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州半岛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铁、锰、pH超标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探析
1
作者 王亚 曹小芳 +7 位作者 叶珊 周永章 张珂 陈炳辉 沈文杰 梁浩 曹英杰 李增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7,共15页
对广东省雷州半岛2009—2017年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项目涉及的102个钻孔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地下水的铁(Fe)、锰(Mn)含量和pH普遍超标,导致当地地下水水质以Ⅳ~Ⅴ类居多,不适宜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其中,中层含水层的Fe、Mn... 对广东省雷州半岛2009—2017年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项目涉及的102个钻孔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地下水的铁(Fe)、锰(Mn)含量和pH普遍超标,导致当地地下水水质以Ⅳ~Ⅴ类居多,不适宜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其中,中层含水层的Fe、Mn超标最显著,且二者具有十分一致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因此,该层是解析超标机理的关键层位。松散沉积含水层的Fe、Mn、pH超标问题比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和交互含水层更突出。湛江组和北海组两个相邻松散岩类地层均含有丰富的铁锰质矿物或结核,应加强对这两个地层的地球化学分析,以进一步解析相关指标超标的地球化学机理。最后,就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超标机制研究与水质管控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超标 环境地质 相关性分析 铁(Fe) 锰(Mn) pH 雷州半岛
下载PDF
探讨广西桉树碳汇开发的可能性和建议
2
作者 胡启鹏 吴宇丹 +1 位作者 张晓佳 周永章 《桉树科技》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以温室效应和国家“3060双碳”战略为背景,通过分析最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造林方法学以及各试点地区碳普惠做法,提出了广西桉树开发碳汇的五点建议。(1)分区推行桉树碳普惠,且向边缘不发达地区倾斜;(2)转变造林方式,改变抚育措施、... 以温室效应和国家“3060双碳”战略为背景,通过分析最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造林方法学以及各试点地区碳普惠做法,提出了广西桉树开发碳汇的五点建议。(1)分区推行桉树碳普惠,且向边缘不发达地区倾斜;(2)转变造林方式,改变抚育措施、延长轮伐期;(3)确定广西桉树碳汇开发项目开始时间和计入期;(4)以最新桉树二类调查数据为本底,编制广西桉树碳普惠造林方法学;(5)广西桉树碳普惠减排量交易模式参考福建南平“一元碳汇”或三明“碳票”,或用于抵消地方控排企业的碳配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碳汇 碳普惠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社区发现结果分析
3
作者 贺炬翔 张前龙 +4 位作者 许娅婷 刘永强 王维曦 周永章 虞鹏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9-1927,共9页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 钦杭(钦州—杭州)成矿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古陆间的巨型构造带之间,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对探讨华南地区构造和区域成矿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今后矿产勘查、找矿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iteSpace可以有效识别科学文献图数据的社区和社区结构,生产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挖掘热点现象等。本研究以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2009~2022的钦杭成矿带论文文献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挖掘。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来,与钦杭带有关的研究维持10年之久,近年来受中国矿产勘查政策调整影响,热度有所下降。发文学者形成了几个的相关性较强关系网络,他们构成了钦杭成矿带研究密切合作的社区(团队)。发文机构主要以“大学与研究所”模式为主。关键词的频率、中心性和突现性的分析显示,成矿带找矿、成矿带地质特征、大数据找矿是近年来钦杭带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图形数据社区发现 可视化 地质大数据 钦杭成矿带
下载PDF
钦杭结合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53
4
作者 周永章 李兴远 +5 位作者 郑义 沈文杰 何俊国 虞鹏鹏 牛佳 曾长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681,共15页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 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接合带。研究显示,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它在古生代仍存在洋壳,属于洋陆俯冲体系。中生代构造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它使钦杭带由特提斯构造域卷入到西太平洋构造域中,大地构造性质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板块构造机制为主,转为陆内岩石圈拉张伸展构造环境,并产生巨大的地质效应,最突出的是燕山期岩浆的大规模活动以及成矿作用的大爆发。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确切的幔源端元信息,幔源物质参与了许多矿床的形成,并为最近钨多金属矿床北拓找矿所验证。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钼)矿带,斑岩铜(钼)矿在钦杭结合带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它们的主成岩成矿年龄是燕山期,但带有古老俯冲带岛弧体系的基因。钦杭带也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VMS型铜多金属矿床和SEDEX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发育。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带,古老俯冲带经燕山期改造/叠加成矿是钦杭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成矿带) 华夏板块 古老俯冲带 中生带构造转换地质事件 燕山期成矿大爆 斑岩铜(钼)矿 喷流热水沉积矿床 改造/叠加成矿作用
下载PDF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研究进展——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专题代序 被引量:84
5
作者 周永章 陈烁 +4 位作者 张旗 肖凡 王树功 刘艳鹏 焦守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的核心应用技术包括高维数据降维、图像数据处理、无限数据流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规则算法与推荐系统算法等。人工智能地质学,包括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高维数据... 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的核心应用技术包括高维数据降维、图像数据处理、无限数据流挖掘、机器学习、关联规则算法与推荐系统算法等。人工智能地质学,包括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的构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方向。高维数据降维旨在从初始高维特征集合中选出低维特征集合,有效地消除无关和冗余特征,增强学习结果的易理解性。哈希算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是较常用的数学降维工具。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各种基础问题的统一性观点正在形成。深度学习的训练模型往往需要海量数据作为支撑,因此迁移学习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图像模式识别是大数据挖掘的重要技术。网络中的社区结构识别对理解整个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价值,可帮助分析、预测网络各元素间的交互关系。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大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方向,对具有多元、异构、时空性、非线性、多尺度地质矿产勘查数据的展示要求有特别的价值。引入VR技术进行矿产地质大数据的可视化,可实现大数据时代矿产勘查数据的新认知。无限数据流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监测中大量存在,甚至可以持续自动产生。对数据流数据的计算包括对点查询、范围查询、内积查询、分位数计算、频繁项计算等。关联规则和推荐系统算法是大数据挖掘中的重要算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贝叶斯原理在大数据时代有独特的价值,贝叶斯网络是成因建模的一个革命性工具。智能地质学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大数据-智能矿床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是智能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矿床模型研究方式的变革,将出现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环境下全球各地的矿床研究团队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挖掘 高维数据降维 图像数据处理 无限数据流挖掘 机器学习 关联规则 人工智能地质学 智能矿床模型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钦州湾-杭州湾构造结合带(南段)地质演化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95
6
作者 周永章 曾长育 +6 位作者 李红中 安燕飞 梁锦 吕文超 杨志军 何俊国 沈文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6-491,共6页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根据内部结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的差异,钦-杭结合带可划分为3段:北(东)段、中段和南(西)段,分界线大致为北纬24°和北纬27°。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北段指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位于南岭以南区域,大致与云开-十万大山带相当。钦-杭结合带南段是华南大陆壳再造和矿产资源寻找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的地质演化与钦-杭结合带具有整体一致性,特别是具有一致的开-合历史。震旦系底部的粤西云浮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底喷流沉积的产物,它与信宜和陆川新元古代蛇绿岩等是南段洋壳存在的重要证据。在进一步的矿床勘查中,要重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寻找。中酸性斑岩体来自于元古宙岛弧底部玄武质岩石(下地壳)在中生代时期的部分熔融,本质上该类矿床带有岛弧俯冲环境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华夏地块 华南大陆壳再造 洋壳部分熔融 岛弧玄武质岩石 斑岩型铜矿
下载PDF
华南热水沉积硅质岩建造及其成矿效应 被引量:69
7
作者 周永章 何俊国 +4 位作者 杨志军 付伟 杨小强 张澄博 杨海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3-377,共5页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量一致偏低 ,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偏低 (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 ) ,但Ba、As、Sb富集 ,具有较为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特点。多元统计分析显示 ,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第一个主因子上均有显著因子载荷 ,与它们在基底的富集或亏损无关 ,代表了古地热系热水循环中的淋滤因子。华南三层位热水成因硅质岩具有相似的REE地球化学特征。REE总量低 ,稀土配分模式落在典型热水沉积物的上、下限之间 ,多数样品呈现δCe和δEu负异常。正常沉积的混入使部分硅质岩的REE配分模式复杂化。最后 ,讨论了与热水沉积建造相关的成矿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稀土元素 成矿效应 华南地区
下载PDF
华南地区含硫化物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迁移模型--重点对粤北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山的观察 被引量:31
8
作者 周永章 付善明 +8 位作者 张澄博 杨志军 杨小强 党志 陈炳辉 李文 赵宇端 龙云凤 赵宇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8-255,共8页
粤北大宝山是华南金属成矿带的大型铁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综合性矿床,富含硫化物,位于北江支流横石河的上游分水岭,流域封闭性很好。矿山开发引起横石河下游的上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部分村民出现"痛痛病"... 粤北大宝山是华南金属成矿带的大型铁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综合性矿床,富含硫化物,位于北江支流横石河的上游分水岭,流域封闭性很好。矿山开发引起横石河下游的上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部分村民出现"痛痛病"疑似症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对下游引发的严重污染,该矿山成为研究湿热地区含硫化物金属矿山重金属元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的理想场所。以Zn为例,该矿山重金属元素从矿体中向生物体迁移过程经过尾砂/水反应界面、水/沉积物反应界面、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和土壤/植物界面4个重要的反应界面。其中,尾砂/水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从源头尾砂中的释放;水/沉积物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在水体中与河流沉积物的沉淀与释放的平衡;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控制土壤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界面控制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利用。4个界面的介质间相互作用较好地刻画大宝山矿山因为开采,重金属元素从内生环境中曝露出来,然后在表生环境中释放、迁移、转化、归宿的迁移模式。上述认识对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改变重金属迁移反应界面的条件,可以阻断矿山元素的迁移,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污染 重金属 环境地球化学 迁移模型 矿山生态环境系统 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山
下载PDF
地质领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实现语言 被引量:56
9
作者 周永章 王俊 +3 位作者 左仁广 肖凡 沈文杰 王树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73-3178,共6页
地质大数据正在以指数形式增长。只有发展智能数据处理方法才有可能追上大数据的超常增长。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已成为地质大数据研究的前沿热点,它将让地质大数据插上翅膀,并因此改变地... 地质大数据正在以指数形式增长。只有发展智能数据处理方法才有可能追上大数据的超常增长。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机器学习已成为地质大数据研究的前沿热点,它将让地质大数据插上翅膀,并因此改变地质。机器学习是一个源于数据的模型的训练过程,最终给出一个面向某种性能度量的决策。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子类,它通过构建具有很多隐层的机器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更有用的特征,从而最终提升分类或预测的准确性。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深度学习算法之一,它广泛用于图像识别和语音分析等。Python语言在科学领域的地位占据着越来越重要。其下的Scikit-Learn是一个机器学习相关的库,提供有数据预处理、分类、回归、聚类、预测、模型分析等算法。Keras是一个基于Theano/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库,可以应用来搭建简洁的人工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地质学 PYTHON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永章 付伟 +7 位作者 杨志军 聂凤军 何俊国 赵元艺 李振清 胡朋 石贵勇 李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2-750,共9页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藏南地区产出红、绿、黑、褐等多色调的中生代硅质岩。石英是它们的主要矿物,但不同样品的石英晶体微形貌各有特征,X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表现出细微差别。夏鲁和彭错林分别作为生物成因和热水成因硅质岩的代表,它们在矿物演化路径、石英晶体微形貌和集合体微结构存在差异,为利用微组构区分不同成因硅质岩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夏鲁硅质岩中生物化石残骸内存在方英石和玉髓,为反演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矿物演变序列提供了很好的证据。硅质岩成岩过程中微组构演变和元素迁移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英在重结晶过程中对杂质元素的剔除作用是促使某些微量元素产生富集的重要机制。从微组构角度切入硅质岩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它综合运用微区微束手段对硅质岩的微观组构特征进行测试,进而探讨微观组构信息所指示的地质意义。结果对探讨硅质岩的成因、演化和藏南地区硅质岩容矿型Au-Sb-Cs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微组构 成岩作用 热水成因 元素剔除作用 西藏
下载PDF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5
11
作者 周永章 付伟 +4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聂凤军 李文 赵文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0-608,共9页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 藏南地区中生代硅质岩包括蛇绿岩套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和非蛇绿岩套硅质岩两大类。本文重点分析日喀则地区彭错林、夏鲁以及泽当地区的罗布莎、江孜盆地宗卓组及四个剖面的硅质岩。其中,彭错林、夏鲁和罗布莎硅质岩与蛇绿岩共生,江孜盆地宗卓组为非蛇绿岩套硅质岩。分析表明:(1)藏南地区硅质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鲜明,具有一致性和多样性特点;(2)与蛇绿岩共生的彭错林、夏鲁、罗布莎硅质岩普遍具有高 Si、高 Fe、低 Al 特征,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克拉克值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Ce 异常明显或不明显,重稀土相对轻稀土富集。硅质泥岩的∑REE要明显高于硅质岩;(3)非蛇绿岩套宗卓组硅质岩SiO_2含量稍低,Al_2O_3.TiO_2则相反。V、Th、Hf、Ta 等不相容元素上亏损程度较小,部分样品含量可接近克拉克值。稀土总量相对较高,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上体现为弱 Ce 正异常,负 Eu 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曲线图;(4)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藏南地区硅质岩多数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因属性,同时有正常陆源组分的加入。其中,夏鲁硅质岩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典型,而宗卓组硅质岩则表现出受陆源物质加入的影响显著的地球化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参数 稀土元素 热水成因 西藏南部
下载PDF
河流沿岸土壤对上游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以广西刁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永章 宋书巧 +2 位作者 杨志军 陈炳辉 曾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5-951,共7页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响应 重金属污染 环境地球化学 矿山环境 广西刁江
下载PDF
关于钦-杭成矿带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66
13
作者 周永章 郑义 +1 位作者 曾长育 梁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钦-杭成矿带作为一个新的成矿带,人们对它作为独立成矿单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研究认为,钦-杭成矿带是一条与扬子—华夏古老板块结合带对应的成矿带,并可分北、中、南3段。其中,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北纬24°~27°... 钦-杭成矿带作为一个新的成矿带,人们对它作为独立成矿单元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研究认为,钦-杭成矿带是一条与扬子—华夏古老板块结合带对应的成矿带,并可分北、中、南3段。其中,中段与南岭带大体一致,主要分布在北纬24°~27°。钦-杭成矿带同时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在认定的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和岩浆/热液矿床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两期复式成矿:在元古宙或古生代,首先出现喷流热水沉积矿床,然后在燕山期叠加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钦-杭成矿带是一条重要的斑岩矿床带,斑岩型矿床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作用是其重要的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喷流热水沉积矿床 斑岩型矿床 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作用
下载PDF
河流对矿山及矿山开发的水环境地球化学响应——以广西刁江水系为例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永章 宋书巧 +2 位作者 张澄博 杨小强 刘春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矿产资源以其不可再生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广西刁江流域的源头地带是著名的大厂矿区,较典型地反映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重点解剖刁江流域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探讨水环境响应... 矿产资源以其不可再生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广西刁江流域的源头地带是著名的大厂矿区,较典型地反映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重点解剖刁江流域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探讨水环境响应。结果表明,刁江流域对上游的矿山开发存在着显著的环境响应现象,在距矿区200km以外的下游地带仍然可以观察到这种响应;刁江河水被严重污染,河床上沉积了大量尾砂。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破坏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曾造成刁江中上游河段鱼虾绝迹。河床上的尾砂沉积范围广、厚度大,重金属As、Pb、Zn、Cd含量非常高,除直接危害了水环境质量外,还造成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和洪水淹没范围的扩大,构成对沿江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污染 重金属污染 环境地球化学 水环境响应 广西刁江水系
下载PDF
矿床大数据及智能矿床模型研究背景与进展 被引量:68
15
作者 周永章 黎培兴 +3 位作者 王树功 肖凡 李景哲 高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7-331,344,共6页
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Nature和Science相继出版专刊来探讨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规模大,并经常呈异构多模态、复杂关联、动态涌现等特点,需要高效计算模型和方法。大数据-智能矿床研究刚刚起步,需对... 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Nature和Science相继出版专刊来探讨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大数据的特征是数据规模大,并经常呈异构多模态、复杂关联、动态涌现等特点,需要高效计算模型和方法。大数据-智能矿床研究刚刚起步,需对多维、异构、隐性大数据的高效存储、管理、集成、融合与深度挖掘,需人工智能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可视分析的应用。贝叶斯网络是成因建模的一个革命性工具,可以用来揭示矿床的成因机制及它们背后的规律。来自地质调查、监测数据获得的与"矿"有关的大数据,通过迭代计算,可以不断完善所建立的矿床模型,并且通过云计算技术,使得世界各地的矿床研究团队共同参与,引发矿床模型研究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矿床模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典型矿种及其矿床分布总体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永章 曾长育 +6 位作者 李红中 杨志军 陈炳辉 王正海 梁锦 卢文姬 陈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34,共1页
钦杭成矿带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板块结合带之间,从西南端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到东北端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2000km,总体呈反S状弧形型展布。钦杭成矿带广泛分布铜矿、铅锌矿、锡矿、钨矿等典型矿种。... 钦杭成矿带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板块结合带之间,从西南端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延伸到东北端浙江杭州湾地区,全长近2000km,总体呈反S状弧形型展布。钦杭成矿带广泛分布铜矿、铅锌矿、锡矿、钨矿等典型矿种。铜矿床:钦-杭成矿带北段铜矿分布十分密集,初步统计发现铜矿床15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 矿床分布 铜矿床 铅锌矿 板块结合带 斑岩铜矿 陆块碰撞 钦州湾 锡矿 矿种
下载PDF
华南古海洋热水沉积作用研究概述及若干认识 被引量:36
17
作者 周永章 刘建明 陈多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 ,在沉积建造类型、沉积作用方式、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反映了热水沉积的多样性。该地区的热水沉积作用具有相对确定的演化特性 ,并与许多金属矿床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关键词 热水沉积作用 古海洋 岩石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背景 华南 沉积建造 多金属矿床 研究概述 用具 发育
下载PDF
地质大数据分析的若干工具与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永章 陈川 +9 位作者 张旗 王功文 肖凡 沈文杰 卞静 王亚 杨威 焦守涛 刘艳鹏 韩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大数据科学研究范式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结果。在大数据时代,地质学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亟需地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支撑。本文介绍若干种有价值的地质大数据分析工具及其应用。知识图谱以其强大的语义处理能力和开放组织能... 大数据科学研究范式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结果。在大数据时代,地质学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亟需地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支撑。本文介绍若干种有价值的地质大数据分析工具及其应用。知识图谱以其强大的语义处理能力和开放组织能力,为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知识化组织和智能应用提供了有效工具。它旨在描述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实体或概念及其关系,构成一张巨大的语义网络图,以节点表示实体或概念,边则由属性或关系构成。机器学习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仍然是当前地质大数据研究的热点。演化算法借鉴了自然界中生物进化与自适应过程的思想,是一种基于种群的元启发式最优化算法。它具有无需先验知识、能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隐并行搜索的优点,可以用来精确地获取大数据中隐含的演化趋势与时空特征。图形社区发现技术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内部节点相似社区,为分析和理解网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不断提高,遥感技术已广泛成为地质数据获得的主要技术手段。遥感大数据的数据存取和智能处理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些地质大数据分析方法已有成功的应用案例,并将广泛用于各种地质研究,如城市土壤污染智能监测、模拟、管控与预警研究,得益于地质大数据研究支撑系统的恰当选择以及地质大数据技术的强力支持,建立了可解释的多源多层城市土壤污染知识图谱,源于多源异构大数据有效融合的主要障碍正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知识图谱 机器学习 演化算法 图形社区发现 遥感大数据 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
下载PDF
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与广东节约水平现状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永章 陈杰 +6 位作者 李飏 刘利 罗星亮 楼振华 谭炳才 杨海生 陈庆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112-116,共5页
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贯穿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节约支撑能力、资源禀赋变化与弹性系数等4领域共51个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估算结果表明,广东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污、资源化等核心指标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 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贯穿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包括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节约支撑能力、资源禀赋变化与弹性系数等4领域共51个指标。应用该指标体系估算结果表明,广东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污、资源化等核心指标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每年均有所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行政管理费用所占GDP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反映广东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已经从数量的差异发展为结构性差异。GDP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出粗放型特征没有根本转变,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偏低,在制度支撑、科技支撑、教育支撑指标等方面亟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 GDP质量 可持续发展 广东节约水平
下载PDF
粤西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层状硅岩的热水成因属性: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91
20
作者 周永章 涂光炽 卢焕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1,共11页
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硅岩主要发育层状构造、纹理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假角砾状构造,化学成份以TiO2、Al2O3和大部分微量元素亏损(相对地壳克拉克值)为特征。但Ba、As和Sb等少数已知的热水沉积特征元素显示富集。在Al... 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硅岩主要发育层状构造、纹理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假角砾状构造,化学成份以TiO2、Al2O3和大部分微量元素亏损(相对地壳克拉克值)为特征。但Ba、As和Sb等少数已知的热水沉积特征元素显示富集。在Al-Fe-Mn三元图上,古水硅岩投映在“热水沉积”域内。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显示了大部分金属元素在代表热水淋滤作用的因子上均有反映。稀土元素以低含量为特征,在对北美页岩组合样(NASC)正规化后的稀土配分模式落在典型热水沉积的上、下限之间,而在正常沉积的之外。各种岩性和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古水硅岩具有热水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硅质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