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1 位作者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耿焕 沈和平 +3 位作者 颜羽 王翊飞 周海航 沈健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索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习的本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85班和186班共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将185班44名学生设... 目的 探索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习的本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85班和186班共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对照方法,将185班44名学生设为A组,前半部分课程采用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式,后半部分课程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将186班42名学生设为B组,前半部分课程采用常规教学方式,后半部分课程采用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式。课程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学生不同教学安排的实施效果。结果 A组学生前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92.5±12.7)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4.5±1.1)分;后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5.8±10.6)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3.7±1.2)分。B组学生前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86.5±11.4)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3.6±1.2)分;后半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91.8±12.8)分,教学满意度评分为(4.4±1.3)分。两组学生相同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应用多模态影像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多模态影像 病例分析 教学效果
下载PDF
GRASSHOPPER参数化在竹编编织形态中的设计创新
3
作者 甄珍 周海航 《设计》 2024年第19期32-35,共4页
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非遗传统手工艺竹编编织面临巨大的挑战。运用新技术与传统竹编编织相结合,活化传统,将传统竹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改变了传统竹编的存在方式。笔者通过对传统竹编编织进行调研与梳理分析,总结出... 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非遗传统手工艺竹编编织面临巨大的挑战。运用新技术与传统竹编编织相结合,活化传统,将传统竹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改变了传统竹编的存在方式。笔者通过对传统竹编编织进行调研与梳理分析,总结出传统竹编编织在结构、外观、技艺传承、市场等方面存在形态单一、手工技艺接近失传、应用载体和运用领域局限等突出的问题。引入grasshopper参数化方法,使用rhino软件和grasshopper插件解构竹编方式,提出竹编编织形态中的设计创新路径,构建竹编形态参数化运算器、搭建参数化设计数字平台、组建多种参数化编织形态数据库;运用案例操作,在造型和功能上实现多样化的表达。创造出拥有传统竹编气质的各种当代设计新形态,并为其他传统手工艺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GRASSHOPPER 竹编 编织 形态创新
下载PDF
区分胶质母细胞瘤和单发性脑转移瘤的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4
作者 申珊珊 李春泉 +5 位作者 范耀华 卢山富 颜子夜 刘虎 周海航 张子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成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筛查和评估脑肿瘤预后的常用方法,但其鉴别诊断GBM和BMs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近年...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是成人中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筛查和评估脑肿瘤预后的常用方法,但其鉴别诊断GBM和BMs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诊断分类和创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的放射组学特征,探讨其在初诊GBM和单发性脑转移瘤(solitary brain metastases,SBMs)术前准确分类中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对分类任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或临床诊断证实的135例初诊GBM患者和73例SBMs患者的头颅MRI序列数据。首先,选择结构性T_(1)加权、T_(1)C加权和T_(2)加权作为整个模型的3个输入,在配准后的3种模态MR图像上人工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ROI),并获取多模态放射组学特征,使用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特征选择方法降低维度,进一步分析每个特征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比解纠缠的方法寻找不同模态特征之间的共享特征和互补特征。最后,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2种特征,预测每个样本对GBM和SBMs的响应。结果:应用机器学习和本文提出的多模态融合方法的放射组学特征对GBM和SBMs有较好的区分能力。相较于单模态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Logistic回归、RF、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模态融合模型均取得了较大提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4、0.978、0.943、0.938、0.947。本研究的对比解纠缠多模态MR融合方法表现更好,测试集上AUC、准确度(accuracy,ACC)、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分别为0.985、0.984、0.900、0.990。相较于其他多模态融合方法,本研究方法的AUC、ACC和SEN均呈现出最好的性能表现。验证本研究各模块组件作用的消融实验中,同时使用3种损失函数后,AUC、ACC和SEN分别提升了1.6%、10.9%和15.0%。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对比解纠缠多模态MR放射组学特征融合技术有助于提高GBM和SBMs的分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单发性脑转移瘤 深度学习 多模态数据 解纠缠
下载PDF
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田和平 王耿焕 +1 位作者 沈和平 周海航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501-505,511,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经翼点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穿刺引流术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脑室穿... 目的 探讨改良Paine点穿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经翼点开颅术中治疗脑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经翼点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穿刺引流术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脑室穿刺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行手术切口内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行对侧切口经Kocher点脑室钻孔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疗效指标(穿刺通道出血率、带管时间、脑室出血清除率、颅内感染率)、预后指标[术后1个月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穿刺通道出血率、带管时间、颅内感染率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术后第5天脑室出血清除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存活的患者中,两组GCS、NIH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对侧切口经Kocher点脑室钻孔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翼点开颅术中应用同侧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治疗脑室出血可提高脑室出血清除率,缩短手术用时及带管时间,降低术后穿刺通道出血率及颅内感染率,且并不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室出血 经翼点开颅术 脑室钻孔引流术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下载PDF
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柳佳 张李涛 +4 位作者 田和平 郁龚杰 王健超 沈建国 周海航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1632-1635,1639,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87例。患者均经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aSAH...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87例。患者均经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aSAH并作相应干预,发病24 h内留取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测,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预后。比较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MHR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患者24例,预后良好患者63例。预后不良患者与预后良好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治疗方式、CRP、淋巴细胞计数、TG、TC、白蛋白、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病情Hunt-Hess分级、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HDL及M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升高、低GCS评分、MHR升高均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HR预测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21,灵敏度为0.625,特异度为0.952,最佳截断值为0.507。结论MHR对aSAH患者预后有较好预测效能,其升高是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郁龚杰 王健超 +2 位作者 周海航 沈健 王耿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0-72,共3页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收入的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干预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有缺损侧 MCA 血流速度、缺损对侧 MCA 血流速度、NIHS... 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收入的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干预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有缺损侧 MCA 血流速度、缺损对侧 MCA 血流速度、NIHSS指标显著降低,KPS、GOS 、MMSE、QO-LI-74指标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更少,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接受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都能够得到提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颅骨修补术 颅脑创伤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海航 张建民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现对本院近5年来发生的114例重型颅脑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现对本院近5年来发生的11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型颅脑损伤 危重并发症 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患者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特重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2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海航 王翊飞 +1 位作者 沈健 褚正民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2期262-263,共2页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上见到的脑室出血绝大多数是继发性脑室出血,占全部的81.1%~92.6%。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周围组织出血破入脑室所致,其中多数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还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上见到的脑室出血绝大多数是继发性脑室出血,占全部的81.1%~92.6%。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周围组织出血破入脑室所致,其中多数是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还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创伤等因素。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可随脑脊液循环通路进入侧脑室、第三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室出血 继发性脑室出血 脑出血破入脑室 特重型 原发性脑室出血 诊治 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组织CT灌注成像的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海航 田和平 +3 位作者 张李涛 郁龚杰 王健超 沈建国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12期1463-1465,共3页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24 h及1周脑组织CT灌注成像的变化情况,探讨脑组织CT灌注成像在患者病情及愈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a SAH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多模式一站式CT扫描检查,包括颅...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24 h及1周脑组织CT灌注成像的变化情况,探讨脑组织CT灌注成像在患者病情及愈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3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a SAH患者,于发病24 h内行多模式一站式CT扫描检查,包括颅脑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及CT血管成像(CTA)。入院后1周再次行颅脑CT平扫、CTP及经颅多普勒血流图检查。记录两次CTP检查脑组织的灌注参数值: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根据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发生脑血管痉挛及预后情况分组比较CTP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入院时重症组首次检查CTP脑实质的MTT高于轻症组(P <0.05);发病1周后血管痉挛组MTT高于非血管痉挛组(P<0.05);发病3个月后随访预后不良组MT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组入院时MTT略高于预后良好组,但1周后复查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各组CBF、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颅内动脉瘤a SAH患者脑组织CTP参数中MTT值反应了患者的脑组织微循环功能障碍,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X线计算机成像 灌注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易亚辉 周海航 +6 位作者 陆忠烈 肖跃将 马春燕 刘虎 苏刚 汤伟军 姚振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天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天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DAI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两组感兴趣区(ROI)平均FA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DAI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显示通过病灶的纤维束特征。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DAI早期FA值(胼胝体压部0.647±0.069、胼胝体膝部0.615±0.043、内囊前肢0.541±0.065、内囊后肢0.639±0.035)较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48±0.045、胼胝体膝部0.729±0.058、内囊前肢0.622±0.038、内囊后肢0.667±0.027)FA值显著降低(P<0.001)。胼胝体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736,P=0.001)。DTT较好显示感兴趣区白质纤维束形态,更直观显示脑白质损伤程度。结论 DTI联合DTT是DAI患者检查的敏感方法,FA值评估是DAI程度的重要依据,DDT可观察神经纤维束受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褚闻来 田和平 +3 位作者 张李涛 王健超 沈建国 周海航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67-69,7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2例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即刻栓塞效果(采用Raymond标准进行评价)、手术... 目的观察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行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2例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即刻栓塞效果(采用Raymond标准进行评价)、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支架释放完全。RaymondⅠ级17例,Ⅱ级2例,Ⅲ级2例,瘤腔内未填塞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除1例动脉瘤术后合并脑积水外引流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22例患者中,21例完成术后3~12个月的DSA随访,其中动脉瘤完全闭塞18例,动脉瘤稳定2例,动脉瘤瘤颈复发覆盖第2枚支架后治愈1例。术后半年预后良好率为81.8%。结论LVIS支架辅助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破裂出血的复杂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复杂 LVIS支架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易亚辉 周海航 +6 位作者 陆忠烈 肖跃将 马春燕 刘虎 苏刚 汤伟军 姚振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d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DAI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DAI早期(伤后10d内)患者(DAI组)及12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DAI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部分各向异性(FA)值,将两组感兴趣区(ROI)平均FA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DAI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DAI早期FA值(胼胝体压部0.647±0.069、胼胝体膝部0.615±0.043、内囊前肢0.541±0.065、内囊后肢0.639±0.035)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0.748±0.045、胼胝体膝部0.729±0.058、内囊前肢0.622±0.038、内囊后肢0.667±0.027)FA值有显著降低(P<0.001)。胼胝体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736,P=0.00)。结论:DTI是DAI患者检查的敏感序列,FA值是DAI评估及严重程度的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下载PDF
腔内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息肉 被引量:26
14
作者 徐庆康 应向军 +3 位作者 张锦贤 严晗 于田强 周海航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的腔内钬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 ,同时气化、切割息肉 72例 ,术后均放置输尿管支架管 1~ 12周。结果 :72例术后症状均好转或消失 ,3个月后 ,随访到 6 8例 ,B超检查肾积水均...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的腔内钬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 ,同时气化、切割息肉 72例 ,术后均放置输尿管支架管 1~ 12周。结果 :72例术后症状均好转或消失 ,3个月后 ,随访到 6 8例 ,B超检查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其中有 2 3例消失。 32例作腹部平片 (KUB)及静脉尿路造影 (IVU)检查显示结石均消失 ,输尿管未见狭窄。也未见息肉复发。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停留在同一部位 3~ 4个月以上 ,及ESWL两次以上未见排石 ,要考虑到同时并发输尿管息肉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息肉 腔内钬激光碎石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60例体会 被引量:6
15
作者 褚闻来 褚正民 +2 位作者 沈建国 周海航 张李涛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6期803-80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经颅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要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42例,6~7天12例,第三脑室积血消失...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脑室出血患者行经颅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术的操作要点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42例,6~7天12例,第三脑室积血消失时间平均6天。本组60例患者55例治疗成功,死亡5例,总有效率91.6%。结论采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联合侧脑室引流救治脑室出血患者,在提高早期救治成功率、缩短脑室血肿清除时间、降低致残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引流
下载PDF
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严重脑损伤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群 周海航 +4 位作者 蔡继明 陈妮娜 唐玉明 吴建强 黄俊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严重脑损伤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生大黄组22例,常规组2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生大黄组伤后24小时给予生大黄粉经鼻胃管鼻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5天胃液潴留量,上消化... 目的:观察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严重脑损伤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生大黄组22例,常规组2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生大黄组伤后24小时给予生大黄粉经鼻胃管鼻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5天胃液潴留量,上消化道出血、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生大黄组与常规组对比胃液潴留量,上消化道出血、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可显著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恢复,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中医药疗法 大黄/治疗应用 胃肠功能 人类
下载PDF
穿刺抽吸尿激酶引流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建国 田和平 周海航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穿刺抽吸纤溶引流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高龄(70~85岁)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意识状态在Ⅱ~Ⅳ级的患者89例,其中意识状态在Ⅱ~Ⅲ级的61例,意识状态在Ⅳ级的28例。44例行穿刺抽吸... 目的探讨穿刺抽吸纤溶引流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间高龄(70~85岁)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意识状态在Ⅱ~Ⅳ级的患者89例,其中意识状态在Ⅱ~Ⅲ级的61例,意识状态在Ⅳ级的28例。44例行穿刺抽吸纤溶引流,另外4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生存患者3个月的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恢复按ADL评分:其中意识状态在Ⅱ~Ⅲ级:穿刺抽吸纤溶引流组较内科保守治疗组、开颅血肿清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提高,死亡率下降;意识状态Ⅳ级:采用穿刺抽吸纤溶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患者ADL评分、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意识状态分级为Ⅱ~Ⅲ级的高龄患者行穿刺抽吸尿激酶引流治疗疗效较好,疗程短。对于意识状态分级为Ⅳ级患者,采用任何手术方法均不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高血压脑出血 穿刺抽吸尿激酶引流
下载PDF
Chiari I型畸形的显微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褚正民 周海航 +4 位作者 金成胜 沈建国 王翊飞 王耿焕 褚闻来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Chiari畸彤是指颅颈交界区的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通常无法采用药物治疗,对有症状的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治疗能够提供最佳的恢复机会[1]。我科1998-01-2010-l2收治Chiari I型畸形患者19例,均行后颅窝减压加硬脑膜扩大修补... Chiari畸彤是指颅颈交界区的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通常无法采用药物治疗,对有症状的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治疗能够提供最佳的恢复机会[1]。我科1998-01-2010-l2收治Chiari I型畸形患者19例,均行后颅窝减压加硬脑膜扩大修补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 后颅窝减压 手术治疗 畸形 硬脑膜扩大修补 颅颈交界区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褚闻来 王耿焕 +7 位作者 褚正民 沈建国 王翊飞 周海航 沈健 田和平 张李涛 朱坤灿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3期551-552,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压监护及常规治疗。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将患者分成低钠血症组,无低钠血症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压监护及常规治疗。根据血清钠离子浓度,将患者分成低钠血症组,无低钠血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抗利尿激素(ADH)、B型利钠肽(BNP)浓度,观察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34例,其中低钠血症30例,两组患者的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脑梗塞发生率,颅内压波动,ADH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其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脑梗塞发生率、ADH后,颅内压波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波动与低钠血症相关,颅内压波动明显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颅内压 抗利尿激素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IL-6和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翊飞 张李涛 +1 位作者 周海航 陈高 《中国医院统计》 201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本研究旨在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因子和颅内压的影响,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本研究旨在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因子和颅内压的影响,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试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60 mg,加入0.9%的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手术7 d和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7 d和14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pecific protein,S100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分别于术后1 d、3 d、7 d和14 d,采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并记录颅内压,并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7 d和14d,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升高,且试验组患者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和14 d,两组患者的S100β和IL-6水平均降低,试验组患者的S100β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3 d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 d和14 d,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降低,试验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感染、消化道出血、癫痫、电解质紊乱,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0.77%(12/39)与对照组25.64%(10/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3,P=0.614)。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依达拉奉有助于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降低颅内压和S100β、IL-6表达水平,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依达拉奉 S100Β IL-6 颅内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