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敏航 姜孟孟 +6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王全顺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43-14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骨髓增殖性疾病 PDGFRB基因重排
下载PDF
76例老年急性髓系AML(非APL)诱导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华 牛建花 +7 位作者 朱成英 张琪 朱海燕 姚子龙 周敏航 王全顺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7-96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AP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6例年龄≥60岁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诱导化疗组和最佳支持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APL)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6例年龄≥60岁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诱导化疗组和最佳支持治疗组。诱导化疗组51例,接受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诱导化疗方案,包括DA、MA、HA、IA及CAG方案;最佳支持治疗组25例,接受羟基脲及输血等最佳支持治疗。对诱导化疗组与最佳支持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诱导化疗组和最佳支持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0.2-89)个月和3(0.1-17)个月。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化疗明显延长了老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诱导化疗组中有5名患者存活超过60个月,有1人存活9年余。第1疗程化疗后,诱导化疗组的患者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为(10/51)19.6%,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PR)为(10/51)19.6%,总有效率39.2%;诱导缓解期的死亡率为(7/51)13.7%。最佳支持治疗组无1例获缓解。MA方案第1疗程化疗后CR率44.4%,总有效率55.5%,疗效较DA、HA、IA及CAG方案好。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1-14)周期。随访发现,诱导化疗组与最佳支持组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5%和42%,6个月两组生存率分别为43%和21%,1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29%和13%,5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13%和0%。随访结果显示出诱导化疗组生存优于最佳支持治疗组。诱导化疗组中51例中第1周期化疗无效(no response,NR)31例占60.8%。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化疗可显著改善老年AML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老年AML患者诱导治疗缓解率较年轻患者低,诱导缓解方案用MA疗效较DA、HA、IA及CAG方案略好,若第1周期化疗未达到CR或PR的患者可以考虑最佳支持治疗。老年AML存在个体化差异,可选用低毒、高效、耐受性好的化疗方案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患者 诱导化疗 最佳支持治疗
下载PDF
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宏伟 周敏航 +7 位作者 王志红 李鹏飞 刘默 杜瑜 姚毅冰 彭朝津 靖彧 孙君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AC)单药或联合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8例初治老年(年龄>70岁)AM L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AC)单药或联合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8例初治老年(年龄>70岁)AM L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外周血及骨髓特点等。应用低剂量DAC±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低剂量化疗方案化疗(DAC 20 mg/m^2·d 1-5±以阿糖胞苷20 mg/d d3-9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8例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71-84岁,初治时白细胞中位数31.2(1.38-179)×10~9/L,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中位数42.7(23-94)%。接受了DAC±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低剂量化疗方案化疗的中位疗程数为2.5(1-20)个。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总缓解率为50%(4/8),中位OS为9.5(2-36)个月,3例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达到或超过了1年,8周内死亡1例。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Ⅲ-Ⅳ度87.5%)和肺部感染(50%)。结论:低剂量DAC±以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低剂量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年龄>70岁)AML,明显提高了有效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患者耐受性良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阿糖胞苷 骨髓抑制
原文传递
伴CBFB-MYH11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婷婷 周敏航 +7 位作者 袁磊 王倩 窦立萍 徐媛媛 王楠 王莉莉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5-31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伴CBFB-MYH11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293例AML中12例伴CBFB-MYH11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伴CBFB-MYH11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293例AML中12例伴CBFB-MYH11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结果表明,在293例AML患者中伴CBFB-MYH11者占4%(12/293);本组12例发病中位年龄为32.5(21-57)岁;FAB分型为M4Eo 8例(66.7%),M4 4例(33.3%);初诊时中位白细胞数为19.8×109/L(2.46-164.3×109/L),WBC数的大于100×109/L者占16.7%(2/12);12例患者中,经1个疗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者10例(83.3%),经2个疗程治疗达CR者2例(16.7%),总CR率为100%;5年的RFS率和OS率分别为80%和83%。结论:伴CBFB-MYH11的患者多为FAB分型中的M4Eo或M4型,细胞多表达CD33、CD34、CD117、HLA-DR、CD15、CD64、CD14,伴CBFB-MYH11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高,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inv(16) CBFB—MYH11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下载PDF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1融合基因的快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姜孟孟 高丽 +11 位作者 靖彧 丁一 徐媛媛 周敏航 马超 王楠 王蔚 韩晓萍 李红华 王全顺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1-829,共9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AML1相关融合基因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初步分析AML1融合基因与AM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对168例初治AM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AML1融合基因(AML1-ETO,AML1-EVI1,AML1-MDS... 本研究旨在检测AML1相关融合基因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初步分析AML1融合基因与AM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对168例初治AM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AML1融合基因(AML1-ETO,AML1-EVI1,AML1-MDS1,AML1-MTG16,AML1-PRDM16,AML1-LRP16,AML1-CLCA2和AML1-PRDX4)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168例AML初治患者的骨髓标本中,有18例出现AML1融合基因,其阳性率为10.7%,其中12例AML1-ETO阳性(7.14%),2例AML1-EVI1阳性(1.19%),1例AML1-MDS1阳性(0.6%),1例AML1-MTG16阳性(0.6%),1例AML1-PRDM16阳性(0.6%),1例AML1-CLCA2阳性(0.6%)。在AML1-ETO阳性患者中,有10例经过初次化疗达到完全缓解,2例经过了第二次化疗达到完全缓解;2例AML1-EVI1阳性患者经过初次化疗后并没有达到完全缓解;AML1-MDS1,AML1-MTG16,AML1-PRDM16及AML1-CACL2阳性患者经过初次化疗后均未达到完全缓解。结论:AML1融合基因在AML中较为常见,可以作为急性白血病诊断和预后标志,同时也为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提供了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 融合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多重巢式RT-PCR 完全缓解
下载PDF
ABC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宏伟 周晓燕 +5 位作者 王志红 梁耀杰 周敏航 姚毅冰 刘默 孙君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3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ABC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肿瘤科收治的5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血生化及骨髓特点等。应用ABCD方... 目的观察ABC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肿瘤科收治的5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血生化及骨髓特点等。应用ABCD方案化疗(表柔比星40 mg/m^2d1,卡莫司汀62.5 mg d1,环磷酰胺600 mg/m^2d1,地塞米松20 mg d1~d4),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48~74岁,治疗前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中位数为7.75%,中位血β_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分别为3.3μg/L和37.9 g/L。接受了ABCD方案化疗,中位疗程数为5个,部分缓解3例,微小缓解1例,稳定1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Ⅱ度3例)和乏力(Ⅱ度3例),1例发生Ⅲ度骨髓抑制并合并肺部感染。结论 ABC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MM,有效率较高,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难治
下载PDF
GNP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红 周宏伟 +8 位作者 刘默 曹志刚 周敏航 邢丽 冯少美 古永建 彭朝津 孙君重 杨清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观察GNP(吉西他滨、奈达铂联合甲泼尼松龙)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9年1月-2013年7月自愿接受GNP化疗的30例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住院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其中难治12例,复发1... 目的观察GNP(吉西他滨、奈达铂联合甲泼尼松龙)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对本科2009年1月-2013年7月自愿接受GNP化疗的30例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住院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其中难治12例,复发13例,进展5例。类型包括B细胞淋巴瘤18例,T细胞或NK/T细胞淋巴瘤12例。接受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2(2-7)个疗程。结果 2个周期GNP治疗,显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3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0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总反应率(over response rate,ORR)为76.7%,1年总生存率(over survival,OS)为86.7%,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占40%,中位PFS为10个月(95%CI:5.8-14.2个月)。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 GNP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奈达铂 复发难治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急性红白血病13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玥潞 周敏航 +7 位作者 曹婷婷 窦立萍 陆晓林 张茜菲 姚子龙 王莉莉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2-1147,共6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红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到2012年10月共收治30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1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结果表明,红系及非红系同时表达... 本研究旨在分析急性红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到2012年10月共收治30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13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结果表明,红系及非红系同时表达增高,髓系抗原主要表达CD13、CD33、CD117、CD34,部分有核红系抗原表达Gly、CD71。核型分析显示3例有轻微核型异常,2例有复杂核型,1例为正常核型,在其余患者未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5例存在预后不良基因,其中3例MLL-MLL融合基因阳性,1例MLL突变,1例为NRAS基因突变,在其余8例中未检测出异常基因。经含地西他滨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患者CR率为53.8%(7/13),PR率为15.4%(2/13),最终8例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年OS率79%,3年RFS率78%。结论:AML-M6为急性白血病中特殊亚型,由MDS转化,含有不良基因,预后较差,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DAC相关化疗方案可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红白血病 MLL-MLL融合基因 复杂核型 地西他滨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BCL2/IGH与BCL6/IGH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玥潞 董丽丽 +8 位作者 高丽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靖彧 薄剑 周敏航 曹婷婷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0-1373,共4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点都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PCR技术在DLBCL患者骨髓BCL2/IGH及BCL6/IGH等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80例初治D...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点都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PCR技术在DLBCL患者骨髓BCL2/IGH及BCL6/IGH等融合基因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利用多重巢式PCR技术对80例初治DLBCL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BCL2/IGH及BCL6/IGH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表明,80例患者骨髓标本中携带目的融合基因共12例,阳性率为15%;其中BCL2-IGH阳性患者为6例,BCL6-IGH阳性患者为6例。DLBCL患者携带不同的融合基因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结论:运用多重PCR方法对DLBCL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改善方法,使之对融合基因能做定量或半定量分析,这对于DLBCL患者的诊断、协助分期、预后评估、微小残留病变的估测,指导临床治疗DLBCL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多重PCR BCL2 IGH融合基因 BCL6 IGH融合基因
下载PDF
多重巢式RT-PCR对骨髓增殖性肿瘤中PDGFRα融合基因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孟孟 周敏航 +6 位作者 高丽 丁一 徐媛媛 王莉莉 靖彧 王全顺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47-1449,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巢式RT-PCR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快速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融合基因的应用价值。利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对146例MPN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P...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巢式RT-PCR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快速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融合基因的应用价值。利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对146例MPN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PDGFRα融合基因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146例MPN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6例出现PDGFRα融合基因,其阳性率为4.11%,其中4例患者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均获疗效。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巢式RT-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快速等优点,可以准确快速确定MPN的分子类型,并为该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PDGFRα融合基因 多重巢式RT-PCR
下载PDF
改良DCE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宏伟 梁耀杰 +5 位作者 王志红 刘默 周晓燕 周敏航 姚毅冰 孙君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DCEP方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及顺铂)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肿瘤科住院并接受改良DCEP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5例... 目的观察改良DCEP方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及顺铂)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肿瘤科住院并接受改良DCEP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5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外周血及骨髓特点等。应用改良DCEP方案化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5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51~75岁。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5例患者均接受了改良DCEP方案化疗,中位疗程数2(2~5)个。部分缓解1例,无进展生存期2个月;微小反应1例,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1例。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4例Ⅱ度)和乏力(3例Ⅱ度),1例发生Ⅳ度骨髓抑制并合并肺部感染。结论改良DCE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MM的有效率可,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改良DCEP方案 复发 难治
下载PDF
应用多重巢式RT-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MLL基因相关的10种融合基因
12
作者 曹婷婷 高丽 +7 位作者 周敏航 郭玥潞 闫真 张松松 徐媛媛 丁一 王莉莉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3-936,共4页
本研究探讨应用多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MLL基因相关的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了221例MDS患者10种MLL基因相关融合基因(dupMLL、MLL-ELL、MLL-ENL、MLL-AF6、MLL-AF9... 本研究探讨应用多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MLL基因相关的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了221例MDS患者10种MLL基因相关融合基因(dupMLL、MLL-ELL、MLL-ENL、MLL-AF6、MLL-AF9、MLL-AF10、MLL-AF17、MLL-CBP、MLL-AF1P、MLL-AF1Q)。结果表明:在221例MDS患者中检测出以上融合基因者20例(9.05%),以上10种基因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依次为7(3.16%)、2(0.9%)、1(0.45%)、1(0.45%)、2(0.9%)、2(0.9%)、1(0.45%)、2(0.9%)、1(0.45%)、1(10.45%)。结论:多重巢式RT-PCR技术能同时检测MDS患者中的10种融合基因,可作为MDS诊断及疗效判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微小残留病(MRD)及预后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LL基因 多重RT—PCR
下载PDF
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癸酰酯对小鼠肠道急性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茜 王志红 +5 位作者 周宏伟 姚毅冰 刘默 周敏航 程莉 孙君重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癸酰酯(TPD)对小鼠肠道急性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PD组(25、50、100μg/kg),10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造成小鼠急性肠道放射损伤模型,TPD组... 目的研究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癸酰酯(TPD)对小鼠肠道急性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PD组(25、50、100μg/kg),10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造成小鼠急性肠道放射损伤模型,TPD组照射前经尾静脉连续给药3 d,观察小鼠照射后20 d的生存时间,并用相同方法测定照射后3.5 d隐窝数量。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给予1 nmol/L TPD作用12 h后经10 Gy60Coγ射线照射,应用CCK-8法检测照射后0、1、2、3、4 d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小鼠平均存活4.2 d,最佳给药组(100μg/kg)平均存活时间为10 d;对照组和最佳给药组平均隐窝数量分别为(11.0±1.3)个、(35.1±1.9)个;连续测定4 d IEC-6增殖活性,给药组平均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PD对小鼠肠道急性放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小肠隐窝上皮细胞增殖、增加小肠隐窝数量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癸酰酯(TPD) 小鼠 辐射损伤 小肠 急性肠放射损伤 肠隐窝 放射疗法 γ射线 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