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荡频率对曼氏无针乌贼成体死亡率及生存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珊珊 周永东 +6 位作者 李哲 欧阳洪 镇小蔓 梁君 陈俊琳 陈佳怡 徐开达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为提高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运输过程的存活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0、60、100、120、140和160 r/min振荡频率对成体曼氏无针乌贼死亡率、乳酸、糖原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除160 r/min死亡率略有下降外,其他组随着频率的增高... 为提高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运输过程的存活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0、60、100、120、140和160 r/min振荡频率对成体曼氏无针乌贼死亡率、乳酸、糖原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除160 r/min死亡率略有下降外,其他组随着频率的增高死亡率升高,频率120、140 r/min时死亡率最高为91.7%,显著高于0、60、100 r/min处理组。死亡时间主要分布在振荡后的4~8 h,频率越低乌贼出现死亡的时间越晚,160 r/min率先在2 h出现死亡个体。除个别组出现波动外,随着频率的增大,两种组织(肌肉、肝脏)的糖原含量降低,而乳酸含量增大,140 r/min处理组糖原、乳酸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除60 r/min处理组外,随着频率的增加,肝脏组织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且120、140、160 r/min处理组3种酶活性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升高,140和160r/min处理组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乌贼死亡率与SOD、肌肉乳酸含量、ALP之间极显著正相关,与肌肉糖原含量、GOT和ALT活性、消化腺糖原含量之间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频率显著影响乌贼的存活率,能量耗尽和肝脏损伤可能是乌贼运输过程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运输过程建议振荡频率小于100 r/min且运输时间小于3 h,尽量避免较大程度的晃动。本研究可为曼氏无针乌贼成体的增殖放流运输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振荡频率 喷墨 死亡率 糖原 乳酸
原文传递
浙江瑞安海域三疣梭子蟹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徐国强 徐开达 +1 位作者 王好学 周永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根据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4个航次渔业资源和环境数据调查资料,对瑞安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时空分布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包括其海域优势度、群落结构组成、资源密度分布等,同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 根据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4个航次渔业资源和环境数据调查资料,对瑞安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时空分布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包括其海域优势度、群落结构组成、资源密度分布等,同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资源密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瑞安海域中,三疣梭子蟹在春季和夏季为重要种(100≤IRI <1 000),在秋季和冬季为优势种(IRI≥1 000)。三疣梭子蟹平均甲长范围为33.9~60.4 mm,平均体重范围为22.9~126.1 g,甲长和体重均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不同季节间三疣梭子蟹甲长和体重呈现显著性差异。三疣梭子蟹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均呈现负异速增长(b <3),秋季呈现正异速增长(b> 3)。三疣梭子蟹平均资源密度范围为16.57~422.60 kg/km^(2),平均资源密度呈现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秋季是春季的25.5倍。GAM分析表明,模型解释率为80.2%,季节、表层水温、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表层叶绿素a浓度对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具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季节影响最大。通过本研究,为掌握瑞安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动态变化规律提供了参考,进而为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安海域 三疣梭子蟹 资源密度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浙江近海甲壳类资源增殖放流现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孟佳 徐开达 +5 位作者 王好学 周永东 李鹏飞 朱凯 陈欣怡 陈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甲壳类作为增殖放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养护、补充自然海域的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省甲壳类增殖放流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甲壳类放流种类与数量、放流资金等的年间变化趋势及放流海域、放流规格的空间、... 甲壳类作为增殖放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养护、补充自然海域的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省甲壳类增殖放流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甲壳类放流种类与数量、放流资金等的年间变化趋势及放流海域、放流规格的空间、数量分布,结果显示:浙江省2017-2021年甲壳类增殖物种有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等6个种类,共计放流522045.5万只,投入资金3320.2万元,其中放流量、投入资金最多的是日本对虾,放流量最少的是拟穴青蟹,投入资金最少的是葛氏长臂虾,放流区域涉及温州、宁波、台州、舟山等市,各区域间的放流布局不平衡,且主要集中在小、中规格。文章将对浙江近海甲壳类放流物种存在的效果评估工作不足、个别增殖物种放流效果不佳、甲壳类放流储备物种少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今后完善科学的增殖放流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浙江近海 甲壳类
下载PDF
运输水温对曼氏无针乌贼成体死亡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蒋永生 周珊珊 +5 位作者 周永东 徐开达 镇小蔓 焦礼诗 张秋宏 渠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增殖放流是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渔业资源修复的重要手段,而水温可能会影响增殖放流运输过程中乌贼的生存状态。为优化曼氏无针乌贼成体增殖放流运输技术,通过实验室内模拟不同水温(14、17、20、23、26、29℃)下的运输过程,... 增殖放流是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渔业资源修复的重要手段,而水温可能会影响增殖放流运输过程中乌贼的生存状态。为优化曼氏无针乌贼成体增殖放流运输技术,通过实验室内模拟不同水温(14、17、20、23、26、29℃)下的运输过程,分析了不同运输温度下乌贼死亡率和肝脏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运输水温显著影响乌贼成体死亡率(p<0.05),14和29℃处理组的死亡率较高,分别为30.0%和63.3%。相较于20℃处理组,肝糖原含量在14和17℃下显著下降,在29℃下显著上升(p<0.05);乳酸含量在23和29℃下显著上升(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17℃下显著下降,在26℃下显著上升(p<0.05);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各水温下显著下降(p<0.05);随水温变化,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乌贼死亡率与肝脏糖原、乳酸含量和AST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在5只·L^(-1)密度下水温过低或过高均不适宜乌贼运输,建议水温控制在1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模拟运输 水温 死亡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松节油含量和软化点的影响
5
作者 曹惠敏 黄赛赛 +4 位作者 周永东 伊松林 殷方宇 高鑫 周凡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松脂渗出是含脂松木利用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探究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松节油含量和软化点的影响可为含脂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阶段过热蒸汽处理工艺对松脂进行热处理,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热机械分析仪(TMA)、... 松脂渗出是含脂松木利用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探究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松节油含量和软化点的影响可为含脂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阶段过热蒸汽处理工艺对松脂进行热处理,通过热重分析仪(TGA)、热机械分析仪(TMA)、色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等测试技术,分析了过热蒸汽处理对松脂的残余松节油含量、软化点、颜色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并检测和评估了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抗松脂渗出效果。结果表明,在过热蒸汽处理阶段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松节油含量降低,并且去除效率也降低,这是由松节油含量降低后松脂变得黏稠所致。在过热蒸汽处理阶段Ⅱ,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残余松节油含量降低,松脂软化点提高。残余松节油含量与松脂软化点高度相关,松节油含量越低,松脂软化点则越高,其中160℃处理9 h的松脂样品软化点可达60℃以上。但松脂的软化点不仅受残余松节油含量影响,也受到高温的改性作用,因为过热蒸汽处理可使松脂颜色加深,并导致松脂发生脱氢、异构化和氧化反应。木材的抗松脂渗出试验表明,过热蒸汽处理可有效避免含脂木材松脂渗出,因此可将松脂的过热蒸汽处理工艺调整后应用于松木锯材干燥,避免木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脂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脂 松节油 溢脂 软化点 过热蒸汽 木材干燥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舟山南部海域鱼类资源状况和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张添 隋宥珍 +4 位作者 刘连为 孟玮 徐开达 邹锟 周永东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完善舟山南部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文章使用环境DNA技术对该海域鱼类多样性进行检测。通过采集水样、过滤、提取环境DNA、PCR扩增、测序,在该海域6个站位中获得8个环境DNA样品,共检测到9种舟山海域常见鱼类。其中,软骨鱼纲1种... 为完善舟山南部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及结构特征,文章使用环境DNA技术对该海域鱼类多样性进行检测。通过采集水样、过滤、提取环境DNA、PCR扩增、测序,在该海域6个站位中获得8个环境DNA样品,共检测到9种舟山海域常见鱼类。其中,软骨鱼纲1种,辐鳍鱼纲8种,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为优势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环境DNA技术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鱼类资源调查方法,但是可以作为鱼类资源调查和空间分布的补充手段,与底拖网数据结合,为舟山南部海域鱼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物种组成 鱼类多样性 资源调查
下载PDF
增殖放流背景下东海北部近海大黄鱼种群资源状况
7
作者 张秋宏 孙浩奇 +8 位作者 周永东 蒋日进 徐开达 徐国强 朱凯 李霞芳 蒋永生 渠遥 赵芃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大黄鱼是东海北部近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探究规模增殖放流背景下大黄鱼资源状况,根据2021年东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1821尾大黄鱼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测定。利用ELEFANⅠ估算生长、死亡参数,采用体长结构的实际种群分... 大黄鱼是东海北部近海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探究规模增殖放流背景下大黄鱼资源状况,根据2021年东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1821尾大黄鱼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测定。利用ELEFANⅠ估算生长、死亡参数,采用体长结构的实际种群分析法估算大黄鱼资源量并通过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动态综合模型评估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ELEFANⅠ技术拟合下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各参数为K=0.50、L_(∞)=481 mm、t_(0)=-0.25;M=0.42、Z=2.32、F=1.90、E=0.82;大黄鱼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计算得出东海北部近海大黄鱼年平均资源量重量为4804.24 t,年平均资源尾数约为8.85×10^(7)尾。根据Beverton-Holt模型绘制的等渔获量曲线图中渔业现行点(F_(t)=1.90,t_(c)=0.34 a)位于最适产量区域之下,处于捕捞压力过大或捕捞过早状态。针对目前低龄化、小型化为主的大黄鱼群体,建议增大开捕规格,旨在为大黄鱼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提供资料,为大黄鱼资源修复及增殖放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增殖放流 资源状况 东海北部近海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下载PDF
浙江沿岸海域螺贝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占晖 朱文斌 +2 位作者 徐开达 钟志 周永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6-285,共10页
根据2019年全年4个航次浙江沿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沿岸海域螺贝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的季节变化,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浙江沿... 根据2019年全年4个航次浙江沿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浙江沿岸海域螺贝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的季节变化,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和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浙江沿岸海域全年共捕获螺贝类43种,隶属于2纲, 7目, 26科。螺贝类群落优势种为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习见蛙螺(Bursa rana)和褐管蛾螺(Siphonalia spadicea),其中棒锥螺为浙江沿岸螺贝类群落中的绝对优势种。浙江沿岸海域螺贝类年平均资源密度为212.06kg/km^(2),其中夏季平均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资源密度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趋势。种类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均匀度指数(J′)三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不高,螺贝类群落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根据ABC曲线评估干扰对螺贝类群落的影响可得:全年4个季节浙江沿岸螺贝类群落均处于中等干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岸 螺贝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生物多样性 ABC曲线
下载PDF
浙江沿岸水域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占晖 周永东 +1 位作者 朱文斌 徐开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435,共12页
根据2019年全年4个航次浙江沿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浙江沿岸海域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物种相似性指数(Js)、群落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 根据2019年全年4个航次浙江沿岸海域单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浙江沿岸海域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资源密度分布,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物种相似性指数(Js)、群落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浙江沿岸海域全年共捕获软体动物62种,隶属于3纲,10目,32科。腹足纲(螺类)出现种类30种,占软体动物总种类数的48.39%;头足纲(头足类)出现种类19种,占软体动物总种类数的32.63%;双壳纲(贝类)出现种类13种,占软体动物总种类数的20.98%。软体动物群落优势种为长蛸(Octopus variabilis)、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多钩钩腕乌贼(Abralia multihamatai)和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浙江沿岸海域软体动物年平均资源密度为204.94 kg/km2,其中夏季平均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冬季最低,资源密度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趋势。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及均匀度指数(J′)三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均不高,软体动物群落多样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物种相似性指数(Js)、群落季节更替指数(AI)和迁移指数(MI)分析,春冬季软体动物群落较夏秋季稳定;根据ABC曲线评估干扰对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可得:全年4个季节浙江沿岸软体动物群落均处于中等干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资源密度 生物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浙江沿岸 软体动物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黑鲷幼鱼生理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10
作者 孙鹏 姜亚洲 +1 位作者 周永东 徐开达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0-718,共9页
为探讨养殖密度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生理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分析了4种养殖密度:0.164 kg·m^(-3)(A组)、0.328 kg·m^(-3)(B组,对照组,近似实践中苗种养殖密度)、0.492 kg·m^(-3)(C组)和0.656 kg... 为探讨养殖密度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幼鱼生理指标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分析了4种养殖密度:0.164 kg·m^(-3)(A组)、0.328 kg·m^(-3)(B组,对照组,近似实践中苗种养殖密度)、0.492 kg·m^(-3)(C组)和0.656 kg·m^(-3)(D组)条件下黑鲷的生长、存活和应激相关指标变化,并通过运输操作检验了应激状态下各组黑鲷的适应差异。结果显示,经过60 d的实验,各密度组黑鲷生长和存活存在差异,其中A组黑鲷终末全长、体质量、增重率和存活率等均显著高于C、D两个高密度组(P<0.05)。生理生化分析显示,各组黑鲷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D组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D两组黑鲷体内葡萄糖含量较A、B两组显著升高,乳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A组黑鲷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运输后,A组黑鲷皮质醇含量在2 h时显著升高(P<0.05),之后又快速回落,而C、D高密度组的皮质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C、D两组黑鲷体内葡萄糖含量在运输后变化基本不显著,乳酸含量在运输48 h时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A组黑鲷体内葡萄糖含量变化较大。此外,C、D组SOD活力较运输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养殖密度不仅影响黑鲷的生长,还可通过影响鱼体能量代谢、抗氧化和免疫能力进而影响其健康状况。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可减少黑鲷养殖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升群体的抗应激能力,从而提升其放流后苗种在自然水体中的适应力和放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养殖密度 应激反应 运输胁迫 增殖放流
下载PDF
单船桁杆拖网网囊网目尺寸对哈氏仿对虾和大管鞭虾的选择性
11
作者 徐国强 虞宝存 +3 位作者 张洪亮 周永东 朱文斌 许柳雄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为探明东海海域单船桁杆拖网网囊网目尺寸对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大管鞭虾(Solenocera melantho)的选择性,于2018年12月份和2019年3—4月份分别开展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选择性试验,分析了试验阶段渔获物组成、主捕虾... 为探明东海海域单船桁杆拖网网囊网目尺寸对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大管鞭虾(Solenocera melantho)的选择性,于2018年12月份和2019年3—4月份分别开展了不同网囊网目尺寸选择性试验,分析了试验阶段渔获物组成、主捕虾类体长分布以及不同网囊网目尺寸对两种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12月份试验以捕捞哈氏仿对虾为主,其体长范围为35~100 mm,平均体长66 mm;3—4月份试验以捕捞大管鞭虾为主,其体长范围为30~140 mm,平均体长60 mm。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哈氏仿对虾平均体长从71 mm增至74 mm,大管鞭虾平均体长从64 mm增至74 mm,网目尺寸对两种虾类体长影响明显。网囊网目尺寸为25 mm、28 mm和38 mm时,哈氏仿对虾50%选择体长(L 50)分别为55.334 mm、57.396 mm和68.319 mm;网囊网目尺寸为22 mm、25 mm、28 mm和38 mm时,大管鞭虾L 50分别为54.919 mm、62.734 mm、72.807 mm和74.819 mm。哈氏仿对虾和大管鞭虾网囊网目尺寸与L 50的关系式分别为:L 50=1.023 m+29.331(R^(2)=0.995),L 50=1.134 m+34.280(R^(2)=0.724)。随着网囊网目尺寸增加(25~38 mm,22~38 mm),哈氏仿对虾和大管鞭虾选择性曲线均依次向右移动,选择性曲线均出现交叉现象,这与虾类体形特征密不可分。为释放体长小于70 mm的小虾,建议主捕哈氏仿对虾期间,网囊网目尺寸应不小于39.75 mm;主捕大管鞭虾期间,网囊网目尺寸应不小于31.50 mm。本研究可为东海海域单船桁杆拖网渔具管理与两种虾类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杆拖网 哈氏仿对虾 大管鞭虾 网囊网目尺寸 选择性
下载PDF
小提琴制造对木材树种、性质与加工质量的要求
12
作者 高鑫 黄赛赛 +1 位作者 周凡 周永东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3,共6页
针对小提琴的基本结构单元(琴首、琴颈、琴身、琴弓和配件),从木材树种、构造、声学性质、尺寸规格等因素概述小提琴制造对木材原料的要求,从备料、木材干燥、加工精度等环节总结加工质量的要求。结合国内木材资源与木材加工技术的现状... 针对小提琴的基本结构单元(琴首、琴颈、琴身、琴弓和配件),从木材树种、构造、声学性质、尺寸规格等因素概述小提琴制造对木材原料的要求,从备料、木材干燥、加工精度等环节总结加工质量的要求。结合国内木材资源与木材加工技术的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小提琴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优质原材料日益减少、科学方法与专用分析设备应用不足、乐器用木材改性新技术研发较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推进国内优质林木资源培育、研究科学评价方法、加强木材优化技术开发与人才储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制造 木材 声学特性 生产加工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电压无功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付强 张文朝 +4 位作者 潘艳 张野 赵伟 李杏 周永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0,共8页
电压无功优化是用来调节电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优质运行的必要手段。针对当前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矛盾突出、无功优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I-DDPG)算法的电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电力系统最小网损化... 电压无功优化是用来调节电压,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优质运行的必要手段。针对当前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矛盾突出、无功优化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I-DDPG)算法的电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电力系统最小网损化的目标函数,采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对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引入了Ornstein-Uhlenbeck(OU)过程生成自相关噪声,使智能体可以确保首先在1个方向上探索,提高学习效率;其次,采用Sumtree结构的优先经验回放池,提高训练样本利用率,并采用重要性采样(IS)来优化收敛结果。最后,通过IEEE30节点标准系统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运行过程中使得平均网损相比于之前的系统降低19.64%,有效降低了电网有功损耗,符合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OU噪声 优先经验回放
下载PDF
乐清湾贝类群落组成及其粒径谱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明智 蒋日进 +4 位作者 陈峰 李德伟 印瑞 周永东 梁静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7-788,共12页
为了解乐清湾贝类资源情况及群落稳定性特征,基于2016—2017年乐清湾定点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乐清湾贝类组成、优势种、资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并首次建立乐清湾海域贝类生物量粒径谱与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结果显示:1)本次共采... 为了解乐清湾贝类资源情况及群落稳定性特征,基于2016—2017年乐清湾定点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乐清湾贝类组成、优势种、资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并首次建立乐清湾海域贝类生物量粒径谱与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结果显示:1)本次共采集到贝类共计45种,隶属于12目,25科,31属。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 ustulata)为乐清湾绝对优势种;2)资源密度表现为夏季最高,其次为春季,秋季与冬季次之;4个季节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3.26、1.61、0.45,3种多样性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3)ABC曲线显示乐清湾贝类的生物群落处于中度干扰状态;4)乐清湾生物量粒径谱谱型复杂,优势种控制着生物量粒径谱的峰值,且与我国其他海域的结果也存在差异;5)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的斜率范围为-1.5539—-0.7373,在我国近海海域中属于偏低水平,表明营养循环水平较低。截距范围在16.673—21.597,高于我国其他海域,说明乐清湾贝类生产力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种类组成 资源密度 粒径谱 乐清湾
下载PDF
基于角质颚外部形态特征的曼氏无针乌贼2个地理群体判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晓萱 隋宥珍 +4 位作者 刘姝含 张添 刘连为 徐开达 周永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目的】对春季舟山和洞头海域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角质颚的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为探讨2个群体基于角质颚的判别建立依据。【方法】根据2021年3-4月在舟山和洞头海域采集的曼氏无针乌贼样品,提取角质颚共602对,测量角质颚1... 【目的】对春季舟山和洞头海域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角质颚的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为探讨2个群体基于角质颚的判别建立依据。【方法】根据2021年3-4月在舟山和洞头海域采集的曼氏无针乌贼样品,提取角质颚共602对,测量角质颚12个形态指标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对舟山群体和洞头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并建立不同群体的判别函数。【结果】两个群体在胴长和体质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舟山和洞头群体角质颚形态学参数雌性均大于雄性。均数差异性检验认为,同一群体不同性别角质颚上头盖长、上脊突长、上侧壁长、上喙长、下翼长、下喙长和下喙宽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群体角质颚上头盖长、上脊突长、上侧壁长、上喙长、下侧壁长、下翼长和下喙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角质颚形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认为上喙长、下喙宽和下脊突长最适合用来表征舟山群体角质颚的生长,上喙宽和下喙宽最适合用来表征洞头群体角质颚的生长。【结论】利用角质颚对两群体样本分性别建立了判别函数,总判别正确率均高于60%,所划分群体在部分形态指标上差异明显,具有一定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角质颚 形态差异 群体判别
下载PDF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东海大黄鱼洄游路线推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永久 唐心悦 +6 位作者 严小军 宋伟华 周永东 张洪亮 蒋日进 杨健 姜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40,共13页
近年来,东海频现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大网捕获(吨级规模以上),引起了对衰退中的野生大黄鱼资源保护的担忧。为查明东海野生大黄鱼洄游规律,本文根据2020-2022年在浙江近海产卵场和外海越冬场采集的不同批次野生大黄鱼样本,利... 近年来,东海频现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大网捕获(吨级规模以上),引起了对衰退中的野生大黄鱼资源保护的担忧。为查明东海野生大黄鱼洄游规律,本文根据2020-2022年在浙江近海产卵场和外海越冬场采集的不同批次野生大黄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定耳石微化学元素,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大黄鱼群体进行了划分,结合耳石的年轮特征,研究大黄鱼群体的栖息生境,推测大黄鱼洄游路线。结果表明,Ba/Ca≤0.004 2时可以判定为海洋栖息生境,Ba/Ca≥0.008 1时可以判定为河口栖息生境,0.004 2 <Ba/Ca<0.008 1时可以判定为混合栖息生境。根据该阈值范围,判定本次采样的大黄鱼的5种生境类型:(1)近海产卵,近海混合水域短暂栖息类型(占22.2%);(2)近海产卵,阶段性往复混合生境栖息类型(占15.6%);(3)近海产卵,河口水域育幼索饵,外海越冬栖息类型(31.1%);(4)河口产卵、混合水域育幼,外海越冬栖息类型(6.7%);(5)近海混合水域短暂产卵,绝大部分时间海洋生境栖息类型(24.4%)。对所有样本的Ba/Ca核心、峰值和边缘值进行PCA,5种栖息类型的样本均匀分布在第一轴的两侧,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洋生境中的G1、G2和G5,以及受陆源影响较大的G3和G4。同时,PCA结果同时也显示,5种类型样本均会近同步地在近海岛礁处出现,这表明外海、近海和河口的群体由于洄游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混合,说明了舟山岛礁水域对大黄鱼产卵育幼的重要性。本研究为东海大黄鱼近海产卵场、索饵场和外海越冬场之间洄游履历,以及大黄鱼洄游路线推测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洄游路线 耳石 微化学 浙江近海 外海越冬场
下载PDF
丁香酚对褐菖鲉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欣怡 王好学 +2 位作者 徐开达 李鹏飞 周永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152,共7页
【目的】探究丁香酚对标志规格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体长(88.12±4.87)mm]的麻醉效果,为褐菖鲉标志放流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10~180 mg/L共12个丁香酚质量浓度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浓度下鱼体可达到的最终麻醉... 【目的】探究丁香酚对标志规格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体长(88.12±4.87)mm]的麻醉效果,为褐菖鲉标志放流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10~180 mg/L共12个丁香酚质量浓度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浓度下鱼体可达到的最终麻醉阶段,初步筛选出适宜的浓度范围,依据麻醉复苏时间以及复苏率进一步确定有效麻醉质量浓度,在此基础上进行空气暴露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褐菖鲉在大于30 mg/L质量浓度中可在3 min内达到Ⅳ期麻醉,在小于80 mg/L质量浓度中麻醉5 min未出现死亡及明显应激反应,初步筛选得到适宜浓度范围为30~80 mg/L;参考常用有效麻醉质量浓度选定标准,结合复苏实验得到褐菖鲉有效麻醉浓度为40~50 mg/L,此时褐菖鲉可在3 min内入麻、7 min内复苏、麻醉15 min后成活率100%;褐菖鲉在小于150 mg/L溶液中麻醉5 min全部存活,麻醉5 min以上时多组出现死亡;在40 mg/L浓度下进行空气暴露实验,15 min时平均复苏时间最短,之后平均复苏时间随空气暴露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由此认为在空气中15 min时褐菖鲉已复苏,为尽量避免鱼体应激,应在15 min内完成离水实验操作。【结论】丁香酚对标志规格褐菖鲉的适宜麻醉浓度为40~50 mg/L,离水操作应控制在15 min内,若需快速麻醉可选用50~150 mg/L丁香酚,并控制麻醉时间在5 min内以免造成麻醉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丁香酚 麻醉与复苏 麻醉效果
下载PDF
浙江近海海洋鱼类增殖放流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欣怡 徐开达 +3 位作者 李鹏飞 王好学 周永东 王孟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9期128-135,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近海的主要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因此从2000年至今相关单位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以修复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近海鱼类增殖放流统计数据作出分析,对比放流资金、放流数量、放流物种等变化趋势得出: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近海的主要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因此从2000年至今相关单位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以修复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近海鱼类增殖放流统计数据作出分析,对比放流资金、放流数量、放流物种等变化趋势得出:2017—2021年主要在浙江近海12处重要的增殖放流海域投放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等16种海洋鱼类,累计投入放流资金11 285.9万元,投放海洋鱼类苗种共计46 799.8万尾,其中标志鱼投入共330.1万元,放流苗种48.8万尾。调查和文献报道显示,增殖放流对增加浙江近海海洋鱼类生物资源量、恢复海洋鱼类群落结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调研情况和相关文献梳理了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科学规范实施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 浙江近海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进口辐射松木材抗压和抗弯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兰兰 汪睿 +2 位作者 任海青 周永东 王玉荣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以进口辐射松(Pinus radiata)木材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辐射松木材抗压和抗弯性能的可行性,比较不同切面采谱、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谱区波段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用弦切面的光谱建立的校正模型精度最高。原始... 以进口辐射松(Pinus radiata)木材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辐射松木材抗压和抗弯性能的可行性,比较不同切面采谱、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谱区波段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用弦切面的光谱建立的校正模型精度最高。原始光谱建立的校正模型精度较好,相关系数达0.85及以上,抗压强度模型在经过S-G卷积平滑处理后相关系数可提高到0.92。在全波段建立的校正模型效果最好。经外部验证,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达0.82及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辐射松木材的抗压和抗弯性能的快速评价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松 近红外光谱 预测模型 抗压性能 抗弯性能
下载PDF
东海海域带鱼的个体繁殖力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玉 朱凯 +2 位作者 玄文丹 徐开达 周永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1,共7页
【目的】研究东海海域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繁殖力,为正确估测东海海域带鱼种群数量及其变动规律,开展东海带鱼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东海海域拖网和帆张网渔获中随机取83尾成熟度为Ⅲ... 【目的】研究东海海域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繁殖力,为正确估测东海海域带鱼种群数量及其变动规律,开展东海带鱼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东海海域拖网和帆张网渔获中随机取83尾成熟度为Ⅲ期以上的雌性带鱼,测量其肛长(L)、体质量(m)和卵巢质量(mo),每尾带鱼样品随机挑选50粒完整卵粒测量其卵径。用质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F),并计算肛长相对生殖力(FL)、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m)、性腺成熟系数(GSI)和肥满度(K),用7种数学模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带鱼样本的肛长为210.0~373.0 mm,平均(289.04±41.00)mm;个体绝对生殖力为3001~78265粒,平均(27750.0±16255.6)粒,肛长相对生殖力为12.4~240.1粒/mm,平均(91.9±45.6)粒/mm,体质量相对生殖力为13.9~152.9粒/g,平均(72.7±27.6)粒/g;个体绝对生殖力和肛长相对生殖力均与肥满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个体绝对生殖力与肛长、体质量、卵巢质量和性成熟系数分别呈幂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相关;肛长相对生殖力与肛长、体质量、卵巢质量和性成熟系数分别呈幂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相关;体质量相对生殖力与肛长、体质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卵巢质量和性成熟系数分别呈二次函数和对数函数相关;经逐步回归,F=13143.216+62.521 m+637.757 mo-12194891.300 K(R^(2)=0.726),FL=-72.207+2.078 mo+0.465 L(R^(2)=0.619),Fm=119.641+1.249 mo-43914.646 K(R^(2)=0.298),个体繁殖力与卵巢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Ⅲ~Ⅴ期带鱼卵径仅一个波峰,带鱼属于单批次产卵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个体繁殖力 东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