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对肿瘤患儿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
1
作者 雷嘉颖 黎阳 +6 位作者 李春谋 熊稀霖 冯楚础 翁文骏 彭晓敏 周敦华 黄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白介素-2(r IL-2)维持治疗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相关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1月在本科治疗的22例肿瘤患儿,男女各11例,开始IL-2治疗的中位年龄9(3-16)岁,给予小剂量r IL-2免疫治...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白介素-2(r IL-2)维持治疗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相关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1月在本科治疗的22例肿瘤患儿,男女各11例,开始IL-2治疗的中位年龄9(3-16)岁,给予小剂量r IL-2免疫治疗前均完成全部手术及放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化疗结束1个月后开始使用rIL-2小剂量维持治疗:4×10^(5)IU/(m^(2)·d),隔日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1年。每3个月行免疫细胞亚群检测至治疗终止,同时随访患儿病情转归及治疗相关副反应。结果:22例患儿经r IL-2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自然杀伤细胞(CD3-CD56^(+))、辅助性T细胞(CD3^(+)CD4^(+))、杀伤性T细胞(CD3^(+)CD8^(+))的绝对值及辅助T细胞/抑制T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治疗前后的绝对值及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获得完全缓解的17例患儿中,14例在治疗后继续保持完全缓解,3例复发,其中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治疗前获得部分缓解的5例患儿经治疗后行PET/CT扫描后评估为完全缓解。在小剂量r IL-2免疫治疗初期,出现注射部位皮疹1例,注射后低至中度一过性发热2例,均给予对症处理后消失,未见治疗相关器官功能损害。结论:小剂量r IL-2维持治疗耐受性良好,可显著改善肿瘤患儿外周血部分抗肿瘤免疫细胞亚群的分布,且不会导致调节性T细胞绝对值及比例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2 儿童 实体瘤 免疫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儿童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期加一剂蒽环类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SCCLG/SCCCG-APL协作组
2
作者 樊重 杨良春 +29 位作者 陈以乔 万伍卿 麦惠容 杨丽华 兰和魁 周敦华 李婉丽 郭碧赟 何飞 廖柳华 陈惠芹 甄子俊 贺湘玲 冯晓勤 陈国华 吉训琦 陈沫 黎巧茹 龙兴江 田川 符莹 罗杰思 黄丹萍 张晓莉 唐燕来 王丽娜 李毓 李彬 黄礼彬 罗学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6-90,96,共6页
目的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HR-APL)的去化疗诱导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儿童患者中尚未得到验证,需开展儿童的研究。方法数据来自华南儿童APL协作组的前瞻性研究资料,≤16岁、完成诱导治疗的NHR-APL患儿纳入分析。在砷剂+全... 目的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HR-APL)的去化疗诱导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儿童患者中尚未得到验证,需开展儿童的研究。方法数据来自华南儿童APL协作组的前瞻性研究资料,≤16岁、完成诱导治疗的NHR-APL患儿纳入分析。在砷剂+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治疗的基础上,比较加或不加1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米托蒽醌10mg/m^(2)(化疗或无化疗组)的缓解情况和不良事件率。结果化疗组139例,无化疗组27例,两组的诱导治疗结果比较: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中位天数分别为26.0(22.0,31.5)d和31.0(27.5,35.0)d(P=0.002);分子学完全缓解分别有29.5%和3.7%(P=0.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分别有43.2%和74.1%(P=0.003);最高白细胞中位数分别为8.6(IQR 4.9,18.4)×10^(9)/L和22.7(IQR 16.0,41.7)×10^(9)/L(P<0.001);确诊分化综合征分别有5.8%和33.3%(P<0.001);出凝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4.4%和51.9%(P<0.001)。感染、颅内高压、心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相似(均P>0.1)。结论儿童NHR-APL可能有别于成人患者,与无化疗比较,诱导治疗加1剂量蒽环类疗效更好,并发症的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疗
下载PDF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杨凤英 许吕宏 +5 位作者 王健 张亚停 林少汾 王开美 周敦华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7-972,共6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9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离患儿外...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9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离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测序法进行MTHFR基因分型;观察大剂量MTX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同时监测MTX血药浓度,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对治疗不良反应及MTX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中高危ALL患儿中,与野生组(CC基因型)比较,MTHFR C677T突变组(CT+TT基因型)患儿发生白细胞减少(OR=2.38)、中性粒细胞减少(OR=2.2)、血红蛋白减少(OR=1.83)、肝功能损害的风险高(OR=1.98)。然而,MTHFR C677T突变组与野生组在24、48及72 h的MTX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TX血药浓度(48 h)、ALL临床危险度分级、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大剂量MTX治疗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MTHFR C677T基因突变与ALL患儿大剂量MTX治疗后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周敦华 黄绍良 +4 位作者 方建培 黎阳 陈纯 吴燕峰 包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 5例 (AML 4例 ,HR ALL 1例 ) ;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CML及HR ALL各 1例 ;自体外周血造血...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 5例 (AML 4例 ,HR ALL 1例 ) ;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CML及HR ALL各 1例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PBSCT)治疗AML 2例。UD UCBT中 4例为HLA 5 / 6相合 ,1例为全相合。输入的脐血 (UCB)平均有核细胞数 (NC)为 6 2 9× 10 7/kg ,CFU GM为 0 17× 10 5/kg ,CD34+ 细胞数为 4 6× 10 5/kg。预处理主要以马利兰 (Bu)、环磷酰胺 (CY)、氟达拉宾 (Flu)和马法兰 (Mel)等组成的方案。【结果】 4例可评价的UD UCBT患儿中 3例完全植入 ,1例未植入者自体造血恢复 ,2例allo PBSCT患儿均完全植入。UCBT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2 1d ,血小板 (PLT)≥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40d。 2例allo PBSCT患儿外周血ANC≥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0d和 +12d ,PLT≥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11d和 +14d。 3例植入的UCBT者 2例分别发生Ⅰ度和Ⅲ度aGVHD。 2例allo PBSCT患儿分别发生Ⅱ度和Ⅲ度aGVHD。随访 2 5个月 ,2例auto PBSCT患儿均复发。allo HSCT 7例中 2例复发 ,2例死于移植合并症 ,3例无病存活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儿童 白血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人脐血来源MSCs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敦华 魏菁 +4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包蓉 吴燕峰 黎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06-1609,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纯化、扩增、表面标志、免疫表型及其造血生长因子(HGFs)分泌等生物学特性。方法:(1)F icoll法分离、纯化人脐血、成人骨髓和胎儿骨髓MSCs,动态观察不同来源MSCs的生长状况。(2)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纯化、扩增、表面标志、免疫表型及其造血生长因子(HGFs)分泌等生物学特性。方法:(1)F icoll法分离、纯化人脐血、成人骨髓和胎儿骨髓MSCs,动态观察不同来源MSCs的生长状况。(2)流式细胞仪检测脐血和骨髓MSCs表面CD34、CD45、CD14、CD29、CD44、CD105、CD166、CD80、CD86、CD40和CD40L的表达。(3)ELISA法检测脐血和骨髓MSCs培养上清中SCF、TPO、FLT-3L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1)所有骨髓标本中均可分离纯化出MSCs,而15份脐血中仅4份分离纯化出MSCs,脐血MSCs和骨髓MSCs的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脐血MSCs原代培养所需要的单个核细胞(MNC)量为骨髓MSCs的3倍,且其原代培养的增殖速度较慢,但脐血MSCs传代培养的增殖速度和骨髓相似。(2)脐血MSCs和骨髓MSCs表面标志无差异,均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以及与免疫识别有关的表面抗原。(3)脐血和骨髓MSCs分泌SCF、TPO、FLT-3L和IL-6的水平相似。结论:(1)脐血和骨髓同样可以分离、纯化MSCs,但脐血中MSCs的含量少,且大部分脐血中不含MSCs。(2)纯化的脐血MSCs扩增能力、表面标志、免疫学表型及HGFs分泌水平和骨髓MSCs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间质干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含脐血MSC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重建NOD/SCID小鼠造血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敦华 张绪超 +6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吴燕峰 魏菁 包蓉 黄科 黎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9-643,691,共6页
【目的】探讨含人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及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 【目的】探讨含人脐血(umbilical cord blood,UCB)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s)体系扩增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及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方法】①用含女性胎儿脐血MSCs(UCBMSCs)及HGFs组合的无血清扩增体系体外扩增男性新生儿UCB CD34^+细胞。②收获扩增第6天的UCB细胞,经尾静脉移植给亚致死量照射后的雌性NOD/SCID小鼠。③动态观察移植后小鼠生存情况及外周血象的恢复。④移植后8周,流式细胞仪检测存活小鼠骨髓中人CD45^+、CD45^+CD33^+、CD45^+CD41^+、CD45^+CD3^+和CD45^+CD19^+细胞含量;PCR法检测移植小鼠外周血中人Y染色体表达。【结果】①非扩增组小鼠存活率为60%,扩增组存活率为90%。②动态观察发现:扩增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于移植后第20天恢复,PLT于移植后第40天恢复,明显短于非扩增组。③移植后8周,两组小鼠外周血中人Y染色体检测均为阳性,扩增组和非扩增组小鼠骨髓中人CD45+细胞的含量分别为18.5%±8.3%和16.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移植后8周,扩增组小鼠体内CD45^+CD33^+和CD45^+CD41a^+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非扩增组,但CD45^+CD3^+、CD45^+CD19^+细胞百分比均低于非扩增组。【结论】①含人UCBMSCs体系扩增后的UCB细胞具有NOD/SCID小鼠体内植入并重建小鼠造血的能力,似不具有提高小鼠体内植入率的作用。②扩增后的UCB移植可显著促进移植后小鼠造血恢复,提高小鼠存活率。③扩增后的UCB移植主要促进小鼠髓系及巨核系的植入,但对淋巴系的植入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植入 造血重建 NOD/SCID小鼠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培养上清与融冻产物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及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敦华 黄科 +2 位作者 吴燕峰 沈婷 黄绍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培养上清、融冻产物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及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人骨髓MSC,收集纯化三代的MSC培养上清,采用反复冻融法获得MSC融冻产物,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纯化脐血CD34+细胞。实验分...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培养上清、融冻产物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及分化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人骨髓MSC,收集纯化三代的MSC培养上清,采用反复冻融法获得MSC融冻产物,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系统纯化脐血CD34+细胞。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含MSC滋养层组、MSC上清组、MSC融冻产物组及单纯造血生长因子(HGFs)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脐血CD34+细胞在这四种培养体系中第6天和第12天有核细胞数及CD34+、CD34+CD38-、CD41+、CD19+、CD3+细胞含量。【结果】①MSC滋养层组对脐血有核细胞和对脐血CD34+、CD34+CD38-的扩增能力最强,MSC培养上清组和MSC滋养层相比具有类似的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减弱(P<0.05)。②MSC培养上清和MSC均具有抑制脐血CD34+细胞分化为CD3+和CD19+细胞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MSC培养上清和MSC均具有促进脐血CD34+细胞向CD41+细胞分化的作用,MSC滋养层的作用强于MSC培养上清(P<0.05)。④MSC融冻产物已完全丧失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和分化作用,与单纯因子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MSC培养上清对脐血CD34+、CD34+CD38-细胞均具有扩增作用,而且可促进脐血CD34+细胞向CD41+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MSC培养上清 MSC融冻产物
下载PDF
rhG-CSF治疗小儿ALL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敦华 黄科 +3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钟凤仪 陈纯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抑制期 药物疗法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正常人脐血及正常小鼠造血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敦华 麦惠容 +2 位作者 陈戈煜 黄绍良 魏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正常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体内对正常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方法]①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半固体... [目的]了解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对正常人脐血造血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体内对正常小鼠造血细胞的作用。[方法]①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粒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甲酸,观察其对人脐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②用含0.5 μmol/LATRA和IL-6、G-CSF、EPO、SCF的体系培养人脐血MNC,第7、14天时检测扩增后的人脐血有核细胞(NC)数、CD34+细胞数并观察其CFU-GM、BFU-E和CFU-GEMM形成;③用不同剂量的ATRA处理BABL/c小鼠,分别于处理后2、4、6、8、10 d检测小鼠外周血中CD34+细胞、WBC、RBC及PLT含量的变化,从而观察ATRA在体内对造血细胞的影响。[结果]①一定浓度的ATRA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脐血CFU-GM的生长,但对BFU-E、CFU-GEMM的形成无影响;高浓度时抑制CFU-GM、BFU-E和CFU-GEMM的形成。促进CFU-GM形成的最佳ATRA浓度为0.5μmol/L,浓度为5.0μmol/L时开始起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10μmol/L时,无任何集落形成。②0.5 μmol/LATRA联合IL-6、SCF、G-CSF和EPO在体外孵育人脐血MNC,第7天和第14天时,ATRA组NC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TRA组CFU-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上海高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敦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7-9,共3页
通过对上海 11所高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调查 ,认为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即在转变观念、理顺体制的基础上 ,从加强导师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内容和改进考核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道德素质 问卷调查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将上海中医药大学建设成世界著名的品牌大学——2010年大学远景发展规划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敦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相匹配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应有自己的品牌大学。上海应选择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突破口 ,树立城市教育品牌 ,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应率先进入开放行列 ,提速中医药教育国际...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相匹配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应有自己的品牌大学。上海应选择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突破口 ,树立城市教育品牌 ,是十分必要的。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应率先进入开放行列 ,提速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 品牌大学 世界著名 目标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脐血造血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敦华 黄绍良 《中国小儿血液》 1998年第3期129-133,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细胞培养技术的完善,对脐血(UCB)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就UCB造血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体内生长特性、仿体内扩增情况及其免疫学特性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脐血 造血干细胞 仿体内扩增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Fanconi贫血分子遗传学及临床研究的进展
13
作者 周敦华 黄绿良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Fanconi贫血分子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贫血 FANCONI贫血 分子生物学 遗传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联合移植的Ⅰ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绍良 周敦华 +4 位作者 方建培 黎阳 黄科 吴燕峰 包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6-306,F004,共2页
为促进无关供体脐血移植( UD- UCBT)患儿的造血干细胞( HSC)植入和造血恢复,我们在 2001年 9月至 2003年 3月,以自体或异基因双亲(母亲或父亲)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MSC)联合脐血移植的Ⅰ期临床观察,探讨 MSC是否可促进 HSC植入及造血... 为促进无关供体脐血移植( UD- UCBT)患儿的造血干细胞( HSC)植入和造血恢复,我们在 2001年 9月至 2003年 3月,以自体或异基因双亲(母亲或父亲)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MSC)联合脐血移植的Ⅰ期临床观察,探讨 MSC是否可促进 HSC植入及造血恢复、对 GVHD的影响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 联合移植术 临床观察 无关供体 预处理
下载PDF
联合使用干细胞因子、FLT3配基与白介素2,7,15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黎阳 黄绍良 +3 位作者 吴燕峰 魏菁 包蓉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 通过干细胞因子 (SCF)、FLT3配基 (FL)联合白介素 (IL) 2 ,7,15等的不同组合体系体外扩增人脐血来源的CIK NK细胞 (CB CIK NK) ,探讨不同培养方式对CB CIK NK细胞诱导、扩增产率的影响。按诱导扩增体系的不同分 3组 :A组 (SCF +IL2 +IL7+IL15 ) ,B组 (SCF +FL +IL2 +IL7+IL15 )和C组 (IL2 +IL7+IL15 ,对照组 ) ,培养 2 1天 ,检测CD3+ CD5 6 + CIK细胞、CD3- CD5 6 + NK细胞比例和扩增倍数。结果表明 :经 2 1天培养 ,A ,B及C组CIK细胞比例分别为 (19.84± 2 .93) %、(2 6 .2 0± 4 .0 5 ) %及 (2 4 .0 3± 4 .99) % ;而NK细胞的比例A、B及C组比例分别为 (4 9.6 0± 1.4 0 ) %、(5 1.16± 6 .4 5 ) %及 (30 .85± 8.12 ) %。含SCF +FL的B组扩增效率最高 ,其中CIK细胞的扩增倍数由对照组 (C组 )的 (5 75 81± 2 2 1.72 )倍增加至 (796 .0 9± 2 78.4 7)倍 (最高为 1313倍 ) ;NK细胞由对照组 (C组 )的 (30 .39± 14 .4 7)倍增加至 (6 5 .85± 30 .83)倍 (最高为 12 1.0 6倍 )。结论 :通过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可以同时扩增CB来源的CIK NK细胞 ;联合诱导、扩增CB CIK NK细胞以采用含SCF +FL +IL2 +IL7+IL15的培养体系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NK细胞 脐血 干细胞因子 FLT3配基 白介素2 白介素7 白介素15
下载PDF
小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肝活检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宏贵 方建培 +4 位作者 朱佳 翁文俊 陈纯 周敦华 黄绍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β地贫)的肝脏病理特点,探讨肝活检的方法与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10月—2006年10月住院的63例重型β地贫患儿行肝活检,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作66例次肝活检,均... 目的分析小儿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β地贫)的肝脏病理特点,探讨肝活检的方法与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10月—2006年10月住院的63例重型β地贫患儿行肝活检,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作66例次肝活检,均1次成功,成功率100%。肝活检显示肝组织内有不同程度铁沉积,中重度占42例(66.7%),铁沉积程度与血清铁蛋白(S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0,P<0.01)。检出肝纤维化54例(85.7%),年龄(7.3±3.2)岁,SF在纤维化患儿中明显升高(P<0.01),但纤维化分期与SF、肝脏铁沉积程度无相关性(r=0.12、0.21,P均>0.05)。结论我国小儿重型β地贫存在肝脏铁含量重、肝纤维化普遍且发生年龄早的特点,与不规范治疗有关。小儿地贫肝活检安全、可行,能为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肝活检 肝纤维化 儿童
下载PDF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科 黄绍良 +4 位作者 方建培 钟凤仪 周敦华 李栋方 岑丹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总有效率为71.88%,4种药物联合组、2~3种药物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72.2%及71.33%,差别无显著性。治疗过程中,致命的合并症为败血症,尤其潜伏病毒激活及深部真菌感染。随访中没有病例发展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结论】CSA与ALG/ATG、HDIVIG、HDMP有良好的协同作用,IIST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儿童SAA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强化免疫 再生障碍性贫血 联合 儿童 抑制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细胞定向诱导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志安 沈慧勇 +4 位作者 周敦华 宋少云 吴燕峰 曾志勇 刘尚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研究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条件及其成骨活性。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que技术分离脐血和成人骨髓MSCs,以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为辅剂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结节... 目的研究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条件及其成骨活性。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que技术分离脐血和成人骨髓MSCs,以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为辅剂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结节和I型胶原作为成骨细胞鉴定与活性评价的指标。结果两种MSCs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后,成骨细胞标志性产物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结节和I型胶原均得到了稳定的表达,并显著高于未诱导MSCs。结论脐血和成人骨髓MSCs在适当的条件下均可向成骨细胞定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脐血 间充质干细胞 定向诱导 骨矿化 Ⅰ型胶原 结节 成人骨髓 碱性磷酸酶 定向分化
下载PDF
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健 林少汾 +6 位作者 陈启慧 邱坤银 徐宏贵 黄科 黎阳 方建培 周敦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95-1701,共7页
目的:分析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筛选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疗规范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新发MDS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儿进... 目的:分析28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筛选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疗规范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28例新发MDS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统计预后及筛选影响临床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2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 8∶1,男性发病率较高;年长儿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以三系细胞减少为主,共16例(57. 14%),其余表现为单纯贫血(7. 1%)、单纯血小板减少(7. 1%)、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贫血(14. 29%)、贫血及血小板减少(14. 28%);骨髓象以增生为主(82. 14%),增生的骨髓象均为病态造血,且病态造血的表现形式及程度不一;骨髓活检表明典型的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比例为33. 33%;染色体核型检查显示,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41. 18%。中位随访时间为1. 75年。5例患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其中4例持续缓解,1例死亡;未接受HSCT的其余23名患儿中,7例确诊后放弃治疗,其余16例接受化疗(2例CR后放弃治疗,5例转化为AML,3例复发,3例持续CR),死亡11例,9例失访。预测全部患儿5年总体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38. 2±11. 3)%、(35. 3±11. 3)%,其中接受HSCT患儿OS及EFS均明显优于其余患儿,(80. 0±17. 9)%vs(22. 8±11. 5)%(P=0. 039)、(80. 0±17. 9)%vs (17. 5±11. 1)%(P=0. 030)。在本研究的28例患儿中,除接受HSCT(P=0. 016)和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外(P=0. 006),其余为年龄、性别、骨髓存在小巨核细胞、是否为进展性MDS均对预后无影响(P> 0. 05)。结论:儿童MDS罕见,易误诊,存在高度异质性,预后差,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且预后评估体系急需完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可能是治愈该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态造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预后评估体系
原文传递
小剂量K562细胞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黎阳 张绪超 +4 位作者 黄绍良 魏菁 黄文革 周敦华 吴燕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小剂量(1×106)人急性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对NOD/SCID小鼠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OD/SCID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5×106,... 【目的】探索建立小剂量(1×106)人急性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及通过流式细胞仪对NOD/SCID小鼠的肿瘤负荷情况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NOD/SCID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5×106,比较不同剂量接种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组织病理改变及通过流式细胞术对NOD/SCID小鼠体内的肿瘤标记进行检测。【结果】1×106及5×106K562细胞接种的NOD/SCID小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30.3±4.3)d和(22.2±3.7)d;其外周血、骨髓及肝、肺组织匀浆中均可发现不同比例的肿瘤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5×106K562细胞接种组NOD/SCID小鼠外周血、肝匀浆中人CD1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106接种组,而肺匀浆的CD13表达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1×106)K562细胞NOD/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完全可行的,这有助于降低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K562细胞 NOD/SCID小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