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兔外周血直接克隆B细胞κ轻链的可变区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吉航 周世权 +3 位作者 王晔恺 曾芳 马利娜 刘晓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目的从兔外周血总RNA中直接扩增出B细胞κ轻链的可变区序列。方法首先从IMGT/GENE-DB数据库中获取大耳白兔Ig胚系基因Vκ(IGKV)、Jκ(IGKJ)和Cκ(IGKC)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然后以非免疫兔外周血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回收产物并... 目的从兔外周血总RNA中直接扩增出B细胞κ轻链的可变区序列。方法首先从IMGT/GENE-DB数据库中获取大耳白兔Ig胚系基因Vκ(IGKV)、Jκ(IGKJ)和Cκ(IGKC)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然后以非免疫兔外周血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回收产物并克隆到T载体,随机挑选单克隆测序,最终将序列提交到IMGT/V-QUEST,分析出每个克隆的Vκ-Jκ组合,并利用BioEdit的本地Blast程序比较出Cκ的基因型。结果共设计出4对引物,其中引物对RK.C1[4-5-9]无产物,引物对RK.C1[1-2-7]、RK.C1[3-6-8]和RK.C2[1-2-3-4]有产物,分别回收、克隆到T载体后各挑取20个克隆,共获得51个克隆的插入子序列。没有任何2个克隆的插入子序列完全相同,每个克隆均包含完整的兔Vκ、Jκ及Cκ的5’端序列,其中Vκ-Jκ-IGKC1组合的克隆33个,Vκ-Jκ-IGKC2组合的克隆18个;68个Vκ胚系基因中有22个出现,其中频率最高的是IGKV1S10*01(12次),其次是IGKV1S36*01、IGKV1S37*01和IGKV1S4*01(各5次),其余均为3次以下;8个Jκ胚系基因中只有1个出现,为IGKJ1-2*01;2个Cκ基因的等位基因分别为IGKC1*01和IGKC2*03。33个Vκ-[IGKJ1-2*01]-[IGKC1*01]克隆中有17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频率最高的为[IGKV1S10*01]-[IGKJ1-2*01]-[IGKC1*01](7次)。18个Vκ-[IGKJ1-2*01]-[IGKC2*03]克隆中有11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频率最高的为[IGKV1S10*01]-[IGKJ1-2*01]-[IGKC2*03](5次)。Vκ-Jκ-Cκ组合方式相同的克隆,序列仍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利用自行设计的兼并引物,成功并特异地从兔外周血总RNA中直接扩增出了κ轻链的可变区,且产物具有良好的多样性,但所有Vκ-Jκ-Cκ组合中只出现了1种J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免疫球蛋白 轻链 可变区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CD8^+T淋巴细胞各亚群与HIV感染疾病进程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晔恺 曾芳 +3 位作者 周吉航 黄燕燕 周世权 刘晓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各亚群在HIV感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V/AIDS患者Ⅱ期25例、Ⅲ期17例和26名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CD8+/CD28+T,CD8+/CD38+T,CD8+/CD95+T,CD8+/HLA-DR+T淋巴细胞表达,并用RT-PCR... 目的探讨CD8+T淋巴细胞各亚群在HIV感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V/AIDS患者Ⅱ期25例、Ⅲ期17例和26名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CD8+/CD28+T,CD8+/CD38+T,CD8+/CD95+T,CD8+/HLA-DR+T淋巴细胞表达,并用RT-PCR检测HIV/AIDS患者血清HIV-RNA载量。结果 CD8+/CD38+T和CD8+/HLA-DR+T细胞在健康对照组、HIV/AIDS患者Ⅱ期、Ⅲ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都与HIV-RNA载量存在正相关(r=0.480,P<0.01;r=0.455,P<0.01);Ⅱ期、Ⅲ期患者中,CD8+/CD95+T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CD8+/CD28+T细胞均高于Ⅲ期患者(P<0.01)。结论 CD8+/CD38+T,CD8+/HLA-DR+T淋巴细胞亚群与HIV感染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并参与患者免疫活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8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ZO-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晔恺 周吉航 +3 位作者 曾芳 黄燕燕 周世权 刘晓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ZO-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ZO-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101例NSCL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O-1mRNA和蛋白表达,以61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ZO-1mRNA在癌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显示:ZO-1蛋白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免疫组化显示:ZO-1平均光密度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分别为69.55±17.13、246.39±83.15、330.93±72.44,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与不伴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ZO-1mRNA表达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07,P<0.01),肺癌患者术后2年内生存组和2年内死亡组间ZO-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1)。结论 ZO-1mRNA和蛋白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降低,并与淋巴结转移的术后生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1蛋白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Gelsolin、P-gp、TopoⅡ、GST-π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海峰 竺王玉 +2 位作者 黄燕燕 周吉航 刘晓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苷肽转移酶(GST-π)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转移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26例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其癌...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苷肽转移酶(GST-π)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转移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26例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Gelsolin蛋白、P-gp、TopoⅡ、GST-π表达情况。结果:Gelsolin蛋白在NSCL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7%,P-gp为38.1%,TopoⅡ为52.4%,GST-π为85.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Gelsolin蛋白及P-gp阳性患者生存率较Gelsolin蛋白阴性患者为低(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Gelsolin蛋白及P-gp阳性可显著增加N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P<0.05)。结论:Gelsolin蛋白与P-gp表达增加与NSCLC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进展相关,联合检测Gelsolin、P-gp、TopoⅡ、GST-π,可作为临床早期发现NSCLC转移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凝溶胶蛋白 P糖蛋白 转移
下载PDF
从兔外周血直接克隆IgG重链可变区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世权 廖智 +2 位作者 杨林 周吉航 刘晓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从兔外周血总RNA中直接扩增出IgG重链可变区基因。方法先从IMGT/GENE-DB数据库中获取编码大耳白兔免疫球蛋白(Ig)重链可变区(VH)的3个胚系基因片段VH(IGHV)、D(IGHD)和JH(IGHJ),以及编码γ重链恒定区(CH)基因Cγ(IGHG)的cDNA序列,... 目的从兔外周血总RNA中直接扩增出IgG重链可变区基因。方法先从IMGT/GENE-DB数据库中获取编码大耳白兔免疫球蛋白(Ig)重链可变区(VH)的3个胚系基因片段VH(IGHV)、D(IGHD)和JH(IGHJ),以及编码γ重链恒定区(CH)基因Cγ(IGHG)的cDNA序列,然后设计嵌套引物,以兔外周血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和Nested-PCR扩增,产物经胶回收后克隆到T载体,随机挑选白色克隆测序,最后将序列用Bioedit软件的Local Blast功能比对出Cγ的基因型,同时提交到IMGT/V-QUEST分析出所属的VH、D和JH胚系基因。结果获得25个克隆的插入子序列,每个克隆均为兔IgG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且包含了完整的VH、D、JH胚系基因片段,以及Cγ基因第1个外显子(CH1)序列的5’端部分,但没有任何2个克隆的序列完全相同。37个IGHV功能基因出现了2个;11个IGHD功能基因出现了8个;11个IGHJ功能基因出现了4个。VH-D-JH组合方式共出现18种,即使VH-D-JH组合方式相同,序列仍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从兔外周血总RNA中直接扩增出了IgG重链可变区,自行设计的引物显示出了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兼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免疫球蛋白 重链 可变区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乙肝免疫球蛋白抗体的多样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世权 周吉航 +4 位作者 徐岳军 庄晓玲 李翊卫 李世波 刘晓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9-484,共6页
目的基于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序列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中的IgG抗体进行分类。方法借用文献提供的引物,以HBsAb强阳性健康个体外周血中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和Nested-PCR扩增,通过将产物克隆到T载体、随机挑选测序,分析并统计出... 目的基于重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序列对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中的IgG抗体进行分类。方法借用文献提供的引物,以HBsAb强阳性健康个体外周血中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和Nested-PCR扩增,通过将产物克隆到T载体、随机挑选测序,分析并统计出插入子的VH-D-JH-Cγ组合方式。结果共获得56个有效克隆,全部为人VH3-D-JH-Cγ序列,可分成49种序列,其中5种序列有2或3个序列完全相同的克隆。4个Cγ功能基因也全部出现,其中IGHG2频率最高(28次);23个VH3功能基因有11个出现,其中频率最高的是IGHV3-23(29次);23个D功能基因有16个出现,其中频率最高的是IGHD1-26(8次);6个JH功能基因则全部出现,其中频率最高的是IGHJ4(33次)。VH3-D-JH组合有33种,频率最高的是IGHV3-23/IGHD1-26/IGHJ4(8次),其中5种与IGHG2拼接,但这5种VH3-D-JH-Cγ2序列仍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成功地从HBsAb强阳性健康个体外周血中克隆到由VH3亚家族参与重排的IgG重链可变区序列;初步证实可变区序列不仅在VH3-D-JH-Cγ组合方式上具有极大的多样性,而且在序列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基于可变区测序对IgG抗体或B细胞进行分类是可行的,但需大大提高挑取克隆的数量或改用新一代大规模测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重链 可变区 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 DNA测序
原文传递
Gelsolin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竺王玉 周吉航 +2 位作者 黄燕燕 刘晓光 张永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转移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有完整资料的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及63例癌旁组织标本Gelsolin蛋白表...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癌细胞转移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有完整资料的NSCLC患者癌组织标本及63例癌旁组织标本Gelsolin蛋白表达,分析Gelsolin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Gelsolin蛋白在63例癌旁组织中均为弱阳性表达,在肺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7%(20/63);Gelsolin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Gelsolin蛋白阳性患者生存率较Gelsolin蛋白弱阳性或阴性患者为低(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及Gelsolin蛋白阳性可显著增加N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P<0.05)。结论:Gelsolin基因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NSCLC转移及低生存率有关,可作为临床早期发现NSCLC转移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凝溶胶蛋白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联合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红舟 查瑶 +3 位作者 周吉航 邬贤凤 何剑营 刘晓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0期1799-1800,共2页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对303例宫颈病变筛查的样本行TCT和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分析这三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异同之处.结果 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检出率...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同时对303例宫颈病变筛查的样本行TCT和HPV DNA及E6/E7 mRNA定量检测,分析这三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异同之处.结果 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检出率最低,HPV DNA阳性检出率比E6/E7mRN阳性检出率稍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的最佳诊断临界点为43.6 copies/ml.HPV E6/E7mRNA对CIN2+诊断的灵敏度为87.5% [95%可信区间(CI):47.3~99.7],特异度为87.1%(95% CI,82.8~90.7).结论 TCT和HPV DNA及E6/E7mRN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防治宫颈病变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丙戊酸钠体外诱导1例AML-M_2复发患者原始细胞凋亡分化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陈琼娜 王晔恺 +3 位作者 周吉航 李翊卫 曾芳 刘晓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和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联用对1例复发性AML-M2患者原始细胞体外的影响。方法分选此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设立药物分组如下:对照组,DCA单药A组(1.0μmol/L),DCA单药B组(4.0μmol/L),VPA单药组(2....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和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联用对1例复发性AML-M2患者原始细胞体外的影响。方法分选此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设立药物分组如下:对照组,DCA单药A组(1.0μmol/L),DCA单药B组(4.0μmol/L),VPA单药组(2.0mmol/L),联合用药A组(DCA 1.0μmol/L+VPA 2.0mmol/L),联合用药B组(DCA 4.0μmol/L+VPA 2.0mmol/L),作用48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凋亡率和CD117、CD14表达率。结果相对于各自的单药组,联合用药A组和联合用药B组均能显著提高早期凋亡率和CD14表达,抑制CD117的表达(P<0.01)。结论体外DCA联合VPA能显著加强抗白血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丙戊酸钠 地西他滨 分化抗原117 分化抗原14
下载PDF
人源化乙肝表面抗体重链克隆、表达及免疫学特性初步鉴定
10
作者 王晔恺 周吉航 +3 位作者 周世权 曾芳 黄燕燕 刘晓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单细胞分选技术克隆人源化乙肝表面抗体重链的方法。方法从乙肝疫苗接种志愿者外周血中分选得到单个抗体分泌细胞,单细胞RT-PCR筛选20个单菌落,挑选其中有IgG保守区域的克隆全长,并将IgG(H)基因全长克隆到pEGFP-N1载体...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单细胞分选技术克隆人源化乙肝表面抗体重链的方法。方法从乙肝疫苗接种志愿者外周血中分选得到单个抗体分泌细胞,单细胞RT-PCR筛选20个单菌落,挑选其中有IgG保守区域的克隆全长,并将IgG(H)基因全长克隆到pEGFP-N1载体,转染COS-7细胞,取上清液进行Western blotting验证,并采用Batty饱和法测定亲和力常数。结果筛选得到IgG(H)能与HBsAg结合,且Ka值达到2.39×109L/mol。结论利用单细胞分选克隆技术获得的抗体重链亲和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选 单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乙肝表面抗体 亲和力
下载PDF
肾康灵汤剂对IgA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作用研究
11
作者 王晔恺 周吉航 +3 位作者 曾芳 周世权 黄燕燕 刘晓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7期628-629,共2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类机体产生抗微生物抗原IgA抗体,继而大量IgA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引起肾脏损伤的疾病[1]。有报道显示,IgAN患者通常存在T细胞亚群的明显失衡[2],进而造成免疫...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类机体产生抗微生物抗原IgA抗体,继而大量IgA抗原和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在系膜区沉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引起肾脏损伤的疾病[1]。有报道显示,IgAN患者通常存在T细胞亚群的明显失衡[2],进而造成免疫应答紊乱。肾康灵汤剂主要由黄芪、生地黄、太子参、丹参等成分组成,在临床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患者 外周血T淋巴细胞 肾康灵 体外作用 汤剂 IGA抗体 微生物抗原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Stathmin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周世权 周吉航 +4 位作者 刘晓光 曾芳 王晔恺 陈冬冬 乐涵波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 探讨Stathmin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成对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癌和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Stathmin mRNA的表达,对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癌和癌旁组... 目的 探讨Stathmin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成对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癌和癌旁组织,抽提总RNA,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Stathmin mRNA的表达,对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癌和癌旁组织43对,癌组织中Stathmin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76.7%,癌旁组织中为60.5%,癌组织的Stathmin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Z=5.359,P=0.000);无论是癌还是癌旁组织,男性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女性(χ^2=5.059、5.799,P=0.024、0.016).癌组织中,鳞癌中Stathmin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腺癌(χ^2=5.821,P=0.016)、中央型明显高于周围型(χ^2=4.308,P=0.038).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hmin 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中鳞癌、中央型肺癌和男性患者中增高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TATHMIN MRNA
下载PDF
海岛地区NA治疗无良好应答CHB患者HBV P区耐药突变分析
13
作者 何剑营 周吉航 +3 位作者 竺王玉 陈冬冬 黄燕燕 李世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6期2409-2411,共3页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经核苷类似物(NA)治疗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耐药突变模式。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188例于浙江省舟山医院接受NA治疗无良好应答的CHB患者血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HBV P...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经核苷类似物(NA)治疗无良好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P区耐药突变模式。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188例于浙江省舟山医院接受NA治疗无良好应答的CHB患者血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HBV P区基因突变状态。结果 188例经NA治疗无良好应答的CHB患者HBV P区基因突变率为71.28%(134/188),主要模式:rt L180M+rt M204V/I/S突变率为26.12%(35/134),rt M204V/I/S突变率为25.37%(34/134),rt M181T/V/S突变率为16.42%(22/134);其中113例服用单种NA无良好应答患者有73例发生耐药变异(73/113,64.60%),多位点(3个及以上耐药位点)突变率为12.33%(9/73);75例服用多种NAs无良好应答患者有61例发生变异(61/75,81.33%),多位点突变率为16.39%(10/61),多药使用者发生耐药突变率明显高于单药使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1,P<0.05)。结论在NA治疗无良好应答CHB患者中耐药变异发生率高,且长期服用多种NAs易发生多点突变;监测HBV P区耐药突变可为NA耐药CHB患者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类 DNA突变分析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CD56相关LAIP在AML-M4/M5残留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王晔恺 周吉航 +4 位作者 曾芳 周世权 黄燕燕 刘晓光 方国安 《浙江检验医学》 2011年第4期13-14,41,共3页
目的探讨包含CD56的白血病相关抗原表型(LAIP)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M5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26例AML-M4/M5患者的免疫分型和微小残留病变(MRD)进行检测。结果 AML-M4/M5髓系相关标记以CyMPO(100%)表达最高,... 目的探讨包含CD56的白血病相关抗原表型(LAIP)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M5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26例AML-M4/M5患者的免疫分型和微小残留病变(MRD)进行检测。结果 AML-M4/M5髓系相关标记以CyMPO(100%)表达最高,其次为CD13(92.31%)、CD33(76.92%)。CD56阳性占了26.92%。CD56阳性组的无病生存(DFS)率为42.9%,低于CD56阴性组的84.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56对AML-M4/M5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6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不同剂型干扰素治疗高危型HPV亚临床感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邬贤凤 余颖 +1 位作者 陈红舟 周吉航 《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8例高危型HPV亚临床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80万... 目的对比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8例高危型HPV亚临床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80万IU/d,每日一次,每月连续12 d;B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10万IU/d,隔日一次,每月连续20 d,均治疗6个月;对比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后取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实验测定E6、E7 mRNA表达水平。结果 A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患者的E6、E7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6、E7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A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相比,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HR-HPV,能够更加有效的下调E6、E7 mRNA表达,提高用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泡腾胶囊 栓剂 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 亚临床感染
下载PDF
舟山市妇科门诊6007例女性HPV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昕晨 厉张金 +1 位作者 周吉航 陈冬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年第3期133-133,135,共2页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该地区防治由H PV感染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007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运用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27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6007例标本中HPV阳性1300例,阳性率为... 目的:分析舟山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该地区防治由H PV感染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相应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007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运用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27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6007例标本中HPV阳性1300例,阳性率为21.64%(1300/6007),试剂盒中所有27种亚型均被检出,其中单一感染992例,阳性率为16.51%(992/6007);不同年龄段女性HPV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x^(2)=33.615,P<0.05),以50〜5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5.96%(326/1256);高危型检出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HPV52型、58型与16型,低危型检出率排名前三的分别为HPV61型、81型与6型。结论:舟山地区H 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主要感染亚型为52型、58型与16型,高年龄段HPV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流式荧光杂交法 宫颈癌 生殖器疣
下载PDF
药物诱导肺癌细胞衰老的体外研究
17
作者 石邈 续力云 +3 位作者 陈志军 陆畅畅 周吉航 黄燕燕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85-690,I0003,I0004,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肿瘤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和对肿瘤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抗肿瘤药物顺铂(DDP)、Nutlin-3的活性异构体(Nutlin-3a)、4-异硫脲基丁腈盐酸盐(Kevetrin)分别处理人肺癌A549、H460、H2228细胞,采用β-半乳糖苷酶...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肿瘤细胞衰老的可能机制和对肿瘤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抗肿瘤药物顺铂(DDP)、Nutlin-3的活性异构体(Nutlin-3a)、4-异硫脲基丁腈盐酸盐(Kevetrin)分别处理人肺癌A549、H460、H2228细胞,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细胞阳性率,EdU染色检测增殖细胞阳性率,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Real-time qPCR法检测肺癌细胞衰老相关分子p2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肺癌细胞衰老相关分子p53和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DDP、Nutlin-3a和Kevetrin可诱导A549、H460和H2228细胞胞体增大、蓝染衰老细胞增多,阳性细胞率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DP和Nutlin-3a处理的A549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EdU红色荧光增殖细胞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均P<0.05);此外,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也发现,DDP、Nutlin-3a和Kevetrin均可使肺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各自对照组相比,6.25μmol/L DDP、8μmol/L Nutlin-3及100μmol/L Kevetrin处理组A549肺癌细胞p21 mRNA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蛋白水平上,DDP、Nutlin-3a及Kevetrin作用肺癌细胞,其p53、p21蛋白表达上调,Kevetrin处理A549细胞p53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DDP、Nutlin-3a和Kevetrin 3种抗肿瘤药物不仅能够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而且能够诱导肺癌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衰老 顺铂 Nutlin-3的活性异构体 4-异硫脲基丁腈盐酸盐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诊断及流式微小残留病变分析
18
作者 李春儿 王晔恺 +3 位作者 周吉航 方汉波 李翊卫 方国安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及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确诊为MM的患者13例,利用流式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分...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及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确诊为MM的患者13例,利用流式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分析其轻链限制性表达及MRD情况。结果:FCM检测13例MM患者Kappa限制性表达6例,Lambda限制性表达7例。FCM多色方案(CD38Str/CD45+/CD19-/CD56+)可检出4例MM患者的MRD细胞。结论:FCM有助于MM的诊断,并在MM的MRD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多发性骨髓瘤 微小残留病变
下载PDF
含微乳头结构肺腺癌CT重建征象特征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吉航 续力云 +3 位作者 陆畅畅 黄燕燕 王昕晨 乐涵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探讨含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具有的CT重建征象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含MPP侵袭性肺腺癌(IAC) 37例、不含MPP 8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比较临床病理特征、CT重建征象;应用Real-time ... 目的探讨含微乳头结构(MPP)肺腺癌具有的CT重建征象特征,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含MPP侵袭性肺腺癌(IAC) 37例、不含MPP 8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比较临床病理特征、CT重建征象;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有关标识分子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含MPP组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毛刺、胸膜凹陷征、实性及分叶比例较高(均P<0.001)。含MPP组E-钙黏蛋白(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均下调(P<0.05),N-cadherins、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均上调(P<0.05)。有毛刺组E-cadherin及β-caten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实性结节组E-cadherin表达下调者所占比例较高,而N-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上调者所占比例较高(均P<0.05)。结论含MPP浸润性肺腺癌具有特征性CT重建征象,发生了EMT改变。其CT重建征象与EMT相关分子表达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头结构 上皮间质转化 肺腺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Hcmv-miR-UL112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琼娜 沈凯 +6 位作者 黄燕燕 査瑶 方建玮 续力云 周吉航 陈芬 刘晓光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hcmv-miR-UL112的方法。方法根据miRBase网站中公布的hcmv-miRUL112基因序列,通过设计引物、探针及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hcmv-miR-UL112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敏感度、重复性和特异性...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hcmv-miR-UL112的方法。方法根据miRBase网站中公布的hcmv-miRUL112基因序列,通过设计引物、探针及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hcmv-miR-UL112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敏感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实验,同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获得了1条特异性茎环反转录引物,一条特异性PCR正向引物和通用反向引物。PCR最佳反应条件为95℃10min,53℃2min;95℃15s,57℃40s,共40个循环。该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均<5%,相关系数R2均>0.99,扩增效率均>90.0%。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并且简便快速的hcmv-miR-UL112荧光定量qRT-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mv-miR-UL112 MICRORNA RT-PCR 荧光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