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窦粘膜G细胞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济远 郑慧娥 +2 位作者 白雪梅 潘秀芳 罗得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0-325,T018,共7页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实验溃疡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溃疡组的第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后取胃窦粘膜。用Sternberger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G细胞,苏木精复染细胞核。正常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为5.93...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实验溃疡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溃疡组的第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后取胃窦粘膜。用Sternberger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G细胞,苏木精复染细胞核。正常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为5.93±1.23(x±s,下同);G细胞百分数为2.76±0.45;G细胞分裂指数Ⅰ为0.85±0.18;G细胞分裂指数Ⅱ为0.02±0.01。溃汤组6、9和20d的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G细胞百分数及G细胞分裂指数Ⅱ,分别比正常组及盐水对照组多,呈高度显著性差异;G细胞分裂指数Ⅰ在溃疡组9d与正常组相比、前者20d与盐水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溃疡组6d G细胞百分数最高,9dG细胞分裂象数较多。溃疡组3d和6d,G细胞在腺中的分布比正常组明显上移。本研究提示,在胃溃疡修复过程中,随时间推移,幽门腺中G细胞的数量、来源、分布与形状有动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 G细胞 胃溃疡 免疫学
原文传递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幽门粘膜上皮及腺细胞的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2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68-68,共1页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和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21 d幽门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及粘液的组织化学、PAS反应、醛复红染色和Alcian蓝(pH 2.5)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胃溃疡术后第6、10、21d溃疡组...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和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观察了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21 d幽门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及粘液的组织化学、PAS反应、醛复红染色和Alcian蓝(pH 2.5)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胃溃疡术后第6、10、21d溃疡组与对照组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相比,第21 d新生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49.05±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腺细胞 粘膜上皮 大鼠 幽门 组织化学 组织学 自愈
原文传递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泌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与放射自显影相结合的研究
3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254-254,共1页
本实验使用PAP法与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幽门窦胃泌素(G)细胞的标记指数及G细胞数目的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G细胞在自身抗病过程中的作用。用成年雄性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模拟... 本实验使用PAP法与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实验性胃溃疡期间幽门窦胃泌素(G)细胞的标记指数及G细胞数目的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G细胞在自身抗病过程中的作用。用成年雄性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模拟手术组和正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胃泌素 多肽 细胞数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与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研究方法
4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70-70,41,共2页
研究细胞动力学,对于基础和临床医学均有重要意义,国外已将胃肠道细胞动力学作为胃肠疾病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之一。在胃肠内分泌细胞动力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已有报道,应用体内注射放射自显影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胃泌素细... 研究细胞动力学,对于基础和临床医学均有重要意义,国外已将胃肠道细胞动力学作为胃肠疾病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之一。在胃肠内分泌细胞动力学研究方面,近年来已有报道,应用体内注射放射自显影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胃泌素细胞,但应用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对G细胞的观察,还甚少见。本实验是将离体培养放射自显影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相结合,来显示标记G细胞。方法步骤如下:1.体外单次脉冲标记:(1)在基本无菌操作下,取胃幽门窦粘膜组织块,长2-3mm、宽约1mm,放入5ml链霉素灭菌瓶内,瓶中含有2mlEagle液(PH7.2-7.4),液中加有H-TdR 4μCi和10%小牛血清;培养液中还加入两只搅拌棒。橡皮塞封盖,用铁丝环夹加固。通过橡皮盖向瓶内注入空气3ml,以便促进H—TdR参入DNA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放射自显影术 多肽 放射自显影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离体培养
下载PDF
溃疡病胃窦G和D细胞的体视学分析
5
作者 周济远 白雪梅 +4 位作者 郑慧娥 王健伟 任君旭 高增贺 徐根兴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的胃窦粘膜肉眼下非病变区30张切片,随机选择,经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的G和D细胞300个,进行形态定量分析。每个细胞检测12个参数,各项参数都行统计学t检验两两相比处理。在三组中,G细胞的...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的胃窦粘膜肉眼下非病变区30张切片,随机选择,经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的G和D细胞300个,进行形态定量分析。每个细胞检测12个参数,各项参数都行统计学t检验两两相比处理。在三组中,G细胞的周长、面积、长径、短径、比表面、平均截距、平均体积、平均表面积、圆球度、平均直径和D细胞的长径、短径、形状因子、平均轴比的显著差异率均在60%以上,这些结果,建立了溃疡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G和D细胞的体视学形态参数数据库,并为它们参与内分泌调节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病 形态学 体视学 图象分析 G细胞 胃窦粘膜
下载PDF
介绍一种β—内啡肽与胃泌素免疫双重染色法
6
作者 周济远 郑慧娥 +1 位作者 白秀萍 潘秀芳 《神经药理学报》 1989年第4期56-56,共1页
在观察组织抗原的分布时,常常同时比较和观察两种抗原在形态学上的相互联系,需要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同时或先后显示两种抗原成分,这就需要应用双重染色,这种染色技术,对研究多肽类物质的分布尤为重要。β—内啡肽(β—Endorphin)是... 在观察组织抗原的分布时,常常同时比较和观察两种抗原在形态学上的相互联系,需要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同时或先后显示两种抗原成分,这就需要应用双重染色,这种染色技术,对研究多肽类物质的分布尤为重要。β—内啡肽(β—Endorphin)是一种内源性阿片物质,主要来源于垂体和脑的β—内啡肽细胞,作为神经介质和调制物。近年来,应用放射免疫测定和层析法,发现成人胃窦含有β—内啡肽样物。Feurle 等在成人胃窦观察到β—LPH<sub>1—10</sub>免疫反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染色法 胃泌素细胞 内啡肽 调制物 抗原成分 放射免疫测定 层析法 反应细胞 神经介质 组织切片
下载PDF
溃疡病胃窦粘膜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7
作者 周济远 白雪梅 +5 位作者 郑慧娥 任君旭 王健伟 张耕 高增贺 徐根兴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4,共4页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和浅表性胃炎作对照组(Con)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的151个β—内啡肽细胞(β—EP 细胞)形态计量学参数及45个测试单位面积(5000μm^2)的细胞数进行检测,收集13项参数行统计学 t...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和浅表性胃炎作对照组(Con)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的151个β—内啡肽细胞(β—EP 细胞)形态计量学参数及45个测试单位面积(5000μm^2)的细胞数进行检测,收集13项参数行统计学 t 检验。呈高度显著性差异的参数分别有三组间的周长(C)、面积(A)、长径(LD)、短径(SD)和平均体积(V);DU 与 Con,GU 与 Con 组的比表面(δ),平均截距(τ)、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c);DU 与 GU、或与 Con 组的细胞均数(N)。三组中各参数的显著性差异率 C、A、LD、SD、(?)达100%,δ、τ、(?)、(?)c、N 为60%以上。本文首次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建立了 DU、GU 和 Con 组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细胞的二维和三维体视学、形态计量学参数及细胞均数数据,并为其参与内分泌调节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视学 β-内啡肽 细胞 溃疡病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注射秋水仙碱观察G细胞的变化
8
作者 周济远 郑慧娥 +3 位作者 白秀萍 白雪梅 罗德林 潘秀芳 《神经药理学报》 1990年第4期1-5,共5页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为实验性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3小时后,取胃窦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染色。观察胃窦粘膜G细胞的变化。正常胃窦粘膜幽门腺分裂指... 用雄性昆明种小鼠45只,分为实验性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3、6、9和20d,腹腔注射秋水仙碱3小时后,取胃窦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染色。观察胃窦粘膜G细胞的变化。正常胃窦粘膜幽门腺分裂指数5.93±1.23;G细胞百分率2.76±0.45;G细胞分裂指数Ⅰ0.85±0.18;G细胞分裂指数Ⅱ0.023±0.01。幽门腺细胞分裂指数、G细胞百分率及其分裂指数Ⅱ,在术后6、9和20d与盐水组相比,呈高度显著性差异;G细胞分裂指数Ⅰ,术后9d与空白组、术后20d与盐水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本文讨论了以上变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有丝分裂相 胃泌素细胞 小鼠
下载PDF
人胚胎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的研究
9
作者 周济远 韩淑琴 +1 位作者 郑慧娥 潘秀芳 《神经药理学报》 1989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目的是证实人胚胎是否存在β-内啡肽细胞。第3~10个月胎儿25例和新生儿5例,取胃窦前壁,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用邻片法及PAP双重染色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和胃泌素细胞。并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量人胎第7个月... 本文目的是证实人胚胎是否存在β-内啡肽细胞。第3~10个月胎儿25例和新生儿5例,取胃窦前壁,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用邻片法及PAP双重染色法,显示β-内啡肽细胞和胃泌素细胞。并用显微图象分析系统测量人胎第7个月时二者的相对面积和周长。结果表明,人胎第3个月幽门腺内存在少数β-内啡肽细胞,随胚胎发育逐渐增多,还证明,β-内啡肽与胃泌素两种物质在同一细胞内共存。第7个月人胎β-内啡肽细胞相对面积小于胃泌素细胞,二者相比,有高显著性差异。本文为探讨β-内啡肽细胞在人胚胎胃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细胞 幽门腺 免疫组织化学 人胚胎
下载PDF
人炎性阑尾肌层神经肽VIP、SP的研究
10
作者 周济远 李文萍 高增贺 《神经药理学报》 2000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观察33例人阑尾肌层血管活性肠肽(VIP)样免疫反应(-IR)神经及P物质(SP)-IR神经。方法:阑尾炎组25例(单纯组7例,慢性组6例,化脓组7例,坏疽组5例);对照组8例。结果:各组阑尾肌层中均有VIP-IR、SP-IR神经分布,环... 目的: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观察33例人阑尾肌层血管活性肠肽(VIP)样免疫反应(-IR)神经及P物质(SP)-IR神经。方法:阑尾炎组25例(单纯组7例,慢性组6例,化脓组7例,坏疽组5例);对照组8例。结果:各组阑尾肌层中均有VIP-IR、SP-IR神经分布,环肌层较多。炎症时VIP-IR、SP-IR神经丛及神经细胞数密度减少,各阑尾炎组SP-IR神经丛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坏疽组VIP-IR神经丛、SP-IR神经细胞数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0.05)。结论:阑尾肌层VIP-IR、SP-IR神经参与了阑尾炎的神经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肌层神经丛 免疫组织化学 阑尾炎
下载PDF
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组织学“兴趣小组”活动初探
11
作者 周济远 白秀萍 《神经药理学报》 1989年第4期57-58,62,共3页
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一句话,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首要地位。组织学是医学一年级的课程,它是一门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和机能关系的科学,长期以讲课传授知识和观察切片实习来... 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一句话,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首要地位。组织学是医学一年级的课程,它是一门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和机能关系的科学,长期以讲课传授知识和观察切片实习来进行教学,要求记忆的名词和内容多,学生死记硬背,缺乏自学能力,更缺乏创造力和想象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小组 微细结构 实验性胃溃疡 自愿报名 大鼠 示教 派若宁 模型制作 动物模型 再生现象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靖芳 周济远 +2 位作者 郑慧娥 任君旭 张国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 (gastrin ,G)和生长抑素细胞(somatostatin ,SSorD)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 结果 大部分G细胞免疫反应深浅不一 ;溃疡术后 4、10d ,胰岛G细胞面数密度增高 ,与正常或盐水组相比P <0 0 5。D细胞面数密度于 4d增加 ,P <0 0 5。 结论 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呈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 ;胰岛G细胞和D细胞可能以内分泌或旁分泌调节的途径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性胃溃疡 自愈期间 胰岛 胃泌素 生长抑素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窦粘膜胃泌素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68-73,124,共7页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手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离体H-TdR掺入,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G细胞标记指数为1.59&#...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实验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手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离体H-TdR掺入,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胃泌素细胞(G细胞)的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G细胞标记指数为1.59±0.78,细胞百分率为4.27±0.27。溃疡组G细胞标记指数在手术后4天比对照组降低,10天的比对照组增高;G细胞百分率在手术后4、6、和10天低于对照组,21天的则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其中21天的G细胞百分率与4或6天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溃疡组手术后6天的新生粘膜内出现G细胞,其数目随时间增加。6、10和21天的新生粘膜内可见少量H-TdR标记的G细胞。G细胞形状有多种,有的G细胞伸出突起,与幽门腺其他腺细胞接触。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期间,G细胞可能与其他内分泌细胞共同参与了机体自然抗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3H-TdR掺入 免疫组织化学 放射自显影 胃泌素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胃窦粘膜上皮及幽门腺的组织化学和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济远 石爱荣 刘鼎新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201-205,239,共6页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体外培养,^(3)H-TdR摻入,在放射自显影前后,分别进行PAS反应与醛复红、Alcian蓝(pH2.5)及HE染色,观察胃窦粘膜... 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后者又分为盐水组和空白组。在实验性胃溃疡术后4、6、10和21天取胃窦粘膜,经体外培养,^(3)H-TdR摻入,在放射自显影前后,分别进行PAS反应与醛复红、Alcian蓝(pH2.5)及HE染色,观察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标记指数、细胞百分率及组织化学变化。正常大鼠胃窦粘膜上皮和幽门腺细胞标记指数为10.03±0.40、细胞百分率为95.73±0.26。溃疡组术后6、10和21天粘膜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21天时新生上皮和腺细胞标记指数增高,与空白组相比,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溃疡组细胞百分率在6天增加,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21天与4天和6天相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新生粘膜上皮和腺细胞的PAS反应、醛复红和Alcian蓝染色呈强阳性或阳性。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窦粘膜和新生粘膜上皮及腺细胞增殖活跃,分泌粘液的功能旺盛。上述变化对溃疡局部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胃溃疡 3H-TDR 放射自显影 组织化学 大鼠
原文传递
人腭扁桃体肥大细胞的性质—免疫组化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靖芳 李英 +1 位作者 周济远 薛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9-442,共4页
收集手术切除的人腭扁桃体标本6例,常规石蜡切片,分别以血管活性肠肽、阿尔新蓝—番红花红、长时间甲苯胺蓝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呈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分布于淋巴小结中央及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被... 收集手术切除的人腭扁桃体标本6例,常规石蜡切片,分别以血管活性肠肽、阿尔新蓝—番红花红、长时间甲苯胺蓝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呈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阳性,分布于淋巴小结中央及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被膜及小梁的结缔组织、固有层和小血管周围.阿尔新蓝-番红花红染色呈浅蓝色颗粒.长时间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的肥大细胞数目较多,颗粒为深蓝色;普通甲苯胺蓝染色未能显示肥大细胞.结果提示,人腭扁桃体内肥大细胞有异质性,其中部分肥大细胞含有血管活性肠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扁桃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胚胎期垂体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薄爱华 白雪梅 +7 位作者 夏苓 李英 潘秀芳 张金文 周济远 韩淑琴 郑慧娥 李海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4-169,243,共6页
将各胚胎期垂体分别测量后速入Bouin或Helly液固定,石蜡包埋,将连续切片进行特殊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记述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早期发生过程及内部构筑。我们将腺垂体的发生过程分为原基变形期、增生期和增生分化期。实验中记录了各种... 将各胚胎期垂体分别测量后速入Bouin或Helly液固定,石蜡包埋,将连续切片进行特殊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记述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早期发生过程及内部构筑。我们将腺垂体的发生过程分为原基变形期、增生期和增生分化期。实验中记录了各种阳性细胞出现时间及百分值,并且將各种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文末对垂体发生和分化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垂体 形态学
下载PDF
实验性甲低大鼠甲状腺内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英 白雪梅 +3 位作者 周轩生 张耕 郑慧娥 周济远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肥大细胞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功能的多态性受到广泛关注。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研究中,已有大量关于甲状腺形态学变化的报道,而有关甲状腺内肥大细胞的研究资料甚少,作者采用给予硫脲的方法,造成大鼠实验性甲低,对甲状腺内的肥大细... 肥大细胞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功能的多态性受到广泛关注。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研究中,已有大量关于甲状腺形态学变化的报道,而有关甲状腺内肥大细胞的研究资料甚少,作者采用给予硫脲的方法,造成大鼠实验性甲低,对甲状腺内的肥大细胞进行形态学研究,为探讨甲低时甲状腺内肥大细胞的功能变化及地甲肿的发病学机制提供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减退 甲状腺 肥大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儿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增贺 杨忠刚 +6 位作者 焦振祥 周济远 郑慧娥 任君旭 王健伟 白雪梅 李得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143,T006,共3页
用苏木精、伊红、Alcian蓝(pH 2.5)、甲苯胺蓝、5-HT和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阑尾炎组和对照组阑尾标本各7例。结果:阑尾炎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淋巴小结最大直径和数目、肥大细胞及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增多,而生... 用苏木精、伊红、Alcian蓝(pH 2.5)、甲苯胺蓝、5-HT和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阑尾炎组和对照组阑尾标本各7例。结果:阑尾炎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淋巴小结最大直径和数目、肥大细胞及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增多,而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减少。淋巴小结最大直径和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5-HT和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的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以上提示儿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期,阑尾内进行着活跃的免疫应答,5-HT和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参与了疾病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溃疡病胃窦幽门腺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增贺 周济远 +4 位作者 任君旭 白雪梅 郑慧娥 张耕 徐根兴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151个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β-EP细胞)的12个参数进行检测及每组75个单位面积(5000μm2)的β-EP细胞进行计数。β-E...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151个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β-EP细胞)的12个参数进行检测及每组75个单位面积(5000μm2)的β-EP细胞进行计数。β-EP细胞的周长、面积、长径、短径和平均体积数值是DU组<GU组<Con组,各组间两两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DU与Con组、或GU与Con组之间,比表面、平均截距、平均表面积和平均直径数值相比,亦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DU组β-EP细胞数增高,与GU或Con组分别相比,均呈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三组中,β-EP细胞的比表面积、平均截距、平均表面积、平均直径数值和细胞数的显著性差异率在60%以上,周长、面积、长径、短径和平均体积数值达100%。本文首次建立了DU、GU和Con组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细胞的二维和三维形态计量学参数数据,提示β-EP细胞参与了溃疡病的内分泌调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细胞 体视学 幽门腺 溃疡病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β-EP、5-HT、5-HTR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靖芳 周济远 +2 位作者 王建伟 任君旭 张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0-192,T02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 β-内啡肽 (β- EP)、5 -羟色胺 (5 - HT)、5 -羟色胺受体蛋白(5 - HTR)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溃疡术后 4d、10 d胰岛 β- EP、5 - HT、5 - HTR细胞面数密...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 ,胰岛 β-内啡肽 (β- EP)、5 -羟色胺 (5 - HT)、5 -羟色胺受体蛋白(5 - HTR)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溃疡术后 4d、10 d胰岛 β- EP、5 - HT、5 - HTR细胞面数密度增高。β- EP、5 - HT细胞于 4d达高峰 ;5 - HTR细胞于 10 d达高峰。邻片示 :部分 β- EP、5 - HT及 5 - HTR阳性物质分别位于 A或 B细胞。 结论 胰岛 β- EP、5 - HT、5 - HTR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啡肽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胰岛 实验性胃溃疡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