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GIS的地球化学野外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周怡宁 高艳芳 +1 位作者 常婵 张必敏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201-209,共9页
在传统地球化学野外调查工作中,尤其在样品数量多、自然环境恶劣的工区,采集工具携带不便、内业数据整理过程繁琐势必会影响地球化学野外调查的质量和精度。地球化学野外调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方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地球化学野外调查工作中,尤其在样品数量多、自然环境恶劣的工区,采集工具携带不便、内业数据整理过程繁琐势必会影响地球化学野外调查的质量和精度。地球化学野外调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方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综合移动GIS技术、数据库等技术,映照地球化学野外调查工作的流程,基于ArcGIS和Android平台研发了一套涵盖工作布置、野外采集以及质量检查等功能的地球化学野外调查软件。系统实现了地球化学野外调查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变了地球化学野外数据的采集方式,节省了一线野外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内业数据整理的效率以及野外调查信息的质量和精度,推动了地球化学野外调查的数字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GIS 野外地球化学调查 信息化 内外业一体化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采样点智能化布设研究
2
作者 常婵 高艳芳 +3 位作者 孙彬彬 周怡宁 吴超 柳青青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824-832,共9页
地质调查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是地质调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土壤采样点位布设工作量大,快速合理地完成采样点位布设,是野外调查工作有序开展的首要前提。这里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相关规范,基于MapGIS平台... 地质调查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是地质调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土壤采样点位布设工作量大,快速合理地完成采样点位布设,是野外调查工作有序开展的首要前提。这里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相关规范,基于MapGIS平台实现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不同工作比例尺下土壤采样点位的自动化、智能化布设,主要包括:①实现了1∶2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土壤双层采样点位的初步布设及自动编号;②遵循采样网格加土地利用图斑的布设原则,实现了支持不同平均密度要求下,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土壤采样点位自动化布设,布设结果兼顾空间均匀性及合理性;③基于Kmeans算法,实现了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化采样密度的点位自动化布设,且单一不规则地块内点位分布均匀。经对比验证,采用提出的自动化布点方式可较好地满足相关规范的点位布设要求,大幅度减轻技术人员样点布设的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工作布置 自动化布设
下载PDF
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时空动态监测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
作者 李嘉豪 刘玉国 +4 位作者 赵紫晴 周怡宁 徐子涵 陈新均 崔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1332,共11页
【目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围场县)的小滦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探究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变化过程,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和海拔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为流域土地沙化的防治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 【目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围场县)的小滦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沙化问题严重。探究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变化过程,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和海拔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为流域土地沙化的防治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和ArcGIS平台分析2000、2010、2020年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通过构造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特征空间,建立荒漠化差值指数(DDI)模型,对沙化土地进行程度划分,分析区域土地沙化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20 a间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总体呈好转趋势,极重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近80%和56%,流域以轻度沙化、非沙化土地为主,约占流域面积的65%。沙化土地改善速率在后期有所降低,集中分布在塞罕坝林场及小滦河下游。流域沙化景观趋向于集中,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降低。林地、草地的沙化状况改善作用明显,土地沙化程度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结论】2000年来小滦河流域土地沙化状况整体有所好转,而御道口镇及牧场等区域存在土地沙化恶化趋势。今后需加强对流域沙化的改善措施,开展精准治沙,进而实现小滦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化 荒漠化差值指数 NDVI-Albedo特征空间 小滦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周怡宁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9期252-256,共5页
针对传统课堂考勤中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考勤系统,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人脸识别与手机入袋检测,记录学生的到课情况与手机上交情况。为将考勤信息可视化,设计了3种登录模式的综合考勤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 针对传统课堂考勤中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考勤系统,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人脸识别与手机入袋检测,记录学生的到课情况与手机上交情况。为将考勤信息可视化,设计了3种登录模式的综合考勤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完成检测,而且平均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0.5达到0.990,保证了精确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TCNN) FaceNet YOLOv5 光学字符识别(OCR)
下载PDF
近三十五年国外萨姆·谢泼德研究综述(1981-2015)
5
作者 周怡宁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0期157-158,160,共3页
近三十五年来,萨姆·谢泼德研究在欧美批评界经历了由谢泼德"文化期"兴起到"谢泼德工厂"高产期到"谢泼德疲惫"期的一个转型过程。谢泼德研究态势分为这三个阶段来看:八十年代作为谢泼德"文化期&... 近三十五年来,萨姆·谢泼德研究在欧美批评界经历了由谢泼德"文化期"兴起到"谢泼德工厂"高产期到"谢泼德疲惫"期的一个转型过程。谢泼德研究态势分为这三个阶段来看:八十年代作为谢泼德"文化期"的兴起时期,以多面向的比较研究为主,探索谢泼德的作品与其他欧美作家的作品以及文化思潮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传记也是评论家深化了解谢泼德生平及作品的重要研究形式;九十年代为"工厂"高产期,研究者们以后结构主义为理论支撑推进了谢泼德在美国文化,美国社会,美国个人的危机这三个重要主题的进一步挖掘,运用了包括文化研究,性别研究,女性批评,话语理论,时空理论等一系列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二十一世纪进入"疲惫"期后仍有新发展,体现在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如史学研究,心理分析,跨学科研究等对热点作品中的热点主题的剖析解读进行了纵深发展,同时在横向将研究对象扩展到谢泼德的中后期戏剧及电影剧本,音乐等其他创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萨姆·谢泼德研究 近三十五年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中蒙边界地区铜区域地球化学分布及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聂兰仕 刘汉粮 +5 位作者 李江鹏 范羽 迟清华 刘东盛 周怡宁 王学求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1-860,共10页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成矿省和全球三大斑岩型铜(金、钼)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中蒙合作边界地区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采集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为该地区研究元素分散富集、成矿趋势、资源评价和环境变...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成矿省和全球三大斑岩型铜(金、钼)成矿带之一,资源潜力巨大。中蒙合作边界地区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采集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为该地区研究元素分散富集、成矿趋势、资源评价和环境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依托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探讨铜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地球化学参数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全区铜元素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是20.1×10^-6和21.6×10^-6;东西准噶尔弧盆系、阿尔泰构造带、阿尔泰南缘弧盆系、戈壁阿尔泰弧盆系、准噶尔地块、北山—戈壁天山弧盆系6个构造单元铜含量中位值和平均值均高于全区铜含量,是铜元素的富集构造成矿带优势区;根据85%累积频率,圈定出91个铜地球化学异常区,其中34个铜地球化学异常达到地球化学省规模,Oyu Tolgoi、Tsagaan Suvarga等大型铜矿均产在地球化学异常内,根据铜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模式为该区寻找铜等多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选区。本项研究填补了中蒙边界地区铜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空白,同时为两国边境地区铜等多金属矿床对比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化学分布 远景区预测 地球化学填图 中蒙边界地区
下载PDF
高速公路联网大数据挖掘及应用必要性探析
7
作者 周怡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2期0089-0092,共4页
随着交通行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幅度信息化改革,互联网大数据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应用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质量、综合效能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高速公路的具... 随着交通行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进行了大幅度信息化改革,互联网大数据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应用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质量、综合效能的提升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地区高速公路的具体运行情况,融入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内容,对于大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应用,进而为其综合效能的体现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这一情况,文章重点分析高速公路联网大数据挖掘应用的必要性及应用等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联网大数据 必要性 挖掘应用
下载PDF
从中德联合教学试点班看当前中国城市设计教育的新尝试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怡宁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75,共4页
本文试通过对中德联合教学试点班教学实例--废弃工业地带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的分析,透视当前中国城市设计教育的发展状况,并希望试点班的新尝试能给中国建筑教育界带来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试点班 尝试 联合教学 教育界 设计教育 启示 希望 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 废弃
原文传递
基于InVEST模型的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碳储量空间分布及热点区域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一诚 郑景明 +2 位作者 周怡宁 关颖慧 周金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36-2544,共9页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评估,是发现区域生态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当前,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存在着植被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态系统固碳功能较弱等生态问题。研究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的区域碳储量现状及空间分布...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量化评估,是发现区域生态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当前,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存在着植被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态系统固碳功能较弱等生态问题。研究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的区域碳储量现状及空间分布格局,能够为当地解决生态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基于InVEST模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结合遥感影像解译的方法,对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的碳储量现状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同时用热点分析方法,对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热点区域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21年围场县小滦河流域总碳储量为1.47×10^(7)Mg,其中林地碳储量为5.37×10^(6)Mg,占总碳储量的36.64%。该区域单位面积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北部有少量高碳密度的区域零星分布。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热点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占比28.59%,冷点区主要位于中部和北部,占比44.14%,非显著点占比较少,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因此,在热点区域应施以保护为主措施,减小人为干扰所造成的影响;而针对北部高原区的冷点区域,则应该实施以植被恢复为主的措施,比如在宜林区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以改善该区域固碳功能低下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碳功能 地上碳库 地下碳库 热点分析 InVEST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MCR模型的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
10
作者 林一诚 周怡宁 郑景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6-36,共11页
【目的】识别和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能为优化区域生态系统要素,改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本文利用InVEST模型,测算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碳固持、生境质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4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该区域的生态... 【目的】识别和评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能为优化区域生态系统要素,改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本文利用InVEST模型,测算围场县小滦河流域碳固持、生境质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4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廊道。【结果】全域共识别14个生态源地,构建34条生态廊道,其中19条廊道重要性较高。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南、中、北部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南部低山区森林面积较大,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高,生态廊道网络较为密集。中部农牧区的人为干扰较严重,对南、北部间生态过程造成阻碍。北部邻近塞罕坝林场区域4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高,存在一些面积较大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重要性较高。小滦河流域整体生态连通性不高,除河流本身外,沟通南、北部的唯一生态廊道位于流域东部边缘,对区域安全格局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围场县小滦河流域南部、中部和北部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较大差异,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能为制定相应区域适宜的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InVEST模型 MCR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