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内涵、知识框架与行进路径
1
作者 周德青 穆肃 吴玫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优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现实中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面临内在成长与外生培育的双重困境,即在内乡村教师主动性欠佳,智能教育素养不高;在... 优秀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现实中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面临内在成长与外生培育的双重困境,即在内乡村教师主动性欠佳,智能教育素养不高;在外乡村教师教研培训过程粗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深,因此效率效果欠佳。为化解以上困境,研究从目标、路径、结果、过程上梳理了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提出了涵盖人工智能技术(iK)、教学法(PK)、多学科内容(CK)、乡村文化境脉(XK)以及乡村学生及学习科学(LK)五个知识要素的iPACK-XL框架,并从建设基于iPACKXL的研训课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精准培训模式、应用数据驱动的智能研修平台与工具、构建与优化乡村教师发展的智能画像等四方面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行进路径,推动构建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重塑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 TPACK iPACK-XL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乡村教育服务体系架构研究
2
作者 穆肃 朱宇琦 周德青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数字技术对教育公平的支持与赋能受到广泛关注,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乡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推进教育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教育服务体系正当其...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数字技术对教育公平的支持与赋能受到广泛关注,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乡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推进教育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教育服务体系正当其时。通过分析梳理已有乡村教育振兴政策和教育服务学术研究文献,借鉴教育服务的内涵,提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乡村教育服务的新内涵及乡村教育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现实价值;针对乡村教育服务的现实需求,参考学术界已有的数字化教育服务的体系层次,按照服务目标、服务功能和服务建设的设计思路,提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乡村教育服务的体系层次,包含数据获取层、资源共建层、技术支撑层、服务汇聚层以及应用功能层。此外,提出从聚焦精准化服务应用、实现服务的数据驱动,以及完善多元化评价反馈等层面探讨乡村教育服务体系架构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后续乡村教育服务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为乡村教育发展指引方向,提升乡村教育服务品质,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教育振兴 数字技术 乡村教育服务 体系架构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乡村教育精准帮扶的实施模式与对策——以双师专递课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穆肃 周德青 +1 位作者 胡小勇 崔冠利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6,共9页
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下,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双师专递课堂为抓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助力教育精准帮扶实施落地,促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振兴乡村教育已成为重要命题。然而区域专递课堂常态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提炼不足... 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下,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双师专递课堂为抓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助力教育精准帮扶实施落地,促进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振兴乡村教育已成为重要命题。然而区域专递课堂常态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提炼不足,可复制、可参考的组织实施模式还较缺乏。基于此,该研究在远程智能教学系统支持下,以广东省常态化开展双师专递课堂推动乡村教育帮扶三年来的实践经验,根据专递课堂实践案例分析框架,提炼出了三种常态化推进双师专递课堂教学的实施模式,即“区域统筹”的“两统筹、五统一”模式、“服务外包”的“两对标、一站式”模式以及“区域统筹+服务外包”相结合的“一导三定”协同模式。基于学习测评和访谈数据,研究者从学校、教师、学生层面分析了区域试点的成效,提出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健全专递课堂监督与评估机制、遵循因地制宜建设模式、厚植学生乡土教育情怀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期望这些服务模式和建议能为国内教育界开展基于专递课堂的乡村教育帮扶提供指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精准帮扶 人工智能 常态开课 专递课堂 实施模式
下载PDF
国内教育治理研究:主题嬗变与前沿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瑶 杨现民 周德青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11期20-27,共8页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教育治理研究不断深入。2020年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从“十三五”走进“十四五”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节点上对我国教育治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共词分析法,梳理了1993~202...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教育治理研究不断深入。2020年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从“十三五”走进“十四五”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节点上对我国教育治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共词分析法,梳理了1993~2020年我国教育治理研究脉络,介绍了教育治理研究整体情况,重点分析了教育治理研究主题嬗变和前沿趋势,发现我国教育治理研究主要经历“高等教育治理”、“教育治理现代化”和“职业教育治理”三个主题,并呈现向“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基础教育治理”方向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文章针对未来我国教育治理研究的开展,分别从研究机构、研究类型和研究主题三个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研究者开展更具前瞻性的教育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 文献计量 研究主题 前沿趋势
下载PDF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者评价数据分析框架研究--以“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在线开放课程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德青 杨现民 李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8期92-101,共10页
分析学习者评价文本,可以发掘学习者对课程的真实感受与建议,客观评价课程质量。基于此,文章以“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数据为样本,从时间、情感、语义三个分析维度出发,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者评价数据分析框架... 分析学习者评价文本,可以发掘学习者对课程的真实感受与建议,客观评价课程质量。基于此,文章以“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数据为样本,从时间、情感、语义三个分析维度出发,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者评价数据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课程早期和中期发表的评语最多;大部分学习者对课程持肯定态度,少数学习者认为课程理论性较强,实操部分较少;课程内容、学习反馈、情感态度与学业价值是学习者评价课程时主要关注的三大话题。最后,文章从评价数据采集规范、评价数据质量可信、评价数据分析精准、评价数据解读深入四个方面提出了学习者评价数据分析的关键策略,以期为学习者评价数据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开放课程 学习者评价数据 时间序列 语义特征 文本情感
下载PDF
我国推进因材施教的政策分析、发展脉络及问题——以2001~2021年间提及因材施教的72份国家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德青 杨现民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6期15-24,共10页
在智能时代,破解大规模因材施教难题、推进个性化教育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采用政策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2001~2021年间提及因材施教的72份国家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首先分析了国家政策文件的整体情况,发现政策类型丰富多样、多元... 在智能时代,破解大规模因材施教难题、推进个性化教育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采用政策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以2001~2021年间提及因材施教的72份国家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首先分析了国家政策文件的整体情况,发现政策类型丰富多样、多元主体联合发文现象突出、发文数量随年份波动增长、政策工具使用偏向能力建设型、政策主题涵盖全面。随后,文章梳理了我国推进因材施教的政策发展脉络,将其分为探索家校社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个性化教育等三个阶段。最后,文章探讨了我国推进因材施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育 政策文件 政策工具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综述——基于45本已出版教材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东丽 周德青 +1 位作者 王亚如 杨现民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2期19-25,共7页
教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需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与更新。文章以正式出版的45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定位、核心内容、编写体例、价值取向、教学活动五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发现中小学人... 教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需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与更新。文章以正式出版的45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定位、核心内容、编写体例、价值取向、教学活动五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发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已经初具规模,同时也存在着情意类的活动略显单薄、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比较欠缺等问题。随后,文章从学科、文化、思维、教材四个视角,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编写提供参考,进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材 中小学教育 教学活动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四个评价”的价值潜能与现实难题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现民 周德青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年第6期31-35,共5页
大数据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契机,促进大数据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融合创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观具有指向发展、全面系统、循证导向、多元协同四个特征。大数据赋能“... 大数据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契机,促进大数据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融合创新,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新时代的教育评价观具有指向发展、全面系统、循证导向、多元协同四个特征。大数据赋能“四个评价”的价值潜能体现在驱动教育评价转轨升档、促进“四个评价”改革落地两个方面。若要实现大数据赋能“四个评价”,尚需破解数据可信度、模型科学化、多方协同性、结果应用性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评价 四个评价 数据要素 数据驱动
下载PDF
云荞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
9
作者 黄龙江 周德青 《贵州水力发电》 2004年第5期48-53,共6页
云荞水库在施工中成功地采用了洞室爆破开采坝体填筑料、垫层料,以及混凝土砂石骨料联合生产、混凝土面板的无轨滑模施工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均取得了很好的较果。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水库 垫层料 坝体填筑 养水 砂石骨料 洞室爆破 滑模施工 新技术
下载PDF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现状及对策
10
作者 周德青 《新智慧》 2022年第10期94-95,共2页
笔者对农村一年级学生识字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年级学生在识字上长期得到家长优质翊赞的比例太低;在识字上,对网络的利用率太低;识字量还达不到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方法少,缺乏创新。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笔者... 笔者对农村一年级学生识字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年级学生在识字上长期得到家长优质翊赞的比例太低;在识字上,对网络的利用率太低;识字量还达不到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方法少,缺乏创新。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笔者的实践研究探求对策,希望可以为改善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现状提供帮助。一、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现状分析(一)在识字上得到家长优质翊赞的比例太低如今,农村学生的家长一般不在家,大多出门打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教学 识字量 一年级学生 跟踪调研 现状分析 缺乏创新 现状及对策 利用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