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糖基转移酶及其在代谢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文灵 陈刚 +1 位作者 王瑛华 李玲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7,F0004,共4页
糖基转移酶催化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代谢工程应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介绍糖基转移酶的基本特性,总结近年来研究植物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微生物中3个C-糖基转移酶基因(UrdGT2、... 糖基转移酶催化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代谢工程应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介绍糖基转移酶的基本特性,总结近年来研究植物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微生物中3个C-糖基转移酶基因(UrdGT2、gilGT和iroA)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概括糖基转移酶在代谢工程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趋势,为植物C-糖基转移酶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代谢应用方面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转移酶 糖基化 代谢工程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蔗耐低钾能力、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差异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文灵 卢颖林 +5 位作者 敖俊华 陈迪文 黄莹 黄振瑞 李奇伟 江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41-46,共6页
以粤糖60号(YT60)和斑茅杂交后代BC2-32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其耐低钾能力、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钾水平相比,低钾胁迫下,BC2-32的干物重下降了59.39%,而YT60的干物质量只下降了30.61%,下... 以粤糖60号(YT60)和斑茅杂交后代BC2-32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其耐低钾能力、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钾水平相比,低钾胁迫下,BC2-32的干物重下降了59.39%,而YT60的干物质量只下降了30.61%,下降幅度明显小于BC2-32,表现出较强的耐低钾能力;YT60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下降幅度均比BC2-32小,而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幅度也较小,表明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相关指标可以作为伸长前期筛选耐低钾基因型甘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耐低钾 光合特性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文灵 卢颖林 +5 位作者 敖俊华 陈迪文 黄莹 沈大春 黄惠娟 江永 《甘蔗糖业》 2016年第6期14-17,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含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3.0亿个/m L)能显著提高甘蔗叶片氮平衡指数和叶绿...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含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数≥3.0亿个/m L)能显著提高甘蔗叶片氮平衡指数和叶绿素SPAD值,增强根系活力,提高干物质积累量。以施用2次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处理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甘蔗叶片氮平衡指数和叶绿素SPAD值分别提高16.7%和12.1%,根系活力增加53.1%,干物质积累量提高59.4%。可见,在常规施肥基础上,配施复合微生物菌肥可以促进甘蔗生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复合物微生物菌肥 氮平衡指数 根系活力
下载PDF
甘蔗蔗糖积累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文灵 江永 +5 位作者 李奇伟 卢颖林 黄振瑞 敖俊华 陈迪文 黄莹 《甘蔗糖业》 2011年第6期11-17,共7页
甘蔗茎中积累高浓度蔗糖,其积累涉及到蔗糖的合成、运输和代谢等生理过程。本文对甘蔗茎中蔗糖积累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和路径作出展望。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积累 影响因素 调控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海蔗22号“3414”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文灵 敖俊华 +4 位作者 陈迪文 黄莹 卢颖林 黄振瑞 江永 《甘蔗糖业》 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甘蔗新品种海蔗22号(粤糖09-13)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肥料效应模型分析,获得合理推荐施肥量,为推广、指导甘蔗新品种海蔗22号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氮肥对海蔗22号产量...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甘蔗新品种海蔗22号(粤糖09-13)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肥料效应模型分析,获得合理推荐施肥量,为推广、指导甘蔗新品种海蔗22号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氮肥对海蔗22号产量影响最大,接着为钾肥和磷肥;氮磷钾互作效应表明中等水平更有利于肥效的发挥,N_2P_2K_2为最佳肥效配比;本试验条件下获得海蔗22号最高产量(94.7t/hm^2)施肥方案为N 631.7 kg/hm^2,P_2O_5 276.54 kg/hm^2,K_2O 478.29 kg/hm^2;最大经济效益(39487.09元/hm^2)施肥量为N 414 kg/hm^2、P_2O_5 216 kg/hm^2、K_2O 511.18 kg/hm^2,相应产量为92.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海蔗22号 “3414”肥料试验 肥料效应
下载PDF
甘蔗伸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及与氮、钾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文灵 黄莹 +4 位作者 卢颖林 敖俊华 陈迪文 江永 李奇伟 《甘蔗糖业》 2013年第3期11-14,共4页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甘蔗伸长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氮、钾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氮、钾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蔗伸长期叶色存在差异,而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钾含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蔗... 测定了不同基因型甘蔗伸长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氮、钾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氮、钾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蔗伸长期叶色存在差异,而且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钾含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蔗伸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氮素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钾素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绿素 基因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甘蔗渣栽培平菇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文灵 陈仲华 +7 位作者 敖俊华 李奇伟 安玉兴 梁磊 黄莹 曾巧英 陈迪文 江永 《食用菌》 2013年第6期27-28,共2页
以甘蔗渣为栽培主料,添加不同类型氮源栽培平菇,研究不同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速度以及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为影响平菇生物转化率的主要因素,而硫酸铵和氨基酸对其影响不明显。配方1(A1B1C1),即硝酸铵1%、硫... 以甘蔗渣为栽培主料,添加不同类型氮源栽培平菇,研究不同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速度以及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为影响平菇生物转化率的主要因素,而硫酸铵和氨基酸对其影响不明显。配方1(A1B1C1),即硝酸铵1%、硫酸铵0.5%、不添加氨基酸时,平菇菌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为甘蔗渣栽培平菇的最佳组合,生物转化率为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农平20号 栽培 正交试验 配方筛选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黄振瑞 周文灵 +3 位作者 江永 李奇伟 陈清 张福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8-1573,共6页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g/hm2,P2O5195 kg/hm2,K2O 240 kg/hm2)甘蔗平均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N 404 kg/hm2,P2O5296 kg/hm2,K2O 281 kg/hm2);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的氮和磷吸收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分别提高6.1%、5.5%和13.3%。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配比,可促进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甘蔗优化施肥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合理施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优化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加强甘蔗养分管理,降低甘蔗生产成本 被引量:23
9
作者 敖俊华 江永 +5 位作者 黄振瑞 卢颖林 黄莹 周文灵 陈迪文 李奇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1-34,共4页
在甘蔗生产成本中,肥料投入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甘蔗养分管理,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效益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甘蔗生产养分管理情况,分析了我国蔗区土壤中主要养分状况和我国甘蔗生产中养分管理... 在甘蔗生产成本中,肥料投入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甘蔗养分管理,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效益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甘蔗生产养分管理情况,分析了我国蔗区土壤中主要养分状况和我国甘蔗生产中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甘蔗养分利用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养分管理 生产成本
下载PDF
钾水平对甘蔗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莹 曾巧英 +6 位作者 敖俊华 陈迪文 周文灵 卢颖林 江永 黄振瑞 李奇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53,61,共5页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钾水平对两个甘蔗品种(BC2-32和YT55)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使两品种的总干重显著增加,根冠比降低;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根干重,根冠比均比YT55高,地上部则相反;随着钾浓度的升高,BC2...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钾水平对两个甘蔗品种(BC2-32和YT55)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使两品种的总干重显著增加,根冠比降低;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根干重,根冠比均比YT55高,地上部则相反;随着钾浓度的升高,BC2-32的总干重增长幅度比YT55大;施钾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的各器官氮、磷含量以及全株氮、磷积累量和利用效率,BC2-32的地上部氮、磷积累量分别占全株氮、磷积累量的比例以及氮利用效率在各钾处理下均比YT55低,而磷利用效率在较低钾处理下低于YT55,在较高钾处理下则相反;施钾显著提高了两品种的全株钾积累量,降低了钾利用效率,在不同钾处理下,BC2-32的钾素利用效率都高于YT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水平 甘蔗 干物质 养分吸收利用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蔗K^+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迪文 卢颖林 +5 位作者 江永 黄莹 敖俊华 周文灵 黄振瑞 李奇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2-14,共3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基因型甘蔗(YT60、YT55、ROC22、BC2-32)根系K+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YT55最低养分浓度临界值最低(Cmin值最小),对K+的亲和力最高(Km值最小),而BC2-32的Cmin值最大,对K+的亲和力最低(Km值最大)。Imax在...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基因型甘蔗(YT60、YT55、ROC22、BC2-32)根系K+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YT55最低养分浓度临界值最低(Cmin值最小),对K+的亲和力最高(Km值最小),而BC2-32的Cmin值最大,对K+的亲和力最低(Km值最大)。Imax在各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吸收动力学 基因型 养分高效
下载PDF
口腔义齿的三维造型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文灵 张远鹏 +4 位作者 陈敏 董士海 吕培军 樊星 李国珍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2-85,共4页
作者阐述了口腔义齿的三维信息提取方法,并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以交互的方式实现牙体的三维造型,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有效的编辑手段,并给出了单颗义齿及全口义齿造型的显示实例。
关键词 口腔义齿 三维造型 三维信息 计算机
下载PDF
硅对铝胁迫下甘蔗幼苗的缓解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卢颖林 陈迪文 +5 位作者 江永 黄莹 敖俊华 周文灵 黄振瑞 王亚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87-91,共5页
铝毒是酸性土壤地区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铝毒对作物的伤害是一个难点。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通过测定分析铝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甘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硅对甘蔗幼苗铝毒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铝胁迫处理(T1)... 铝毒是酸性土壤地区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何解决铝毒对作物的伤害是一个难点。采用营养液培养法,通过测定分析铝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甘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硅对甘蔗幼苗铝毒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铝胁迫处理(T1)与空白对照相比,甘蔗株高和干物质量显著下降,根系形态参数包括根总长、根直径、根体积和根表面积显著减少,根系活力、叶片SPAD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显著升高,说明铝胁迫下,甘蔗植株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活动均受到损害;而向营养液中添加1~2mmol/L硅酸钠处理(T2、T3),相比T1处理,甘蔗株高、干物质量显著增加,根系形态各项参数得到显著改善,甘蔗根系活力和叶片SPAD值显著提高,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显著降低,表明硅能有效缓解铝对蔗苗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铝胁迫 缓解效应 根系形态
下载PDF
钾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斑茅生长和钾营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颖林 曾巧英 +6 位作者 陈迪文 周文灵 黄莹 敖俊华 黄振瑞 江永 李奇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9-44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钾水平下3个基因型斑茅根系形态和钾营养特性的差异,为培育钾高效甘蔗品种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钾钝感斑茅材料云南82-85和钾敏感斑茅材料海南92-109、广西87-3为供试材料,采用高钾(3 mmol·L-1,HK)和低... [目的]探讨不同钾水平下3个基因型斑茅根系形态和钾营养特性的差异,为培育钾高效甘蔗品种提供优异种质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钾钝感斑茅材料云南82-85和钾敏感斑茅材料海南92-109、广西87-3为供试材料,采用高钾(3 mmol·L-1,HK)和低钾(0.1 mmol·L-1,LK)2个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钾素对不同基因型斑茅生长、根系形态、钾素累积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低钾处理下,云南82-85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均低于高钾处理;海南92-109和广西87-3则不同,地上部干质量均低于高钾处理,分别为高钾处理的69.20%和76.76%,而根系干质量则高于高钾处理,分别为高钾处理的1.22和1.06倍。云南82-85在低钾和高钾处理下根系形态参数和根冠比均无显著差异,而海南92-109和广西87-3在低钾处理下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冠比均显著高于高钾处理。表明低钾胁迫促进了钾敏感材料海南92-109和广西87-3根系生长,增大了吸收面积。此外,广西87-3和海南92-109在低钾和高钾处理下,其根系钾含量均低于云南82-85,而地上部钾含量在高钾处理下显著高于云南82-85,分别高出1.2和1.3倍,达显著水平;在高钾和低钾处理下,这两个材料地上部和植株钾累积量均显著高于云南82-85。与钾敏感斑茅材料海南92-109和广西87-3相比,钾钝感斑茅材料云南82-85的钾素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均较低。[结论]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钾敏感斑茅材料以较为发达的根系和更高效的钾素转运能力适应低钾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基因型 根系形态 营养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粤糖03-393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迪文 周文灵 +5 位作者 卢颖林 敖俊华 黄莹 黄振瑞 李奇伟 江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43-47,共5页
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3种施肥:T1(常规氮磷钾化肥)、T2(减量缓控释肥)、T3(优化氮磷钾化肥+硅镁肥)及空白对照对甘蔗新品种粤糖03-393(YT03-393)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适量基肥对两... 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3种施肥:T1(常规氮磷钾化肥)、T2(减量缓控释肥)、T3(优化氮磷钾化肥+硅镁肥)及空白对照对甘蔗新品种粤糖03-393(YT03-393)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适量基肥对两个供试甘蔗品种的萌芽率没有影响,但能增加甘蔗分蘖率,3种施肥处理之间则无显著差异;T2及T3的株高显著高于T1;3种施肥处理下YT03-393的茎径显著大于ROC22;与空白对照相比,施肥处理能显著增加甘蔗有效茎数,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于甘蔗产量,各施肥处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又以YT03-393的T2最高,显著高于T1;YT03-393不同施肥处理的蔗产量和糖产量均显著高于ROC22;两品种间及各处理间的甘蔗蔗糖分差异不显著。甘蔗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整体表现为:钾>氮>磷,又以YT03-393>ROC22;两个品种T2处理的氮、磷、钾农学效率和养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又以YT03-393的养分农学效率最高。综上所述,与ROC22有所不同,YT03-393因其植株高大、丰产潜力足,对氮磷钾养分的需要表现更加迫切。因此,在种植该甘蔗品种时应注重基肥施用,合理搭配氮、磷、钾养分,在保证三大养分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施用硅、镁等中微量元素,并提倡施用缓控释肥,以减少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糖03-393 施肥 养分利用效率 甘蔗产量
下载PDF
施肥水平对甘蔗/大豆间作体系中植株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巧英 黄莹 +4 位作者 敖俊华 陈迪文 周文灵 李奇伟 江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7,共4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的影响以及间作优势。结果显示:间作大豆的各项植株指标与单作大豆差异不显著,不施肥可以刺激单作和间作大豆根系的生长,增加大豆根瘤数和根瘤重,而间作甘蔗各项指标大多数显著低...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的影响以及间作优势。结果显示:间作大豆的各项植株指标与单作大豆差异不显著,不施肥可以刺激单作和间作大豆根系的生长,增加大豆根瘤数和根瘤重,而间作甘蔗各项指标大多数显著低于单作甘蔗,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下降幅度加大,但总根长两者间差异不显著;间作甘蔗的氮、磷、钾积累量均小于单作的甘蔗,以钾的降低幅度最大,而间作大豆仅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磷、钾的积累量显著低于单作大豆,氮素在四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种施肥水平下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说明间作有明显的优势,并且间作的氮、磷、钾总养分累积量高于单作,由此可见甘蔗与大豆间作优势不是表现在个体上,而是表现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作 植株生长 养分累积量
下载PDF
甘蔗/大豆间作模式的生产力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敖俊华 江永 +5 位作者 周文灵 陈迪文 黄莹 卢颖林 黄振瑞 李奇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甘蔗单作、大豆单作及甘蔗/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下杂草数量、土壤养分情况、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结果表明:(1)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中,田间杂草数为16.5~25.0株/m2,而单作甘蔗田间杂草数为40.0~45.0株/...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甘蔗单作、大豆单作及甘蔗/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下杂草数量、土壤养分情况、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结果表明:(1)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中,田间杂草数为16.5~25.0株/m2,而单作甘蔗田间杂草数为40.0~45.0株/m2,对比单作甘蔗,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田间杂草数量显著减少;(2)在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分别提高0.03g/kg、0.058 g/kg、0.1344 mg/kg和5.34 mg/kg,表明间作模式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甘蔗/大豆隔行间作模式下,甘蔗出苗率及甘蔗产量表现同甘蔗单作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合理间作大豆对甘蔗生长没有负面影响;土地当量比为1.39~1.63,具有较强的间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大豆 间作 土地当量比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蔗组培苗钾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迪文 卢颖林 +7 位作者 江永 陈仲华 刘睿 敖俊华 黄莹 周文灵 黄振瑞 李奇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2期96-102,共7页
通过组培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甘蔗组培苗对钾营养的需求差异,为培育优质甘蔗组培苗奠定基础。组培苗在不同钾水平的培养基中生长50天后,对其鲜重和干重的净增加量以及钾含量和钾累积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在0~30mmol/L钾浓度范围内,‘粤糖60... 通过组培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甘蔗组培苗对钾营养的需求差异,为培育优质甘蔗组培苗奠定基础。组培苗在不同钾水平的培养基中生长50天后,对其鲜重和干重的净增加量以及钾含量和钾累积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在0~30mmol/L钾浓度范围内,‘粤糖60’和‘粤糖55’在15mmol/L钾浓度下的鲜重净增加量达到最大值,‘ROC22’、‘粤糖236’和‘粤引618’则是在20mmol/L钾浓度下鲜重净增加达到最大值。各基因型均在20mmol/L钾浓度条件下干重净增加量达到最大值。在0~0.2mmol/L的极低钾浓度下‘,粤糖60’和‘粤糖55’的鲜重净增加量和干重净增加量显著高于‘粤糖236’和‘粤引618’。各基因型组培苗的钾含量和钾累积量均随着培养基钾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粤糖60’和‘粤糖55’耐低钾胁迫能力强于‘粤糖236’和‘粤引618’。甘蔗组培苗对钾营养的吸收利用,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利用组培的方法可以进行甘蔗营养学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型 组培 钾高效
下载PDF
甘蔗田间试验受台风“启德”损害的调查及建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迪文 周文灵 +3 位作者 敖俊华 江永 李奇伟 黄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共3页
对甘蔗不同氮磷钾肥料用量试验在台风"启德"后的风折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施用钾肥、不施用磷肥和不施用氮肥的偏施肥处理甘蔗的风折率较高,平衡氮磷钾施肥处理则相对较低;不同品种中粤糖60和粤糖55抗风性相对较好,台糖1... 对甘蔗不同氮磷钾肥料用量试验在台风"启德"后的风折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施用钾肥、不施用磷肥和不施用氮肥的偏施肥处理甘蔗的风折率较高,平衡氮磷钾施肥处理则相对较低;不同品种中粤糖60和粤糖55抗风性相对较好,台糖1626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氮磷钾 施肥 风害 品种
下载PDF
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钾效率差异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奇伟 敖俊华 +5 位作者 卢颖林 黄莹 陈迪文 周文灵 黄振瑞 江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32,共4页
对39份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进行钾效率评价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甘蔗种质钾效率差异,从而为筛选、培育耐低钾的甘蔗品种提供种质材料。结果表明:在低钾水平下,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地上部生物量、钾吸收效率和钾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基因型... 对39份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进行钾效率评价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甘蔗种质钾效率差异,从而为筛选、培育耐低钾的甘蔗品种提供种质材料。结果表明:在低钾水平下,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地上部生物量、钾吸收效率和钾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不同甘蔗及其近缘属属间地上部生物量、钾吸收效率和钾利用效率也存在显著属间差异。另外,通过对供试材料的钾效率评价,发现部分斑茅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可为甘蔗钾效率的定向改良提供优良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型差异 钾吸收效率 钾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