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浆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子华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程龙献 魏宇淼 王朝晖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31期6944-6945,6949,共3页
目的:分析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1型(AT1)自身抗体与AngⅡ在高血压脑卒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胞外第二环多肽片段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及正常人(各281例)血浆中的抗A... 目的:分析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1型(AT1)自身抗体与AngⅡ在高血压脑卒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受体胞外第二环多肽片段作为抗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及正常人(各281例)血浆中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AngⅡ及肾素活性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高血压脑卒中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45.6%)显著高于对照组(9.3%,χ2=93.6,P<0.01);高血压脑卒中组及对照组血浆AngⅡ分别为(62.00±58.58)pmol/L和(42.70±28.65)pmol/L(t=4.962,P<0.01),肾素活性分别为(0.64±0.61)ng/(mL·h)和(0.46±0.44)ng/(mL·h)(t=4.027,P<0.01),均有显著差异。按脑卒中类型及脑卒中发病时间分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AngⅡ及肾素活性差异无显著意义;AngⅡ水平较高者抗AT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AngⅡ较低者。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AngⅡ及肾素可能参与高血压脑卒中的进展,AngⅡ水平升高引起血管损伤可能是抗AT1-受体自身抗体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高血压脑卒中 AngⅡ 受体 血浆 肾素活性 患者 水平 结论 参与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子华 陆豫 +1 位作者 姚玉红 王晓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拟行内镜下止血治疗。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拟行内镜下止血治疗。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围手术期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40例则接受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内镜止血效果及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护理前2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B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止血,无患者病死发生,但观察组手术即时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升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的即时止血率,对改善患者血红蛋白、血尿素氮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优质护理服务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止血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抗α_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对大鼠血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子华 廖玉华 +4 位作者 魏宇淼 李留东 王彬 魏芬 王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研究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对大鼠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用α1肾上腺素受体胞外第二 肽段合成肽免疫Wistar大鼠作为该抗体的模型,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用尾套法 检测血压和用ELISA法检测抗α1... 目的:研究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对大鼠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用α1肾上腺素受体胞外第二 肽段合成肽免疫Wistar大鼠作为该抗体的模型,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正常Wistar大鼠为对照;用尾套法 检测血压和用ELISA法检测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滴度,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主动脉和肠系膜第三级动脉病理变 化,并计算管壁厚度、管壁/管腔比;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壁的c jun和c fos的表达。结果:在免疫后2周,免疫 组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滴度开始升高,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实验过程中,免疫组血压与对 照组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低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免疫组主动脉管壁厚度((0.382±0.075)mm)、肠系膜三级 动脉管壁/管腔比(0.526±0.20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97±0.009)mm,0.379±0.072);电镜结果 显示免疫组较正常对照及SHR组主动脉平滑肌线粒体增多,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免疫组主动脉壁c jun蛋白表达高 于正常对照组,但c fo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无异。结论:抗α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可通过增加平滑肌细胞c jun 的表达而导致血管结构的改变,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肾上腺素受体 自身抗体 血管结构 大鼠
下载PDF
抗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对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周子华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彬 李留东 魏芬 王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观察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对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及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用BrdU掺入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用RT-PCR及Western bl... 目的:观察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对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及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用BrdU掺入法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jun、c-fos的表达。结果: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可以显著增加VSMC的增殖,并随时间的延长及抗体滴度的增加而增强,并可增加c-ju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作用与NE相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IgG,并均可被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prazosin阻断;而该抗体对c-fos的表达无显著增加。结论: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可以显著增加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可增加c-jun的表达,在高血压血管重塑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 细胞增殖 平滑 血管 蛋白质c—jun 蛋白质c—fos
下载PDF
抗L型钙通道抗体与高血压合并心脏形态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周子华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军 肖华 王敏 陈志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6-1037,1041,共3页
目的:探讨抗L型钙通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脏形态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以人工合成人Cav1.2多肽片段作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合并心脏形态功能异常患者、30例一般高血压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抗钙通道抗体,... 目的:探讨抗L型钙通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脏形态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以人工合成人Cav1.2多肽片段作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合并心脏形态功能异常患者、30例一般高血压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抗钙通道抗体,并对抗体阳性及阴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彩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脏形态功能异常组抗钙通道抗体阳性率为46.7%(28/60),显著高于一般高血压组(5/30,16.7%)及正常对照者(3/45,6.67%,P<0.01)。高血压患者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E/A比值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L钙通道自身抗体可能与心脏形态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通道 自身抗体 高血压 心脏形态功能
下载PDF
激动样活性抗α_1-肾上腺素受体胞外第二肽段抗体的制备
6
作者 周子华 奇琦 +5 位作者 廖玉华 王彬 李留东 魏芬 王敏 魏宇淼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51-53,I0002,共4页
目的:制备提纯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实验于2003-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只,取4只用于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制备。将合成肽用戊二醛... 目的:制备提纯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实验于2003-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①选取清洁级1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只,取4只用于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制备。将合成肽用戊二醛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透析除去未结合的多肽,与等体积的弗氏佐剂混匀后于0,2,4,6,8周对大鼠进行免疫处理,4只/次。另2只作为未免疫对照。免疫前后鼠尾采血并用ELISA法检测抗体的滴度,α1-肾上腺素受体抗原的包被浓度50mg/L,血清稀释度从1∶40开始倍比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标抗体稀释度为1∶2000。用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吸光度之比来判定,比值≥2.1为阳性。免疫结束后采血,离心取上清,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混合后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至浓度达50%,于磷酸盐缓冲液中透析。②以合成的α1-肾上腺素受体胞外第二肽段多肽为抗原,采用免疫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用合成肽免疫大鼠产生的抗α1-肾上腺素受体多克隆抗体,用Bradford对抗体进行定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抗体纯度,以ELISA法、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方法进行抗体免疫活性分析,用激光共聚焦测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以检测抗体的激动样活性。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1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产生和纯度: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在大鼠免疫后2周开始产生,8周后达到很高滴度。提纯的抗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鉴定有较高的纯度。②纯化的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免疫学活性:抗体浓度为0.1g/L时滴度约1∶2560,并可结合培养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组织上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③纯化的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可显著升高分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高达(139.6±15.5)%。该抗体的作用可被Prazosin阻断,降至(28.9±12.64)%,具有特异性及激动样活性。结论:采用自制的免疫亲和层析柱可将合成肽免疫产生的具有激动样活性的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免疫活性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自身抗体与高血压
7
作者 周子华 廖玉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AT 受体 蛋白 抗体阳性 靶器官损害 偶联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治疗新方法——内皮素受体A治疗性疫苗
8
作者 周子华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9期859-862,共4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现有针对PAH的药物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预后仍不尽人意,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治疗性疫苗是治疗PAH的新方法。内皮素(ET)系统,尤其是ET-1和内皮素受体A(ETAR)的异常激活与PAH的发病机制密切相...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现有针对PAH的药物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预后仍不尽人意,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治疗性疫苗是治疗PAH的新方法。内皮素(ET)系统,尤其是ET-1和内皮素受体A(ETAR)的异常激活与PAH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ETAR是PAH治疗性疫苗的理想靶点。我们最近成功研发出一种以ETAR为靶点的PAH治疗性疫苗ETRQβ-002。该疫苗能显著降低两种PAH动物模型的肺动脉压,改善甚至逆转肺小动脉重构和右心室肥厚,且没有发现明显的靶器官免疫损害和肝肾功能异常,说明ETRQβ-002是一种能有效并且安全地治疗PAH的治疗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内皮素受体A 治疗性疫苗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向光大 王敏 侯洁 乐岭 孙慧玲 周子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自身抗体阳性(AT1R+)和阴性(AT1R-)患者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R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高血压合并DN患者166例及正常...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自身抗体阳性(AT1R+)和阴性(AT1R-)患者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R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高血压合并DN患者166例及正常人对照组60例,进行血清抗AT1R自身抗体检测后,给予口服:缬沙坦160mg,1次/d,尼群地平10mg,1次/6h;阿司匹林100mg,1次/d。观察降压疗效,12周为一疗程;观察对蛋白尿的影响,6及12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行24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1)高血压合并DN组抗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60.8%,101/166),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0);2)经上述治疗后抗AT1R+组降压达标率为(85%),明显高于(AT1R-)组降压达标率(25%)(P<0.01);临床疗效总评定,抗AT1R+组,缬沙坦治疗总有效率为93.1%,AT1R-组总有效率为44.6%(P<0.01);3)缬沙坦对抗AT1R+组减少蛋白尿明显优于AT1R-组。结论缬沙坦治疗降压和减少蛋白尿的疗效在高血压合并DN抗AT1R自身抗体阳性组明显优于阴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 抗AT1R自身抗体 缬沙坦 尿蛋白
下载PDF
血清抗AT_1、α_1、β_1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王敏 周子华 向光大 候洁 乐岭 徐琳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58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AT1、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AT1、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38/56)、46.4%(26/56)、46.4%(26/56),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11/58)、15.5%(9/58)、12.1%(7/58)和及正常对照组的15%(6/40)、10%(4/40)、12.5%(5/4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害 受体 自身抗体 血清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抗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血清肌酐水平的相互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王敏 向光大 周子华 候洁 乐岭 蒋文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α1胆碱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α1受体和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了118例(高血压并肾损害60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α1胆碱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α1受体和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了118例(高血压并肾损害60例,高血压无肾损害58例,正常对照40例)。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46·4%)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和20·7%及正常对照组17·5%和15%(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有关,与血清肌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 受体 自身抗体 高血压病 血清肌酐 Α1受体 肾损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水平 患者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向光大 周子华 孙慧伶 乐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DN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者166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DN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者166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5例,正常对照组40例,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1)对照组:卡托普利25~50mg,3次/d;尼群地平10~20mg,1次/6h;美托洛尔12.5~25.0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2)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缬沙坦80~160mg/次·d。结果DN合并高血压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总的阳性率为49.5%,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78.0%(71/91),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5例,阳性率为14.6%(11/75),两组比较异差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降压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参与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AT1受体阻断剂缬沙坦是治疗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有效降压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 缬沙坦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116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林双 向光大 +3 位作者 周子华 孙慧伶 乐岭 戚本玲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不能耐受的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衰)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高血压合并左室扩大舒张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55例,均给予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po,tid,阿司匹林100mg,po...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不能耐受的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衰)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高血压合并左室扩大舒张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55例,均给予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po,tid,阿司匹林100mg,po,qd;治疗组加服缬沙坦80~160mg, po,qd,对照组加服尼群地平10~20mg,po,tid,疗程均为6mo。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反映左室形态的指标(LVID和LVMW)及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峰,A峰,E/A比值, VTIE,VTIA,E-VTI/A-VTI)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54%,死亡率分别为2%和9%,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缬沙坦不仅可改善左室舒张功能,逆转扩大的左心室,并明显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药物疗法 舒张烂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抗AT_1、抗α_1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糖尿病心脏扩大和心衰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向光大 周子华 乐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抗AT1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脏扩大心衰患者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AT1与抗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抗AT1与抗α1受体自身抗体;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中神经内分泌激素指标。结果糖尿病心脏... 目的探讨抗AT1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脏扩大心衰患者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AT1与抗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抗AT1与抗α1受体自身抗体;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浆中神经内分泌激素指标。结果糖尿病心脏扩大心衰患者组抗AT1和抗α1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和54.9%,明显高于糖尿病组(15.6%及13.7%)、高血压组(12.1%及10.3%)及正常对照组(12.2%及9.8%)(P<0.01)。糖尿病心脏扩大心衰组神经内分泌激素指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0.01)。结论糖尿病心脏扩大心衰患者发病与抗AT1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有关,同时伴有神经内分泌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心脏扩大 受体 自身抗体 激素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彬 廖玉华 +4 位作者 程翔 周子华 葛洪霞 郭和平 逯保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表达及活性的免疫药理学作用。 方法 :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梗...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表达及活性的免疫药理学作用。 方法 :结扎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梗死后存活 2 4h者随机分为两组 :卡维地洛组 (MI C)给予卡维地洛 (Carvedilol) 1 0mg·(kg·d) -1 ,梗死对照组 (MI)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1 5mL·(kg·d) -1 ,此外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者作为假手术组 (SH) ,给予生理盐水 ,均经灌胃 (ig)给药。观察各组 4周末血液动力学和心室重塑指标以及心肌组织TNF αmRNA和蛋白表达、MMP 2、MMP 9mRNA表达及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4周末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上述指标均增加 ,而卡维地洛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伴心室重塑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改善。此外 ,MMP 9mRNA及活性均与TNF α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 (r =0 .5 2 ,P <0 .0 1 ) (r =0 .73,P <0 .0 1 )。结论 :TNF α和MMP参与了心梗后心室重塑 ,TNF α可能通过促进MMP表达和活性起作用。卡维地洛降低心肌组织TNF α和MMP的这种免疫药理学作用可能是其对心室重塑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塑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卡维地洛
下载PDF
高血压中免疫介导血管重塑发病机制及其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廖玉华 周子华 +10 位作者 魏宇淼 王敏 李留东 程龙献 魏芬 王彬 朱峰 赵林双 罗余生 陈明 张卫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3期5-6,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血管重塑 免疫标志物 发病机制 免疫介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自身免疫反应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肾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明 廖玉华 +5 位作者 朱峰 李留东 魏芬 周子华 王敏 魏宇淼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胞外不同肽段主动免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肾脏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的AT1受体胞外肽段主动免疫SHR。动态监测SHR血压变化,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原癌基因表达水平...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胞外不同肽段主动免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肾脏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的AT1受体胞外肽段主动免疫SHR。动态监测SHR血压变化,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原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TR12181组血压为(179.0±13.6)mmHg较对照组(188.0±9.9)mmHg下降(P<0.05)。ATR12181组相比对照组肾脏病理变化减轻,ATR11188组相比对照组病变加重。ATR12181组cf-os、cj-u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TR11188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肽段免疫产生的不同抗体对SHR血压和肾脏可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AT1受体 抗体 高血压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α_1受体自身抗体与尿白蛋白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林双 向光大 +4 位作者 廖玉华 王敏 周子华 林萱 乐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R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A组)71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AT1R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A组)71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B组)60例及40例健康者(C组)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尿白蛋白检测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技术检测。A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再分为A1组(UAER≥200μg/min)与A2组(UAER20-199μg/min)。结果A组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为54.9%(39/71)和54.9%(39/71),明显高于B组的13.3%(7/60)和15.0%(9/60)及C组的12.5%(5/40)和7.5%(3/40),P〈0.01。UAER较高的A1组,抗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87.1%(27/31)和80.6%(25/31),明显高于UAER较低的A2组的30.0%(12/40)和35.0%(14/40),P〈0.01。结论血清抗G蛋白偶联型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有关,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的严重程度有关。AT1R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 α1受体自身抗体 尿白蛋白
下载PDF
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心肌病并高血压发病中的致病机制及临床干预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林双 吴江平 +6 位作者 向光大 孙慧伶 张丽华 廖玉华 王敏 候洁 周子华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0-32,48,共4页
目的探讨抗G蛋白偶联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致病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7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β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71例,2型糖尿病60例及... 目的探讨抗G蛋白偶联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致病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7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β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71例,2型糖尿病6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对糖尿病心肌病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为治疗组,阴性的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po,qd;硝酸异山梨醇酯(isosorbide dinitrate)10mg,po,tid;酒石酸美托洛尔(metororolol tartrate)25mg po,bid;双氯噻嗪12.5mgpo,qd;阿斯匹林100mg po,qd,分别观察阳性组和阴性组对心功能的影响,6~12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1受体阳性率为57.7%(41/71),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18.3%(11/60)及正常对照组17.5%(7/4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反映左室形态、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明显改善(P〈0.05),阳性组优于阴性组,阳性组总有效率为82.9%,阴性组56.7%。结论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G蛋白偶联型受体 自身抗体 酒石酸美托洛尔
下载PDF
血清抗G蛋白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和CA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林双 向光大 +6 位作者 廖玉华 孙慧伶 王敏 周子华 候洁 乐岭 徐琳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3,2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肌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01例,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51例,2型糖尿病51例,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5...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肌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201例,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51例,2型糖尿病51例,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58例及正常对照组4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结果①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1和M2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33/51)和56.9%(29/51),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15.6%和13.7%)、高血压组(15.5%及15.5%)及正常对照组(14.6%及17.7%),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糖尿病心肌病组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免疫学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G-蛋白偶联型受体β1和M2受体 自身抗体 儿茶酚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