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修高 任有福 +1 位作者 徐世球 关康年 《资源环境与工程》 1998年第3期1-8,65-66,共10页
本文记述了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6属8种,其中有1新属4新种,它们是DendroolithuswangdianensisZhaoetLi,D.hongzhaiziensis(sp.nov.),Dtumiaolingensis(sp.nov.),Paradendroolithusqinglongshanensis(... 本文记述了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晚白垩世的恐龙蛋化石6属8种,其中有1新属4新种,它们是DendroolithuswangdianensisZhaoetLi,D.hongzhaiziensis(sp.nov.),Dtumiaolingensis(sp.nov.),Paradendroolithusqinglongshanensis(gen.etsp.nov.),DictyoolithushognpoensisZhao,ParaspheroolithusirenrnsisZhaoetJiang,FaveoloolithusningxiaensisZhaoetDing,Prismatoolithus?hanshuiensis(sp.nov.)此一恐龙蛋化石群与河南省晚白垩世早期高沟组及蒙古白垩纪BaynShirech组—Djadokhta组的恐龙蛋化石群相似,其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蛋化石 晚白垩世 青龙山 郧县 湖北省
下载PDF
地壳深部的微生物及其对流体成分和性质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修高 谢树成 刘金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5-51,共7页
概述了地壳深部生物区系的一些特征,它们的活动对流体成分和性质的影响,并对微生物生命的温度上限、下渗深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壳深部 微生物区系 流体 油气藏 成因
下载PDF
Chara zeylanica Wildenow(现生轮藻)藏卵器几个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修高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1-427,490,共7页
本文对来自广西涠洲岛的现生轮藻Chara zeylanica 藏卵器的几个特征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藏卵器的最大长度(LPA),最大宽度(LED)和螺旋环数(N)等性状的变异有一定范围,服从统计规律。单变量(如LPA)的变化呈正态分布,具一明显峰值;LPA... 本文对来自广西涠洲岛的现生轮藻Chara zeylanica 藏卵器的几个特征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藏卵器的最大长度(LPA),最大宽度(LED)和螺旋环数(N)等性状的变异有一定范围,服从统计规律。单变量(如LPA)的变化呈正态分布,具一明显峰值;LPA是LED的线性函数,呈正相关。藏卵器包围细胞的钙化程度与成熟度有关。未成熟藏卵器的顶部构造为典型的轮藻型,成熟藏卵器的顶部构造与有盖轮藻型接近。因此认为,Grambastichara Horn af Rantzien(1959b)应是 CharaLinnaeus(1753)的晚出同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生轮藻 藏卵器 统计分析 涠洲岛
下载PDF
湖北梁子湖近代沉积记录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17
4
作者 顾延生 邱海鸥 +2 位作者 谢树成 黄俊华 周修高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9-686,共8页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背景下的湖泊生态响应过程和机制,分析人类活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在210Pb计年和历史事件记载基础上,通过梁子湖沉积物水生生物遗存和色素分析重建了梁子湖地区过去100多年来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沉积物色素和水生...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背景下的湖泊生态响应过程和机制,分析人类活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的贡献,在210Pb计年和历史事件记载基础上,通过梁子湖沉积物水生生物遗存和色素分析重建了梁子湖地区过去100多年来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沉积物色素和水生生物遗存组合带的变化表明梁子湖营养演化具有5个阶段:过去100多年梁子湖地区经历了生态环境良好的贫营养化期(1885-1902A.D.)、轻度富营养化期(1902-1964A.D.)、中度富营养化期(1964-1988A.D.)、富营养化期(1988-1998A.D.)、中度富营养化期(1998-2003A.D.).水生生物遗存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而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对富营养化敏感的奥古茨藻、荇菜、角果藻、纹沼螺、表壳虫等逐步减少.通过湖泊演化阶段与区域人类活动重大阶段的联合对比研究发现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及对湖泊生态的持续干扰,湖泊生态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与流域强烈的人类活动如围垦与农业活动带来的营养物质输入有着直接联系,湖泊生态环境演化对重大人类活动事件具有响应性.本研究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整治湖泊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子湖 近代沉积物 色素 水生生物遗存 富营养化
下载PDF
第四纪环境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有壳变形虫记录与古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养民 谢树成 +2 位作者 顾延生 王军霞 周修高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3-812,共10页
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淡水潮湿环境中的根足纲原生动物,具有较窄的生态幅、较短的生命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因此沉积物中保存的有壳变形虫化石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有壳变形虫化石在古湖泊学与人类活动、古水文、... 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淡水潮湿环境中的根足纲原生动物,具有较窄的生态幅、较短的生命周期,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因此沉积物中保存的有壳变形虫化石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有壳变形虫化石在古湖泊学与人类活动、古水文、古温度、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定量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欧洲和北美开展的大量研究已证实有壳变形虫是古环境变化的有效指示器。我国地域辽阔,生境多样,无论是开展现代有壳变形虫的生态学研究,还是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记录的古环境重建,都有巨大的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壳变形虫 第四纪 沉积物 环境代用指标 古生态学
下载PDF
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环境变化的有壳变形虫记录 被引量:14
6
作者 秦养民 顾延生 +4 位作者 王银善 孔令惠 谢树成 周修高 朱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2,共6页
通过对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的形态、生态特征和多样性组合变化的研究,重建了该地区30a以来有壳变形虫的群落演替过程。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和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的生态与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河道变迁的影... 通过对天鹅洲长江故道近代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的形态、生态特征和多样性组合变化的研究,重建了该地区30a以来有壳变形虫的群落演替过程。沉积物中有壳变形虫和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的生态与环境在人类活动和河道变迁的影响下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即:①1975~1987年,水位较低,接受较多的外源有机物质,营养水平上升;②1987~1994年,水体稳定,水质变得清澈;③1994~2001年,自然保护区建立以后,外源有机物输入减少,营养化程度降低;④2001~2005年,随着故道环境由开敞武过渡到封闭武,水体的生产力提高,富营养化加剧。初步研究表明,有壳变形虫作为一种环境指示生物在湖泊沉积与生态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壳变形虫 天鹅洲 环境变化 记录
下载PDF
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被引量:26
7
作者 殷鸿福 谢树成 周修高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本文论述了四种微生物成矿作用的方式及其研究新成果,评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方法上的新认识及一些矿种的生物作用研究新进展,阐述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等一些微生物成矿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简述了微生物成矿机制... 本文论述了四种微生物成矿作用的方式及其研究新成果,评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方法上的新认识及一些矿种的生物作用研究新进展,阐述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等一些微生物成矿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简述了微生物成矿机制应用于找矿和选矿上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成矿作用 有机含矿流体 成矿系统 模拟实验 微生物选矿与找矿
下载PDF
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1
8
作者 尹恭正 周修高 +2 位作者 曹泽田 喻羑艺 罗永明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3,共23页
通过初步研究 ,记述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瓦窑组中的海生爬行动物 3个目 ,2个亚目 ,6个科(其中 2个新科 ) ,9个属 (其中 6个新属 )和 10个种 (其中 9个新种 )。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所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关岭动物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通过初步研究 ,记述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瓦窑组中的海生爬行动物 3个目 ,2个亚目 ,6个科(其中 2个新科 ) ,9个属 (其中 6个新属 )和 10个种 (其中 9个新种 )。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所发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关岭动物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总体面貌与古特提斯海的海生爬行动物比较相似 ,但关岭地区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群具有三叠纪与侏罗—白垩纪动物群之间的过渡性质 ,在种类的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很高的多样性 ,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关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的发现 ,对研究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早期 关岭动物群 海生爬行动物 贵州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谢树成 殷鸿福 +1 位作者 王红梅 周修高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9-297,共9页
通过检测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确证了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源于赋矿地层中的菌藻类生物。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富含有较多的杂原子,流体中的Zn含量高达200.4×10-6,表明成矿元素能以有机... 通过检测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确证了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源于赋矿地层中的菌藻类生物。成矿流体中的有机质富含有较多的杂原子,流体中的Zn含量高达200.4×10-6,表明成矿元素能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形式搬运。矿石中的Pb、Zn总量与S/C比值存在一定关系,有机质通过还原SO2-4而为矿质沉淀提供S2-。并由此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矿床赋存于石炭-三叠系中与有机质、有机流体的这些成矿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生物标志化合物 成矿作用 有机成矿
下载PDF
100年来东湖富营养化发生的沉积学记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顾延生 李雪艳 +4 位作者 邱海鸥 黄俊华 谢树成 阮小燕 周修高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 在210Pb计年的基础上,运用水生生物遗存、色素、有机碳同位素和磁化率分析了东湖钻孔沉积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信息,重建了东湖100多年来湖泊营养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东湖10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指示重金属污染的磁化率和指示湖泊富营养化的色素指标如蓝藻叶黄素(Myx)、颤藻黄素(Osc)快速上升,相应的水生生物如介形虫、腹足类、水生高等植物等表现明显的组合和变化阶段,同时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与湖泊生产力升高和藻类繁盛有关。沉积记录表明东湖生态系统近代发生了深刻变化,湖泊营养演化自早至晚呈现四阶段性:贫营养阶段(1900-1966AD)色素水平低、拥有较丰富的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中营养阶段(1966-1983AD)色素含量增高、水生高等植物和腹足类减少;富营养化阶段(1983-1989AD)色素含量快速增高、水生高等植物消失;超富营养化阶段(1989AD-至今)色素含量稳定居高、某些耐污染的介形类较繁盛。结果对于认识湖泊生态环境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治理湖泊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沉积物 生物遗存 色素 有机碳同位素 营养演化
下载PDF
广西四川金矿床区土壤样品中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汤显春 陈绳亮 +3 位作者 罗勤 熊克娟 谢树成 周修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1-277,共7页
从广西金芽、四川阿西所属的三个金矿区采集了土壤样品55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10^(-2)稀释度的平皿中分离到阳性菌739株,从中挑取11株,其分出率为1.5%,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其大小为1~1.4×2.5~3.5μ... 从广西金芽、四川阿西所属的三个金矿区采集了土壤样品55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10^(-2)稀释度的平皿中分离到阳性菌739株,从中挑取11株,其分出率为1.5%,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其大小为1~1.4×2.5~3.5μm;芽孢椭圆形.中生,没有孢囊和伴孢晶体,并对11株分离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C_(17)分离株V、P反应阴性有待进一步分析外,其余10株都与标准株完全相同,因此,应归属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土壤样品 蜡状芽孢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谢树成 殷鸿福 +2 位作者 王红梅 周修高 张文淮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8-81,共4页
研究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特征,证实成矿流体是由岩浆水、大气降水和有机流体混合而成,早阶段以岩浆水占优势,而铅锌主成矿阶段则以大气降水和有机流体为主;着重分析了... 研究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特征,证实成矿流体是由岩浆水、大气降水和有机流体混合而成,早阶段以岩浆水占优势,而铅锌主成矿阶段则以大气降水和有机流体为主;着重分析了有机流体的成分,从中检测出了一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包括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长链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和甾烷等,证实流体中的有机质来源于赋矿地层的菌藻类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有机成分
下载PDF
第四纪土壤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微生物找矿依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红梅 杨逢清 +1 位作者 谢树成 周修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利用第四纪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法可以指示下伏基岩的金矿化。提取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第四纪土壤的B.cereus,进行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探讨金离子与B.cereus芽孢计数的本质联系,从而为解决该找矿法... 利用第四纪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法可以指示下伏基岩的金矿化。提取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第四纪土壤的B.cereus,进行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探讨金离子与B.cereus芽孢计数的本质联系,从而为解决该找矿法的理论基础提供依据。实验证实,低含量的金离子不能促进B.cereus转化成芽孢;当金含量升高到一定范围时,可以对B.cereus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促使其由营养体向芽孢转化,使矿化区土壤芽孢计数值很高,从而具有找矿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离子 金矿床 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法 微生物 土壤 第四纪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湖北省郧县恐龙化石分布地区古地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文姣 徐世球 +2 位作者 任有福 周修高 李正琦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6,共2页
湖北郧县梅铺一带晚白垩世地层以盛产恐龙化石闻名于国内外 ,在大量地质工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 ,给出了该区的古应力方向 ,为该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科学考察研究中心、地学科普教育基地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关键词 古地磁学 古应力 湖北 恐龙化石 国家地质公园 晚白垩世 构造环境
下载PDF
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介形类群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奋宁 陈锐明 +4 位作者 郭岐明 张克信 周修高 徐亚东 江尚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2-886,共15页
本文在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新生代沉积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8个介形类群落,自下而上为:Leucocytherella trinoda-Ilyocypris群落;Ilyocypris pentanada-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Cand... 本文在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新生代沉积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8个介形类群落,自下而上为:Leucocytherella trinoda-Ilyocypris群落;Ilyocypris pentanada-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Candoniella zadaensis-Leucocytherella群落;Eucypris subgyrongensis-Candoniella zadaensis群落;Leucocytherella-Cadoniella zadaensis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glabra群落和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trinoda群落。通过对介形类群落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并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数据,将吉隆盆地7.2~1.67Ma的古气候划分为5个期次:①7.2~6.7Ma为暖湿期;②6.7~5.8Ma为凉湿期;③5.8~3.6Ma为暖湿期;④3.6~2.6Ma为凉湿期;⑤2.6~1.67Ma为冷干期。将研究区的7.2Ma以来的气候演化特征与全球气候演变对比认为:吉隆盆地7.2~5.8Ma间的气候以暖湿为主,可能与来自印度的东南季风加强有关;5.8~3.6Ma间吉隆盆地古气候分析显示为相对暖湿期,可能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再次加强有关;3.6Ma后,由于是受全球气候变冷、冬季风加强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影响,吉隆盆地气候向更寒冷干旱的环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早更新世 介形类群落 古气候演化 吉隆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大熊猫的分类与演化综述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涛 赖旭龙 +1 位作者 王頠 周修高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6,共7页
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方面探讨了大熊猫分类和演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归纳和介绍了大熊猫种和亚种的划分及其主要鉴别特征、分布时限、不同地史时期大熊猫的地理分布;根据牙齿特征的细微差别将大熊猫划分为5个主要的种和亚种;根... 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方面探讨了大熊猫分类和演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归纳和介绍了大熊猫种和亚种的划分及其主要鉴别特征、分布时限、不同地史时期大熊猫的地理分布;根据牙齿特征的细微差别将大熊猫划分为5个主要的种和亚种;根据大熊猫各种和亚种时空分布及其形态的渐变过程,得出了禄丰始熊猫→大熊猫小种→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大熊猫巴氏亚种→大熊猫现生种的演化谱系图;由于大熊猫与熊类、浣熊类在形态及遗传学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在"科"级水平上大熊猫的归属出现了较大的争执,主要有三种观点:大熊猫属于熊科,大熊猫属于浣熊科,大熊猫自成一科,并列举了各自的证据;指出了大熊猫分类和演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古DNA和食性研究在大熊猫分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分类 演化 地理分布 古DNA
下载PDF
金矿床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与金矿化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显春 陈绳亮 +1 位作者 周修高 王红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21,共5页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该分离株均为典型的蜡质芽孢杆菌。分析矿区每克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可达19000余个,与背景矿区比较要高达几百倍至几千倍。同时对55份土壤也进行了金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孢子异常与金异常有一空间上的分离。依据这些研究,作者认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是指示金矿床区金含量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样品 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 金矿化 金矿床
下载PDF
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与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的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卫红 殷鸿福 +1 位作者 盛桂莲 周修高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268,316,共7页
18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强烈破坏 ,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利用“绝灭物种统计法”、“种 -区曲线法”和化石记录对 4 0 0年以来的生物多样性和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绝灭进行了分析 .当代... 18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强烈破坏 ,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 ,利用“绝灭物种统计法”、“种 -区曲线法”和化石记录对 4 0 0年以来的生物多样性和古—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绝灭进行了分析 .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表现为物种的快速绝灭 (从 8× 1 0 4种 /Ma增大到 1 .2× 1 0 6种 /Ma) ,而属的绝灭几乎为 0 ;古—中生代之交生物绝灭的初始阶段也表现为物种的快速绝灭 (从 4 0种 /Ma增大到 1 5 0种 /Ma) ,并且这个阶段的属的绝灭速率远低于绝灭高峰阶段的相应值 (即 6 6属 /Ma远小于 4 6 5属 /Ma) ,可见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相当于二叠—三叠系之交生物绝灭的初始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绝灭 二叠—三叠系之交 当代
下载PDF
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Neosinasaurus nom.nov.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恭正 周修高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7-108,共2页
The authors named the genus Sinasaurus Zhou (2000) homonymum junius of Sinosaurus Young (1940), now named nomen substitutum Neosinasaurus Zhou (nom. nov.).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Neosinasaurus and Xinpusaurus is pres... The authors named the genus Sinasaurus Zhou (2000) homonymum junius of Sinosaurus Young (1940), now named nomen substitutum Neosinasaurus Zhou (nom. nov.).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Neosinasaurus and Xinpusaurus is presented as follows:\;Class Reptilia Linnaeus, 1758\;\ Subclass Diapsida Osborn, 1903\;\ \ Order Sauropterygia Owen, 1860\;\ \ \ Suborder Pachypleurosauroidea Huene, 1956\;\ \ \ \ Family Neosinasauridae Zhou, nom. nov. 2000 Sinasauridae Zhou, in Yin, Zhou et al., pp.5~6.\; Type genus Neosinasaurus Zhou, nom. nov.\;Genus Neosinasaurus Zhou, nom. nov. 2000 Sinasaurus Zhou, in Yin, Zhou et al., pp.6.\; Type species Neosinasaurus hoangi (Zhou)\;\ Neosinasaurus hoangi (Zhou) 2000 Sinasaurus hoangi Zhou, in Yin, Zhou et al., pp.6~8, pl. I, figs. 1~5; pl. Ⅱ, figs. 1, 3.\;Suborder Thalattosauria\;\ Family Thalattosauridae Merriam, 1905\;\ \ Genus Xinpusaurus Yin, 2000 2000 Xinpusaurus Yin, in Yin, Zhou et al. pp.12~13.\; Type species Xinpusaurus suni Yin, 2000\;\ \ Xinpusaurus suni Yin, 2000 2000 Xinpusaurus suni Yin, in Yin, Zhou et al. pp.13~15; pl. Ⅶ, figs. 1~3; pl. Ⅷ, figs.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海生爬行动物 新中国龙科 分类 特征
下载PDF
湖北房县桥上乡蛤蟆洞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昱 周修高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0,共2页
通过对挖掘的牙化石的初步鉴定 ,湖北省房县桥上乡蛤蟆洞洞穴堆积层中哺乳动物化石共有 4个目 (啮齿目、食肉目、奇蹄目和偶蹄目 )、8个种属 (豪猪、虎、熊、中国犀、巨貘、鹿、水牛和羊 ) ,为中—晚更新世温暖、湿润、森林—草地化石... 通过对挖掘的牙化石的初步鉴定 ,湖北省房县桥上乡蛤蟆洞洞穴堆积层中哺乳动物化石共有 4个目 (啮齿目、食肉目、奇蹄目和偶蹄目 )、8个种属 (豪猪、虎、熊、中国犀、巨貘、鹿、水牛和羊 ) ,为中—晚更新世温暖、湿润、森林—草地化石动物群 ;该化石动物群的发现和地理位置为神农架地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分布和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地点 ,并为该地区新构造抬升特点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证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哺乳动物化石 洞穴堆积 蛤蟆洞 牙化石 新构造运动 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