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场和声场作用下微细通道流动沸腾气泡特性与传热性能
1
作者 罗小平 范一杰 +1 位作者 周建阳 张超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6-916,共11页
为探究电场与声场对微细通道流动沸腾气泡特性以及传热性能的影响,以R141b纯制冷剂为工质,进行电场、声场、电场与声场协同作用下的传热实验。对气液两相流高速摄影图像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利用一维贝蒂数β_(1)与气泡数的关系、零维贝蒂... 为探究电场与声场对微细通道流动沸腾气泡特性以及传热性能的影响,以R141b纯制冷剂为工质,进行电场、声场、电场与声场协同作用下的传热实验。对气液两相流高速摄影图像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利用一维贝蒂数β_(1)与气泡数的关系、零维贝蒂数β0与受限气泡数的关系,对电场、声场作用下气泡传热特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400、600、800 V电场作用下β_(1)分别提高了23.3%、36.3%、43.1%,β0分别降低了13.6%、19.6%、23.2%,表明电场可使流动沸腾气泡数增多,受限气泡数减少,传热强化效果在800 V电场下最优,沿程传热强化系数达到1.56;在不同频率(23、40 kHz)、不同功率(12.5、50 W)声场作用下,β_(1)提高了22.7%~55.6%,β0降低了12.8%~25.8%,表明声场可使流动沸腾气泡数增多,受限气泡数减少,传热强化效果在23 kHz、50 W声场下最优,沿程传热强化系数达到1.79;电场、声场同时作用对气泡特性与传热效果的影响大于单独作用,同时作用下β_(1)提高76.2%,β0降低35.7%,沿程传热强化系数达到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通道 沸腾传热 电场 超声场
下载PDF
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流动沸腾传热及压降影响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3 位作者 李海燕 郭峰 邓聪 谢鸣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80,共10页
探究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在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和压降特性的综合影响,运用超声波振动法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1%、0.2%、0.3%、0.4%均匀、稳定的Al_2O_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直接激光烧结(DMLS)微型换热器内,设计系统压力为... 探究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在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和压降特性的综合影响,运用超声波振动法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1%、0.2%、0.3%、0.4%均匀、稳定的Al_2O_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直接激光烧结(DMLS)微型换热器内,设计系统压力为176k Pa,纳米流体制冷剂入口温度为40℃、热流密度24~42k W/m^2和质量流率183.13~457.83kg/(m^2·s)工况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运用方差齐性检验法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研究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在微细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和压降特性的综合影响。研究得出: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沸腾传热有显著性影响,对总压降没有显著性影响;纳米流体流动沸腾总压降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传热性能随纳米颗粒浓度增加成非线性变化,质量分数为0.05%~0.1%之间,传热系数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质量分数大于0.1%时,传热系数随颗粒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综合考虑纳米颗粒浓度对传热及压降的影响,运用熵值法得出纳米颗粒对传热及压降影响的权重分别为0.285、0.715,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得出纳米流体颗粒质量分数为0.2%时,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最佳,总压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纳米粒子 浓度 传热 压降 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砍蔗刀盘切割深度对宿根破头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建阳 朱艳 +4 位作者 李尚平 陆安山 何永玲 薛斌 潘宇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甘蔗的宿根破头率对第2年甘蔗发芽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基于课题组研发的全自主知识产权甘蔗收割机,研究砍蔗刀盘的切割深度对宿根破头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砍蔗刀盘的切割深度对宿根破头率有显著影响;随着刀盘切割深度的增加,甘蔗... 甘蔗的宿根破头率对第2年甘蔗发芽率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基于课题组研发的全自主知识产权甘蔗收割机,研究砍蔗刀盘的切割深度对宿根破头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砍蔗刀盘的切割深度对宿根破头率有显著影响;随着刀盘切割深度的增加,甘蔗的宿根破头率反而减少;相比不入土切割,砍蔗刀盘入土切割的甘蔗宿根破头率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破头率 砍蔗刀盘 切割深度
下载PDF
DMLS微换热器粗糙度对Al_2O_3/R141b流动沸腾传热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2 位作者 冯振飞 邓聪 谢鸣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1-428,共8页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 为了探究DM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运用化学抛光技术改变不同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表面的粗糙度,制备0.01%低浓度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为实验工质,在不同的热流密度9.4~29.4 k W/m2、质量流率184.3~432.2 kg/(m2·s)下,研究不同DMLS换热管道表面下的粗糙度对Al2O3/R141b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粗糙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DMLS微型换热器内流动沸腾传热有显著影响,纳米流体制冷剂的换热性能随粗糙度的减小而减弱,粗糙度减小80.4%,换热性能减弱22.5%;相同的工况下,相比于表面粗糙度为8.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粗糙度为5.8、3.2、1.7μm 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管道中的平均换热系数分别减小7.1%、14.1%、22.5%;DMLS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表面粗糙度越大,表面凹凸程度越大,单位长度换热通道内,纳米流体制冷剂与通道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促使单位面积上有更多的纳米制冷剂核气化核心密度,同时核化起点提前、壁面过热程度越低,有利于强化传热效果;实验结果与修正后的LAZAREK传热模型结果相对偏差为9.88%,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激光烧结 微型换热器 化学抛光技术 粗糙度 纳米流体制冷剂 流动沸腾传热
下载PDF
基于STM32四轴飞行器的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建阳 陈家乐 +1 位作者 薛斌 刘渊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0-33,共4页
四轴飞行器作为一个小型飞行器平台,其用途非常广泛,该设计采用性价比高、片内外设丰富、功能强大的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以NRF24L01无线模块、无刷电子调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为辅助器件,采... 四轴飞行器作为一个小型飞行器平台,其用途非常广泛,该设计采用性价比高、片内外设丰富、功能强大的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以NRF24L01无线模块、无刷电子调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为辅助器件,采用融合滤波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同时运用PID算法对飞机飞行的控制进行计算,设计了一个小型遥控式的四轴飞行器。调试飞行表明,四轴飞行器实际飞行时,其平衡度难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轴飞行器 STM32 辅助器件 平衡度
下载PDF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2008年收录中国期刊论文篇数统计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建阳 朱诚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18-119,共2页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率先提供了一种较为客观、公正、定量的评价方式,目前被科技界公认为评价科技期刊、科技论文的重要工具之一。
关键词 《科学引文索引》 期刊论文 美国 统计 中国 评价方式 科技期刊 科技论文
下载PDF
DMLS微型换热器内纳米粒子浓度对Al_2O_3/R141b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1 位作者 谢鸣宇 邓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587-4598,共12页
为探究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微细通道中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影响,运用超声波振动法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1%、0.2%、0.3%、0.4%均匀、稳定的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直接激光烧结(DMLS)微型换热器中,设计系统压力为... 为探究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微细通道中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影响,运用超声波振动法制备质量分数为0.05%、0.1%、0.2%、0.3%、0.4%均匀、稳定的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在直接激光烧结(DMLS)微型换热器中,设计系统压力为176 k Pa,纳米流体制冷剂入口温度为40℃,在热通量21.2-38.2 k W·m-2和质量流率183.13-457.83 kg·m-2·s-1工况下,研究纳米粒子浓度对Al2O3/R141b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制冷剂在微细通道中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有显著影响,气液两相压降随纳米流体制冷剂的纳米粒子浓度增加而减少,在纯制冷剂中R141b加入纳米粒子Al2O3,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制冷剂流动沸腾气液两相压降降低5.5%-32.6%;通过SEM和表面静态接触角测试方法,发现纳米流体制冷剂沸腾气液两相压降随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的原因是纳米颗粒沉积在通道表面,增加了微通道表面的润湿性;对比国际上3种比较经典流动沸腾两相压降模型,并基于Qu-Mudawar关联式和Zhang关联式进行修正,得出两相压降结果的85%数据点位于修正后的关联式模型值的±15%范围之内,同时实验结果与修正后的模型结果偏差MAE值为11.7%,说明修正后关联式能有效预测本工况下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烧结 纳米粒子 浓度 气液两相 压降
下载PDF
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建阳 潘宇晨 +1 位作者 薛斌 谢积锦 《中国市场》 2015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机械工程专业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人才需求多,就业范围覆盖广,是国内许多高校必开设的专业之一,传统的高校以专业型和研究型等培养模式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与地处北部湾经济区高校专业培养不符;探索适应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人... 机械工程专业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人才需求多,就业范围覆盖广,是国内许多高校必开设的专业之一,传统的高校以专业型和研究型等培养模式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与地处北部湾经济区高校专业培养不符;探索适应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质量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大学生,为此,北部湾地区本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实践入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和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在校试行"理论教学、实验与工厂实际动手操作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服务地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地区 机械工程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杨氏理论的微型换热器传热壁面表面特性分析
9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2 位作者 冯振飞 邓聪 吴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对流体流动沸腾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固体表面能常被用来表征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可为微细通道中流体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在换热通道内侧左... 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对流体流动沸腾特性有显著的影响.固体表面能常被用来表征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壁面的表面特性,可为微细通道中流体流动沸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在换热通道内侧左右壁面及底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基于杨氏理论计算微型换热器换热壁面的表面能,并通过液滴的Wenzel模型分析微槽道内、外表面接触角差异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换热器换热通道内侧左、右壁面的表面能分别为5.2、5.6 MJ/m2,底表面的表面能为8.2 MJ/m2,微细通道内表面特性差异是由表面粗糙度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换热器 表面特性 表面能 杨氏理论 Wenzel液滴模型
下载PDF
铝基矩形微通道表面能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周建阳 罗小平 +2 位作者 邓聪 谢鸣宇 涂华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换热材料的表面特性对换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低表面能特性对材料的强化传热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文中采用JY-82A视频接触角测定仪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3种不同测试液在铝基矩形微通道内侧表面及外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基于Thomas Y... 换热材料的表面特性对换热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低表面能特性对材料的强化传热有很好的提升作用。文中采用JY-82A视频接触角测定仪测量去离子水、乙二醇、甲酰胺3种不同测试液在铝基矩形微通道内侧表面及外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基于Thomas Young理论计算不同基准液在铝基矩形微通道内侧表面及外表面的表面能,为后序研究制冷剂在微通道内的沸腾传热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得出:铝基矩形微通道内侧表面能在5.6×10~6—6.6×10~6J/m^2之间,外表面表面能为11.2×10~6J/m^2,通过线切割加工的铝基微通道内侧表面的表面能比外表面的表面能低45.8%;铝基矩形微通道的表面能属于低表面能范畴,有利于制冷剂的强化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矩形微通道 接触角 Thomas Young理论 表面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砍蔗刀盘安装位置对砍蔗质量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周建阳 李尚平 +3 位作者 周敬辉 薛斌 邱敏敏 王增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甘蔗收获机械的砍蔗刀盘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其刚度特性和动态特性。根据研究,刀盘振动与甘蔗的破头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1],砍蔗刀盘安装位置因其刚度特性而影响砍蔗质量,对甘蔗收获机整机结构布局设计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 甘蔗收获机械的砍蔗刀盘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其刚度特性和动态特性。根据研究,刀盘振动与甘蔗的破头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1],砍蔗刀盘安装位置因其刚度特性而影响砍蔗质量,对甘蔗收获机整机结构布局设计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自行研制的两台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样机的实验研究发现:砍蔗刀盘因安装位置不同,其刚度特性不同,从而对甘蔗破头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刚度特性好的砍蔗刀盘安装结构,甘蔗宿桩破头率降低45.2%-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砍蔗刀盘 安装位置 刚度特性 砍蔗质量
下载PDF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2007年收录中国期刊名单及其篇数
12
作者 周建阳 朱诚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67-1069,共3页
关键词 英文版 期刊 报刊 SCI 《科学引文索引》 篇数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美国
下载PDF
2009年度SCI收录中国化学类期刊影响因子
13
作者 周建阳 朱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5-1415,共1页
关键词 影响因子 中国化学 英文版 SCI 化学类 期刊 报刊
下载PDF
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的归因分析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建阳 高越明 《浙江医学教育》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通过对本校2000级学生参加浙江省教育厅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后成绩的归因分析,发现考前全面复习、强化训练、认真组织模拟考试、详细的试卷分析是影响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高考成绩和课外上机时间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成... 通过对本校2000级学生参加浙江省教育厅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后成绩的归因分析,发现考前全面复习、强化训练、认真组织模拟考试、详细的试卷分析是影响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高考成绩和课外上机时间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无相关性。据此,对2001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调整。实践证明,研究结论是可靠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教学 归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输送效果切割系统刀轴耙刷设计及试验研究
15
作者 周建阳 薛斌 +1 位作者 潘宇晨 黄立壮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7-19,共3页
甘蔗收获的切割系统物流输送的顺畅性,直接关系到甘蔗收获效率。针对前期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整杆式甘蔗收获机切割系统物流输送所出现甘蔗物流"卡死"或"堵死"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甘蔗输送效果,设计一个耙刷结构... 甘蔗收获的切割系统物流输送的顺畅性,直接关系到甘蔗收获效率。针对前期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整杆式甘蔗收获机切割系统物流输送所出现甘蔗物流"卡死"或"堵死"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甘蔗输送效果,设计一个耙刷结构附于切割系统刀轴上。试验研究表明:切割系统刀盘耙刷对甘蔗物流输送效果有显著作用,加上耙刷后切割系统的甘蔗物流输送速度比原来提高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系统 耙刷结构 物流输送效果
下载PDF
美国Ei光盘数据库1996-1998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统计与浅析
16
作者 周建阳 朱诚 《辽宁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工程索引 光盘数据库 中国 科技期刊 统计分析
下载PDF
EI:工程信息村的简介
17
作者 周建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工程信息 核心数据库 检索方法 《工程索引》 清华大学图书馆 检索数据库 科技报告 虚拟图书馆 检索界面 检索入口
下载PDF
不同波纹壁面微细通道沸腾曲线及沸腾起始点研究
18
作者 罗小平 樊鹏 +1 位作者 周建阳 王梦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8-1239,共12页
为了探究不同壁面微细通道内质量通量对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制得3种不同波纹壁面的微细通道,以R141b为实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33℃、压力为60kPa的工况下,调节加热板的功率,在质量通量为203.75kg/(m^(2)·s)、255.68... 为了探究不同壁面微细通道内质量通量对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数控技术制得3种不同波纹壁面的微细通道,以R141b为实验工质,在入口温度为33℃、压力为60kPa的工况下,调节加热板的功率,在质量通量为203.75kg/(m^(2)·s)、255.68kg/(m^(2)·s)、307.61kg/(m^(2)·s)、358.59kg/(m^(2)·s)和409.57kg/(m^(2)·s)的条件下分别测定3种不同波纹壁面沸腾曲线。通过分析3种微细通道不同质量通量下的沸腾曲线,归纳ONB点的过热度和热通量变化规律,进一步比较在同一质量通量下不同壁面微细通道的沸腾曲线,分析波纹壁面沸腾起始点的过热度减小的原因,最后将实验值与现有的ONB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发现Hsu模型预测效果整体较好,但该模型没有关联质量通量因素,本文对3种波纹壁面不同质量通量作用下ONB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壁面微细通道,随着质量通量增大,ONB点壁面过热度减小;相同质量通量下普通微细通道ONB点的过热度最高,正弦微细通道次之,三角形微细通道最低;本文的ONB预测模型对普通、正弦和三角形微细通道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值分别为0.77%、1.91%和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沸腾起始点 波纹壁面 流动沸腾 两相流
下载PDF
电子校务及其建设的若干思考
19
作者 周建阳 高越明 《浙江医学教育》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电子校务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电子校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校务的建设目标,并结合学校实际,就电子校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电子校务 管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制冷系统不同表面能微通道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小平 邓聪 +1 位作者 冯振飞 周建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17-222,共6页
为了研究微通道壁面特性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该文以具有不同表面能的微通道为研究对象,制冷剂R141b为试验工质,在不同热流密度、质量流率下对微通道内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探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质量流率的增加有利于沸... 为了研究微通道壁面特性对流动沸腾传热的影响,该文以具有不同表面能的微通道为研究对象,制冷剂R141b为试验工质,在不同热流密度、质量流率下对微通道内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探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工况下,质量流率的增加有利于沸腾传热,但微通道内过冷段长度也相应增加;在微通道饱和沸腾区传热系数较稳定,但沿工质流动方向有缓慢降低的趋势;相比于表面能为23.93 m N/m的3#的微通道,表面能为60.03和49.54 m N/m的1#和2#微通道沸腾传热系数分别提高18.42%和9.28%;根据试验值与关联式预测值的对比情况,对Lazarek关联式进行修正,拟合得到能很好预测该试验各工况下的传热关联式,平均绝对误差为9.76%。该研究为微通道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冷却 模型 表面能 微通道 流动沸腾 传热关联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