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陵名家周华龙骨伤科临床经验选粹
1
作者 周伟 周华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1期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金陵名家周华龙骨伤科临床经验。
关键词 金陵名家 骨伤科 临床经验 周华龙
下载PDF
金陵推拿医派周华龙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2
作者 周伟 周华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12期16-18,共3页
周华龙主任从事中医推拿、针灸、正骨医疗、教学等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临证观、手法观、教学观和医学观,并创立了“平衡推拿法”“心理推拿法”“平衡推拿八法”等特色学术精华、
关键词 金陵推拿医派 周华龙 平衡推拿法 心理推拿法
下载PDF
金陵医派——金陵名家周华龙平衡“五点法”为主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临证选粹
3
作者 周伟 程宽 周华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7期122-125,共4页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中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平衡“五点”治疗法是周华龙主任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特色方法,具有辨证清晰、治疗明确、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该文将周华... 臀上皮神经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中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平衡“五点”治疗法是周华龙主任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特色方法,具有辨证清晰、治疗明确、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该文将周华龙主任平衡“五点法”为主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经验进行了阐释,并介绍病案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损伤 平衡“五点”治疗法 金陵医派 周华龙
下载PDF
周华龙主任“望神”诊治疑难杂病集萃
4
作者 周伟 周华龙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13期114-115,共2页
周华龙主任通过“望神”并运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方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病变过程及病理状态;“望而知之谓之神也”即是对望诊的肯定,也是对望诊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望神/望诊 疑难杂病 病案 周华龙
原文传递
随金陵名医周华龙主任侍诊疑难医案3例
5
作者 周伟 周华龙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7期-,共2页
周华龙,南京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师从全国著名推拿名家朱金山先生.中国名医疑难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推拿学会理事,全国针灸学会康复医学会理事,江苏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 周华龙,南京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师从全国著名推拿名家朱金山先生.中国名医疑难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推拿学会理事,全国针灸学会康复医学会理事,江苏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院学科带头人.从事医疗、教学、科研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周华龙推拿集锦>等10余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医话 周华龙
原文传递
城轨14号道岔轨道刚度规律及低动力设计
6
作者 李智恒 周华龙 +1 位作者 徐井芒 周昌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研究侧向过岔速度更高的国产14号无砟道岔轨道刚度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城轨14号道岔轨道刚度计算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轨下胶垫、板下胶垫、钢轨类型、滑床台等部件的影响,重点分析了14号道岔整体刚度纵向分布的变化规律,并... 为研究侧向过岔速度更高的国产14号无砟道岔轨道刚度分布规律,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城轨14号道岔轨道刚度计算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轨下胶垫、板下胶垫、钢轨类型、滑床台等部件的影响,重点分析了14号道岔整体刚度纵向分布的变化规律,并针对轨道刚度分布不均匀进行了低动力设计。结果表明:城轨14号单开道岔轨道竖向刚度沿线路纵向不均匀分布,其中连接部分刚度最小,转辙器部分刚度最大值为连接部分的1.5倍,辙叉部分刚度最大值为连接部分的2.0倍;通过低动力设计,钢轨整体刚度纵向变化率最大值从207.4%降至121.6%,钢轨挠度变化率全部降至0.3 mm/m以内,能够满足城轨14号道岔的运输组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刚度 数值计算 道岔 低动力设计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对几种典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春树 姚庆达 +1 位作者 梁永贤 周华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12-3028,共17页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GO/CNTs)作为理想的碳纳米材料,拥有独特三维空间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被广泛应用于增强高分子材料,可提升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稳定性,并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导热、导电、动态力学等性能。本文介绍了常用于制备G...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GO/CNTs)作为理想的碳纳米材料,拥有独特三维空间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被广泛应用于增强高分子材料,可提升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稳定性,并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导热、导电、动态力学等性能。本文介绍了常用于制备GO/CNTs基的制备方法,重点对比了铸层/涂覆法、真空抽滤法、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与优缺点,探讨了结构控制与GO/CNTs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详细介绍了GO的改性、CNTs的改性和GO/CNTs的掺杂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并对其在环氧树脂、橡胶、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GO/CNTs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功能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GO/CNTs改性高分子材料的技术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GO/CNTs改性环氧树脂、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制备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构效关系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制革含铬污泥处置及资源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姚庆达 黄鑫婷 +3 位作者 周华龙 王小卓 张自盛 孙辉永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5期7-14,共8页
重金属固废在不当储存、运输、处置环节中扩散到自然环境中,重金属会随着生态循环不断富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制革含铬污泥属于重金属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处置的要求极高,分析了目前对制革含铬污泥填埋和焚烧的主要处置方式... 重金属固废在不当储存、运输、处置环节中扩散到自然环境中,重金属会随着生态循环不断富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制革含铬污泥属于重金属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处置的要求极高,分析了目前对制革含铬污泥填埋和焚烧的主要处置方式,重点介绍制革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是对重金属提取,制备建筑材料、沼气、有机肥、饲料及饲料助剂。并对制革含铬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含铬污泥 处置 资源化利用 重金属提取 建筑材料
原文传递
双固定墩对市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梁爽 刘德志 +1 位作者 王小韬 周华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6,共7页
针对双固定墩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开展研究,以某市域铁路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建立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温度变化、列车制(启)动以及断轨工况下双固定墩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变化... 针对双固定墩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开展研究,以某市域铁路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建立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温度变化、列车制(启)动以及断轨工况下双固定墩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变化规律,并以规范要求进行轨道力学检算。计算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桥上无缝线路而言,双固定墩对钢轨最大伸缩及制动拉力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伸缩压力的峰值;双固定墩所受纵向力近似为0,但与双固定墩相邻桥墩承受的纵向力增幅达到50%左右;当钢轨在双固定墩处折断时,双固定墩对钢轨断缝有抑制作用;从桥上无缝线路受力角度考虑,当墩刚度低于500 kN/(cm·单线)时,双固定墩桥上无缝线路无需单独进行轨道力学检算,桥梁专业按规范取值进行桥墩检算即可满足工程设计需求。研究结果可为双固定墩桥上无缝线路轨道系统和墩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双固定墩 梁轨相互作用 轨道力学检算 市域铁路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对合成染料的吸附性能
10
作者 许春树 姚庆达 +1 位作者 梁永贤 周华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22-5338,共17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有序的孔隙结构及优异的稳定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在吸附/分离领域,特别是吸附水体中的合成染料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常见的MOFs作为多孔...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有序的孔隙结构及优异的稳定性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在吸附/分离领域,特别是吸附水体中的合成染料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常见的MOFs作为多孔吸附材料的结构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金属离子和配体的交换、有机配体的功能化修饰对MOFs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孔容的影响,探讨了MOFs的结构设计与其吸附性能的关系,并探究MOFs对阳离子染料和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机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MOFs对亚甲基蓝、罗丹明B等阳离子染料和刚果红、铬黑T等阴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最后总结了MOFs多孔吸附材料的技术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MOFs在合成染料高性能吸附领域的发展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纳米结构 吸附 合成染料 纳米材料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调控策略及其对典型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11
作者 许春树 姚庆达 +1 位作者 梁永贤 周华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18-6534,共17页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相较于传统吸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隙和拓扑结构、丰富的活性官能团等优点,可作为高性能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本文介绍了MOFs作为水处理吸附的结构特性,重点分析了基于金属节点掺杂...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相较于传统吸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隙和拓扑结构、丰富的活性官能团等优点,可作为高性能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本文介绍了MOFs作为水处理吸附的结构特性,重点分析了基于金属节点掺杂、侧基功能化和合成后修饰的多孔性、表面活性、框架柔性、水稳定性、可扩展性、生物毒性和循环使用性MOFs的调控策略,而后介绍了MOFs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MOFs对水中Pb(Ⅱ)、Hg(Ⅱ)等阳离子型重金属离子和Cr(Ⅵ)、As(Ⅲ)/As(Ⅴ)等阴离子型含氧离子的吸附性能,并阐述MOFs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提升MOFs的水稳定性与吸附性能、平衡MOFs结构特性的关系、研究MOFs在自然界的迁移与富集以及MOFs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可控性制备等研究方向,以期对MOFs在高性能吸附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纳米结构 稳定性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功能化策略及其对Hg(Ⅱ)和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12
作者 许春树 姚庆达 +1 位作者 梁永贤 周华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61-478,共18页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新兴的多孔晶体聚合物材料,具有出色的结构规则性、高度有序的孔径大小、固有的孔隙率、巨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官能团,使其成为吸附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理想材料。本文从COFs的拓扑结构设计和孔隙结构设计...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新兴的多孔晶体聚合物材料,具有出色的结构规则性、高度有序的孔径大小、固有的孔隙率、巨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官能团,使其成为吸附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理想材料。本文从COFs的拓扑结构设计和孔隙结构设计角度出发,梳理了COFs结构设计要点,而后分析了侧基功能化、官能团转换和骨架功能化等COFs功能化策略,重点阐述了含N、S、O、Fe(0)、Ag(0)等活性官能团、金属/非金属节点对COFs多孔性、水稳定性、吸附性的影响,而后介绍了COFs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COFs对水中典型重金属离子Hg(Ⅱ)和Cr(Ⅵ)的吸附性能,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阐述COFs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最后,总结了COFs的功能化策略及功能化COFs作为高性能吸附剂的技术优势,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COFs的制备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吸附 重金属离子 纳米结构 废水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用14号道岔平面线型研究
13
作者 李春强 周华龙 周昌盛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3期132-134,138,共4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及列车折返能力,满足A型车8辆编组30对/h的列车折返需求,通过道岔参数计算、平面线型方案比选、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了14号道岔平面线型研究。研究表明:设计的14号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可达...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及列车折返能力,满足A型车8辆编组30对/h的列车折返需求,通过道岔参数计算、平面线型方案比选、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了14号道岔平面线型研究。研究表明:设计的14号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可达70 km/h,能满足A型车8辆编组30对/h的列车折返需求;通过平面控制参数计算,设计的14号道岔平面线型满足平面控制参数要求;通过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系统动力响应分析,设计的14号道岔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满足规范行车安全性和平稳性要求;该道岔可在侧向过岔速度要求较高的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线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14号道岔 数值计算 平面线型 系统动力响应 折返
下载PDF
不饱和油脂氧化机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Ⅰ)氧化机理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26
14
作者 周华龙 张新申 +2 位作者 蒋小萍 陈家丽 陶循建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6-30,共5页
主要研究了不饱和天然油脂及衍生物脂肪酸、脂肪酸单脂的深度氧化及某些物性变化 ,着重考查了在深度氧化过程中氧化油脂及衍生物的氢过氧化值 PV的变化。试验证明 :除碘值外 ,脂肪链结构对油脂的深度氧化影响是多方面的 ;并从大量的试... 主要研究了不饱和天然油脂及衍生物脂肪酸、脂肪酸单脂的深度氧化及某些物性变化 ,着重考查了在深度氧化过程中氧化油脂及衍生物的氢过氧化值 PV的变化。试验证明 :除碘值外 ,脂肪链结构对油脂的深度氧化影响是多方面的 ;并从大量的试验和仪器表征结果中得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机理 不饱和天然油脂 脂肪酸 脂肪酸单脂 衍生物 氢过氧化值
原文传递
不饱和油脂氧化机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Ⅱ)—油脂游离基的反应特点与技术开发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华龙 张新申 +2 位作者 陈家丽 蒋小萍 陶循建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4-7,9,共5页
主要研究了不饱和天然油脂及衍生物脂肪酸、脂肪酸单脂的深度氧化及某些物性变化 ,着重考查了在深度氧化过程中氧化油脂及衍生物的氢过氧化值PV的变化。试验证明 :除碘值外 ,脂肪链结构对油脂的深度氧化影响是多方面的 ;
关键词 不饱和油脂 氧化机理 衍生物脂肪酸 脂肪酸单脂 氢过氧化值PV 深度氧化
原文传递
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6
作者 姚庆达 黄鑫婷 +3 位作者 周华龙 梁永贤 许春树 孙辉永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2期1-7,21,共8页
为了合理利用废牛毛,采用双氰胺树脂改性废牛毛水解角蛋白制备蛋白填料,并回用于制革复鞣填充工序。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角蛋白∶双氰胺树脂为80∶20,时间4 h,pH值为7,复合材料粒径为741.5 nm,粒径分布系数为0.154,... 为了合理利用废牛毛,采用双氰胺树脂改性废牛毛水解角蛋白制备蛋白填料,并回用于制革复鞣填充工序。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角蛋白∶双氰胺树脂为80∶20,时间4 h,pH值为7,复合材料粒径为741.5 nm,粒径分布系数为0.154,zeta电位为-19.1 mV。同时,角蛋白/双氰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填充性能,用于黄牛鞋面革的填充工序撕裂力、抗张强度、崩破强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双氰胺树脂 共混改性 蛋白填料 填充性
原文传递
皮革鞣制机理特点及进展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华龙 程海明 +2 位作者 汤华钊 陈家丽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2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对传统的鞣制理论和特点作了扼要的分析和评述 ,根据对合成鞣剂和油鞣剂的应用研究结果并结合近年来提出的有关制革理论新观点 ,指出了油鞣剂的实际油鞣作用、共聚物树脂鞣剂的填充(沉积 )对改变纤维的分散状态。
关键词 皮革 鞣制机理 鞣剂
下载PDF
数值模拟确定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华龙 李开学 +1 位作者 田卫东 周诗建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FLAC3D程序对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计算,确定合理的煤柱的宽度,并根据掘进与回采期间的实测结果分析,选择5m煤柱作为窄煤柱护巷能够保证巷道使用安全,为窄煤柱沿空巷道合理煤柱的留设提供...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FLAC3D程序对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计算,确定合理的煤柱的宽度,并根据掘进与回采期间的实测结果分析,选择5m煤柱作为窄煤柱护巷能够保证巷道使用安全,为窄煤柱沿空巷道合理煤柱的留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120km/h地铁快线“e”型弹条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华龙 周昌盛 +2 位作者 王小韬 杨文茂 金忠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分析"e"型弹条的断裂规律、断裂主要原因、断裂位置,为今后"e"型弹条的养护及维修提供指导。以A型车120 km/h快速线路为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弹条安装状态、固有特性与动... 为分析"e"型弹条的断裂规律、断裂主要原因、断裂位置,为今后"e"型弹条的养护及维修提供指导。以A型车120 km/h快速线路为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弹条安装状态、固有特性与动力响应,得到弹条断裂规律与原因:(1)弹条断裂位置集中在后拱小圆弧及前拱大圆弧两处,弹条断裂多发生于速度80 km/h以上曲线地段,且多位于曲线下股;(2)过安装是引起弹条断裂的原因之一;(3)引起弹条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短波波磨,短波波磨激发高幅值高频激振力,进而诱发弹条共振,降低弹条疲劳寿命,最终导致弹条发生疲劳或脆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快线 扣件 “e”型弹条 断裂 现场实测 数据统计 短波波磨 共振
下载PDF
减振轨道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华龙 蒋建政 +2 位作者 周昌盛 王小韬 袁玄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研究地铁A型车辆在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上行车时的动力学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深圳地铁某线路实际铺设的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等级减振轨道的地铁A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 为研究地铁A型车辆在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上行车时的动力学特性,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深圳地铁某线路实际铺设的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等级减振轨道的地铁A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不同等级减振轨道下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铺设其他两种等级减振轨道,铺设高等和特殊减振轨道时车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增幅超过30%,车体垂向Sperling平稳性指标增幅超过5%;钢轨垂向位移增加明显且钢轨垂向位移的标准差增加了约3倍。主要结论为:采用高等级减振轨道会一定程度恶化车辆动力学性能和乘客乘车环境,在实际选取不同等级减振轨道时应综合考虑地铁车辆的行车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减振轨道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钢轨位移 车体加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