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化学动力学实验教学探索
1
作者 周利琴 黄燕梅 +1 位作者 赵钟兴 赵祯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以“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为例,对密度泛函理论(DFT)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基于Gaussian16软件包进行了结构建模和构型优化,采用B3lyp/6-31G~*方法优化了蔗糖的结构,预测反应的活性中心,为蔗糖水解... 以“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实验”为例,对密度泛函理论(DFT)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基于Gaussian16软件包进行了结构建模和构型优化,采用B3lyp/6-31G~*方法优化了蔗糖的结构,预测反应的活性中心,为蔗糖水解反应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根据开展实验具体的课时要求,介绍了实验开展的思路和细节。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加入理论化学计算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作用机理,丰富化学动力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动力学 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探索
下载PDF
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王红星 陈磊 +1 位作者 周利琴 文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各53例。西药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中药组使用阿司匹...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各53例。西药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中药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三乌胶丸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90.57%,48/53)高于西药组(75.47%,40/5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得分、血清S100-β水平、红细胞积压(HCT)、血浆比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降低,联合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DHF)、一氧化氮(NO)水平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联合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三乌胶丸可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下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三乌胶丸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CDIO培养模式的构建
3
作者 赵祯霞 赵钟兴 +1 位作者 周利琴 李晶 《大众科技》 2023年第4期104-107,99,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向新工科时代的迈进,全国高校开启了探索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尝试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以面向未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全面拉开。在此过程中,本科生导师制成为当前新工科背景中研... 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向新工科时代的迈进,全国高校开启了探索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尝试和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以面向未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全面拉开。在此过程中,本科生导师制成为当前新工科背景中研究型高校推行一流本科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文章主要针对本科生导师制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模式”简单套用所导致的本科生培养目标不明确、形式化严重以及反馈机制匮乏等问题,提出基于CDIO培养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构建研究。通过“创新思维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具体科研项目为实践平台,以研究生传帮带为核心方法,有效地提升本科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新工科 本科生导师制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能力
下载PDF
离子液体复合萃取剂选择性萃取尼古丁的研究及DFT计算
4
作者 张缘良 栾昕奇 +6 位作者 苏伟格 李畅浩 赵钟兴 周利琴 陈健民 黄艳 赵祯霞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47-2956,F0003,共11页
针对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应用中存在的黏度大且不利于目标物分离的问题,提出了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的策略,用以萃取烟草净油中的尼古丁。考察了纯离子液体和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对尼古丁的萃取率。其中[EMIm][BF_(4)]和[EMIm][BF_(4... 针对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应用中存在的黏度大且不利于目标物分离的问题,提出了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的策略,用以萃取烟草净油中的尼古丁。考察了纯离子液体和离子液体-水复合萃取剂对尼古丁的萃取率。其中[EMIm][BF_(4)]和[EMIm][BF_(4)]-水复合萃取剂对尼古丁的萃取率较高,分别为97.8%和96.5%。同时,分析了离子液体、水以及尼古丁的相互作用。考察[EMIm][BF_(4)]-水复合萃取剂中离子液体含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尼古丁萃取率的影响。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测试了离子液体对尼古丁的循环萃取性能。结果表明,[EMIm][BF_(4)]-水复合萃取剂在进行5次循环萃取后对尼古丁的萃取率仍然高达93.4%,且[EMIm][BF_(4)]的回收率在96%以上。最后分析了[EMIm][BF_(4)]-水与尼古丁和三种主要杂质(新植二烯、十六酸乙酯和亚麻酸)的相互作用强度,解释了[EMIm][BF_(4)]-水复合萃取剂对尼古丁具有良好选择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复合萃取剂 尼古丁 萃取 分离 相互作用力
下载PDF
三乌胶丸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
5
作者 符劲飞 周利琴 邹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30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2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乌胶丸治疗,均治疗28 d。比较2组治... 目的探讨三乌胶丸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30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2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硫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乌胶丸治疗,均治疗28 d。比较2组治疗28 d后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的中医症状、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骨代谢指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Smad-1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28 d后的总有效率(93.42%,142/152)高于对照组(78.95%,120/152)(P<0.05)。治疗28 d后,2组中医症状、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AMC)、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血清MMP-1、MMP-3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 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Smad-1水平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乌胶丸可调节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MMP-1、MMP-3、Smad-1及骨代谢指标水平,促进软骨修复,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证 三乌胶丸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3 Smad-1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ZIF-8基仿生碳酸酐酶构建及对CO_(2) 高效矿化
6
作者 刘清 刘奇 +7 位作者 潘琦 李国印 王睿猛 宋明新 李俊仪 周利琴 赵祯霞 赵钟兴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4-1413,共10页
为了提高碳酸酐酶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基于碳酸酐酶活性中心结构将碳酸酐酶中常见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原位植入ZIF-8骨架中,成功合成仿生碳酸酐酶材料ZIF-Asp、ZIF-Glu,并搭建了CO_(2)矿化装置实现了CO_(2)的连续化制备... 为了提高碳酸酐酶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基于碳酸酐酶活性中心结构将碳酸酐酶中常见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原位植入ZIF-8骨架中,成功合成仿生碳酸酐酶材料ZIF-Asp、ZIF-Glu,并搭建了CO_(2)矿化装置实现了CO_(2)的连续化制备。结果表明:ZIF-Asp、ZIF-Glu的催化能力显著提高,分别是原始ZIF-8的1.38、1.27倍,所设计的CO_(2)连续矿化装置能实现CO_(2)的连续转化矿化,1 h能生成1171 mg的微米尺度碳酸钙并实现72.3%的CO_(2)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氨基酸 仿生碳酸酐酶 催化矿化
下载PDF
不同粒径电气石及电气石PVDF纤维膜用于甲醛的光催化降解
7
作者 何佳 潘琦 +5 位作者 满全儒 李思源 刘奇 张缘良 周利琴 赵祯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5-1403,共9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采用球磨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粒径电气石颗粒,探究了其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等性质,并进一步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电气石PVDF纤维膜,考察了电气石PVDF纤维膜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影响,并探究了其降解机制。结果表明:粒径... 为实现“双碳”目标,采用球磨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粒径电气石颗粒,探究了其微观形貌、晶体结构等性质,并进一步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电气石PVDF纤维膜,考察了电气石PVDF纤维膜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影响,并探究了其降解机制。结果表明:粒径为10μm的电气石颗粒对甲醛具有最佳的降解效果(20.5%)。成型化处理的电气石PVDF纤维膜中电气石分散性增强,表现出更佳的降解效果(21.9%)。此外,通过电导率和电滞回线表征,定性及定量测定电气石的剩余自发极化强度为0.0096μC/cm^(2)。在极化电场的驱动下,富集到电气石表面的甲醛被降解成甲醇并进一步分解为其他小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纤维膜 自发极化电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光催化
下载PDF
三乌胶丸急性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琼芳 胡灿 +2 位作者 唐海亮 张宗利 周利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三乌胶丸对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和SD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期为三乌胶丸提供安全性评价数据。方法实验起始时间2020年3—4月。选取ICR小鼠40只及SD大鼠40只,根据中心标准操作规程规定区段随机法将ICR小鼠分为ICR对照组和IC... 目的观察三乌胶丸对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和SD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期为三乌胶丸提供安全性评价数据。方法实验起始时间2020年3—4月。选取ICR小鼠40只及SD大鼠40只,根据中心标准操作规程规定区段随机法将ICR小鼠分为ICR对照组和ICR三乌胶丸组,每组20只;按照区段随机法进行试验设置SD对照组和SD三乌胶丸组,各20只。ICR对照组、ICR三乌胶丸组分别给予纯净水、三乌胶丸40 ml/kg经口灌胃;SD对照组、SD三乌胶丸组分别给予纯净水、三乌胶丸20 ml/kg经口灌胃。各组均连续观察14 d。观察各组一般情况、大体解剖检查结果,给药前及给药后第4、7、10、14天体质量。结果各组实验动物均未出现死亡,未见明显的活动异常及中毒症状。实验动物各器官表面和切面均未见明显异常。给药前及给药后第4、7、10、14天,2组小鼠及SD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乌胶丸对ICR小鼠在相当于成年人临床给药剂量的264倍(按公斤体质量计)/34倍(按体表面积计)内未见有明显急性毒性反应,三乌胶丸对SD大鼠在相当于成年人临床给药剂量的132倍(按公斤体质量计)/24倍(按体表面积计)内未见有明显急性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乌胶丸 急性毒性 临床前研究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萃取富硒百香果籽油的工艺研究
9
作者 张晗 周利琴 +2 位作者 刘志国 刘胜林 廖丹葵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共9页
采用超临界CO_(2)法萃取富硒百香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RSM-CCD(响应面曲线-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萃取时间和动态萃取时间对富硒百香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超临界CO_(2)法和索氏抽提法萃取的富硒百... 采用超临界CO_(2)法萃取富硒百香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RSM-CCD(响应面曲线-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萃取时间和动态萃取时间对富硒百香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超临界CO_(2)法和索氏抽提法萃取的富硒百香果籽油理化性质、脂肪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_(2)法萃取富硒百香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4 MPa、静态萃取时间109 min、动态萃取时间97 min、CO_(2)流速1.0 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百香果籽油为透明淡黄色液体,萃取率可达72.33%;超临界CO_(2)法萃取的富硒百香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11%,略高于索氏抽提法萃取的富硒百香果籽油中脂肪酸含量(78.71%),油脂酸价、过氧化值、抗氧化活性等均优于索氏抽提法萃取的油脂,油脂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百香果籽油 RSM-CCD 超临界CO_(2)萃取法
下载PDF
网络大数据中的知识融合框架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利琴 范昊 潘建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50,197,共7页
[目的/意义]网络大数据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知识资源,如何从多源异构、社会交互、实时突发、动态高燥的网络大数据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元素,挖掘其背后的复杂关联,并将其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领域知识库,是知识融合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方... [目的/意义]网络大数据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知识资源,如何从多源异构、社会交互、实时突发、动态高燥的网络大数据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元素,挖掘其背后的复杂关联,并将其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领域知识库,是知识融合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从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视角,将网络知识表示为实例、属性、域集、关系和概念等五元组的形式,并以结构化疾病本体库Disease Ontology为例进行解析;采用手工和自动化的方式从非结构化数据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抽取相应的知识元素,并将其融合到Disease Ontology中的hypertension本体中,对该高血压本体进行扩充,以期形成可以解决具体领域问题的知识库。[结果/结论]探讨了多源网络知识融合的五种模式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面系统的针对网络大数据的知识融合框架,该框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网络大数据的动态更新以及与现有专业知识库的融合重组问题,有效保障领域知识库的构建,提高其覆盖率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大数据 知识融合 知识表示 知识抽取 Disease ONTOLOGY
下载PDF
环境响应型纳米材料在缓/控释农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清 陈浩平 +5 位作者 吴月薇 潘琦 刘晓航 周利琴 赵祯霞 赵钟兴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2期90-93,98,共5页
环境响应型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材料,能够响应pH值、温度、光、酶、氧化还原等环境刺激的变化,实现活性物质的靶向控制释放,因其在负载与传送方面也具有优势,目前已成为环境工程、医药、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 环境响应型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材料,能够响应pH值、温度、光、酶、氧化还原等环境刺激的变化,实现活性物质的靶向控制释放,因其在负载与传送方面也具有优势,目前已成为环境工程、医药、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以纳米材料作为缓/控释农药载体,对不同环境因素具有响应性的环境响应型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并指出了环境响应型纳米材料在农业领域开发利用中尚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响应 纳米材料 缓/控释农药
下载PDF
猪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利琴 廖丹葵 +4 位作者 孙建华 伍善广 兰雄雕 周敬豪 徐存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研究猪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提纯方法,为其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新鲜猪肺组织为试验材料,匀浆离心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然后采用离子交换—超滤离心联合法对猪肺ACE粗提物进行纯化,测定ACE的分子量、酶活... 【目的】研究猪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提纯方法,为其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新鲜猪肺组织为试验材料,匀浆离心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然后采用离子交换—超滤离心联合法对猪肺ACE粗提物进行纯化,测定ACE的分子量、酶活力、纯化倍数及酶活力回收率。【结果】通过离子交换—超滤离心联合法分离纯化猪肺ACE,可得到相对分子量182 kDa、酶比活力1.2476 U/mg的电泳级纯品ACE,其纯化倍数达357.31倍,酶活力回收率达12.28%。ACE催化反应动力学米氏常数(Km)为0.849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9.775nmol/min。【结论】采用离子交换—超滤离心联合法纯化猪肺ACE能够极大缩短分离与纯化时间,且获得较高的纯化倍数和酶活力回收率,是猪肺ACE的高效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猪肺 阴离子交换 超滤离心 纯化
下载PDF
物流教学仿真实验室的实现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利琴 洪玫 饶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98-299,302,共3页
针对物流教学的特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其中。提出了实验室的系统架构设计,并对物流仓储实训的虚拟实现进行了阐述。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物流教学是对传统物流教学方法的革新。实践经验表明,虚拟仿真是解决物流教学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物流实验室 交互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罗非鱼中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利琴 周敬豪 +2 位作者 徐存华 孙建华 廖丹葵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7-241,共5页
广西是罗非鱼主产大区,对罗非鱼氨基酸测定,对实现罗非鱼的产业高值化有一定重要作用。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肉中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采用XDB-C18色谱柱,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柱温35℃... 广西是罗非鱼主产大区,对罗非鱼氨基酸测定,对实现罗非鱼的产业高值化有一定重要作用。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肉中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采用XDB-C18色谱柱,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柱温35℃,流动相为醋酸钠缓冲液、甲醇、水及乙腈。18种氨基酸在40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测定了罗非鱼鱼肉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罗非鱼鱼肉中含有至少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达到了49.96%,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HPLC 罗非鱼 氨基酸
下载PDF
基于高斯肤色模型的人脸区域及下巴检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利琴 谷林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51-755,共5页
通过对正面证件照进行色彩空间的转换,建立基于YCbCr色彩空间的高斯肤色模型,并利用基于肤色相似度和二值化处理的方法对肤色区域进行检测,从而区分开人体的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继而利用人脸特征区域尺寸的比例关系以及下巴阴影部分... 通过对正面证件照进行色彩空间的转换,建立基于YCbCr色彩空间的高斯肤色模型,并利用基于肤色相似度和二值化处理的方法对肤色区域进行检测,从而区分开人体的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继而利用人脸特征区域尺寸的比例关系以及下巴阴影部分与下巴区域的亮度差别检测出下巴,区分开人脸区域和脖颈区域,最终准确标识出人脸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对下巴的检测后,检测出的人脸区域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模型 色彩空间 人脸检测 下巴检测
下载PDF
气管切开行高压氧治疗的气道连接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利琴 姚汉山 童建萍 《护理与康复》 2004年第6期406-406,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高压氧治疗 气道连接 双路供氧法吸氧
下载PDF
气管切开危重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陪舱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利琴 姚汉山 童建萍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795-796,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危重患者 高压氧治疗 护理 并发症 氧舱 治气 总数 专业训练
下载PDF
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管理与服务 被引量:60
18
作者 马费成 周利琴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9,共16页
智慧健康是一种全新的医疗保健模式,对其产生的海量、异构、多源健康大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组织、查询与分析,是实现健康保健"智慧化"的关键。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管理的内涵、定位、目标及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探究面向智慧健... 智慧健康是一种全新的医疗保健模式,对其产生的海量、异构、多源健康大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组织、查询与分析,是实现健康保健"智慧化"的关键。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管理的内涵、定位、目标及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探究面向智慧健康的领域知识库构建、健康数据管理分析平台的建设与实施、知识服务机制等问题,提出从本体库构建的粗粒度匹配、多种知识融合模式的细粒度匹配及用户画像构建三种方案的知识服务机制,并指出面向智慧健康知识管理与服务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与落实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健康 知识管理 知识服务 公众健康知识库 个人健康大数据 用户画像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鳖甲生、制品中氨基酸的含量 被引量:6
19
作者 廖彭莹 周利琴 +3 位作者 廖丹葵 孙丽霞 孙建华 韦建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2-805,共4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鳖甲生、制品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制备鳖甲生、制品的氨基酸样品溶液,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C18色谱柱,梯度洗脱。结果:1...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鳖甲生、制品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采用酸水解法制备鳖甲生、制品的氨基酸样品溶液,以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C18色谱柱,梯度洗脱。结果:18种氨基酸在38 min内得到较好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鳖甲生、制品中检出的16种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0.43%~110.69%之间,RSD在0.76%~5.89%之间(n=6)。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较好,可用于测定鳖甲生、制品的氨基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 氨基酸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蓝圆鲹抗氧化肽与其他抗氧化剂的协同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海萍 廖丹葵 +2 位作者 周利琴 孙建华 童张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21-125,共5页
以DPPH·和O_2^-·清除率为指标,探讨了蓝圆鲹多肽(RSH-III)分别与其他肽类抗氧化剂GSH和非肽类抗氧化剂vitamin C的协同抗氧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清除DPPH自由基时,低浓度条件下的RSH-III(0.2、0.4 g·L^(-1))分别与GSH... 以DPPH·和O_2^-·清除率为指标,探讨了蓝圆鲹多肽(RSH-III)分别与其他肽类抗氧化剂GSH和非肽类抗氧化剂vitamin C的协同抗氧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清除DPPH自由基时,低浓度条件下的RSH-III(0.2、0.4 g·L^(-1))分别与GSH(1.0×10-3、2.0×10-3g·L^(-1))和vitamin C(0.7×10-3g·L^(-1))复合时未表现出协同效应;较高浓度(0.8 g·L^(-1))时表现出负协同作用。当清除O_2^-·自由基时,RSH-III与低浓度GSH(1.3×10-3g·L^(-1))复合时未表现出协同效应,较高浓度(2.5×10-3~4.2×10-3g·L^(-1))时表现出负协同作用;而与vitamin C复合清除O_2^-·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抗氧化剂的添加浓度无关,均表现出负协同效应。该研究为蓝圆鲹抗氧化活性肽的应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可用于指导抗氧化活性肽的高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抗氧化肽(RSH-III) GSH VITAMIN C DPPH自由基清除 O2^-·自由基清除 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