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王莉 周湘哲 +4 位作者 田瑞兆 袁宽道 杨鹏 张丽丽 马艳琦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甘肃省肿瘤医院的90例肿瘤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镇静方式,观察组实施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治疗方式,比较...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疼痛程度及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甘肃省肿瘤医院的90例肿瘤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镇静方式,观察组实施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48 h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ICU住院费用、疼痛程度及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48 h浅镇静率为55.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CU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观察工具法(CPOT)、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POT、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目标导向性镇静策略在肿瘤重症患者应用中效果显著,可以尽快达到浅镇静目标,减少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性 镇静策略 肿瘤重症患者 疼痛程度 预后质量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肿瘤重症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2
作者 王莉 周湘哲 +4 位作者 田瑞兆 杨鹏 袁宽道 张丽丽 马艳琦 《甘肃医药》 2024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肿瘤重症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ICU收治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肿瘤重症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ICU收治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次,2次/日;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治疗7 d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病理生理学及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APACHEⅡ评分),治疗期间动态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血清CRP、PCT、IL-6、CK-MB、NT-proBNP、cTnI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急性病理生理学及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降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恶性肿瘤并发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标记物水平,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恶性肿瘤 乌司他丁 心肌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以目标为导向的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3
作者 王莉 周湘哲 +4 位作者 田瑞兆 袁宽道 杨鹏 张丽丽 韩飞容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2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讨以目标为导向的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肿瘤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标准化镇静组(STDS策略组),观察组为目标导向镇静组(EGDS策略组),每组各40例,观... 目的:探讨以目标为导向的镇静策略对肿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肿瘤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标准化镇静组(STDS策略组),观察组为目标导向镇静组(EGDS策略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APACHEII评分、SOFA评分、镇静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心脏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谵妄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结局。结果:干预后,48h浅镇静达标率比较,观察组(62.50%)与对照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R、CI水平更低,SVRI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ICU住院、总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肿瘤患者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镇静策略,不仅能提升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能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降低不良事件和谵妄的发生风险,有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改善其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策略 肿瘤 重症
下载PDF
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合并感染1例的诊治体会
4
作者 王莉 周湘哲 +3 位作者 田瑞兆 袁宽道 杨鹏 张丽丽 《大医生》 2023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唯一体征可能是发热。一般可通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常规、微生物培养进行诊断,随后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对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耐药和风险情况评估,制定降阶梯...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唯一体征可能是发热。一般可通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常规、微生物培养进行诊断,随后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对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耐药和风险情况评估,制定降阶梯治疗方案,依照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情况,并在经验治疗后依照患者病情变化和微生物检查结果,对抗菌药物方案实施调整,并予以抗肿瘤并发症治疗及人文关怀。本研究患者为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合并感染者,经总结治疗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 化疗 溶血性葡萄球菌 发热
下载PDF
秋季丰水期山区河道时段性连通堰坝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陈怡 王斌 +4 位作者 徐泽琪 周湘哲 滑磊 胡静雯 胡可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7,共5页
为探究时段性连通堰坝建设对山区河流水生态影响机制,结合原位监测和室内鉴定方法,以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为水生态指示生物,于2022年9~10月丰水期对丽水市6条阻隔系数不一的山区性河道进行监测,分析了河流阻隔系数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为探究时段性连通堰坝建设对山区河流水生态影响机制,结合原位监测和室内鉴定方法,以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为水生态指示生物,于2022年9~10月丰水期对丽水市6条阻隔系数不一的山区性河道进行监测,分析了河流阻隔系数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整体河道而言,时段性连通堰坝建设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小,但与软体动物的生物密度有较强关联——堰坝阻隔系数与软体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就单条河道沿程变化而言,随着阻隔系数的增大,河流底栖生物密度由阶梯减少趋势向均匀化趋势发展。当前堰坝建设对河流底栖生物影响评价缺乏更精确有效的量化指标,改进的阻隔系数可暂时性用作堰坝建设对生态影响的指示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连通性 底栖动物 堰坝 阻隔系数 影响
原文传递
丙泊酚在肿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湘哲 田瑞兆 +1 位作者 马静 胡靖峰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有效剂量丙泊酚用于防治肿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腹及头颈部肿瘤手术的患者114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手术结束后送入麻醉复苏室。符合拔管条件时A组患者给予... 目的研究有效剂量丙泊酚用于防治肿瘤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腹及头颈部肿瘤手术的患者114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手术结束后送入麻醉复苏室。符合拔管条件时A组患者给予丙泊酚0.4~0.8mgk/g静脉注射,5分钟后拔管;B组患者不予以药物即行拔管。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拔管时间、呛咳反应、屏气反应、恶心、呕吐情况及镇静程度。结果A组患者拔管即刻MAP、HR与拔管前相比均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在拔管即刻、拔管后5分钟MAP、HR均较拔管前及A组明显升高(P〈0.05),A组患者拔管即刻镇静程度良好,而B组患者镇静程度下降,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呛咳反应、屏气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0.4~0.8mgk/g于拔管前静脉注射可有效减轻肿瘤全麻术后患者拔管期的不良反应,使循环、呼吸更为平稳,且不影响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全身麻醉 气管拔管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高龄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田瑞兆 杨明霞 +1 位作者 周湘哲 张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6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纳洛酮在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9例予以内科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探讨纳洛酮在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9例予以内科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分别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高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有重要临床价值,对缓解症状以及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纳洛酮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袁宽道 王莉 +2 位作者 周湘哲 田瑞兆 张丽丽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5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采用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8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30例,在常...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采用艾司洛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8例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水平、治疗有总效率优于其他两组,NT-ProBNP水平远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术后穿孔患者,采用艾司洛尔+乌司他丁治疗,既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又能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还能降低NT-ProBNP水平,从而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脏器穿孔 脓毒性休克 艾司洛尔 乌司他丁 心肌功能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的发生和处置
9
作者 周湘哲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1-932,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发病的特殊性及其诊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原因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患者的误诊情况、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8例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患者中,误诊为支气管哮喘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或颈部C...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发病的特殊性及其诊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原因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患者的误诊情况、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8例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患者中,误诊为支气管哮喘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或颈部CT检查均可见气管外压性Ⅱ、Ⅲ度狭窄。人工气道重建后均可缓解气管狭窄,以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效果最佳,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次之。结论甲状腺疾病致气管狭窄易误诊;甲状腺切除和人工气道重建可有效缓解气管狭窄,但预后取决于甲状腺疾病性质、气管狭窄程度和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气管狭窄 人工气道重建
原文传递
小剂量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静 田瑞兆 周湘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33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胸部肿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氯胺...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胸部肿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后行双腔管气管插管,切皮前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50 mg,继以静脉输注0.2%普鲁泊福和氯胺酮等复合液,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继以静脉输注0.2%普鲁泊福和芬太尼等复合液,间断吸入恩氟烷和追加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TNF-α、IL-6、IL-8浓度变化;两组术后均同时实施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4、24、48 hVAS.结果 氯胺酮组在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开始后4 h、术毕24 h血清TNF-α浓度[(1.40±0.22)、(1.46±0.22)、(1.36±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54±0.09)、(1.58±0.17)、(1.47±0.22)μg/L](P<0.05);氯胺酮组在术毕48 h血清IL-6浓度[(30.53±3.35)ng/L]低于对照组[(34.64±2.61)ng/L](P<0.05);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8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术后24、48hVAS[(3.2±0.2)、(3.1±0.7)分]低于对照组[(3.7±0.5)、(3.5±0.7)分](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抑制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产生,术后24、48 h VAS降低,减轻围手术期炎性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氯胺酮 胸外科手术 细胞因子类 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