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睾丸肥大细胞的发育和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宗瑶 石嵩山 王士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8-30,32-33,共5页
用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研究正常大鼠生后到老年睾丸肥大细胞的类型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大鼠睾丸肥大细胞30天开始出现,位于白膜或白膜下,随年龄增加其数量逐渐增多,老年鼠(18~24月)增多较为明显,其面数密... 用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研究正常大鼠生后到老年睾丸肥大细胞的类型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大鼠睾丸肥大细胞30天开始出现,位于白膜或白膜下,随年龄增加其数量逐渐增多,老年鼠(18~24月)增多较为明显,其面数密度、数密度及总数与幼年(30~45天)或成年(3~6月)鼠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睾丸肥大细胞(直径约10μm)较结缔组织肥大细胞(直径15~18μm)小,异染颗粒少,Alcianblue/SafraninO染色时呈蓝染型或蓝染为主的间染型,硫酸小檗碱染色呈中等强度的黄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肥大细胞 组织化学 形态计量学 大白鼠
下载PDF
附睾精子成熟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宗瑶 王一飞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8-243,共6页
精子在附睾运行中不断成熟 ,表现为膜结构的有序变化以及运动和受精能力获得等。其中 ,附睾分泌蛋白 HE5 /CD5 2、HE1等与精子膜成熟密切相关。鞭毛中巯基的变化、肉毒碱、Ca2 + 和c AMP等与附睾精子运动能力获得密切相关。与精子受精... 精子在附睾运行中不断成熟 ,表现为膜结构的有序变化以及运动和受精能力获得等。其中 ,附睾分泌蛋白 HE5 /CD5 2、HE1等与精子膜成熟密切相关。鞭毛中巯基的变化、肉毒碱、Ca2 + 和c AMP等与附睾精子运动能力获得密切相关。与精子受精能力获得相关的附睾因素有 :1 P34H、精子黏合素、酸性附睾糖蛋白 ( DE/AEG)等附睾分泌蛋白与精子的结合 ;以及 2附睾对 PH- 2 0、受精素 ( fertilin)等精子蛋白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精子成熟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睾丸疾病
3
作者 周宗瑶 石嵩山 王士平 《新疆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287-289,共3页
肥大细胞与睾丸疾病周宗瑶,石嵩山,王士平(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肥大细胞是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成份,它存在于机体的许多器官中,除了参与变态反应,在其它疾病及炎症中,也起重要的作用。自50年代以来,对肥大细胞在机体各器官中的分... 肥大细胞与睾丸疾病周宗瑶,石嵩山,王士平(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肥大细胞是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成份,它存在于机体的许多器官中,除了参与变态反应,在其它疾病及炎症中,也起重要的作用。自50年代以来,对肥大细胞在机体各器官中的分布、数量、异质性、起源以及与疾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睾丸疾病 病理学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建辉 彭心宇 +4 位作者 周宗瑶 吴向未 张示杰 牛建华 孙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6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及巨噬细胞中OPN的表达与分布;VonKossa染色观察囊壁中钙化分布特征。结果肝细粒...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分布及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6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及巨噬细胞中OPN的表达与分布;VonKossa染色观察囊壁中钙化分布特征。结果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有不同程度OPN表达,75%(45/60)集中分布于近虫体侧纤维囊壁(内层),8.3%(5/60)分布于近肝组织侧纤维性囊壁(外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内、外层交界处可见巨噬细胞带,多数巨噬细胞胞浆内有OPN表达。OPN表达阳性的囊壁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其在囊壁内、外层的分布与OPN的基本一致。结论OPN主要分布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的内层纤维囊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棘球蚴囊 钙化 骨桥蛋白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原发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菊 张楠 +3 位作者 马志萍 李一鑫 张文杰 周宗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245例乳腺腺病中IL-17表达和原发性p-STAT3的活化状态,分析了它们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法,计数数据使用χ2检验法。结果 1.IL-1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8%,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表达率85.3%(χ2=21.363,P<0.001);具有活性的p-STAT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93.6%,也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率62.0%(χ2=97.702,P<0.001)。2.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腺导管原位癌分型)中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χ2=1.245,P=0.535>0.05)。3.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与淋巴结的转移成正相关(IL-17:χ2=7.806,P<0.01;p-STAT3:χ2=4.053,P<0.05)。4.在乳腺癌组织中,IL-17表达与p-STAT3活性呈正相关(rs=0.136,P<0.01)。结论原发增高的p-STAT3活性及高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IL-17可能协同作用,产生炎性微环境,从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乳腺癌 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秋霞 裴学莲 +4 位作者 刘洋 王玉婷 黄燕燕 周宗瑶 慕晓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分选出圆形和梭形单细胞克隆,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获得细胞球细胞,贴壁的Eca109细胞分别在含血清和不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48h;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有限稀释法分选出圆形和梭形单细胞克隆,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获得细胞球细胞,贴壁的Eca109细胞分别在含血清和不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48h;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NGF在食管鳞癌细胞中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GF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NGF的表达定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GF在Eca109细胞培养基中的分泌情况。结果在Eca109细胞中能检测到NGF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其中NGF在细胞球细胞中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最高。食管癌组织中检测到NGF表达于细胞质。Eca109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能够分泌NGF,且明显高于含血清培养基中的含量。结论食管癌细胞系Eca109表达并分泌NGF,并且食管癌组织中表达NGF,NGF可能在维持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干细胞特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神经生长因子 ECA109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原文传递
生殖细胞核因子及其相关因子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启云 王菊 +1 位作者 尹亚西 周宗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616-621,共6页
为研究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及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揭示GCNF及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关系。运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1例男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8例无瘤变卵巢组织及10例无瘤变睾丸组织中GCNF及Oct-4的表达。结果显示... 为研究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及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揭示GCNF及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关系。运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1例男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8例无瘤变卵巢组织及10例无瘤变睾丸组织中GCNF及Oct-4的表达。结果显示GCNF在所有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无瘤变的睾丸组织均呈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Oct-4在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及精原细胞瘤呈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在其他类别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无瘤变卵巢组织及睾丸组织中不表达。由此可知,GCNF和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的表达强度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核因子 OCT-4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鼠精原干细胞体外分化中Stra8、mina5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宝峰 王菊 +1 位作者 谢松松 周宗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17-721,共5页
为检测Stra8、mina53在小鼠精原干细胞(mous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mSSCs)体外分化中的表达,采用1)体外培养mSSCs并通过全反式视黄酸(ATRA,all-trans retinoic acid)进行诱导分化;2)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反应鉴定mSSCs体外分化前后情... 为检测Stra8、mina53在小鼠精原干细胞(mous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mSSCs)体外分化中的表达,采用1)体外培养mSSCs并通过全反式视黄酸(ATRA,all-trans retinoic acid)进行诱导分化;2)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反应鉴定mSSCs体外分化前后情况;3)通过RT-PCR检测mSSCs诱导分化前后(0h,2h,72h)Stra8、mina53mRNA的水平,初步了解Stra8、mina53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1)形态学变化显示ATRA使mSSCs向精母细胞方向发生了分化,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反应进行鉴定。2)Stra8在mSSCs诱导分化2h、72h的水平高于成年小鼠和未诱导分化的水平,其中72h时水平低于2h,各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mina53的表达在诱导后增加,其水平高于成年小鼠和未诱导mSSCs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ATRA在体外使mSSCs向精母细胞方向分化,Stra8基因呈高表达,但mina53基因呈高表达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Stra8 MINA53 全反式视黄酸 分化 增殖
下载PDF
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菊 符毓豪 +2 位作者 王维山 王端明 周宗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 目的研究Oct-4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培养小鼠BMSCs,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进行鉴定。骨块接种培养法培养小鼠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KP)及茜素红进行鉴定。诱导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法观察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Oct-4在小鼠BMSCs诱导分化前后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在体外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培养细胞的CD29、c-Kit和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诱导10d后的细胞及从小鼠颅骨中分离、培养出的成骨细胞,AKP及茜素红染色呈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Oct-4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表达下调。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Oct-4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出现了甲基化。结论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小鼠BMSCs及小鼠成骨细胞,Oct-4基因可能参与了成体干细胞多潜能性的维持,Oct-4基因在小鼠BMSCs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甲基化
下载PDF
新生大鼠雌激素注射后睾丸肥大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石嵩山 周宗瑶 王士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2-24,W003,共4页
新生大鼠注射雌二醇后 ,睾丸肥大细胞于第 30天可见到 ,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生后 4- 6个月 ,睾丸网附近仍可见大量肥大细胞。睾丸内的肥大细胞比皮肤内的结缔组织肥大细胞 (CTMC)小而与小肠粘膜的粘膜肥大细胞(MMC)相近 ,AB- S... 新生大鼠注射雌二醇后 ,睾丸肥大细胞于第 30天可见到 ,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生后 4- 6个月 ,睾丸网附近仍可见大量肥大细胞。睾丸内的肥大细胞比皮肤内的结缔组织肥大细胞 (CTMC)小而与小肠粘膜的粘膜肥大细胞(MMC)相近 ,AB- S染色后基本着蓝色 ,硫酸小檗碱荧光染色后呈现中等强度黄色荧光。结果提示 ,新生大鼠雌激素注射后睾丸内肥大细胞的增多可能与免疫过程有关 ,睾丸内肥大细胞与 CTMC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雌激素 睾丸肥大细胞
下载PDF
小鼠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菊 符毓豪 +1 位作者 谢松松 周宗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70-473,共4页
建立一种简单、有效体外分离和培养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 stem cell,SSCs)的方法。采用酶消化6~8d新生小鼠睾丸制备睾丸细胞悬液后进行培养,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SSCs培养3~5天可观... 建立一种简单、有效体外分离和培养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 stem cell,SSCs)的方法。采用酶消化6~8d新生小鼠睾丸制备睾丸细胞悬液后进行培养,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SSCs培养3~5天可观察到细胞克隆的产生,AKP染色强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显示GCNF阴性,oct-4、c-kit均呈阳性反应。由此可知以DMEM+15%胎牛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1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L-谷氨酰胺等为培养基,成功建立了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小鼠 原代培养 体外研究
下载PDF
生殖细胞核因子在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分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菊 陈芳 +1 位作者 宋勇 周宗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0-643,共4页
目的将分离纯化的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检测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方法用干细胞因子(SCF)诱导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分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 目的将分离纯化的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培养并诱导分化,检测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方法用干细胞因子(SCF)诱导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分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检测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结果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较大;间接免疫荧光及RT-PCR结果均显示,原代培养的小鼠SSCs呈现GCNF阴性,但是向精母细胞诱导分化2d后,GCNF开始表达。结论 GCNF在体外培养小鼠SSCs向精母细胞分化的早期有表达,提示GCNF可能参与了SSCs的早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生殖细胞核因子 间接免疫荧光 反转录-聚合链反应 小鼠
原文传递
pcDNA3.1-GCNF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芳 王菊 +1 位作者 宋勇 周宗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93-197,共5页
构建人pcDNA3.1-GCNF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观察GCNF基因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PCR的方法从pMD18-T-GCNF载体中扩增全长GCNF 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cDNA3.1-GCNF转... 构建人pcDNA3.1-GCNF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观察GCNF基因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PCR的方法从pMD18-T-GCNF载体中扩增全长GCNF 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pcDNA3.1-GCNF转染HeLa细胞,RT-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转染结果,并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克隆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经序列测定分析后,证实pcDNA3.1-GCNF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获得瞬时转染pcDNA3.1-GCNF的HeL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重组质粒组的细胞凋亡率(6.72%)低于转染空质粒组(9.78%)以及未转染组(9.34%),P<0.00313,转染重组质粒后细胞凋亡率降低。由此可知,pcDNA3.1-GCNF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子宫颈癌HeLa细胞后,GCNF基因可以抑制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NF 真核表达载体 HELA细胞 转染
下载PDF
大鼠发育中睾丸巨噬细胞的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嵩山 吴光明 +1 位作者 周宗瑶 王士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用显示溶菌酶的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睾丸巨噬细胞的出现时间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睾丸巨噬细胞出现于胚胎发育的第16天.睾丸巨噬细胞散在于睾丸索之间及白膜下.随着发育,细胞密度增加,但生后细胞密度一度下降.胚胎17天至生后1天,睾丸纵隔... 用显示溶菌酶的免疫组化方法,对大鼠睾丸巨噬细胞的出现时间及分布进行了观察.睾丸巨噬细胞出现于胚胎发育的第16天.睾丸巨噬细胞散在于睾丸索之间及白膜下.随着发育,细胞密度增加,但生后细胞密度一度下降.胚胎17天至生后1天,睾丸纵隔和附睾结合部集中了大量的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巨噬细胞 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Oct-4及生殖细胞核因子在精原干细胞体外分化前后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菊 宋勇 +1 位作者 王苗 周宗瑶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检测Oct-4和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在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SSCs,用干细胞因子(SCF)诱导其向精母细胞方向分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显色和RT-PCR,检测Oct-4和GCNF在小鼠SSCs诱导... 目的:检测Oct-4和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在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SSCs,用干细胞因子(SCF)诱导其向精母细胞方向分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显色和RT-PCR,检测Oct-4和GCNF在小鼠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结果:Oct-4在小鼠SaCs诱导前有表达,诱导2d后表达下降;而GCNF在小鼠SaCs诱导前呈阴性表达,向精母细胞诱导2d后呈阳性表达。结论:GCNF可能通过抑制Oct-4的表达促使SSCs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生殖细胞核因子 精原干细胞 分化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菊 周宗瑶 +5 位作者 慕晓玲 刘佳铭 李思源 姜玉峰 魏红 裴雪莲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使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实验教学与传统普通实验教学的学生成绩与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实验教学... 目的评价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使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实验教学与传统普通实验教学的学生成绩与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实验教学与采用传统普通实验教学相比,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学效果普遍反映好于传统教学。结论采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实验教学能有效实现实验教学目的,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人体组织学 实验教学 评价
下载PDF
转录因子Oct-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符毓豪 王菊 +1 位作者 谢松松 周宗瑶 《农垦医学》 2009年第6期542-545,共4页
Oct-4是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它通过结合靶基因调控区,选择性地抑制分化基因表达或促进多能性基因表达。通常只在多能干细胞中表达,在分化细胞中不表达;它最终决定干细胞是保持多能性还是分化,以及向哪个方向分化。此... Oct-4是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它通过结合靶基因调控区,选择性地抑制分化基因表达或促进多能性基因表达。通常只在多能干细胞中表达,在分化细胞中不表达;它最终决定干细胞是保持多能性还是分化,以及向哪个方向分化。此外,Oct-4在生殖细胞肿瘤研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4 多能性干细胞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鼠成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符毓豪 王菊 周宗瑶 《农垦医学》 2008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针对目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各异,建立一种简易的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本实验用新生1~3d小鼠颅盖骨,采用骨块状接种进行细胞体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 目的:针对目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方法各异,建立一种简易的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本实验用新生1~3d小鼠颅盖骨,采用骨块状接种进行细胞体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论:本实验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原代培养 小鼠 体外研究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对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松松 王菊 +1 位作者 王宝峰 周宗瑶 《农垦医学》 2009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以及HE染色过程中最佳的组织固定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小鼠双侧睾丸冰冻切片,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固定:①丙酮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②95%酒精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③切片-20℃保存... 目的:寻找一种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以及HE染色过程中最佳的组织固定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小鼠双侧睾丸冰冻切片,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固定:①丙酮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②95%酒精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③切片-20℃保存24h后,再用4℃丙酮固定15分钟。然后做间接免疫荧光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及染色情况。结果:4℃丙酮固定的组织切片HE染色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效果良好。-20℃保存24h后,4℃丙酮固定15分钟的冰冻切片HE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最差。结论:酒精和丙酮都可以固定组织,但是4℃丙酮固定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组织固定 间接免疫荧光 HE染色
下载PDF
组胚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菊 周宗瑶 《农垦医学》 2005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学习、科研及从事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胚胎学>又是一门形态学...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妇产科学等课程之间都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学习、科研及从事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胚胎学>又是一门形态学科,其内容具有平面和立体、静态和动态、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特点.我院本科教学培养计划中,组胚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1,理论课采取大班集中授课,实验课分小班讲授.学生在理论课堂上学到的抽象内容,需要在实验课上进一步验证、领会,只有认真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学生才能系统完整的掌握本门课程.组胚学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对年轻的医学生来说,新的大学生活和授课方式需要他们去适应,大班课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如不能很好的在实验课中实践,那么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就较严重,对整个组织胚胎学课程学习就有很大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组胚学课程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教学 《组织胚胎学》 基础课程 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 组胚学 医学院校 妇产科学 临床工作 形态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