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部位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玲 运锋 +4 位作者 吴琛 张超 程亮 周峰峰 陈娅娣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9例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总结病灶的位置及走行、形态、大小,及其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109例患者病灶位于四...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9例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总结病灶的位置及走行、形态、大小,及其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109例患者病灶位于四肢34例,颈部21例,胸壁17例,腹膜后15例,胃壁10例,其他少见部位12例,共113个病灶。病灶以椭圆形为主(82/113),类圆形次之(27/113),边界清楚、光滑。四肢、颈部及胸壁病灶(67/75)多沿神经方向走行。四肢病灶MRI多表现为典型脂肪分离、神经出入和靶征。颈部、胸壁病灶以典型CT、MRI表现为主:均匀或欠均匀低密度/等信号,T2WI像呈靶征,增强后表现为中心逐渐强化的靶征。腹膜后、盆腔病灶则以不典型CT、MRI表现为主:多房囊状或厚壁囊状不均匀密度/信号,增强后呈多房囊状延迟强化;胃壁病灶CT多表现为均匀等密度,增强后明显延迟强化。结论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是每个部位肿瘤根据所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表现有所差异,认识其CT、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鞘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药复方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峰峰 唐文照 +1 位作者 贾献慧 王晓静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7期290-293,共4页
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表明研究中药复方药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药复方药 药物配伍 化学成分
下载PDF
CT结肠成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俞咏梅 张锡龙 +2 位作者 韩真 武江 周峰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CT结肠成像(CTC)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7例IBD的CTC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7例IBD中克罗恩病(CD)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例。4例CD的CTC主要表现为病变呈多节段性,病变段... 目的:探讨CT结肠成像(CTC)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的7例IBD的CTC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7例IBD中克罗恩病(CD)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例。4例CD的CTC主要表现为病变呈多节段性,病变段肠壁明显增厚、强化,病变段管腔狭窄,导航下病变段肠壁黏膜面凹凸不平呈鹅卵石状,肛周及回盲部周围脓肿并瘘道形成。3例UC的CTC导航下见整个直结肠黏膜面弥漫分布多个浅表溃疡灶,溃疡部位黏膜面毛糙、肠壁轻度不规则增厚、肠壁轻到中等度强化。结论:CTC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肠壁、肠腔或肠外病变,形成整体的二维、三维结肠影像,为临床提供比结肠镜更丰富的信息,对IBD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结肠成像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顾庆华教授应用对药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经验举隅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峰峰 顾庆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3期407-408,共2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痘疹样胃炎。按胃炎悉尼系统新分类,称隆起糜烂性胃炎。顾庆华教授师从孟河传人、全国名老中医邵荣世主任医师,并尽得薪传。以善治脾胃病而称著,笔者有幸在旁侍诊,受益匪浅,兹就顾师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常...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痘疹样胃炎。按胃炎悉尼系统新分类,称隆起糜烂性胃炎。顾庆华教授师从孟河传人、全国名老中医邵荣世主任医师,并尽得薪传。以善治脾胃病而称著,笔者有幸在旁侍诊,受益匪浅,兹就顾师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常用之对药略举一二,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庆华 隆起糜烂性胃炎 对药
下载PDF
夏桑菊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峰峰 唐文照 +1 位作者 王晓静 贾献慧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二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二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醇(6),山奈酚(7),槲皮素(8),木犀草素(9),紫云英苷(10),4′-甲氧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12),蒙花苷(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桑菊复方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王旭辨治桥本甲状腺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潇潇 周峰峰 +1 位作者 庄瑞斐 王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12期18-20,共3页
介绍王旭教授辨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经验。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肝气乘脾,久则肾虚。本病可分为早、中、后三期,治疗时强调"治未病"思想。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中医药疗法 王旭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 80 kV双期扫描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运锋 +3 位作者 周峰峰 张强 熊玉伟 袁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80 k V双期扫描模式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名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接受120 k V下肢动脉CTA常规单期扫描模式检查,B组(30例)接受80 k V双... 目的:探讨80 k V双期扫描模式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名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接受120 k V下肢动脉CTA常规单期扫描模式检查,B组(30例)接受80 k V双期优化扫描模式检查,比较两组动脉阻塞程度、各节段动脉CT值和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动脉阻塞程度评分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B组总体和各动脉节段CT值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CT值最大的部位出现在腘动脉,CT值最小的部位出现在小腿动脉。B组患者所受分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组(P<0.001)。结论:64排螺旋CT 80 k V下肢动脉双期扫描不仅能明显减低患者辐射剂量,而且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下肢动脉
下载PDF
顾庆华教授从卫气论治痤疮经验探微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峰峰 顾庆华 《中医药通报》 2013年第3期26-28,共3页
顾庆华教授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的现状,辨证结合辨病的学术思想,参考中医经典古籍与其长期临床经验认为卫气主身之皮毛,从而从卫气观点论治痤疮,对痤疮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痤疮不是只有热证、阳证,也有可能出现... 顾庆华教授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的现状,辨证结合辨病的学术思想,参考中医经典古籍与其长期临床经验认为卫气主身之皮毛,从而从卫气观点论治痤疮,对痤疮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痤疮不是只有热证、阳证,也有可能出现阳虚寒凝或由阳转阴的虚寒证,只是局部热象明显,故治疗时不可一味寒凉,当温凉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卫气 皮毛 顾庆华
下载PDF
CT灌注参数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成年烟雾病患者接受联合搭桥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小军 张超 +4 位作者 杨晨 周峰峰 王娟 汤宏芝 运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观察术前CT灌注(CTP)参数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人烟雾病(MMD)后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接受联合搭桥术的成年MM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CHS组(n=18)和非CHS组(n=42);比较组... 目的观察术前CT灌注(CTP)参数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用于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人烟雾病(MMD)后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接受联合搭桥术的成年MM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CHS组(n=18)和非CHS组(n=42);比较组间术前1周内头颅CTP参数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CHS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CHS的效能。结果组间术前脑血容量(CBV)、流量提取乘积(FEP)及术后当日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FEP及术后当日MAP较高是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MMD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以术前CBV、FEP及术后当日MAP预测联合搭桥术治疗成年MMD后发生CH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71及0.665,三者联合AUC为0.872,高于各单一因素(Z=2.17、2.77、3.13,P均<0.05)。结论术前CBV、FEP及术后当日MAP有助于预测成年MMD患者接受联合搭桥术后发生CHS;联合应用三者可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影响
10
作者 辛一敬 陈逸云 +3 位作者 杨海琳 卓蕴慧 张定棋 周峰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0-1350,共11页
目的探讨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旋覆花汤组和奥贝胆酸组,每组8只。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造模第24周开始,各组给予相应药... 目的探讨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旋覆花汤组和奥贝胆酸组,每组8只。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造模第24周开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旋覆花汤组给药剂量为14.19 g/kg灌胃,奥贝胆酸组给药剂量为10 mg/kg灌胃,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HE染色、油红O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脂质沉积及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TC、TG、LDL-C和葡萄糖水平,肝组织TG及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炎症相关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F4/80和α-SMA阳性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血清AST、ALT、TC、TG、LDL-C和葡萄糖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均<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脂肪变,大量脂肪空泡,肝细胞气球样变以及炎症细胞浸润,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评分(NAS)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内有大量红色脂滴沉积,大小不一,油红O染色面积百分比和肝脏TG含量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窦周、中央静脉以及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生明显,且肝组织Hy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旋覆花汤组小鼠血清AST、ALT、TC、TG、LDL-C及葡萄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肝组织脂肪变、炎症浸润、脂滴沉积以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改善,且NAS、油红O染色面积百分比、肝脏TG含量及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基因SREBP-1c、FASN、SCD1、PPARγ和CD36,炎症相关基因F4/80、TNFα、CCL2和CD11b,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α-SMA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均<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F4/80和α-SMA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旋覆花汤组小鼠肝组织SREBP-1c、FASN、SCD1、PPARγ、CD36、F4/80、TNFα、CCL2、CD11b及α-SMA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免疫组化染色F4/80和α-SM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值均<0.01)。结论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诱导的小鼠NASH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其可显著抑制肝脏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旋覆花汤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从伏气温病理论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峰峰 陈逸云 +2 位作者 商斌仪 高月求 卓蕴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8-89,共2页
正气不足、邪气内伏是伏气温病的主要病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乙肝病毒的ccc DNA潜伏肝细胞核内和机体免疫应答不全,这与伏气温病相类似。再者邪伏之所-膜原与"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密切相... 正气不足、邪气内伏是伏气温病的主要病机。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乙肝病毒的ccc DNA潜伏肝细胞核内和机体免疫应答不全,这与伏气温病相类似。再者邪伏之所-膜原与"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密切相关,因膜原具有分布的广泛性、系统的复杂性,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具有紧密性及中介性,这使得慢性肝病的治疗变得颇为棘手。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由湿热疫毒之邪内侵,当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抗邪时发病,常因外感、情志、饮食、劳倦而诱发。正气不足、邪气内伏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伏气温病 膜原
原文传递
叶天士对大半夏汤的方证发挥及运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峰峰 龚飒 +2 位作者 陈逸云 商斌仪 卓蕴慧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75-77,共3页
大半夏汤原方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为胃虚不能消谷,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导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之症。叶天士根据大半夏汤配伍特点,去掉其中甘壅守补的白蜜,加用茯苓以通阳,合辛以开降的半夏、甘以补胃的人参创立“通补阳明”一法,并... 大半夏汤原方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为胃虚不能消谷,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导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之症。叶天士根据大半夏汤配伍特点,去掉其中甘壅守补的白蜜,加用茯苓以通阳,合辛以开降的半夏、甘以补胃的人参创立“通补阳明”一法,并予以化裁及合用他方,兼养胃阴,开泄厥阴,临证治疗多种疾病,为运用经方的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半夏汤 治疗应用 通补阳明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清朝
下载PDF
探讨叶天士、吴鞠通对附子粳米汤方证的发挥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峰峰 陈逸云 +1 位作者 商斌仪 卓蕴慧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453-455,共3页
附子粳米汤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为阳虚寒盛,胃失通降导致的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叶天士根据附子粳米汤的特点,去甘壅守补的甘草、大枣,加辛散温降的生姜汁,或干姜、生姜同用以理胃阳,弥补了大半夏汤通补阳明时偏于补气的不足,此... 附子粳米汤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为阳虚寒盛,胃失通降导致的腹中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叶天士根据附子粳米汤的特点,去甘壅守补的甘草、大枣,加辛散温降的生姜汁,或干姜、生姜同用以理胃阳,弥补了大半夏汤通补阳明时偏于补气的不足,此外叶天士还将附子粳米汤化裁合四逆汤法重剂温通阳气,于治中防变。吴鞠通《温病条辨》对叶天士运用附子粳米汤进一步总结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甚则哕,冲气逆,急救土败,附子粳米汤主之,此附子粳米汤与张仲景原方不同,系附子粳米汤化裁合四逆汤法:人参、附子、炙甘草、粳米、干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粳米汤 叶天士 吴鞠通 理胃阳法
下载PDF
清开颗粒综合干预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峰峰 权黎明 +2 位作者 高月求 孙学华 卓蕴慧 《河北中医》 2019年第5期673-678,共6页
目的观察清开颗粒综合干预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并发MH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颗粒;对照组40例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清开颗粒综合干预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并发MH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颗粒;对照组40例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血浆氨、内毒素水平,治疗前后数字连接试验(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斯特鲁普测验(Stroop)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血浆氨、内毒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血浆氨、内毒素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CT-A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ST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troop总时间均减少(P<0.05),但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颗粒干预慢性肝病后肝硬化并发MHE患者,在降低患者血浆氨、内毒素水平方面疗效优于乳果糖口服液,提高患者注意集中能力、精神运动反应速度、精神运动的准确性、认知灵活性等方面较乳果糖口服液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清开颗粒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耐药情况分析
15
作者 王同慧 袁清强 +2 位作者 李苗 周峰峰 张平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160-160,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科处方1 600张,分析其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从应用抗生素的处方中,随机选取50.00%进行了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的处方,分析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1...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科处方1 600张,分析其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从应用抗生素的处方中,随机选取50.00%进行了细菌培养与药敏实验的处方,分析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1 600张处方中有650张为抗生素处方,占40.63%,其中单用抗生素处方有442张,在抗生素处方中的比重为68.00%,在全部处方中占27.63%,处方中大环内酯类药物占29.23%、头孢菌素类药物占43.85%、青霉素类药物占20.77%、其他类占6.15%;大环内酯类耐药率为45.45%、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为60.00%、青霉素类耐药率为75.00%,其他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5.00%。结论内科使用抗生素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生素处方的管理,各类抗生素耐药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合理应用 耐药
下载PDF
针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峰峰 孟令怡 +1 位作者 季盛 卓蕴慧 《江苏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2-85,共4页
针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无肝毒性、不良反应少,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针灸疗法多样,以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疗法临床报道较多见。但针灸防治CHB... 针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无肝毒性、不良反应少,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多种临床症状。针灸疗法多样,以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疗法临床报道较多见。但针灸防治CHB以临床观察为主,虽然报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乏高质量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临床科研设计不尽合理,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科学性和可重复性差,治法较多,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这些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叶天士、吴鞠通对苓桂术甘汤方证的发挥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峰峰 龚飒 +2 位作者 陈逸云 商斌仪 卓蕴慧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思想分为三点:补脾固阳以治水泛;甘淡利水以消阴;宁心安神而定悸。苓桂术甘汤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元气匮乏,阴盛阳衰导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诸证。叶天士根据苓桂术甘汤的方证特点,提出&q... 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思想分为三点:补脾固阳以治水泛;甘淡利水以消阴;宁心安神而定悸。苓桂术甘汤所治病证的病机特点:元气匮乏,阴盛阳衰导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诸证。叶天士根据苓桂术甘汤的方证特点,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辨治思路,创立"鼓运转旋脾胃"法。其运用苓桂术甘汤常常去掉甘壅的甘草,加入辛通的生姜,称为苓姜术桂汤。吴鞠通称苓姜术桂汤为苦辛温法,将其广泛运用到寒湿伤脾胃之阳导致的诸多病证。由于,寒湿内伤脾胃之阳,所以药用姜、桂既能温通阳气,又能散表邪,并协同苓、术温补脾胃,祛除寒湿,寒湿去,阳气复,脾胃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叶天士 吴鞠通 “外饮治脾 内饮治肾” “鼓运转旋脾胃”法 苓姜术桂汤
下载PDF
聚氨酯在水轮机抗空蚀运用中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庆书 吴定平 +1 位作者 周峰峰 王涛 《水电与新能源》 2018年第3期18-21,共4页
通过深入分析水轮机产生空蚀的机理,探讨了聚氨酯材料的特性,认为用聚氨酯作为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涂层材料,可充分发挥其允许弹性形变大、高抗磨损性的优点,从而有效提高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抗空蚀性能,其作为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涂层材料将有... 通过深入分析水轮机产生空蚀的机理,探讨了聚氨酯材料的特性,认为用聚氨酯作为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涂层材料,可充分发挥其允许弹性形变大、高抗磨损性的优点,从而有效提高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抗空蚀性能,其作为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涂层材料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水轮机 空蚀 变形 橡胶弹性
下载PDF
凉血祛瘀方灌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陈逸云 巩安宁 +3 位作者 周峰峰 卓蕴慧 陈建杰 商斌仪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S0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凉血祛瘀方灌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3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血祛瘀方灌肠,观察周期为8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 目的观察凉血祛瘀方灌肠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3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血祛瘀方灌肠,观察周期为8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ALT、TBi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lb、PT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AL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lb、PT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祛瘀方灌肠能明显改善ACLF患者的预后及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凉血祛瘀方 灌肠
原文传递
叶天士治疗肿胀学术观点探讨
20
作者 周峰峰 张雪 +2 位作者 陈逸云 商斌仪 卓蕴慧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2期8-10,共3页
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肿胀》所录病案,参考相应古籍,探讨叶天士治疗肿胀的学术观点。叶天士主张顾护正气,慎用攻逐之法。以宣通与通阳为纲,常用治法包括:清肃上焦,轻以去实;滑润气机,宣通阳气;清理相火,健运中州;崇土制水,暖下... 通过分析《临证指南医案·肿胀》所录病案,参考相应古籍,探讨叶天士治疗肿胀的学术观点。叶天士主张顾护正气,慎用攻逐之法。以宣通与通阳为纲,常用治法包括:清肃上焦,轻以去实;滑润气机,宣通阳气;清理相火,健运中州;崇土制水,暖下泄浊;苦辛通降,分利三焦;辛香流气,活血通幽;开达太阳,通利小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肿胀 临证指南医案 肝硬化腹水 臌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