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oot BP Plus应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梁颂 周庆楠 +1 位作者 王硕 尚佳健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评价iRoot BP Plus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因龋坏就诊儿童口腔科的患儿89名,下颌乳磨牙120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集体(MTA)作为盖髓剂,行牙髓切断术,术后3、6、12个月复查,通过... 目的 评价iRoot BP Plus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因龋坏就诊儿童口腔科的患儿89名,下颌乳磨牙120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集体(MTA)作为盖髓剂,行牙髓切断术,术后3、6、12个月复查,通过临床及X线片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iRoot BP Plus和MTA作为盖髓剂,牙髓切断术后1年临床疗效观察,iRoot BP Plus组60例中,失访5例,成功50例,失败5例,成功率90.9%,对照组MTA组60例中,失访5例,成功46例,失败9例,成功率83.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iRoot BP Plus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操作简单且不引起牙冠变色,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BP Plus MTA 乳牙 牙髓切断术
下载PDF
S⁃ECC患儿经治疗后菌斑微生物群落短期内改建过程分析
2
作者 周庆楠 赵焕英 +3 位作者 蔡爽 杨宁燕 周焱 尚佳健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67-273,共7页
目的从微生物角度探究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一次完成龋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及治疗对于远期无龋状态维持的作用。方法S⁃ECC患儿在全身麻醉下一次完成龋病治疗,... 目的从微生物角度探究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一次完成龋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及治疗对于远期无龋状态维持的作用。方法S⁃ECC患儿在全身麻醉下一次完成龋病治疗,采集治疗前(C)、术后7 d(C⁃7D)、1个月(C⁃1M)、3个月(C⁃3M)无龋牙面集合菌斑,并纳入无龋儿童(CF)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菌斑微生物群落短期内的动态改建过程。结果S⁃ECC组和CF组菌斑群落组成高度相似;组间α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相对丰度值分析,纤毛菌属、聚集杆菌属等在治疗后较术前下降(P<0.05),C⁃7D组血链球菌较C组上升并在3个月内逐渐下降;治疗前韦荣菌属、放线菌属、拟普雷沃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变异链球菌在C组和CF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变异链球菌经治疗后的C⁃7D、C⁃1M组与CF组未存在显著差异,而C⁃3M组较CF组出现上升(P<0.01)。结论S⁃ECC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菌群结构的迅速改变,并在治疗后1~3个月逐渐开始建立新的无龋状态下的平衡。核心微生物群的存在使得菌斑群落保持稳定,韦荣菌属、拟普雷沃菌属、变异链球菌等具备作为龋病菌斑微生物标记物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低龄儿童龋 全身麻醉 口腔微生态 菌斑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生物失调 菌斑生物膜 龋病管理
下载PDF
菌斑微生物群落构成变化与儿童龋病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庆楠 尚佳健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4期267-272,共6页
龋病作为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生态菌斑学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者们能够从微生物角度对菌斑生物膜中细菌的种群分布、菌群多样性、菌斑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儿童龋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深入... 龋病作为多因素影响的疾病,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生态菌斑学说的提出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得学者们能够从微生物角度对菌斑生物膜中细菌的种群分布、菌群多样性、菌斑微生物群落变化与儿童龋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菌群多样性的降低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早于龋病发生前的6个月就可以检测到菌群多样性水平的降低,这为龋病监测和患龋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差异菌属如乳酸杆菌、韦荣球菌等有可能作为儿童龋病生物标记物,判断儿童患龋风险。目前研究表明在龋病发生发展的不同进程中菌斑微生物群落结构中优势菌属不同,各菌群间的相互作用仍未清晰,菌斑微生物群落在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致龋机制尚未阐明。探究龋病发展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变化,筛选特异性的龋病生物标记物,仍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儿童 牙菌斑生物膜 生态菌斑学说 菌斑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致龋微生物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医患信任度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庆楠 杨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4期580-582,共3页
医患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核和基础,由于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和深化医改的阶段,种种问题使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在厘清医患信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医患信任的现状,并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医患信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核和基础,由于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和深化医改的阶段,种种问题使医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在厘清医患信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医患信任的现状,并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对医患信任度评价的研究,以期为未来进行医患信任度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提高医患信任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度量表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