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7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建炜 杨帆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2期253-25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的影响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7例)和B组(39例),分别行腹腔镜和...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的影响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76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7例)和B组(39例),分别行腹腔镜和切开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而A组的术中PaCO_2检测值略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对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是一种更佳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其术中对患者的创伤更小,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其在降低术中输血量和术后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方面已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常规开腹手术 进展期胃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对残存癌细胞侵袭转移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建炜 汤钊猷 任正刚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94-395,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机体免疫功能 肝癌 侵袭转移 残存 肿瘤生物学特性 癌细胞 组织细胞
下载PDF
从肿瘤和胚胎的相似性看恶性肿瘤研究的新思路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建炜 汤钊猷 《医学与哲学(B)》 2009年第2期46-47,共2页
恶性肿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根治癌症依然任重道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和胚胎细胞生物学行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这启发人们从发育生物学角度去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寻找逆转恶性肿瘤的方法。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胚胎 研究
下载PDF
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炜 王立东 +4 位作者 吕晓东 孙哲 李吉林 范宗民 周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21WAF1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21WAF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P21WAF1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P21WAF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7/15),贲门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6/15),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和镶嵌型。15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一致性改变率为87%(13/15)。结论: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存在较高的P21WAF1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癌 食管鳞癌 贲门腺癌 P21^WAF1
下载PDF
TAC和FAC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建炜 杨帆 张浩永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和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后行乳腔镜保乳手术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用FAC和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各33例)后行乳腔镜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和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后行乳腔镜保乳手术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用FAC和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各33例)后行乳腔镜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FAC方案组的总缓解率为54.5%,TAC组总缓解率为84.8%,两组患者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的白细胞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高于F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C及TA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TAC方案优于FAC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乳腔镜保乳术 疗效
下载PDF
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建炜 吕银祥 洪堂灿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69-570,共2页
目的:寻找甲状腺手术中识别喉返神经的有效解剖标志。方法:将355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为分3组,术中以甲状软骨下角为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软骨下角组)119例,共解剖喉返神经158条;以甲状腺下动脉为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下... 目的:寻找甲状腺手术中识别喉返神经的有效解剖标志。方法:将355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为分3组,术中以甲状软骨下角为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软骨下角组)119例,共解剖喉返神经158条;以甲状腺下动脉为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组)118例,共解剖喉返神经155条;以气管食管沟为解剖标志显露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沟组)118例,共解剖喉返神经167条。结果:甲状软骨组喉返神经损伤12条,损伤率为7.59%;动脉组喉返神经损伤8条,损伤率为5.16%;气管食管沟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损伤率为1.20%。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气管食管沟为解剖标志识别喉返神经可以有效地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或5-氟尿嘧啶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勇霞 罗执芬 +3 位作者 卢创新 周建炜 马宁 周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8-810,共3页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7例既往应用含铂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的化疗方案,B组:41例患者接受伊... 目的比较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与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7例既往应用含铂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胶囊的化疗方案,B组:41例患者接受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按照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经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41.7%,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贫血及腹泻等,机体可以耐受这些不良反应。B组总有效率为39.2%,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静脉炎、腹泻等。A组和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4.8月和3.1月(P=0.001)。结论两种联合化疗方案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相对来说,A组具有中位疾病进展时间长和不良反应相对小的优点,且住院时间短,可作为既往应用含铂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二线化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替吉奥 5-氟尿嘧啶 晚期胃癌 二线化疗
下载PDF
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癌组织中mdm2与Bcl-2和bax及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晓东 王进 +10 位作者 王立东 周建炜 李吉林 王俊宽 孙哲 刘小莉 王苒 江亚南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mdm2、Bcl-2、bax和p53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dm2、Bcl-2、bax和p53...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mdm2、Bcl-2、bax和p53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dm2、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和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dm2、Bcl-2、bax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免疫阳性率分别为67%(10/15)、87%(13/15)、73%(11/15)和73%(11/15);贲门癌组织中分别为67%(10/15)、80%(12/15)、80%(12/15)和67%(10/15),且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mdm2、Bcl-2、bax和p53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100%(15/15)、80%(12/15)、67%(10/15)和80%(12/15)。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dm2、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食管肿瘤 贲门 基因 P53
下载PDF
新型悬浮式防护服防X线辐射效果、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建炜 赵振华 +1 位作者 官乐 余日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 评估新型悬浮式防护服防X线辐射效果、可操作性和舒适性。方法 分别检测悬浮式防护服与普通防护服在第1、第2术者位置头部、胸部、腹部、下肢、足部辐射剂量率(μSv/h)。15名介入放射科医师先后穿普通防护服、悬浮式防护服参与... 目的 评估新型悬浮式防护服防X线辐射效果、可操作性和舒适性。方法 分别检测悬浮式防护服与普通防护服在第1、第2术者位置头部、胸部、腹部、下肢、足部辐射剂量率(μSv/h)。15名介入放射科医师先后穿普通防护服、悬浮式防护服参与模拟手术,对防护服可操作性及舒适性进行独立评分。结果 悬浮式防护服与普通防护服相比,明显降低了第1、2术者胸部、腹部、下肢部位射线剂量率(t=135.5~1 688.9,P<0.01),同时有效保护了头部、足部免受高辐射剂量伤害。悬浮式防护服可操作性评分虽低于普通防护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103);舒适性评分明显优于普通防护服(Z=-3.482,P<0.000 1)。结论 与普通防护服相比,新型悬浮式防护服具有良好的整体防护性能和舒适性,且不影响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辐射防护 防护装置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患病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郐大余 刘宾 +18 位作者 冯常炜 张延瑞 任景丽 张伟 张彦霞 邵珊 高福生 王苒 刘小莉 郭涛 吕晓东 孙哲 王俊宽 江亚南 周建炜 范宗民 何欣 高珊珊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反流性食管炎(RE)的流行病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采用RE问卷调查、胃镜黏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技术,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RE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胃镜检查共发现26例RE患者(26/412,6%),R...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反流性食管炎(RE)的流行病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特征。方法:采用RE问卷调查、胃镜黏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技术,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RE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胃镜检查共发现26例RE患者(26/412,6%),RE洛杉矶分级B级为主(23/26)。412例接受胃镜检查的居民中,327例接受问卷调查,其中RE患者21例;RE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烧心(33%),反酸(32%),反胃(30%)。以胃镜检查正常者21例为正常对照,RE患者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和间变(DYS)的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未检出食管癌、肠上皮化生和Barrett′s食管;RE患者食管下段上皮乳头高度和密度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RE患者食管下段黏膜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正常对照无浸润。结论:食管上皮乳头升高和乳头密度增大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RE主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常伴有BCH和DYS改变以及极少的Barrett′s食管发生率,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的发生模式可能与西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流行病学调查 食管癌高发区
下载PDF
转染Chk1 siRNA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爱叶 胡金龙 +2 位作者 郭思 周建炜 李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Chk1 siRNA对顺铂作用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3个Chk1 siRNA重组载体,分组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Chk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hk1蛋白的表达。以效应最... 目的:探讨Chk1 siRNA对顺铂作用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3个Chk1 siRNA重组载体,分组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Chk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hk1蛋白的表达。以效应最强的Chk1 si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24 h,再用终浓度为10μmol/L的顺铂处理12 h(Chk1 S2+顺铂组)。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顺铂处理和未经任何处理的细胞作对照。结果:3条Chk1 siRNA转染SGC7901细胞后,Chk1 mRNA及蛋白表达减弱(P<0.05),以Chk1 S2效应最佳。Chk1 S2+顺铂组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指数(AI)均高于顺铂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沉默Chk1表达可增强人胃癌SGC7901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 胃癌 RNA干扰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晓东 何欣 +15 位作者 李吉林 孙哲 王宁博 刘小莉 王苒 江亚南 王俊宽 周建炜 范宗民 张彦霞 邵珊 吴会芳 高珊珊 郭涛 焦新英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0例双源癌患者SCC组织中m...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30例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0例双源癌患者SCC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7/30)、45%(13/29)和24%(7/29),GCA组织中分别为73%(22/30)、33%(10/30)和17%(5/30),SCC和GCA组织中3种蛋白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C和GCA组织中mdm2、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dm2、CyclinD1和p16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癌 食管鳞癌 贲门腺癌 MDM2 CYCLIND1 P16
下载PDF
热灌注TACE、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
13
作者 季勇 吕银祥 +2 位作者 章宏欣 周建炜 杨帆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热灌注(hyperthermic perfus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alcarcinoma,PHC)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热灌注(hyperthermic perfus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alcarcinoma,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PHC患者15例,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8 cm,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热灌注TACE,然后在CT引导下RFA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本组内放疗处方剂量规定为60 Gy,随访观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6.8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除1例粒子游走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热灌注TACE、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PHC,近期疗效明显,可望成为PHC更有效的治疗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热灌注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125I粒子
下载PDF
Smad4、Smad7和Caveolin-1在Wistar大鼠口腔黏膜癌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媛 周建炜 +1 位作者 李慧良 刘进忠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研究母亲DPP同源物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4,Smad4)、母亲DPP同源物7(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7,Smad7)和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Wistar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了解TGF-β/Smad信号... 目的:研究母亲DPP同源物4(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4,Smad4)、母亲DPP同源物7(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homolog 7,Smad7)和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Wistar大鼠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了解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和小窝蛋白Caveolin-1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存档的Wistar大鼠口腔腭部黏膜癌变标本,包括正常黏膜5例,单纯增生黏膜10例,轻度异常增生黏膜6例,中度异常增生黏膜7例,重度异常增生黏膜13例,口腔癌变组织2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mad4、Smad7和Caveolin-1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mad4蛋白在正常和单纯增生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黏膜和口腔癌黏膜中表达依次降低,3组间差异显著(P<0.05);Smad7和Caveolin-1蛋白在正常和单纯增生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黏膜和口腔癌黏膜中表达均依次升高,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Smad4与Smad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Smad4与Caveolin-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Smad7与Caveolin-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mad4、Smad7和Caveolin-1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上皮异常增生 SMAD4 SMAD7 CAVEOLIN-1
原文传递
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进展期贲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银祥 周建炜 +2 位作者 洪堂灿 章宏欣 张洁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最佳术式。方法52例贲门癌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并将其随机分为Roux-en-Y空肠代胃术(RY)组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FJI)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Spitzer生活质量量表和chew-wunwu特殊症...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最佳术式。方法52例贲门癌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并将其随机分为Roux-en-Y空肠代胃术(RY)组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FJI)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Spitzer生活质量量表和chew-wunwu特殊症状量表随访并测定相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进食困难、胃灼热感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河南贲门癌高发区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_4和CD_8及δγT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亚南 范宗民 +12 位作者 任景丽 李吉林 杜芳 孙哲 郭涛 常志伟 齐义军 吕晓东 王智卿 刘小莉 王俊宽 周建炜 王立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和δγT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ABC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20例贲门癌组织和20例正常贲门对照组淋巴细胞CD4、CD8和δγT的表达状况。结果:贲门癌组织比正常组织CD8(68... 目的:探讨河南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和δγT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ABC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20例贲门癌组织和20例正常贲门对照组淋巴细胞CD4、CD8和δγT的表达状况。结果:贲门癌组织比正常组织CD8(68·05±29·85vs51·85±18·20,P=0·045)和δγT免疫阳性细胞数(7·50±4·24vs4·90±2·65,P=0·025)升高;贲门癌组织CD4免疫阳性细胞数比正常组织降低(68·35±28·73vs89·75±35·34,P=0·042);但是,正常组织CD4+/CD8+细胞比值明显高于贲门癌组织(1·88±0·76vs1·01±0·06,P=0·000)。结论:贲门癌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贲门癌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病理学 贲门 T淋巴细胞亚群 抗原 CD4 抗原 CD8
下载PDF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SCCA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涛 孙哲 +15 位作者 常志伟 杜芳 吕晓东 李琮宇 江亚南 任景丽 周建炜 王俊宽 刘晓莉 王苒 李吉林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郭花芹 王立东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CCA1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CCA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0例食管癌组织SCCA1蛋白表达阳性17...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CCA1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CCA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0例食管癌组织SCCA1蛋白表达阳性17例(17/30,57%);淋巴结转移阳性组SCCA1免疫组化阳性组(13/22,59%)高于阴性组(4/8,50%),但无相关性(P>0.05);与细胞分化关系:高分化组SCCA1阳性表达(6/9,66%)高于中、低分化组(11/17,65%;0/4,0%),差异明显(P<0.05);与TNM分期关系:SCCA1阳性表达与Ⅰ期(2/3,66%)、Ⅱa期(2/3,66%)、Ⅱb期(3/6,50%)、Ⅲ期(6/12,50%)、Ⅳ期(4/6,66%)均无相关性(P>0.05)。在30例癌旁配对正常组织中未发现SCCA1蛋白表达,与癌组织中SCCA1蛋白表达差异明显(P<0.05)。结论SCCA1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SCCA1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高发区 SCCA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肿瘤逆转治疗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媛 周建炜 汤钊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21,共4页
人们普遍认同正常组织可以变为肿瘤,将肿瘤逆转为正常组织将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恶性肿瘤能否逆转曾经受到质疑和挑战,逆转恶性肿瘤从假说到科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恶性肿瘤逆转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 人们普遍认同正常组织可以变为肿瘤,将肿瘤逆转为正常组织将是最好的治疗手段,恶性肿瘤能否逆转曾经受到质疑和挑战,逆转恶性肿瘤从假说到科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分析恶性肿瘤逆转的可行性、思路和方法,将为最终攻克恶性肿瘤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逆转 认识论
下载PDF
克服肿瘤干细胞耐药性的策略和思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媛 周建炜 李惠良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细胞的祖细胞。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是导致肿瘤治疗后复发的根源。研究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克服肿瘤干细胞耐药性,将给肿瘤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改变,有...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细胞的祖细胞。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是导致肿瘤治疗后复发的根源。研究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方法,克服肿瘤干细胞耐药性,将给肿瘤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改变,有望彻底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耐药性 策略
下载PDF
进展期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4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银祥 周建炜 +1 位作者 洪堂灿 章宏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45-3247,共3页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手术治疗的45例胃上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其分成切脾组和保脾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手术治疗的45例胃上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其分成切脾组和保脾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脾脏切除不能提高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脾切除术 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