及检修实例
16
作者 周丹亚 《电信技术》 1998年第8期40-41,共2页
MOTOROLA-168VA手机射频发射支路工作原理及检修实例周丹亚MOTOROLA-168VA蜂窝电话手机的射频电路主要由接收机、发射机和频率合成器这3部分组成,它们安装在手机的母板上。在检修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 MOTOROLA-168VA手机射频发射支路工作原理及检修实例周丹亚MOTOROLA-168VA蜂窝电话手机的射频电路主要由接收机、发射机和频率合成器这3部分组成,它们安装在手机的母板上。在检修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手机故障来自发射机。下面就发射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OROLA-168VA 手机 射频发射支路 检修
下载PDF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丹亚 潘佳栋 +3 位作者 胡瑞斌 王欣 黄耀鹏 陈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以胸背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4年3月对19例伴骨、肌腱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择期采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部位:上肢8例,下肢1... 目的探讨应用以胸背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4年3月对19例伴骨、肌腱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择期采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部位:上肢8例,下肢11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12例,分叶型穿支皮瓣5例,嵌合背阔肌肌瓣1例.嵌合背阔肌肌瓣的分叶型穿支皮瓣1例.皮肤缺损面积为5.0cm×6.0cm~20.0cm×11.0cm。17例供区直接缝合。2例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随访12.18个月.随访方式均为门诊复诊。随访主要内容为皮瓣成活情况,皮瓣的质地、色泽、外观等,及供区的愈合情况和瘢痕色泽等。结果16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皮瓣出现水泡.部分变紫.经拆线处理最终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过再次手术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皮瓣轻度臃肿。3例供区有较明显的瘢痕增生.但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较恒定,血供可靠,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供区损伤小。分叶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适用于不规则创面.有胸背神经支配的嵌合型TDAP可用于肢体功能重建,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分叶皮瓣 四肢 软组织缺损 移植
原文传递
凝聚共识 促推发展——第三届“中国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丹亚 王欣 梅劲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第三届“中国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高峰论坛”于2013年9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南宁波市筇六医院与《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高峰论坛 穿支皮瓣 会议 中国 凝聚 宁波市 浙江省
原文传递
分叶型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3
19
作者 王欣 潘佳栋 +5 位作者 胡皓良 周丹亚 胡瑞斌 杨科跃 陈宏 章伟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个同源穿支血管为蒂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吻合一组血管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创而15例:其中,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10例、... 目的探讨多个同源穿支血管为蒂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吻合一组血管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创而15例:其中,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10例、骨间后动脉分叶穿支皮瓣3例、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2例;双叶型皮瓣12例,i叶型皮瓣3例;皮瓣单叶切取面积2.5cm×2.0cm~15cm×8.0cm所有皮瓣供区创面均一期缝合关闭。结果13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各有一时皮瓣部分坏死,经二期值戊可覆盖残留创而。术后随访3~15个月,皮瓣面积无明显回缩,色泽与受区相似,供区瘢痕挛缩不明显。结论由同一源血管供养的分叶型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能一次性覆盖肢体相邻的多个创面;同时,通过皮瓣各叶问的不同组合,它又能把长条状皮瓣变为各种形状,特别适合于四肢不规则创面的修复乖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分叶皮瓣 四肢 移植
原文传递
游离穿支皮瓣在老年患者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科跃 周丹亚 +5 位作者 潘佳栋 胡瑞斌 李学渊 陈宏 滕晓峰 王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3例四肢皮肤缺损的老年患者进行基础疾病控制和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其中伴有高血压疾病15例,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3例.皮肤缺...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3例四肢皮肤缺损的老年患者进行基础疾病控制和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其中伴有高血压疾病15例,伴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3例.皮肤缺损部位:足踝及胫前33例,手背、手腕或前臂10例,皮肤缺损面积2cmx3 cm~10cmx16cm.其中28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采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4例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4例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血管吻合采用端端法或端侧法. 结果 术后36例皮瓣未发生明显血管危象,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经拆线、抬高患肢、局部应用解痉药物、二期缝合等处理后愈合;2例皮瓣局部感染,经扩创、换药后愈合.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7.2个月),7例皮瓣于术后半年行皮瓣修整手术,其余皮瓣质地、外形良好,皮瓣供区瘢痕挛缩不明显. 结论 只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应用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老年患者四肢皮肤缺损亦能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四肢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