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ception与迁移学习的中药饮片图像识别研究
1
作者 张琦 区锦锋 周华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实现对常用60种中药饮片图像的精准快速识别,构建13 088张常见中药饮片图像数据集,采用迁移学习的方式,以深度学习算法中Xceptio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准,对饮片图像进行训练与识别。模型训练的初始学习率设置为0.01,优化器中设置Nest... 为实现对常用60种中药饮片图像的精准快速识别,构建13 088张常见中药饮片图像数据集,采用迁移学习的方式,以深度学习算法中Xceptio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基准,对饮片图像进行训练与识别。模型训练的初始学习率设置为0.01,优化器中设置Nesterov动量超参数为0.9,训练次数为100轮,得到在训练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100%,验证集准确率为97.42%,测试集准确率为97.26%,最后结合混淆矩阵这一指标对模型的识别能力进行评估分析。该模型与传统依靠提取中药饮片图像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分类效果更好,泛化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Xception 迁移学习 深度可分离卷积 混淆矩阵 分类效果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6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 +5 位作者 何艳 龚国忠 谌资 刘猛 尹伟 刘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1-737,共7页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有57例HIV-1感染者/AIDS患者陆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定期随访截止于2008年12月。HAART方案主要为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加奈韦拉平。随访期间定期监测其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药物的毒副作用并适当处理,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治疗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作用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57例中,34例持续追踪了4年以上。经过5~6年治疗,63.3%(19/30)的患者病毒载量<50拷贝/mL。CD4+细胞比治疗前平均上升了329个/μL。CD8+细胞平均下降128个/μL,CD4+CD45RA+CD62L童贞细胞和CD4+CD45RO+记忆细胞逐渐上升,CD8+CD38+激活细胞逐渐下降;这些变化均以治疗2年内较明显,2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变缓,但6年时均未达到健康者的水平。56%(32/57)的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可能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和脱发,多发生于6月内。29.8%(17/57)的病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6.3%(15/57)的患者血脂升高,6例出现脂肪分布异常,多见于女性患者;25例发生血象异常、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变化和淀粉酶升高。3例患者发生3~4级毒副作用(2例为外周神经炎,1例怀疑乳酸酸中毒),1例患者发生3级皮疹。结论: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HAART药物组合长期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持续抑制病毒,增加CD4细胞,其毒副作用可控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奈韦拉平 长期 疗效 安全性 中国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华英 张启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小断普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加速中医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加快有效信息转化为知识,促进中医药知识快速更新,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笔者...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小断普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加速中医药信息的全球性传播、共享和利用,加快有效信息转化为知识,促进中医药知识快速更新,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笔者现对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主要应用作一介绍,并对各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技术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信息技术 综述
下载PDF
HAART和HIV感染的免疫重建 被引量:24
4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审校)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70-274,共5页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以引起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缺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降低HIV的复制,使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数量和功能的改善,抑制异常免疫激活,改变了HIV感染的进程,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HAART在多大...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以引起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缺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降低HIV的复制,使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数量和功能的改善,抑制异常免疫激活,改变了HIV感染的进程,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HAART在多大程度能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HAART恢复免疫重建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重建 HAART HIV
下载PDF
基于仿生嗅觉的中药材鉴别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华英 李钟 刘红秀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第6期551-553,共3页
概述了中药材"气味"鉴别的重要地位;综述了仿生嗅觉技术机理及其在中药材鉴别领域的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仿生嗅觉技术在中药材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中药材 气味鉴别 中药材鉴别 仿生嗅觉
下载PDF
环形间断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华英 《右江医学》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3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环形间断缝扎术止血,对照组62例行宫腔内8字缝扎止血,对比两种止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止血成功率...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3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环形间断缝扎术止血,对照组62例行宫腔内8字缝扎止血,对比两种止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止血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少(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环形间断缝扎止血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不留后遗症,无严重并发症,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间断缝合术 剖宫产 出血:止血
下载PDF
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华英 罗漫 《电脑与电信》 2007年第7期42-43,共2页
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实践,对当前网络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目前网络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教学 课件 建构主义 交互
下载PDF
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不同缝合方法止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华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3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分别采用环形间断缝合(A组,15例)和宫腔内8字缝合(B组,20例)对两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和止... 【目的】探讨环形间断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对3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分别采用环形间断缝合(A组,15例)和宫腔内8字缝合(B组,20例)对两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和止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及输血少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环形间断缝合止血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是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前置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缝合技术 止血
下载PDF
肥皂与洗手液的洗手效果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华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8期915-916,共2页
目的:比较肥皂与洗手液洗手的效果,为医院选择更高效的洗手方法和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4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普通肥皂和洗手液洗手,均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数,分析两... 目的:比较肥皂与洗手液洗手的效果,为医院选择更高效的洗手方法和降低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本院4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普通肥皂和洗手液洗手,均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方法检测细菌菌落数,分析两组洗手效果。结果:肥皂洗手合格率为85%,洗手液洗手合格率为9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8,P=0.292)。与普通肥皂相比,洗手液无皮肤过敏和干燥现象发生,皮肤粗糙和气味刺鼻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消毒产品使用中均有医护人员反映手部皮肤粘滞现象,两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肥皂相比,洗手液洗手合格率更高,具有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皂 洗手液 洗手效果
下载PDF
医药文本分类特征选择的研究
10
作者 周华英 张启蕊 +1 位作者 罗漫 王鹤娴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研究医药文本特点,提出了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医药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该算法引入Jeffries-Matusita距离设计亲和度,并利用相应的克隆算子确保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医药文本分类精度的同时,有效... 研究医药文本特点,提出了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医药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该算法引入Jeffries-Matusita距离设计亲和度,并利用相应的克隆算子确保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医药文本分类精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特征维数。与基于BP神经网络特征选择和基于遗传算法特征选择的结果相比较,在有限代数内,该算法能收敛到更优的特征子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文本 免疫克隆选择算法 文本分类 特征选择
原文传递
基于BP-GA智能算法流量仪表标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华英 《信息技术》 2006年第5期141-143,14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BP)-遗传算法(GA)的高精度流量仪表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P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建立流量计特性曲线的网络模型;然后通过遗传算法的自动寻优功能,智能选取流量仪表大流量区域内的特殊标定点,从而确定流量仪表...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BP)-遗传算法(GA)的高精度流量仪表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BP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建立流量计特性曲线的网络模型;然后通过遗传算法的自动寻优功能,智能选取流量仪表大流量区域内的特殊标定点,从而确定流量仪表系数K。现实现了基于BP-GA混合智能算法的仿真标定,仿真结果和实际检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流量仪表系数精度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定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GA) 流量仪表 系数K
下载PDF
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心理需要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华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4期1847-1847,1916,共2页
我院目前在住失能老人96例,其中,男33例、女63例,男性中位年龄76岁,女性中位年龄80岁。基本上都属于一级护理,饮食起居、大小便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思维功能有较重障碍,言行不能自控;视觉模糊不清或行动困难;患有多种疾病,且病情不稳定... 我院目前在住失能老人96例,其中,男33例、女63例,男性中位年龄76岁,女性中位年龄80岁。基本上都属于一级护理,饮食起居、大小便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思维功能有较重障碍,言行不能自控;视觉模糊不清或行动困难;患有多种疾病,且病情不稳定。这部分老人往往承受慢性病的折磨,经历着漫长的病程,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根据他们心理需要采取如下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心理需要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新思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华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期228-228,239,共2页
随着老年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也成为当今与未来的重要课题,研究口腔器官和组织的衰老过程,进行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修复及护理等保健问题,对老年人群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我... 随着老年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也成为当今与未来的重要课题,研究口腔器官和组织的衰老过程,进行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修复及护理等保健问题,对老年人群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我院口腔科对239例在院老人进行口腔普查,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保健
下载PDF
浅谈导医护理
14
作者 周华英 金海娟 周培恩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0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导医护理 导医护士 公关水平 业务水平 护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流量仪表标定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周华英 严义 《福建电脑》 2006年第3期112-113,77,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流量仪表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自动寻优功能,智能选取流量仪表大流量区域内的特殊流量点,把这些特殊流量点作为新增加的标定点对流量仪表进行标定,从而确定流量仪表系数K值。文章实现了基于遗传...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流量仪表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自动寻优功能,智能选取流量仪表大流量区域内的特殊流量点,把这些特殊流量点作为新增加的标定点对流量仪表进行标定,从而确定流量仪表系数K值。文章实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涡街流量仪表的仿真标定,仿真结果和实际检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流量仪表系数精度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定 遗传算法 涡街流量仪表 系数K
下载PDF
鸭真代谢能测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华英 陈可容 张慎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452-457,共6页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强饲量(40、60、80克)和排泄物不同的收集时间(16、24、32、48小时)对四川麻鸭的饲料真代谢能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6小时外,真代谢能(TME)值不受收集时间的影响;过高的强饲量使TME测值偏低,80克组的测值显著低于6...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强饲量(40、60、80克)和排泄物不同的收集时间(16、24、32、48小时)对四川麻鸭的饲料真代谢能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6小时外,真代谢能(TME)值不受收集时间的影响;过高的强饲量使TME测值偏低,80克组的测值显著低于60(P<0.05)和40克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食 代谢能 测定
下载PDF
湘西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沉积展布及储集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梁峰 朱炎铭 +5 位作者 马超 周华英 王红岩 拜文华 张琴 崔会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84-2892,共9页
利用露头及岩芯等资料,应用沉积学、矿物学和有机地化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沉积展布及页岩气储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牛蹄塘组页岩7个主要岩相,依据沉积构造、岩相特征和有机质含量等建立了页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依据,... 利用露头及岩芯等资料,应用沉积学、矿物学和有机地化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沉积展布及页岩气储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划分了牛蹄塘组页岩7个主要岩相,依据沉积构造、岩相特征和有机质含量等建立了页岩储层沉积微相划分依据,并划分出深水陆棚相、半深水陆棚相和浅水陆棚相3种沉积亚相,深水陆棚相页岩有机地化条件良好,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最有利相带。页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基质孔隙,孔隙度平均为3.8%,以低于50 nm的无规则孔为主。页岩中的裂缝多被方解石充填,未提供有效的储集空间,同时对页岩气的保存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氮气吸附及SEM分析结果表明,页岩孔隙发育受多因素影响,总孔体积随TOC含量、黏土矿物和黄铁矿含量增高有增大的趋势,但相关系数均较低,值得注意的是黄铁矿与孔隙体积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表明黄铁矿对页岩孔隙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富有机质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能力的大小主要受TOC含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北地区 页岩气 牛蹄塘组 沉积展布 储集特征
下载PDF
艾滋病7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2
18
作者 郑煜煌 周华英 +9 位作者 何艳 邓晓军 朱章萍 符政远 申红连 王建国 王为德 文森 黎雪峰 郑力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 目的前瞻性长期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一线药物抗HIV及免疫重建效果和主要毒副反应,探索我国艾滋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规律。方法 437例HIV/AIDS患者先后启动HAART,一线方案为2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加1个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随访监测CD4+T细胞数量、HIV病毒载量,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观察发生的机会感染和药物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对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反应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对437例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平均追踪了4.69年(3.15~7.34年),总病死率6.86%,大部分死亡发生在HAART启动的6个月内。启动HAART 12个月时,90.80%的患者HIV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至治疗4、5、6、7年(±1个月)时,仍分别有63.46%、69.41%、70.00%和72.22%的患者病毒载量小于可检测下限。CD4+细胞数量在治疗的O、1、2、3、4、5、6、7年(±1个月)时分别为115、246、301、334、363、356、386和373个/μL。67.73%出现过各种可能与药物毒副作用相关的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皮疹和血脂升高等,多发生于治疗启动12个月内;血脂分布异常和乳酸酸中毒较少见,多发生于启动2年以后;41例患者先后发生过Ⅲ/Ⅳ级毒副反应。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者占19.22%,因病毒耐药或毒副反应而更换为二线药物者占11.67%。结论通过对HIV/AIDS患者HAART3~7年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明确我国2个NRTI加1个NNRTI的HAART一线方案对大多数HIV/AIDS患者长期有效,病毒持续抑制,CD4+细胞增加;主要的毒副反应和死亡多发生在启动治疗12个月内。大多数HIV/AIDS患者可长期坚持一线药物治疗,少数因药物毒副反应或病毒耐药须换为二线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长期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外周血细胞病毒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霞 郑煜煌 +7 位作者 加路 何艳 周华英 谌资 罗艳 贺波 贺梅 姚运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7-544,共8页
目的:观察中国HIV-1感染者和AIDS病(HIV/AIDS)患者在两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过程中,外周血NK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3种HIV-1病毒储存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40例... 目的:观察中国HIV-1感染者和AIDS病(HIV/AIDS)患者在两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过程中,外周血NK细胞、T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3种HIV-1病毒储存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40例初次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随访2年。在启动治疗0,6,12,18,24个月后,检测其外周血HIV-1 RNA病毒载量,CD4+T细胞数量,NK细胞、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内的HIV-1 DNA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40例随访患者随着HAART的进行,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水平逐步上升,血清HIV-1 RNA水平逐步下降;同时3种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中的HIV-1 DNA载量也在逐步下降,与血清RNA载量的下降一致,3种细胞中的平均HIV-1 DNA载量与外周血HIV R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中HIV-1 DNA水平在治疗基线及治疗后均与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P<0.05);而单核细胞内HIV-1 DNA在治疗基线与CD4+T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国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NK细胞、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均是HIV-1的病毒储存库之一。T淋巴细胞可能是HIV病毒最主要的细胞储存库。HIV-1前病毒DNA的检测对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判断以及病情进展的预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 NK细胞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HIV-1前病毒DNA
下载PDF
烟草中茄尼醇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华英 晏琼 刘春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574-577,共4页
茄尼醇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辅酶Q10,因其在药物、保健品、化妆品等方面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烟叶中茄尼醇提取、分离纯化与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为高纯度茄尼醇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茄尼醇 烟叶 提纯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